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5月3日,松潘至日隆,多云
早晨在松潘车站坐上了6点出发的去成都的班车,在上车前,我
们把各自的姓名和地
址按要求写在车站的乘客登记表上。车子边走边停,到达映秀时已
是过了中午12点了,
估计经过映秀去日隆的班车也没了,我们只能叫出租车去日隆,花
了220元,有些心疼。
4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日隆镇,住在金珠大酒店,标准间100
元一晚,这就是非典
时期五一黄金周的行情。据说所有的外地游客都在成都给挡回去了
,日隆镇里的游客基
本上都来自四川本地,所以在街上听到的都是四川话。
我们在网上提到的斯姑娜山庄吃晚饭时便打听有关长萍沟穿越
的向导,这时老板娘
介绍了马国兵,名挺耳熟的,好像网上有介绍过。那是一个中年人
,个子不高,他上上
下下的打量了我们两个,问:“就你们俩?”我们说是,他又说前
两天他们有一个队进
了长萍沟,有三十多人,就是去穿越的,我们才两个人,而且装备
又是那么的不专业,
聊了几句,借故有团队接待就走了。大概他是看到从我们两个人身
上也赚不了多少钱,
便失了兴趣,我们也离开了斯姑娜山庄。顺便提一句,该山庄的饭
菜是极难吃。
一时也找不到穿越的向导,回到酒店后,两个人考虑了一下,
决定放弃穿越,就在
长萍沟住一到两个晚上,再玩玩双桥沟算了。
5月4日,长萍沟,多云
吃完早饭后,我们又买了6个大饼和一些饼干,加上我们带来的
6袋方便面,于上午
7:30进入了长萍沟。买票时售票员看我们要进去露宿的样子,要求
我们付资源保护费,
每人12元,我当然不愿被他们敲竹杠,推说我们不一定住宿,花15
元叫了一辆出租开到
了喇嘛寺。
我背的还是我那30余斤重的登山包,里面是两个人的睡袋帐篷
衣物等等,老婆背的
是双肩包,里面全是吃的。我们沿着栈道步行,一路行人稀少。
长萍沟内的景色自然是不如九寨沟了,但一路树影婆娑,溪水
潺潺,走来也不觉得
累。一小时后我们便到了枯树滩,顾名思义,枯树滩就是看枯树,
这么一大片枯树林错
落有致地分布在溪水和沙石之间,也挺有意思的。
又步行了两个小时,我们来到了两河口,休息片刻,一个当地
的老婆子央求我们可
怜可怜她,花钱穿一下藏装,我觉得她可怜,就给了她5元钱着藏装
照了几张像。后来从
当地人得知这个老婆子天天以这一伎俩装可怜,但我总觉得,一大
把年纪还出来挣钱终
是于心不忍。
又走了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了标志性的站点,木骡子。这时遇
到了三十多个身着冲
锋衣裤手拄登山杖的川驴,据说是从叉子沟返回的,原打算穿越,
因垭口雪太厚,只过
去了5个。想来他们就是昨天那个马国兵所说的穿越队伍,看来这几
天穿越确有难度。越
过泥泞的牛棚,几分钟后,豁然开朗!我们走出了树林,呈现在我
们眼前的是美丽的草
甸雪山。近处是宽阔的草场,三三两两的牦牛悠闲自在;稍远处的
山上遍布着挺拔的松
树;远处是终年不化的雪山,衬着蓝天和白云,正是我向往已久的
高原风光。我们已负
重行走4个小时,但是并不觉得累,此时已是中午12点半,我们吃起
了午饭,早晨买的大
饼。在草原上靠近树林子边有一小木屋,木屋前坐着一老一中一少
,三人俱是当地藏人
。这个五一假期他们的骑马生意看来不太好,游客实在是太稀少了
,我们一边聊起了天
。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是三兄弟,大哥60多了,二哥40,最小的20出
头,难以置信!以前
他们采药为生,因此对当地的山地非常熟悉,我问他们是否知道长
萍沟穿越至毕棚沟的
路线,他们回答我说以前他们带人穿越过,这真是太好了!我又问
这几天能穿越吗?他
们中的二哥看了看远处雪山的雪线,回答我说:“可以”。可以!
穿越是可以的!向导
就在身边!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的好消息!!!我赶紧把这个好消
息告诉了老婆,我们
又决定穿越了!5分钟后,一切谈妥,二哥和那最小的担任我们向导
,随行的还有两匹马
。我们的包就上了马背,他们也准备了炊具和蔬菜腊肉,一切准备
停当,老婆也上了马
背,其余人步行,我们就这样出发了。二哥叫张军,我们叫他老张
,小伙子叫王成,我
们就叫他小王。
一路上尽是草地和雪山,还有牦牛做伴。其间我们越过小溪,
绕过大片沼泽地,经
过三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长萍沟的尽头,也就是叉子
沟口。
在离溪水不远的坡上有一块巨石,我们就来到了巨石下,今晚
我们就要在这个大石
头下露营。老张和小王把他们的铺盖就铺在巨石下,他们根本不用
帐篷,大石头就是他
们的天然帐篷。我们忙着搭起帐篷,老张他们就忙着拣材火做晚饭
。老张曾是当地的猎
人,因此野外生活很有经验,基本不用我们插手,晚饭就做好了。
晚饭是腊肉莴笋和羊
犊菌牛肉干汤,羊犊菌是我们在路上采的,非常的鲜。
晚饭后我们围着篝火聊天,这时老张注意到长萍沟尽头雪山后
的云层在加厚,并慢
慢地压过来,他担心地说:“明天可能要下雨”,我的心一沉,若
是明天下雨的话,穿
越就没戏了。老张又说如果晚上没有星星的话,明天就一定要下雨
了。天渐渐黑下来了
, 我们期待着星星的出现,还是老张,他第一个发现了星星,虽然
只是那么一颗两颗,
而且星光又是那么微弱,但那是我们的希望。我默默真诚地祈祷:
“老天!明天给我一
个好天气吧!”
为了积蓄体力准备明天的穿越,我们又聊了一会儿就各自睡觉
了。在帐篷里,我在
入睡以前,我又一遍地默默祈祷:“老天!明天给我一个好天气吧
!”
5月5日,长萍沟至毕棚沟,多云
早晨醒来时没有听到下雨的声音,天已经亮了,我有些怕在我
钻出帐篷时看到的是
昨晚下过雨的情景,这时我听到了小王的声音:“啊,一个好天气
”。我兴奋异常!赶
紧起床出来一看,果然是一个好天气!阳光远远地落在周围的山顶
上,老天有眼啊!我
向天边鞠了一躬。
吃完早饭,我们就出发了,时间是上午8:45。
叉子沟是一极陡的斜坡,我们沿着‘之’字形的山路吃力地向
上爬,这里的海拔大
概是在4000米左右吧,在这种海拔高度上爬坡是一件痛苦的事。我
曾在今年春节期间用
了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登上了黄山玉屏楼,喘气也没现在这么厉害,
老婆更是痛苦不堪。
休息的间隔变得越来越短,而两眼所及的景色也是越来越美,云雾
中若隐若现的四姑娘
山风姿绰约,高处悬崖上展翅的鹰时时陪伴着我们,我们还幸运地
看到了一大群岩羊,
大约有四五十只,在我们右侧下方的陡坡上跑过。
叉子沟山坡上长有虫草,老张眼光锐利,他发现了路边的虫草
,指给我们看,我们
却还是发现不了,挖出的新鲜虫草要比店里卖的饱满好看多了。
坡顶似乎始终离我们那么远,我们就这么爬呀爬呀,猛然间我
们抬头看到了远处的
’U’形白雪覆盖的山谷,那就是著名的垭口啊!
大约在上午11点左右,我们到达了离垭口最近的一小块平台,
大家坐下休息,一起
又啃起了昨天买的大饼,补充补充能量。令人惊讶的是我们谁也没
有想起要依靠巧克力
来补充能量,尽管在我们的包里有着那么多巧克力。
于是我们向垭口出发了,沿路有的地方的积雪已经挺厚了,我
们没有雪套,到达垭
口时,我的高帮防水鞋里也进了少许的雪,袜子有些湿了,问题不
大。这时是中午12:
35,天气很好,垭口的风不大。长长的毕棚沟就在我们脚下了,她
静静地躺在两边的高
山之间,修长而舒展,等待着我们的光临。垭口就如一道屏障分隔
着美丽的长萍沟和毕
棚沟,而我就站在这道屏障上,居高临下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想
着昨天这个时候还在
木骡子没有方向呢,真是感慨万千啊!
这时老张对是否穿越又提出了异议,因为下山至毕棚沟的雪太
厚了,有些地方可能
雪深及胸,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由于积雪太深,我们的行进速度
会受影响,如果在天
黑前没有走出雪线,就太危险了!他建议我们回头。我有些犹豫不
定,担心老婆的体力
和勇气是否足够走出积雪,没想到老婆竟是异常的坚决,继续穿越
!我们花了半个小时
才说服老张同意继续穿越。我拿出一段绳子,我握住绳子的一端,
老婆握住另一端,1:
10pm,我们出发了。
从垭口往下的第一段斜坡比较陡,也比较长,积雪真的很厚,
老婆走在我的前面,
老张走在最前面,他的脚印陷入积雪很深,我们踩着它的脚印艰难
地前进。才走了几步
,老婆惊叫了一声,直向下滑去,我赶紧抓紧绳子,“嘣”的一声
,绳子断了!我眼看
着老婆沿着斜坡向下滑落。老张高声喊着:“不要紧张,脚往上向
前伸!”下滑了几十
米,竟然停了下来。我把断掉的绳子一扔,屁股一坐,也沿斜坡滑
了下去,一会儿就到
了老婆身边。看来滑下去倒是个好办法,又省力又快捷。于是我对
老婆说:“我先滑,你
跟着我”,便顺着斜坡滑了下去,一直到了这段陡坡的底部。我们
俩在那里等了好一阵
,老张他们才下来。老张惊魂未定,对我们说:“你们两个可真胆
大,连我们都不敢象
这么往下滑!”我们笑着说:“这一下速度够快了吧”
接着的下坡就没那么陡了,我们的鞋子里都是雪,雪融化时脚
非常得冷,化成了水
在鞋里,走起路来很难受。好几次老婆都给陷在雪里,我们几个前
拉後拽才把她拖出来
,我的裤子也湿了,天也一阵阵地飘起了小雪,我们就这么往下赶
。下午3:35,我们走
出了雪线,正坐下休息,突然听到山上隆隆的雪崩声,还好只是很
小的山顶积雪滑坡,
但我们也不敢怠慢,抓紧时间下山。
下午4:20,我们到达了山下毕棚沟里的宿营地。触目惊心!地
上满是废弃的塑料袋
和燃气罐,这一定是前面穿越队伍留下的!可谓是一片狼藉。在这
美丽的毕棚沟,大自
然赐予我们的礼物,难道这一切就是我们回报给大自然的吗?!我
深深地为我们的同行
感到羞愧!
忽然间下起了冰雹,黄豆大的冰雹粒子噼噼啪啪打了下来,我
们赶紧支帐篷,把背
包放进帐篷。老张生起了好大的篝火,我们围着篝火烤起了衣服裤
子和防水GORETEX鞋,
这时天又下起了雷雨,我暗庆幸我们下来得早。一天来,我们经历
了好天气,下雪,冰
雹,雷雨,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明天大家就要分别了,虽然在一起两天不到,却也经历了好些
事。大家一边烤着鞋
子,一边聊着天,相约下一次我们再来时一起登大峰。
5月6日,毕棚沟,晴
早晨大家都起得很早,互相道别后,我们踏上了毕棚沟的旅程
。
今天我们要沿着毕棚沟的林间小路步行7到8公里到达林场路口
,然后搭车出毕棚沟
。由于昨天的穿越,我们俩今天感觉走起来特别累,老是觉得渴。
今天的天气又是出奇
得好,碧蓝的天空几乎看不到云,走在林间的沙石路上,沿途的风
景似乎比在长萍沟林
中行走时所见要好,但长萍沟的草甸子雪山也是很漂亮的。毕棚沟
内最美的要数卓玛湖
,蓝蓝的平静的海子,海子中星罗棋布的树木,远处的雪山和海子
中朦朦胧胧的倒影,
还有那哗哗作响的瀑布,所有这一切构成了美丽的画。而我们就是
这张画中唯一的两个
主人公,真是天地造化!
中午时分,我们走出了林子,来到了林场路口。
这是一个工地,有一些工人在干活。我们看到了工地上的卡车
,我来到一边坐着的
工人旁边,问起能否搭车的事。他们非常惊讶我们两个人竟然穿越
过来了,而且其中一
人还是女的,也许是在五一期间第一个穿越的女性吧?工地老板非
常热情地请我们吃饭
,我们在工棚里和他们一起吃了中午饭,老板说下午会有车进来,
叫我们不要着急,进
来的车会带我们出去。真是一个好心的老板,我们一再道谢。果然
一会儿便有车进来,
是成都的游客,他们听说我们是穿越过来的,非常热情,免费把我
们带出了毕棚沟,还
帮我们拦了开往理县的车,真是好心人啊!非常地感谢他们,林场
工地的老板和6个成都
的游客。
至此我们的川西之行也结束了,非常尽兴也非常地令人难忘!
不仅仅是四川美丽的
风光,还有那么多善良和纯朴的人,四川,我会再来的!后会有期
!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