Board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anglin (拉阔生活), 信区: NewBoard
标 题: [范文]T-RACKS 应用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at Aug 21 19:45:23 2004)
T-RACKS 应用
序 - 黑猫白猫,抓住老鼠才是好猫
直到现在,数码录音和模拟录音谁的声音更好还是业界争吵的一个主题,但是大多数人认
同的一点是:数码录音相对模拟录音最大的不足在于声音的冰冷,显得有些硬。虽然数码
派很不服气,认为这才是声音的本来面目,认为模拟录音那种所谓温暖才是一种失真,但
不得不承认,这种温暖的“失真”符合大多数人的听觉习惯。那么,就没有两全的办法了
吗?有,且看下面这只恐龙----“T-RACKS”!号称冰冷数码声音的终结者。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只恐龙究竟有何能耐?
第一眼看去,你注意到什么?如果你是一个音乐兼音响爱好者,你一定会喊出来“电子管
”!
对了,所谓胆机这几年可谓风头正劲,一边音响制造商们推出了各种各样近乎天价的发烧
器材,一边音乐设备制造商们也推出各种电子管器材,像什么电子管吉他音箱之类的。为
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说白了就像衣服一样,人们一会觉得的确良好,一会又觉得
棉布好,制造商们便投其所好大赚其钱。电子管并不是一个新鲜玩意儿,实际上我家有一
台年代久远的大收音机就是“胆机”,只不过这些年来人们听腻了以日本厂商为代表的晶
体管设备的声音,开始加倍地怀念电子管时代的“温暖”声音。所以电子管器材又卷土重
来,这个“T-RACKS”便也应运而生。坦率的说,胆机的技术指标除了静态互调失真一项能
与晶体机相比外,其余均不如晶体机,其实胆机的生存与发展并不是因为其技术指标才有
今天的,若要讲究技术指标,胆机早就没市场了。就象如今数字录音和模拟录音的争论,
光说指标如何如何是没用的,这里还要牵扯一个听觉习惯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无所谓
数字模拟,把好的地方全拿来就是了,正所谓黑猫白猫抓住老鼠才是好猫,这个T-RACKS正
是这样的一个软件,用于去除数字录音所带来的冰冷声音,兼带有混缩音频的功能,可以
说它是把你的音乐刻上CD前最后的一道关。
一 - 解剖恐龙
题归正传,现在来看看这只恐龙的结构,看看到底他有何能耐。
1:这个不用说了,见过胆机的人都知道,这个就是胆机上的电子管,电子管的灯丝在工作
的时候会被点亮,给人一种温暖感(所以声音也显得温暖?:-))
2:均衡器:在这里,你可以对声音的各个频段进行调整,最左边和最右边分别是LOW CUT和
HI CUT,一般用来起门限的作用,可以滤除一些噪音。中间的四个钮是四段均衡,分别是低
、中低、中高和高音区的调节钮。下面四个钮是各个频段的输出调节钮。这两组旋扭要结
合使用。因为不同的音乐,你希望突出的频段范围不一样,上面那一组可以调整范围,下
面的调增益。
3:压缩器:这是一个简单明了的压限器,上面三个分别是ATTRCK TIME(反应时间)、RE
LEASE TIME(释放时间)、STEREO EN(STEREO ENHANCEMENT:立体声增强),如果你明白
压限器的作用,你一定会惊奇他的简单,诸如threshold、ratio、knee之类的东西并没有
出现,为什么呢?我们刚才提到了,T-RACKS是用来将你已完成的音频作最后的处理的,也
就是说他没必要考虑这个音乐里的吉他要如何压限、人声要如何压限,这些单独的音频作
压限的的话,请你在混缩的前期用WAVE C4之类的东西去弄吧,T-RACKS只管处理你做好的
成品,所以,简单并不意味着不好,而是非常实用、简洁。
4:限制器:也包括了RELEASE TIME(所以现在很多软件把压限和限制坐到了一起),还有
一个OVERLOAD(过载):这个钮是用来设定当音量达到多少视为过载,然后将他拒之门外
。
5:工具台:这里有一些菜单,有用的有PREF:里面有几个选项,包括是否应用声音抖动、
BUFFER大小、面板颜色、是否实时处理;CPU:看你的CPU占用率;METER:音量显示。
6:(见下面)控制台:OPEN:用来载入音频文件;PROCESS:当你调整好了你要的参数,
按这个钮就进行处理;还可以做音频淡入淡出。
7:显示器:这个显示器可以显示你在均衡器里各个频段的调整量。
8:输出控制台:上面是一个预设参数栏,里面有一些预设好的参数,你可以调出来看看那
个适合你的音乐类型,(反正我没找到一个可以用的,具体的东西还是自己调好一些)那
个大旋钮是输出增益。
二 - 点亮温暖的声音
好,说了那么多,来实际操作一下,看看T-RACK究竟能为我们的音乐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点击OPEN打开一个音频文件,载入T-RACKS,通过标记(MARK),你可以为音频作某一时间
内的淡入和淡出效果(见下图)
点击预设效果栏,调出其中的某一预设置,听听看和原始音频有何不同?再调出几个预设
置比较一下,细心看每个旋钮的变化对声音有何影响,然后把你的耳朵掏干净,我们开始
做自己的效果。
先看原始音频的波形(图一)
这是我的《阶级》一歌,前期混缩完成后,整个音乐显得有点硬、有点单薄,而且过分干
净,和我想要的效果不太一样,我想这首歌应该更适合做所谓暖声效果,才更能显出点味
道来。
第一步:调整均衡,这里我没有砍掉低音,只把HIGH CUT稍稍提了一点,大约在19.2khz,
然后我将上面那一组的低频从77hz调到了85kz,中频从438hz调到了536hz,又把下面的一
组低频和中高频向上推了1-1.5db,这样,整个音乐就显得重一点、宽一点了,比较符合我
的要求。记得要将BYPASS那个小疙瘩推倒ON,你所做的调整才会生效。
第二步:调整压限器和限制器:因为这首歌整体比较干脆,所以我把ATTRCK TIME和RELEA
SE TIME都相应的减小了10-15MS,然后将STRERO EN加了0.5db,好,这下我的中国大鼓的空
间感凸现出来了。音量不够,将INPUT加了1db
第三步:调整增益输出:把SAT选为SOFT,然后将输出增益加大了2.8db,这时音量输出的黄
灯亮了,红灯也亮了,这可不好,这说明过载了,好,把他减到1.8db,听一听,好,整个
气势出来了。
第四步:看音量显示:好,现在完整的播放一遍,仔细看音量显示,如果一直在-1到-3之
间跳跃,那么恭喜你,你做得比较成功,再看看上面的电子管,是冷寂的紫色还是温暖的
黄色?如果比较长的显示为黄色,那么不用我说了,你自己听一听你的音乐是不是温暖了
许多?!好,大功告成,点击PROCESS进行处理并存成了一个源文件加(master)的新文件
。(MASTER?!你看出来什么了?说到这一步,你可能有些糊涂了,你不是在说去除数码
声的冰冷吗,你怎么讲着讲着离题万里啦,你讲的怎么越来越像一个混缩音频的过程了,
是的,虽然T-RACKS号称去除数码声的软件,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从软件的结构来看
,T-RACKS很有做一个后期混缩软件的野心,虽然从目前来讲,它的功能还相对简单,但已
经很让人吃惊了,也许不远的将来,这只恐龙真的会成为混缩领域的一只巨无霸。我们都
拭目以待!)
再看处理完的波形(图二)
到我的主页面上下载这首《阶级》听听看,声音还冰冷吗?简单吧!看来这只恐龙还真有
些门道。
题外话:
说白了,所谓去除数码声和前些时候流行的MIC模拟软件一样,都属于专用效果器,说穿了
就是通过调整均衡啊、压限啊来改变声音的特性,来达到某一种效果,无非是做的更直接
,更方便。但是,软件不应该又方便又好用吗?作为一个音乐制作者,究竟该不该把有限
的时间和生命投身于越来越纷繁复杂的软件使用和学习上呢?T-RACKS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
回答。
--
http://www.gigastudio.net/member/images/faces/Hyface_107826679996521100.gif
http://202.106.168.83/sh/snowwolflake/images/page_r2_c7.jpg
让我靠着你的臂胳
流露我热爱心底说话
孕育美丽温馨爱意
造梦 都是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0.46.78.23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