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自從看了aflyingfly寫的《感動自已,感動別人》及其相關的討論后,就一直想寫一下
關于如何在文字把握情感的話題。但因為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切入點,因此就把這個問題
放下,想認真想一下再說。但經過最近一段時間的反復思考后,卻依然無法形成一個明
確的概念,可以用一兩句簡單的話,來概括或是把握如何在作品中處理感情的手法和心
態。實際上,作為一個剛過三十門檻沒幾年的「準中年人」,我自己尚且不能在自己的
生活和文字中,很好地把握情感的話題,要上升到評論的高度來談論這個問題,這實在
是有點不自量力了。 



  但是,在「龍的天空原創評論」中,我們所關注的,其實并不是理論或是學術上的
結論或是考據,而是針對目前網絡上,原創作者群體的創作問題,給予我們可能給出的
,有建設性的評論和建議。于是,在完全沒有自我把握的前提下,我試圖把自己這段時
間的一些相關思路寫下來,給所有愿意在這里耐心閱讀我這些故作深沉狀的做作文字的
看官們,一些可資參考和批評的資料。 



  首先,我認為要清醒地把握作品中的情感表達分寸,就必須首先分搞清楚一個問題
,那就是我們討論的究竟是怎樣的情感? 



  在我看來,所謂文字中的情感,其實至少包含三個不同而又相互關聯的側面。 



  首先,應該是寫作文字的作者,在寫下這些文字的當時,其內心主要在驅動其原創
激情的那一部分情感;在這里,我們姑且將之稱為「動力情感」; 



  其次,應該是真正在作品中通過文字展現在讀者眼前的那部分情感;由于作者個人
的文字駕御能力、人生經驗積累程度、個人情感的把握分寸、以及生活背景造成的個性
體現等等不同,將會造成同樣的立意、情感和故事,在不同人的筆下所反映出來的不同
,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寫相同命題下的同一種情感,其最終體現也不大可能完全
一致,更可能出現巨大差異;下面我們就姑且將其稱為「文字情感」; 



  最后,則應該是讀者可以借作者的文字和文字中體現出的情感,所產生的共鳴和聯
想情感;因為不同的讀者在看同樣的文字時,不可避免地會把自身的生活經歷與價值觀
,與文字中的場景和情感進行參照和對比,并在共鳴中形成自己的聯想;正如同老話說
「一百個人看《紅樓夢》,就會有一百個不同的賈寶玉」一樣,大到一部作品,小到一
段文字,最終所形成的口碑其實就是這種讀者聯想情感的綜合結果,而這種聯想情感的
形成,則完全受制約于前兩種情感的綜合結果;因此,在后面的討論中,我們就把這種
方面的情感,叫做「讀者聯想情感」。 



  區分了作品情感體現問題中涉及到的三個不同側面,我們也就看到了處于情感問題
上的三個主要對象:作者、文字和讀者。其中文字是作者的情感傳遞的載體,而作者是
情感的生產者者,而讀者則是情感的消費者。之所以使用諸如「消費者」等等這樣的商
業字眼,是因為這樣更容易將這三者之間的關系直觀地表達清楚,而在目前網絡原創作
者的發展可能中,走向商業化出版來換取社會和經濟上對自己勞動和創作的承認,可能
是各種出路中,比較為大多數作者所看重的一個。因此,在這種創作的討論和建議中,
直接借鑒一些商業原則,對于原創作者個人,其作用也應該至少不是負面的。 



  作為一個產品,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實際上是一個相互適應
、認同、否定的循環過程。于是,在作者,也就是文字生產者的角度,就面臨著這樣幾
個問題: 



  1、如何從自己的創作積累中選擇合適的情感題材,來作為文字產品的原料?因為
不是每一個作者都可以隨意處理每一種情感的。可以感動作者的事情會有很多,但不是
所有這些情感都合適拿來寫作品的。因為市場是由消費者的喜好來起主導作用的,生產
者所能做的應該是以自己的產品和概念影響和引導市場,而不是去試圖左右市場的價值
和喜好趨向,甚至與市場上的主要基調對立。(當然,這只是通常之論。對于那些立意
求新或是別有懷抱的作者,這種考慮是完全不在他們視野之中的,因此也就另當別論。
我這里是假設一個普通意義上的原創作者,其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和立場,來進行的討論
。) 



  2、如何把握情感在文字中的分量?作為一個產品,文字最終是一種載體,承載了
作者的故事情節、立意、內涵和情感。在這里,情感是一篇文字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但
也不是可以多多益善的萬金油。當作者積累了太多情感,急于要在文字中宣泄自己的內
心風暴,而將作品當作自己可以任意放縱地揮灑自己對某種情感的內心體驗時,其結果
必然是無法得到大多數讀者的共鳴,而影響到整個作品的生命周期。 



  3、如何提高自己情感的文字體現能力?事實上,沒有任何一種情感,是我們所不
曾真正體驗過的。古往今來,所有偉大的文學巨著中所體現的那些偉大情感,也沒有哪
一種不是我們日常瑣碎中難以找到的。相反,假如有作者刻意要體現某種根本不存在于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特殊」情感的話,我倒會真的懷疑他是不是真的可以把文字寫作當
作自己的一個愛好。也因此,作者水平高下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其文字的駕御能力。 




  對于第一個問題,在我看來,其解決之道其實并不復雜,實際也就是「動力情感」
的積累、選擇、思考和精練的過程。這是因為,是不是合適于當時的讀者口味,的確是
一般作者必須的考慮。但假如一味地迎合當時讀者的時尚風潮,那么最終的結果就只能
是讓自己連同自己的作品一起,在大眾的時尚口味變換中,隨風而逝,留不下半點痕跡
。在這一點上,已經有了太多的例子,而讀者或是市場從來都是無情的,這也幾乎就是
絕對真理。那么,立足于這樣的一種背景,一個作者所能做出的應對也就相對比較沒有
其它的選擇了,那就是只有從自身的角度,使自己對情感的把握能超越于大眾時尚口味
的變化之上,去尋求情感變化萬千的表象背后,那種相對穩定和一貫的人性內涵,并在
自己的情感體驗中反復體味,真正做到對某些情感的深刻理解,并擴展自己的視野,在
更大的空間和更深入的角度,去驗證自己的這些體會。那么,以這樣經過反復精練后的
情感為基礎的文字產品,其品質和生命周期,無論從那方面講,也不會差到那里了。這
一點其實有太多歷史的佐證。《紅樓夢》之成為「紅學」的發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
作者曹雪芹在個人情感歷程上的積累的思考。大起大落的個人生活悲劇給了曹雪芹足夠
的深度和廣度起積累「動力情感」,而沒落子弟的社會地位,也迫使他不斷地思考自己
情感產生的原因。雖然,這種積累和積累并不能必然造成《紅樓夢》的誕生,但至少也
是一個必要條件。從作者個人修養的角度,這個問題的解決之道,實際在于作者對個人
情感的一種自我超越。不能超越自己的情感,最終落在筆端的就只有大量的模糊與迷惘
,這種迷惘的極致作用在文字上,雖然也可以獲得一定的成功,但起代價卻是巨大的—
—那幾乎意味著作者社會生涯的徹底崩潰。而假如努力去嘗試超越自我,那么或許最終
無法通過文字進行體現,但這種借助文字創作的努力,卻足以讓作者的個人生活獲益良
多。因此,在我看來,作為通向文字顛峰的一條必由之路,我們所有愛好文字寫作的人
,還是很值得去進行一下這個方面的嘗試的。 



  在第二個問題上,我的觀點就又回到了中國古老的中庸之道上。情感,在我概念中
,始終是屬于不能輕易出鞘雙刃利劍。這不僅是在文字寫作上,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尤其
如此。其實話說白了也很容易理解,我們的人際關系處理中,往往最忌諱的就是凡事走
極端,一切以自己好惡出發的任性而為。因為這樣實際是一種極端任性和淺薄的體現。
情感是不應該壓抑的,否則會讓一個人或一部作品為自己的郁悶所傷害;但假如對情感
的宣泄完全不加截止,不考慮時間、場合和對象,只顧自己發泄得痛快,那么最起碼也
是一個十分自私的人,一個不考慮讀者心情的失敗作者。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假如能獲
得市場承認,那出來說他運氣好到門板也擋不住外,我別無可說。而假如一個作者愿意
將自己的文字生涯完全寄托在運氣上,那也就不需要聽我的這些廢話了。反過來講,要
想在文字中很好地把握情感宣泄的分寸,也完全可以通過作者個人的現實生活進行參照
。因為即便再光怪陸離的幻想,其中的情感必然也是人性的。那么,拋開那些表面的花
哨,去用自己的生活比較、檢驗那些情感的濃淡奇平,就應該不會出大的問題。而至于
在其中如何求新出彩,我的看法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這就是所有的原則了,其它
的恐怕也只有委托給時間和作者自己的毅力,才有可能有所變化。 



  最后,是第三個問題。而這實際牽涉到了前面談到的「文字情感」和「讀者聯想情
感」兩個方面。雖然是兩方面的問題,但因為文字作為載體的媒介作用,所以作者與讀
者之間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就直接體現在這兩方面情感的平衡與矛盾之中。因此,如
果要認真分析的話,實際最終會發現這實際上是涉及到同一個目的性的問題——作者為
什么寫這些文字?也就是說,寫作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只要是寫多于三個以上的漢字,就需要考慮到文字之間的排列和組合是否合理的問
題。而這大約究竟文字駕御能力的基本內容了吧。外加上語境的設計與表現、閱讀感受
的控制、文章排版的閱讀感受、以及句子和段落節奏的變化等等,這所有的一切綜合起
來,我看幾乎和作曲之類很抽象的藝術差不多了。 



  但是,幾乎是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物極必反的極限。應該說,在幻想作品的創作中,
試圖通過文字來展現一個純粹虛構的世界,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而作為應對,我們
以前的討論中,就已經基本確認了,需要通過對現實社會的影射和假借,來使幻想世界
至少在人性、文化和思維邏輯,以及環境邏輯上擁有比較合理和實在的基礎。那么,所
有這些基礎包容在作品人物的情感之中,通過文字進行展示的時候,就對作者駕御文字
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里的「很高」,我實際是相對于一般的文學創作而言。
因為在我看來,要想寫好幻想作品,作者是必須首先具備最基本的文學創作實踐和素質
之后,才有可能比較純熟地在幻想的世界中遨游的。這不是說以前沒有過文字經驗的人
,就不可以一開始就寫幻想作品,但如果一個幻想作者從來都不有意識地加強自己在寫
作技巧,實際就是駕御文字能力上功力,那么能寫出好作品的可能恐怕也就不會很高。
 



  但是,在目前網絡原創作者群體中,對于文字駕御能力的態度卻基本是兩個極端的
分化。大多數作者基本忽略這個方面的努力,而更多地生搬一些經典作品中的經典語句
甚至段落。于是,各種不同類型的作品中我們都可以頻繁地看到「田中筆法」的詞句。
諸如:「在某某不知覺間,歷史的車輪已經開始了不可逆轉的轉動……」、「……歷史
又翻開了新的一頁」、「某個XX人士……」、「傳說已經結束,而歷史才剛剛開始」等
等。這種幾近泛濫的詞句實際非但沒有讓那些作品更為可讀,反而讓讀者因為對這些詞
句的太過熟悉,而在有意無意間忽略了作者區別于他人的閃光之處,而作品也因而淪落
為「某類小說」的族群之中,不能最終成為一部「可以站起來的作品」。這實際是一件
十分可惜的事情。因為其實語言的風格和控制能力,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是并不神秘的
,需要的只是一種勇于探索實踐精神和保持自己風格的堅韌而已。在被讀者最終接受之
前,的確是需要不斷修正自己的文風,轉換控制行文方式的,但只要堅持自己的個性和
原創,認真分析那些已經成功的風格背后的原因,將之化為己有。那么,成功或許需要
天賦的支持,但風格卻一定可以首先確立起來,并使自己的作品至少不會一上來就被淹
沒在千人一面的尷尬中。 



  除開這些作者之外,在另一個極端上有所體現的作者,現在還不是很多。但因為他
們已經擁有了自己的風格,并為原創評論和讀者群體所贊揚,于是可能在堅持走向自己
極端的方面,要遠比那些沒有風格的作者更為固執。在這里,我首先要說明的是:駕御
文字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利用文字這個載體;因此駕御文字本身不是目的,所謂「文
字的快感」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可能是一劑「寫作毒藥」。典型的例子就是古龍和溫瑞
安的某些作品,而網絡原創中,目前活躍在天空的作者,中這種「毒」比較深的大概要
屬楊判和水泡了。這里同樣存在一個分寸的把握問題——我們要提煉文字,精練章法的
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僅僅為了讓文字讀起來很有「口感」,甚至只是為了讓文字在排版
時能看到一種詩一般的「節奏感」嗎?若如此,那實在不必寫小說的,干脆去唱歌或是
畫畫算了。但即便如此,我們還要懷疑一下,這究竟是不是唱歌或是畫畫的目的所在。
那么如果駕御文字,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寫故事,通過文字這種載體傳達情感,那么所
有可能會影響到達成這個目的的細節和分支,就必須予以排斥。只有專著于目的,才有
可能最終達到最終的目標。也就是說,沒有個性、沒有個人文字風格的作品的尷尬的;
而只專著于自己風格甚至忽略了風格形成的目的的作品,則注定是孤芳自賞的。而這些
都不應該是我們這些原創作者所追求的目標。「文字情感」最終應該是以自己的特色體
現作者「動力情感」,對于整個創作過程和創作目的來說,「文字情感」是手段、是工
具,而絕對不是目的。 



  同樣,在另一個方面,基于對創作目的的思考,面對「讀者聯想情感」的難以把握
,除了可以用「推己及人」的方式進行預測外,借鑒一下中國傳統藝術創作的手段,在
我看來是很有意義的一見事情。在幻想創作的過程中,首先作者經歷的必然是第一道難
關:如何營造已經盡可能「象真的一樣」的幻想世界和幻想人群,而當終于突破難關,
開始「思如泉涌」的時候,作者就會發現一時間有太多的想法、太多的細節、太多的故
事需要展現出來,而自己卻只有一雙手一個鍵盤,實在說不過來!縱是「話分兩頭,各
表一枝」也無法將那些精彩都馬上展現在讀者面前。于是,寫著寫著就開始「語不厭精
,節不厭細」,第一章就可以寫幾十萬字,細節鋪陳紛繁復雜,人物關系、故事伏筆千
頭萬續……但到最后,首先是作者自覺花費巨大心血的得意力作,發出來卻應者寥寥,
甚至有人站出來大呼看著太累或是根本看不懂;而最后連作者自己也還是被自己的幻想
帶到了坑里,無以自拔,變成作品和情節牽著作者的鼻子走,而作品本身完全失控。 




  說到這里,其實創作過程中,關于幻想的第二道難關也就體現出來了——在解決了
如何開始幻想之后,就必須開始學會如何駕御自己的幻想,為幻想的野馬套上韁繩。假
如一任自己的幻想信馬游韁,那么最終形成的作品就毫無章法與節奏可言,而過分細節
的描寫,也會把「讀者聯想情感」從根上鏟除。這就好比是中國繪畫藝術中的寫意山水
,如果畫家把山水人物的每一個細節都仔細點染,沒有絲毫誤差,把所有畫面全部畫滿
,那這幅畫就根本不用看了,我們還是直接去看照片更直接一些,感覺也會更好一些。
而真正成功的山水畫家,會在合適的地方,以意行筆,意在筆先,用足夠的技巧在畫面
上進行「留白」的處理,其目的無它,就是為了留給欣賞者以想象的空間——滿足讀者
在「讀者聯想情感」上需要。因為在這樣的高度,其實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說了這么多,實際基本沒有什么成型的思路和建議,僅僅是一些零散的想法而已。
總的來說,情感問題是復雜的,復雜到我們的古人需要用「清官難斷家務事」來形容,
而清官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可比蒼天的。也就是說,連老天爺都拿人的情感沒有辦法。
所以,最終如何把握情感問題,無論是在文字中,還是在生活里,甚至是在內心深處,
都只有靠我們自己去實踐。在這件事情上,是任何人都幫不上忙的。曾經看電影,里面
的人物說:「什么是江湖,有人就有江湖!」一時深得我心。江湖因人而存,不在于人
是萬物之靈,在于江湖實際源于人的內心,而在內心之中,江湖的真正原動力恰恰就是
那無法完全把握的情感。這也就是為什么,我要把情感形容為「雙刃利劍」的道理。內
心是無法逃避的,江湖也是不可能退出的。情感這把雙刃利劍,我們也注定背負一生。
因此,就請允許我祝愿網絡上每一個原創作者,在「仗情感之雙刃劍,行文字與內心之
江湖」的旅程中,一路走好吧!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