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烟雨红楼之万艳同悲——浅谈女性角色塑造的几个误区 
  每一天都有梦在心里头死掉 
  我自己对自己大声咆哮 
  人太忠于感觉就难好好思考 
  我痛的想哭却傻傻的笑 
  (一)总论 
  三月,初春,江南烟雨。漫卷诗书,便是一帘幽梦。踏入雕龙,宛如入闹市 
了,说红楼,戏红楼,梦红楼。也不知那些个惊才绝艳之芳魂,而今消散在何处 
罢了。人说:美人如花隔云端;又说:怎见浮生不若梦。那些女子,无论是多么 
的美好,亦不过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或是“湘江水逝楚云飞”,抑或 
“千里东风一梦遥”——直说得那“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 
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但欲细细回味之,却闻著者曰: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想那曹夫子的功力究竟无边,金陵十二钗,各自不同的性子,不同的容貌, 
不同的才情,然则殊途同归——尽毁于这本为仙境的大观园中。正如黛玉在《葬 
花辞》中所说: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 
  从古到今之著作,于刻画女性之上,再无能出曹公之右了。若要据此而观今 
日之玄幻,未免过于刻薄,有失厚道。然流萤总自谓“心比天高”,也不计较甚 
么尖酸刻薄,凡是郁于心中之言,一并说出,再不留的。也由此恳请诸位听小人 
姑妄言之,有甚么对错,总留待看完罢。 
  虽说今日之玄幻,已不再需有八股之起承转和,古板得紧要——但说到写 
人,少不得要细细描其音、容、笑、貌,叙其行事之作派,绘其思索之风骨。即 
便如此,今之作者仍旧画地为牢,为己加许多圈圈套套。若要听我的,那里有着 
许多忌讳了。就照直写下去罢,未必不比今日的好些。若要闻其详,且听在下一 
一道来。 
  (二)只有美女才懂爱情吗——飘逝的林黛玉; 
  (好不容易把总论写完了,还是用白话吧……汗……) 
  现在的作者写女性,往往第一个写的是如何的美,如何的靓丽。比如《道缘 
儒仙》——叶昊天初见兰儿,只见“门边是一个如梦如幻的绝色佳人,双十年 
华,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锁,齿如含贝。”想到一个姐姐的话:“看武 
侠小说最受不了就是众多作者在描写主人公高洁美丽时,都写乌黑的长发, 雪白 
的衣服……kao!在遭遇险恶的条件下营养不良,精神紧张,头发怎么不枯黄开 
叉?皮肤怎么莹洁如玉?苍白么?不是, 更多的是面青唇白萎黄口臭;以前没有 
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剂,也没有漂白剂,如何能白衣胜雪?”然而现今的小说,纵 
然男主角可以生的平凡的很,女主人公也必是什么“学院X大美女”、“大陆Y大 
美女”、“人族Z大美女”,恨不得如同可以Gather的法宝玩具一个个收罗—— 
DFS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所以,要做女主角——你必须漂亮。你可以是花瓶、可以是废物,甚至可以 
没有灵魂,但是你必须有一个好外壳。假使你没有一个好的外壳——要么,你不 
是女主角;要么,你的美丽是特意遮掩的。连《北战》都不能免俗——若影、小 
如、红荼、凤凰、长大后的核桃,哪个不是美女?看来,的确,生活中不是缺少 
美,而是缺少发现啊~ 
  ——当然,俊男美女,无论如何更加赏心悦目一点——但是,美丽是不是一 
个必须的因素呢? 
  让我们回到《红楼》中来。我们应该注意到的一点是,作者在刻画宝黛关系 
中,并不强调黛玉的相貌。作者曾经细致的刻画出宝玉是如何迷醉于宝钗的一只 
肥润柔美的手,又指出宝玉是如何偶然的受了鸳鸯的粉嫩的颈子的诱惑;然而对 
黛玉的描写则是纯然灵的。宝玉眼中的黛玉,除了初次见面时候微微颦锁的双 
眉,竟无从描绘。黛玉是病态的——较之宝钗,“道是无情也动人”,并不是同 
一流的人物。然而她的智慧与她的苦难相加,竟让我们觉着一些奇异的光彩来。 
“风露清愁”的黛玉,用来赢得宝玉的,是她幽僻的生活,奇逸的文思,超越的 
意境……而决非肤浅的相貌。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并不需要艳冠群芳—— 
如同她的许多前辈谢道韫、李清照、朱淑真……她们并不是最具妇德的女子,也 
不像传说中的“秦淮八艳”风流绝色恣意妄为,而仅仅是表露着她们鲜活的灵 
魂——谁关心她们的相貌如何呢?千年的千年以后,我们一样可以吟诵“物是人 
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因此,我始终觉得,刻画女主角,“攻心为上”——将过多的精力一遍又一 
遍的浪费在她们的服饰容颜上,无疑是一种浪费。 
  一个真实的灵魂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它是纤弱或坚韧。 
  (三)泼辣的女孩子没有生命力吗——自尽的尤三姐; 
  今天看帖子,泼辣的女孩子孟菁菁,在作者的眼中居然到了需要寻找存在的 
必要性的地步了。而早些时候,《搜神记》书评区里争议最大的便是纤纤这一刁 
蛮女了。人们总是看不惯郭芙。温青青也甚少人气。然而我们在看红楼的时候, 
对于这自尽的尤三姐却是只有敬重——这天罗地网锢体钳心坚固严密,决非一人 
能冲破,与其低首,不如自己烧成灰烬……除了性命,竟无可抛弃的了……这是 
何等的坚决…… 
  红楼当是中国古代最能理解女性悲剧的书了——如此多的女性,或早或晚, 
都一并在那“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路途中埋葬。红楼中自尽的 
有三位烈女:鸳鸯、司棋、尤三姐——而这三姐可不简单,就在贾琏勾搭上尤二 
姐之后,那两兄弟想要乘机调戏,她有过这样一段话: 
  “你不用和我花马吊嘴的,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见提着影戏人子上 
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你别油蒙了心,打谅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这会子 
花了几个臭钱,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姐儿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儿,你们就打错了 
算盘了。我也知道你那老婆太难缠,如今把我姐姐拐了来做二房,偷的锣儿敲不 
得。我也要会会那凤奶奶去,看他是几个脑袋几只手。若大家好取和便罢,倘若 
有一点叫人过不去, 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了出来,再和那泼妇拼 
了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喝酒怕什么,咱们就喝!” 
  然而她却是有主见、有追求的——还是在这一段:“但终身大事,一生至一 
死,非同儿戏。我如今改过守分,,只要我拣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 
若凭你们拣择,虽是富比石崇,,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进不去,也白 
过了一世!”“我们有姊妹十个,也嫁你弟兄十个不成。难道除了你家,天下就 
没了好男子了不成!” 
  ——无论是纤纤、孟菁菁还是郭芙,哪一个有这番见识?守着一个人,再无 
了主见去……一个只要她的拓拔……一个只关心自己……另一个一辈子没有清楚 
自己要什么。 
  这些女子虽有泼辣,却并不真豪气——如何能比的尤三姐?更不要说那个聪 
明、漂亮、能干、狠毒的“凤辣子”了。 
  (四)活泼的女孩子就不敏感吗——天真的史湘云; 
  黛玉笑道:“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 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 
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 
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 
锦心绣口。” 
  平常爱穿男孩子衣服,打扮成男孩子模样儿;平常谈起话来,高声大笑,吃 
起酒来,撸袖挥拳,毫无顾忌。遇着个小香菱学诗,便是满口杜工部之沉郁、韦 
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迤靡、李商隐之隐僻……停不下来。她天真又热情。听到 
有诗社,就抢着要参加;吃了酒,就想着要还席;得到几个戒指,就专程送给朋 
友们。总不计较,直来直往——宝钗没有她的真情,黛玉没有她的浑厚。然而她 
并不懂得遮掩,这就不免引起了别人的嫉恨了。 
  然而湘云尤善作词,柳絮便是其中之一: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 
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如梦令》)便到了 
赏月事尽,也只有湘云安慰黛玉——因说:“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 
苦……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得陇望蜀,人之常情。可知那些老人家 
说的不错。说贫穷之家自为富贵之家事事趁心,告诉他说竟不能遂心,他们不肯 
信的;必得亲历其境,他方知觉了。就如咱们两个,虽父母不在,然却也忝在富 
贵之乡,只你我竟有许多不遂心的事。” 
  黛玉此时的愁苦,怕是只有湘云才能理解得了了。 
  俩人在凸晶馆,联的是昏天暗地,无比愁苦。而最终,借着景物,那无数人 
赞叹的句子出现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若非次等寒凉之境,哪里能够窥 
视到这两个妙龄少女心中身世飘零归宿无处的沉寂……然而在这个时候,湘云依 
旧想到:“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之 
语。” 
  何等温婉纤细的一个女孩子!我们有幸见闻她在那“花柳繁华”、“温柔富 
贵”的大观园中,高声大笑,醉酒卧石。即使这样一个女孩子,也还是像一只孤 
独的白鹤,在黑沉沉的暗夜中静静掠过一亩寒塘,只给人留下一瞬的背影。 
  我想在这类女孩子中,《北战》中的年小如和《风姿》中的妮儿算是比较成 
功的两个了。我想作者在写的时候,不要忘了她们是女孩子,就像《美少女战 
士》里面的女王对小兔说的一样:要知道你们转世是为了什么,不要忘了你们是 
女孩子,而且成为女孩子的意义也很重要啊。每一个女孩子的心里都有一个世 
界。那个世界,是没有缺陷的。 
  (五)女人的归宿只能是爱情吗——坚强的敏探春;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 
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事实上探春不能是一个 
男人,不能走出贾府,即使在贾府,也并非由她来执掌家政——她的抱负和才能 
哪里有发挥的机会?莫忘了作者甫一出场时的描写:“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 
材,鸭蛋脸面,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探春律己甚 
严,坚毅明敏、有胆有识、言行中肯——活脱脱一位大观园中的妙龄撒切尔夫 
人。 
  这样的一个探春,她所期待的结局当然不限于是一个嫁人了事——她需要的 
是一个能够让她发挥自己的舞台——那时赵姨娘已去,三人在板床上吃饭。宝钗 
面南,探春面西,李纨面东。众媳妇皆在廊下静候,里头只有他们紧跟常侍的丫 
鬟伺候,别人一概不敢擅入。这些媳妇们都悄悄的议论说:“大家省事罢,别安 
着没良心的主意。连吴大娘才都讨了没意思,咱们又是什么有脸的。”如此奇 
景,连贾府的爷们在内,几人能有此威势? 
  当然或许我们整个社会的取向就是如此。梅姐梅艳芳一辈子自强不息,决不 
向命运低头,就算是挫折,也坦然面对——然而死后人们关注的依旧是她的感情 
生活——因为她在爱情上的不得志,她被塑造成了一个无人怜悯的怨女——对于 
一辈子刚硬的她来说,是否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波伏娃历尽心血的《第二性》, 
轻而易举被世人转向了萨特的名下。那些在许许多多男人背后,我们看得见看不 
见的女人,难道活下来就是为了在爱人身边倾城一笑? 
  探春想要“兴家立业”,甚至是“安邦定国”,因而才对贾府的消亡更加敏 
感,然而最终,她仍然没有一个好的归宿——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 
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 
连。” 
  目前的玄幻小说,这方面,写得最好的,是《蹁跹丽人行》——邹是走得不 
顺畅的吧。有几个女子能真的潇洒?也说李清照吧,几千年文坛中能执牛耳的才 
女。但是她的执著注定了她的孤苦。人家造谣便罢了,她还非得去辟谣,向朝廷 
献宝。再婚的丈夫红杏出墙,认错了也就行了,但是她坚决休夫。于是,“寻寻 
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但愿我们的作者,和他/她们笔下的女性们,能比她们的先辈,走得更远 
吧! 
  (六)结语 
  写到这里,很矛盾,红楼里面,喜爱的角色过多,到现在也未能将其中十分 
之一与大家描述。然而喜欢的是什么,迷茫的是什么,到现在我也没有完全弄清 
楚……也许,有的书,真的是要一辈子来读的吧。 
  总觉得小说是在展示矛盾——矛盾的产生矛盾的发展矛盾的激化,千条万条 
线索最后指向一条,汇合或者爆发。更多时候作者将思维作为情节和文笔的附 
属,有意无意的略开去,轻罗小扇轻轻一扫就此带过。而有的时候作者将语言作 
为思维的载体……这时候往往是引人深思的…… 
  喜欢这些女性。无法找到适当的形容词。所以,还是用林黛玉的诗作结: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谁来听我一曲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 
味? 
  成稿于3月17日早7点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1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