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寄信人: asaki(牙子·归去来) <asaki@smth.edu.cn>
标 题: 孔子的地位(转贴)(转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BBS 信差
来 源: from smthnew (bbs.tsinghua.edu.cn [166.111.8.238])
日 期: Mon Sep 22 11:13:30 2003
细读《论语》,我们就会发现,孔子是一位具有多彩多姿性格的人,有时还很可爱。以
《论语》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能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里产生重要影响,当然是源于它
博大精深的思想,但与孔子本人的人格魅力也有莫大的关系。
孔门弟子亲眼目睹了孔子的人格魅力,并为其所吸引。《论语·述而》称:“子温而厉,
威而不猛,恭而安。”孟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i]这是对孔
子人格的一种轮廓式的描述。颜渊对孔子更是赞佩不已:“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
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
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即使站在今人的立场上,孔子在很多地方同样让人赞赏。
一、孜孜不倦的学者
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的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
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孔子自己承认:“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在不断
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孔子学习如饥似渴
,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入太庙,每事问”(《论语·乡党》)。孔子认为学习要
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孔子以学习为乐,
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还说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
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对这一事件,《史记·孔
子世家》所记略有不同:“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
之。”太史公多了“学之”两字。综合这两段记述可以看出,孔子在齐国与太师讨论音
乐,欣赏了《韶》音之后被其所吸引,然后孜孜不倦的学习,以致“三月不知肉味”,
从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这正符合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的精神。孔子对学习要求极其严格,“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他常常担心自己的学习不进则退,因此时时策勉自己。孔子好学,
而对外界要求不高,“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
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孔子把学习作为终身的事业,在学习上不断修养自己,他说: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孔子极力赞赏勤勉
好学、心无旁骛的人。他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论语·泰伯》)
孔子同样教导自己的儿子孔鲤好好学习,特别要学习《诗》、《礼》。陈亢以为孔子对自
己的儿子孔鲤可能有私心 ,或许暗里传授一些成才的“秘诀”给他。他一问孔鲤才知,
孔子除了叮嘱他好好学习以外并没说什么(《论语·季氏》)。可见,孔子把好学的精神
也传给了自己的后代。
孔子满有信心的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
冶长》)孔子以学为乐、以学为荣的精神一望便知。
对于孔子学习的最终目的,有人有过比较好的论述:“孔子注意学习传统文化,其目的并
不仅在学习一些知识,而是通过学习来认识生命的意义,端正人生的态度,成就伟大的人
格。因此,那种将孔子视为守旧主义者的观点,是颇值得商榷的。”[ii]
二、知人论世的智者
孔子看人不从片面出发,而是详细的考察一个人,作出综合评价。因此,孔子能看到一个
人的不足,同样也能看到一个人的长处,不把人一棍子打死。所以,孔子对一个人的评价
往往很恰当。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为政》)其中,最典型的是孔子对管仲的评价。
孔子曾不满的说:“管仲之器小哉!”并批评他不节俭、不知礼,批评的分量是很重的
(《论语·八佾》)。但当子路认为管仲不仁时(因为管仲未死公子纠之难,反而做了纠
的政敌公子小白的相),孔子极力为管仲辩诬,认为管仲有仁的一面。并说:“管仲相桓
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
谅也,自经于沟渎莫之知也。”(《论语·宪问》)既有批评,又有赞美,可见孔子知人
论世的视界是开阔的,眼光是较高的。在对管仲的评价上,孔子也批评了无条件忠君不知
变通的行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据此可以知道,孔子看问题不是从一家一姓的兴亡
为出发点的,他看得更远,注意到了从大局利益考察问题。
颜渊是孔子非常欣赏的学生,孔子曾多次褒扬他。但孔子也指出:“回(颜渊)也非助我
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论语·先进》)孔子含蓄批评了颜回缺乏怀疑态度的精神
,此中可以看出,孔子看一个人是深刻的,不因自己欣赏而去回护他。这也表明孔子知彼
知己、谦虚谨慎、不骄不傲。
季康子是鲁国的权臣,他贪欲很盛而又专权,治下盗贼很多,他就此事请教孔子。孔子说
:“苟子之不欲,虽赏不窃。”(《论语·颜渊》)意思是说,如果你季康子没有贪欲,
就算赏赐人民让他们为盗,他们也不会去盗窃的。这句评论可谓一针见血,指出正是季康
子本身的原因才有下面人们的为盗,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孔子的见识是非常敏锐的,
对贪权逐利的当权者是严厉的抨击。我们也可以从新出土的郭店楚简材料来考察孔子对类
似问题的认识。郭店楚简中有一篇名为《缁衣》的文章,它其中有一句话说:“子曰:下
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以命,而从其所以行。上好此物也,下必有甚焉者矣。故上之好恶,
不可不慎也,民之表也。《诗》云: ‘赫赫师尹,民具而瞻。’”[iii]
孔子看到了在上位者的行为对平民百姓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孔子特别强调在上位者应该以
身作则,对自己严格要求,为普通人树立良好的典范。孔子的这段话与老子“不贵难得之
货,使民不为盗”[iv]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段话也见今本的《礼记·缁衣》,只是文句略
有差异,今本也缺少“《诗》云”一句。
孔子考察人一生的行事之后,提出了忠告,认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
语·季氏》)这是孔子对人们心理与生理的细致分析,对今人还有警世作用。
孔子用世屡次受挫,他认为这是外在环境造成的,外部环境能够深刻的影响一个人的发展
,甚至束缚人的发展。孔子认为外部环境时有恶劣是正常的情况,有才能的人会经常受到
不利情势的历练。对于不好的处境,不是抱怨叹气,而是要努力从各方面修养自己,提高
应对环境的能力。他说:“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
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v]孔子认为对于多样的外部世界,要取随机应变的态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
自己的行事方式,从而达到人生目的。他说:“君子之行己,其于必达于己,可以屈则屈
,可以伸则伸。故屈节所以有待,求伸者所以及时。是以虽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
于义。”[vi]当然,孔子所说的能屈能伸是有鲜明的行事原则的,那就是“不毁其节”、
“不犯于义”。
三、兼善天下的仁者
儒家是讲究积极入世的,在现世做出一番事业和贡献是儒家梦寐以求的,孔子当然也不例
外。可以说,孔子的所有作为都是以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目的的,通过个人的
努力来改造社会是孔子的理想。他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
货》)意思是说,我怎能像匏瓜一样只待在一处而不被饮食?表达了积极用世的思想。
而仪封人认为“天将以夫子(孔子)为木铎”(《论语·八佾》),就是说孔子必定要像
“木铎”那样,用学问来发挥自己宣传和教化世人的作用。不管是为“木铎”还是不为“
匏瓜”,意思是一样的,就是必须要在现实社会做出一番事业,使个人的才学得以为社会
服务。
孔子有时提出“天”来支撑自己及自己的事业。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
非常紧急,他的弟子产生了恐惧的情绪。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
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vii]
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此
处两次提到“天”,当然不是宿命论的意思,而是孔子借此表达自己无论如何艰难都要继
续自己事业的信心,从侧面表现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同时,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时对
自己的安慰与鼓励,是一种自我调适的做法。
“仁”是儒家的中心学说,孔子把“仁”从人性与人际关系的立意上引申到了兼善天下这
一层次,强调要把内在的精神修养扩展出来而为他人、为天下做出贡献。“樊迟问仁。子
曰:‘爱人。’”(《论语·颜渊》)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孔子不光这样说,他也这样做了,如周游列国,授徒讲学等等。
孔子为此付出了大半生的精力,他是真正的仁者。他对自己的“仁学“抱有极坚强的信念
,矢志不渝。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
于是 。”(《论语·里仁》)他还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子罕》)孔子还自信的说“: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孔子对自己的“仁
学”不但有坚强的信念,甚至可以为此献出生命也再所不惜,“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与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正相对照。
虽然孔子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的主张变为现实,有时还很落魄,但在他身后有一大批人继续
发扬光大他的学说,使他的学说在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他的这种思想深刻的影
响了中国的士人,使他们怀着极大的责任感积极服务于社会,为中国的治平与进步做出了
自己的贡献。孔子“仁”的学说对中国士人学有所用、积极用世的思想影响是深远的。
基于以上原因,杨伯峻才说:“在春秋时代,除郑国子产等几位世卿有心救世外,本人原
在下层地位,而有心救世的,像战国时许多人物一般,或许不见得没有,但却没有一人能
和孔子相比,这从所有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可以肯定。”[viii]
有论者指出,孔子一心想着入仕,没有官做就惶惶不可终日。孔子入仕是为了实现自己的
政治抱负,他只把入仕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作为一种目的,他的最终目的是兼善天下,
在这一点上他是没有私心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要求他积极入仕而有什么苛责,况且在
当时的条件下这也是比较可能实行的方法。
四、乐天知命的通者
孔子一生不得志。早年奔波于列国,尝尽辛苦,晚年退而修书讲学。虽然孔子不得志,所
历艰难,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
孔子并不比老庄差。“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
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论语·雍也》)这句话是对颜回的肯定,实际上也是孔子自己追求的一种人
生境界,正所谓“夫子自道”。孔子还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论语·述而》)这种淡泊明志、宁静自得的精神支持了
孔子,使他能在各种厄难中站住脚,努力追求着自己的人生境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正因为对事情看得比较开,所以当在陈、蔡被围
时,子路已经不耐烦了,而孔子却可以“讲诵弦歌不绝”。[ix]
在一次弟子们的言志中,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听后,喟然叹曰:“吾与点(曾皙)也!”(《论语·先
进》)这种诗化生活触动了孔子的心弦,并深深为之向往,但又被诸事阻绊,因此才有“
喟然”一叹。
孔子有时也开开玩笑,露出了幽默、可爱的一面。一次孔子到了他的学生子游主管的武城
,听到了弦歌之声。夫子莞尔一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治理小小的武城
还用得着行礼乐教化吗?)子游对曰:“昔者言偃(子游)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
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子曰:“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从这种对话中,我们可以
看到孔子性格中很本色的一面,特别是“莞尔”一词,让人想见孔子和子游开玩笑的情态
。
孔子对现实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自己的主张可能得不到时人的认同,在积极用世的
同时,也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这样实际的思想出现。所以说,孔子抱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
做事,但也顾及到了实际情况,他不是不知变通的人,否则他晚年也不会回到鲁国去修书
教学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可以说影响了以后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
观点。孔子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态度是达观的。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
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
。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x]面对郑人的揶揄
,孔子不但没有生气,而且还非常高兴,因为“丧家之狗”正道出了孔子奔波列国的辛酸
,孔子可以借此以解嘲,也表明孔子不怨天尤人的达观态度。因此,孔子“有终身之乐,
无一日之忧”。[xi]
钱穆说:“中国的人生观是‘人心’本位的”[xii]、“孔子讲人生,常是直指人心而言
。由人心显而为世道,这是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亦可说是中国人的宗教。”[xiii]随着
马王堆汉墓帛书和郭店楚简新材料的发现,我们越来越清楚的看到孔子乐天知命思想的发
展情况。马王堆汉墓帛书和郭店楚简新材料的发现了属于易学系统的《要》、《系辞》、
《易之义》、《二三子问》等文章,证明孔子晚年曾经非常重视易学的研究。[xiv]换句
话说,孔子晚年更多的重视形上学的思考,因为易学是打通天道的。马王堆帛书中还有一
《五行篇》的文章,是孔子关于人的身心修养的言论,探讨人心与外物的关系,其中有语
云:“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心曰[唯,莫敢不唯。心曰若(诺),莫]敢不[
若(诺)。心]曰进,莫敢不进。[心曰退,莫敢不退。心曰深,莫敢不深]。心曰浅莫敢
不浅。”[xv]这是一种高扬主体性的哲学,有“将‘心’升华至一种世界精神或绝对理性
的境界”的倾向。[xvi]可见,孔子对心性问题是非常重视的 。所以说,孔子有自己对天
道与人道的认识。陈鼓应先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马王堆帛书的新材料,提出了《易传》的
哲学思想属于道家而非儒家的观点,认为这一观点“不仅打破了学界公认的看法,也推翻
了二千年来经学传统的旧说”。[xvii]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因为这就完全忽略了孔子晚年
对易学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易学所作的发挥。不能因为孔子在《易传》中也讲形上
学,即将它归为道家作品,因为孔子有自己的一套对天道与人道的认识。孔子讲天道最终
还是强调人的社会责任,这与老子讲天道强调人内心自发性的东西是有区别的。[xviii]
对这一问题,郭沂驳正甚详,可参看。[xix]关于心性问题的论述,在郭店楚墓竹简之中
发现的就更多了。郭店楚墓竹简中属于儒家的篇章有《缁衣》、《成之闻之》、《性自命
出》、《穷达以时》等,越老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这些著作属于注重心性问题的儒家子
思学派的作品。[xx]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子的思想对子思的思想应该是有影响的。
我们可以通过子思学派的思想反观孔子的思想。其《穷达以时》篇说:“有天有人,有人
又分。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有其人,无其世,虽贤弗行矣。苟有其世,何难之有哉
?”[xxi]作者考察了客观环境与人的主观行为之间的关系,特别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行
为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这就可以与孔子所说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相互发明。其
《性自命出》篇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xxii]这种天、命
、性、情、道依次而下的心性学说是很有特色的,特别是“道始于情”一句,可以看出儒
学对人的性情是很重视的。所以,庞朴先生说:“情的价值得到如此高扬,情的领域如此
宽广,都是别处很少见的。……这种唯情主义的味道,提醒我们注意:真情留露是儒家精
神的重要内容。真情流露就是率性。”[xxiii]从子思学派的思想我们可以反观孔子对心
性修养肯定也是有所议论的,前面的论述就是极好的证明。所以,孔子乐天知命的思想有
其渊源所自。
以上撮取几方面谈了孔子的人格魅力,我们看到了一个性格丰富的、有声有色的孔子。从
孔子身上,我们也可以约略观察到儒学之所以能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些原因。诚如太史公所
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孔子布衣
,传十余世,学者宗之,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4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