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有個喜歡讀推理小說的朋友,自認比約翰?狄克遜?卡爾(JOHN DICKSON CARR)還
聰明。某一天,他正在讀卡爾的小說《The Skeleton in the Clock》,才看到五十六頁
左右,他就放下書本,斬釘截鐵地說他知道誰是兇手了。結果呢,不出所料,他猜錯了
,他的邏輯推理過程被卡爾誤導至錯誤的方向去了。幾年之後,這位仁兄又拿出《The 
Skeleton in the Clock》,決定重新挑戰它一遍,並宣稱自己是不會犯下同樣的錯誤
。故事內容雖然不記得了,但幸好他還記得自己第一次所猜的答案,於是一邊先刪掉那
個人選,一邊仔細地閱讀,然後指控另一個角色是真兇。不過這一回,他依然猜錯了。


"燻紅魚"的由來典故

  這樣的結果其實不足為奇,因為卡爾正是製造"燻紅魚"(red herring)的箇中高
手。但什麼叫做"燻紅魚"呢?這個已成為推理文學專有名詞的字眼,其中有何典故呢?


  想當然耳,"燻紅魚"指的是「真兇用來混淆視聽的假線索」。這個字是起源於英格
蘭,來由典故要追溯至十七世紀,當時上流社會的人們喜歡騎著馬,把一群兇狠咆哮的
惡犬放出去追捕狐狸。但也有人不忍看到狐狸被殘酷捕殺,於是為了讓狗摸不著頭緒,
這些反對獵殺的人來到魚市場,買了鯡魚,帶回家後用煙將牠們燻製成紅色魚乾,最後
再把牠們掛在樹林與原野。如此一來,刺鼻的燻紅魚味與狐狸的氣味混在一塊後,惡犬
便被搞得昏頭轉向,聞不出狐狸的去向,結果當然是敗興而歸。就是這樣,"燻紅魚"便
成了推理小說中「意圖欺騙蒙蔽」的同義詞。

以人為主體形式的"燻紅魚"

  任何一位稱職的推理小說家,在故事情節中至少會安排一份"燻紅魚"。以卡爾可敬
的對手阿嘉莎?克莉絲蒂和桃樂絲?賽兒絲為例,前者的《童謠謀殺案》(Ten Little I
ndians)、後者的《Five Red Herrings》,皆是燻魚味滿天飛的最佳範例。一般來說
,"燻紅魚"會以兩種形式出現,其一是有生命的人類,其二是無生命的東西(大致上而
言,此種形式有時稱之為「線索」,抑或是「不在場證明」)。我們先來看第一類。以
人為主體的"燻紅魚",事實上比較容易辨認。這種人的過去,多半隱藏著不為人所知的
幽暗祕密;而這個不為人所知的祕密,造就他/她成為誤導讀者的"燻紅魚"。此外,若書
中發生的謀殺案不只一件,通常第二樁命案就是"燻紅魚";而這位犧牲者死亡的原因無
他,無非是要引開諸位看官的注意力,別再專注於第一樁命案的殺人動機……

  以人為主體性的"燻紅魚",還有下列幾種形式:一、公司合夥人,尤其是其情緒顯
然非常不高興時,特別容易誤導讀者此人滿懷怨恨,可能會有不軌企圖;二、罹患失憶
症的女士(反之,若此時患病的人是男士的話,則此人有很大的機率會是兇手);三、
在宣讀遺囑時,至少有三名繼承人列名出席。上列三種情況中,以最後一種最為棘手,
因為對讀者來說,誰是"燻紅魚"?誰才是把他爺爺送往西方極樂世界的冷血惡魔?長年
來閱覽群書的推理迷可能會意識到,未成年的繼承人、取得大部分遺產的繼承人(倘若
在葬禮兩週內,遺囑未被抽掉的話)、一滴眼淚都沒掉的繼承人,這些角色都可能是將
您導入死胡同、讓您永世無法找出真相的"燻紅魚"(為何拒絕哭泣便是"燻紅魚"?因為
"燻紅魚"通常都不表露情緒)。

變種"燻紅魚"的模樣

  另有一些以人為主體形式的變種"燻紅魚",例如神祕的電話來電者、操外國口音提
了一大堆問題的陌生紳士、暗寫惡意匿名信的某某人,以及養了一群惡犬的街坊鄰居,
這些人也都可能是"燻紅魚",不過這並不表示他們是無辜純真的。一般而言,他們不是
謀殺案的始作俑者,但卻可能犯下二級罪行,像是勒索、收受賄賂。讀者們不可漠視他
們,但若把罪名安在他們頭上,那可就是大錯特錯了。大致上來說,這一類的人還不夠
聰明到能全盤掌握大局。

最不可能v.s 最有可能

  此外,還有兩種人是推理作家們最愛調製的"燻紅魚":最不可能的嫌疑犯,以及最
有可能的嫌疑犯。自從「推理之后」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以《羅傑?
亞克洛伊命案》(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1925)叫全球推理迷大吃一驚之後,
對於最不可能的嫌疑犯,每位讀者皆謹慎地抱持保留態度,任何書中人物都不可輕言放
過,即使是受害者也是一樣,因為說不定他們的死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詐欺呢。這裡頭有
個分辨"燻紅魚"的祕訣:端視他們說了多少話、作者給予角色什麼樣的地位。譬如說,
有某個角色似乎很喜歡出主意,小道消息來源特多,而且作者又賦予他/她連名帶姓身
家背景一概俱全的描述,那麼此人便不是"燻紅魚";倘若某人安靜沈默、謹言慎行,而
且身分不詳,總被懷疑可能就是那位某某先生的話,那麼此人則是故意要引起你疑心的"
燻紅魚"了。

  "燻紅魚"的另一種判斷依據是:角色人物的曝光率。如果故事從一開始便將矛頭指
向某個人,彷彿所有線索對他/她都極為不利,那麼此人當然是"燻紅魚"。但有些作家
組織能力較差,全篇小說鋪陳地疑雲密佈、謎團重重,卻因頭重腳輕而無能讓兇手早點
出現。難怪有些較彆腳或信心不足的作家,只好讓真兇在結局倒數第三頁才首度出場亮
相。簡言之,曝光率越高,該角色越可能是"燻紅魚",自然也就越不可能是兇手了。

無生命的"燻紅魚"

  線索和不在場證明運用得巧妙,也可發揮"燻紅魚"的功效。像是有些線索出現的過
於巧合,難免有栽贓之嫌,例如將嫌疑指向某人的一對沾有血指紋的耳環、半把剪刀、
傳家寶女用胸針、煙灰、留有口紅的杯子、撕毀的日記、當票、戲票票根、被扯斷的衣
袖,或是停止運轉的鐘;其他又如混淆死者身分的胎記、無意間流露出來的異樣口音、
沒有吠叫的狗等等,皆是早期推理小說家常用的伎倆。至於不在場證明方面,會成為"
燻紅魚"的不在場證明,絕對都是無懈可擊;然而荒謬的是,有哪個人可以把自己的生活
鉅細靡遺地交代清楚?所以一旦無懈可擊,反而會引發人們心中的疑竇,這時"燻紅魚"
的味道便不脛而走了。

懷舊尋香的"燻紅魚"之旅

  第一位烹調出"燻紅魚"菜色的推理作家,無疑是愛倫坡(Edgar Allan Poe),大
家應該還記得在《莫格爾街兇殺案》(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1841)書中所
敘述的「無意間聽到樓上房間傳來的兩個聲音」吧?怎麼樣?讀過此書的您,是否嚐到
了"燻紅魚"的美味呢?這道菜在二十世紀的二○、三○年代大為盛行,但後來警察辦案
小說(Police Procedural)興起,然後到了冷硬派私探和犯罪小說極為風行的今天,"
燻紅魚"已經成為強弩之末。在「為何幹下此案」(whydunit)和「如何幹下此案」(h
owtheydunit)當道的趨勢下,如果您是「誰幹下此案」(whodunit)的擁護者,恐怕
只好往古典推理與舊時期作家那方向去尋香覓寶了。

結語

  走筆至此,我是不曉得各位看官接下來計畫讀哪一類型的推理小說,不過我那位自
視甚高的朋友,下了決心決定三讀約翰?狄克遜?卡爾的《The Skeleton in the Clock
》。這一回,他仍然信誓旦旦地拍胸脯保證,絕對會把真兇揪出來的。咱們就拭目以待
吧。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