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作        者: 黑涯 力天使
精華稱號:助理 評文稱號:一般評論家
 更新時間: 2003/09/27 12:36:10 
  在一次交談中,作家朋友玉帛(六藝武俠臺柱作家之一)提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
點:「長篇武俠最大的問題之一,可能在于寫法的無以突破;這個寫法便是‘說書’結
構。在故事的進行中,往往需要加以作者的旁白說明,講解一些不重要、卻必須知道的
伏筆。這樣的說書寫法使得武俠小說的文學藝術可能性大為減低。」



  對筆者來說,這是個明顯不過的現象,卻被玉帛這么一當頭棒喝,不得不正視起這
個問題來。不錯!筆者常認為,武俠之所以不興,乃在于作家與讀者間的惡性循環;作
家寫得隨便,讀者便跟著讀得隨便,久而久之,「武俠小說是休閑文學、本來就是看輕
松用的」這樣的想法便甚囂塵上。就筆者的觀點,文學作品的存在價值絕非于體裁上,
而在于內容與表達方式上;在武俠小說中賦予主題精神,首先另這樣的作品誕生且存在
,才有進而改變讀者閱讀習慣的可能。為什么金庸是如此高不可攀?因為寫作家們鮮少
有用藝術的角度去看待武俠創作,一講到蒙太奇(Montage)、魔幻寫實就急急忙忙要
與純文學撇清關系。對武俠本身既有的限制不能面對與承認,談何突破與創新?



  武俠踏入文學領域的捷徑,在于短篇創作。理由很直接:短篇是最容易訴諸意念表
達的形式之一,而創作武俠短篇的作家極寥。更深一層來看,現有少數的武俠短篇作品
,大都仍處于長篇武俠敘事方法與短篇字數篇幅不能平衡,以及讀者適應不良的尷尬處
境之中,可供發展的空間還很大。最重要的一點是,短篇可以「玩」的創作方式,不勝
枚舉,非常值得投注大量資源創作研究。



  ·讀者快餐、作者敷衍的惡性循環



  讀者讀武俠,讀的是什么?若是從這個角度去思索創作型態,武俠肯定完蛋。筆者
經常強調的一點:別忘了寫作是為自己而寫。書要賣得好,靠得不是內容,而是包裝、
行銷、通路。且看坊間十大暢銷書刊,有幾本是真正具有文學價值、藝術價值的書籍?
創作的出發點,如果本身就是為了賺錢,筆者的建議是,將更多的精力與時間,放在認
識市場、了解通路、策劃行銷、評量競爭者等等上頭。別談太多關于創作。



  而在這里,我們只談創作。



  也就是說,下筆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讀者,不是根據讀者現有的需求去提供菜肴,
而是給自己一堆材料,做出自己想吃的菜。因此,你不會因為當下流行吃甜食就做出一
桌子甜食;你自己愛吃咸的,決定作一盤椒鹽雞,可選的胡椒鹽、下的份量還跟外頭的
不一樣,既然是你自己作的,就挑自己喜歡的、下自己認為剛剛好的,總要做到「自己
滿意為止」。



  然后呢?



  讀者不是愚人,同樣愛吃咸食的,嘗了你精心烹調的椒鹽雞,會品出當中的不同來
。重要的是,可別讓讀者吃得快了,或者只當普通雞肉來吃;你得讓讀者品得出不同,
那么,即便都是雞肉,也會是獨特的雞肉菜肴。



  ·主題橋段老舊的創新乏力



  傳統武俠小說的另一個為人詬病的重大限制,便是主題與橋段的老舊,以及過份使
用。



  可是沒看過太多人抱怨雞肉。



  老話一句,這是讀者不良閱讀習慣的養成,來自于太多作家創作不用心所導致。



  中國武俠,自然是發生在中國境內,在歷史上找得出相對時空,在人文乃至于物事
的考據上需要構成說服力。武俠主題:報仇、殺戮……;橋段:滅門、爭奪寶劍、主角
練成神功、擊敗大魔王……。



  筆者是否需要提供煮雞肉的程序(養雞、宰雞、拔雞毛、……)?不只老套,還單
調。



  你會不喜歡椒鹽雞的原因,不是因為「又是一盤椒鹽雞」,更不是廚師的前置步驟
出了什么問題,而是這個椒鹽雞沒有別出心裁的地方:加點生菜與否、炸粉份量是否太
多、是否炸得太老、甚至切出來雞肉的形狀。這個別出心裁,在于小地方的拿捏,絕非
干脆將椒鹽雞變成了咸水雞。



  所謂的老橋段,讓老饕讀者看兩眼就猜得出結局;然而,在小地方不用心的作品,
猜出結局后已經沒有再讀的必要。相反地,成功的作品,在巧妙的懸念、豐富的內涵、
華麗的文字、貼近人性的描寫之下,提供多采多姿的元素供以咀嚼,筆者大膽假設:是
這樣的元素決定了作品的閱讀口感、乃至于藝術價值。



  ·宗師障礙難逾的迷思



  金庸、古龍、黃易、溫瑞安……宗師排名,障礙的難以逾越,由愛而生恨,由恨至
憤而提筆……這樣的討論,在每個筆者去過的武俠文學網站上,從未缺席。其中尤以針
對金庸作品的論述為最,自推崇而質疑、自質疑而打擊……



  從未改變過的事實是,這樣的討論,除了變相地成為金庸作品以及知名度推波助瀾
的工具外,從來都無助于另一個金古的誕生。



  筆者以為,金庸作品就如同Tolkin的「Lord of the Rings」一般,是通俗文學中
難得的特例。更進一步假設,他們最大的共通點,在于除了有通俗的本質,更具有提供
「閱讀」的能耐。這種能耐,來自于前面所提的「別出心裁」。



  通俗與深度刻畫,各有其道,兩者要能兼顧,則難之又難。在這個層面上,已經不
是所謂創作方法論的問題,看的是作家的個人修為,對自身作品的專注程度。



  筆者常告訴自己:要尋找超越的目標,別只找金庸;文壇中足以名列大師級的人物
何其多,把金庸當作障礙,還算是縮短了自己的眼光呢。



  ·讀者市場縮水的迷思



  武俠玄幻讀者市場的不斷縮水是不爭的事實,然而竊以為這個「不爭」正是因為所
有出版商對同一塊市場小餅你爭我奪,讀者重疊性高、作品同質性高所造成的結果。試
想:一名讀者有多少錢,愿意將這些無論外在本質都難以區分高低的作品全數買下來?
即使總銷量不變,出書冊數增多,每冊銷量當然縮水。



  所謂「市場小餅」的意思,正在于我以為傳統武俠乃至于現代玄幻,中長期的的真
正市場,在于通俗文學之外的領域。



  筆者有個文字游戲類型的比喻:武俠小說要能立足,首要任務,是作家能把武俠當
作小說來寫,能將小說當作文學來創作。



  會有這種文字游戲的源由,在于當今作家之中,太多朋友將武俠當作武俠來寫,小
說當作武俠來創作。在他們的認知之中,武俠小說不同于一般所謂的純文學作品。



  筆者的看法很直接:武俠小說等同于其他任何一種文學作品。「武俠」是一種工具
,真正要寫要表達的是「小說」。



  讀者市場的樣本取大,其閱讀特性的交集就更難分析理解,綜合索求的閱讀元素也
由簡而繁。筆者以為,風格獨具、包含廣泛豐富理念元素的作品,才可能獲得大多數讀
者的認同。這樣的「廣泛」,這樣的「豐富」,非朝夕之功。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3.1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