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ngell (私はあなたを愛している), 信区: Life
标  题: 男女关系的三次“否定”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Feb  2 09:57:18 2000), 转信



  过去的一百年间,男女两性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这一百年间,至少发生过三次大的“否定”。 
   
  第一次否定发生在本世纪初,与西方女权运动兴起同步,中国的一批先锋分子
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口号,目标就是否定中国传统社会的男权观念。这个口号一
喊就是半个世纪——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一直到“文革”末期。在这50年间,
废缠足,兴女学,反对包办买卖婚姻,妇女进入劳动大军,甚至在“分配名额”保
障措施之下,获得了国家立法机构中20%的席位,在一些真正的权力机构中,也开
始有极少数女性进入了领导层。这次对传统的否定是相当激烈、相当彻底的,并在
文革中达到了巅峰状态。 
   
  第二次否定出现于改革开放的80年代。也许是出于对“革命口号”的厌倦,也
许是出于对抹杀性别差异的反感,传媒上开始大量充斥强化性别特征的议论。有强
调女人要美丽的;有强调女人要温柔的;有主张女人回归家庭的;有重新“发掘”
女人最重要的特征是母性的。 
   
  第三次否定发生在90年代。这就是后现代思潮对传统和现代这两种观念更为强
劲的否定。它的主要论点在于,否定把两性及其特征截然两分的做法,不赞成把女
性特征绝对地归纳为肉体的、非理性的、温柔的、母性的、依赖的、感情型的、主
观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把男性特征归纳为精神的,理性的、勇猛的、富于攻
击性的、独立的、理智型的、客观的、擅长抽象分析思辩的。这种观点强调男女这
两种性别特征的非自然化和非稳定化,每个男性个体和每个女性个体都是千差万别
,千姿百态的。它要做的不是把这个男女对立的二元结构从男尊女卑颠倒成女尊男
卑,也不是仅仅追求男女平等,而是彻底把这个结构推翻,建造一个两性特质的多
元的、包含一系列间色的色谱体系。这种观点使我们跳出以往的一切论争,并且为
我们理解性别问题开启了一个新天地。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bbs.ndc.neu.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4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