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作        者: 黑涯 力天使
精華稱號:助理 評文稱號:一般評論家
 更新時間: 2003/09/27 12:34:21 
  幾個星期以來陸續看到許多朋友提出對當前武俠玄幻文學的意見與質疑,大多針對
素材的取舍、可信度的高低、劇情合理性作所闡述。



  小弟借一塊角兒拋磚引玉,想從更基本的面像談創作,這個面向是對小說結構的認
識。



  小說寫的是人,如果不以人性作為主題,小說就不叫小說。



  當前武俠玄幻作品層出不窮,卻很少「讀」得到對此有所體認的作品,所以才會百
家爭鳴,各有各好,也各有各壞。



  好處就罷了,畢竟獨樹一格;壞處就糟糕,因為多半壞在根本之處,除非重寫,否
則只能展開無止盡的攻防,作品的本質漸漸就被忽略了。



  以下我們談的,百分之百從創作的角度出發,不涉及商業考量,事實上,文壇上能
俗極而啞、藝術與利益兼得的,以武俠小說而言,恐怕還是只有金庸一人:這是可遇不
可求的。



  什么是創作?



  創作不是全然地無中生有,文學創作也不是日記論文。



  一部小說中,只有三種地方是需要創造的:一是人物創造,二是背景創造,三是闡
述方法創造。



  以小弟的角度來看,一是體,二是用,三是髓,缺一不可。



  人物創造不同於憑空捏造,因為人性是捏造不來的,要寫得合理,首先要能拿捏得
精準,性格可以夸張化(小說本來就是夸張了的人間百態),但不可以不合理。



  曾讀過這么一段文章:敘述男主角文武雙全,外貌出眾,在一次與眾人辯論的過程
中,典籍淹通,滔滔不絕,在場所有人為之心服口服。



  當時隨便一抽抽到這一段,於是放下了書,知道這部作品寫得再長,自己也不會有
去看的意愿。



  因為這個主角不是人,更不會是神,我看小說,還是希望從中獲得一角寧靜,可以
為翻攪的思緒作所沈淀。



  我希望能從閱讀中取得反省的機會,看到與我類似經歷的人物,除了奇蹟,還可以
有什么樣的心態與方法可以克服困難,如果可以看到,就會產生莫大共鳴。



  否則,就只是為了暫時性地麻痹自己,如此而已,小弟以為,一個作家如果連這一
點都不能用「心」,如何能對作品其他地方有所期許?



  是的,我與大家看法不同,因為立場角度不同。



  每位朋友都可以從一個不同的假設,推演出一個完全不同的結論,所以又怎能有這
么一個人,可以說服這許多不同立場的人,還讓他們「心服口服」呢?



  連至圣先師孔老夫子,周游列國宣揚大道都無人要聽,孔明舌戰群雄,也得讓群雄
氣得牙癢癢地說不出話,辯論要贏已經困難,如何能讓大家心服口服?



  這已經脫離我們對人性理解的范疇,這不是說這篇文章不好看,而是說這篇文章不
能雋永,其來有自。



  要創造一個「人」,個性要拿得精準。



  要看功力,看第一人稱作品最看得出。



  第一人稱小說有先天的劣勢,然而一旦克服,劣勢馬上轉成第三人稱所不具有的優
勢,第一人稱小說最讓人詬病的缺點莫過於流於說理,渾像日記一則、給作者自己歌功
頌德,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樣的作者本來就不是為了「創造」一個人物去寫作。



  要用第一人稱,首先要能理解多數人的一般人性共通,將這一般人性巧妙地寫在主
角身上,大多數讀者才能輕易帶入,才能起共鳴。



  這次六藝徵文,有兩篇第一人稱作品是小弟在在推崇的,瑩月「劍斷情仇」以及旭
陽「博浪沙之擊」,敬請參考武俠玄幻版^_^。



  更進一步,當作家在一部作品中描寫多個人物,以金庸為例,如要讓次要人物也活
靈活現,難道不是以多個「第一人稱」的觀念、「第三人稱」的表現來落筆?



  針對每一個人物,都預定其個性、背景,劇情推移往往就不是依照作者所想,而是
依照人物所想而進行。



  如果以上成真,接下來就是作者更頭大的問題:主題性,也說到了第二項重點:用




  現今武俠玄幻作品最大的問題之一,在於體用不分、甚至體用倒置,設定得太死、
或者以設定為傲,導致脫離不出自己設下的巢臼。



  以演出舞臺劇為例,演員讀完劇本之后,第一個工作是設定人物,想像人物是哪里
人、長什么樣、讀過什么學校、興趣為何、有什么小習慣、小嗜好......即使這些背景
與演出劇情不相干,演員必須知道這些事情,因為它可以在「無形中」增加演出時的說
服力。



  寫作也是一樣,不是把龐大設定全部寫出來就叫做好,設定是給作者自己,要不要
在作品中交代細節,還需要一定的取舍。



  最重要的:設定是用來幫助說明理解,也就是說,是設定架設在人物人性的基礎上
,而不是人物人性加諸於設定之上。



  說到「髓」,可以簡單,也可以很難。



  作品的好壞,不是在於設定,更不是在於里面說了多少人生道理,古往今來諸子百
家,能說的早就被說完了,要發展新的理論,不會用小說的形式來講。



  因此,小說情節所要表達的理念再怎么新,恐怕也必是前人說過,這同樣不是作品
分高低之處,紅樓夢乃中國小說之最,主題只在一首好了歌,何必用這么大的篇幅來說
明?



  顯而易見,紅樓夢真正的價值不在於那首好了歌,而是長達數十萬字的長篇故事。




  好的作品,好在說故事的方法好,故事好壞是加分,未必是基礎。



  同樣寫「滅門」,小弟拙見,foxflame的「水龍吟」未必在金庸的「笑傲江湖」之
下。



  看他的文字、看他的鋪排、看他的節奏拿捏、看他的人物出場下場、看他的氣勢收
放、看他的性格進退......一篇好作品是有料兒供大家剖析的,是可以用各種層次剖析
的。



  看武俠,也不見得只可以用武俠的角度來看,橋段老不老、情節舊不舊,都是其次
,要突破金庸,如果只用橋段、情節作考量,那就永遠超越不了。



  說到金庸,那個寫武俠的不曾說過:要超越金庸就得求新求變。



  看看當今作品,新在哪里?變在哪里?



  把金庸擺眼前,那是一輩子也跨不過去的,什么是新?什么是變?



  情節新不算新,坦白說也新不了;道理新不算新,實在話也新不了;武功、門派等
名詞更不用說。



  要新,從描寫的角度、作者反省的立場去創新,將最簡單的橋段用最別出心裁的手
段寫出來(參閱射鵰英雄傳,黃蓉烹調一段),這才是雋永的作品。



  六藝徵文首獎作品,郭兼雨的「平安夜」,敬請參考武俠玄幻版^_^。



  如果可以更用心欣賞,想必不會只是文字優美一個結論。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2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