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atdog (评论员), 信区: EduInfo
标 题: Re: [校庆倒计时之15]我们需要面向能力的教学!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23日09:50:54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关于怎样改善教学,我讲几点吧。这些可能不全面,也可能不透彻,而且
我也不是针对工大来讲的,其实改善教学的方法是个共性的东西。
1我们高校的大师太少了,少有的几个院士都很少给学生上课。当年科学院
院士戴维给公众作科普讲座的时候发现了法拉第,可见国外历来院士大师
们都很平易近人的。可我们现在高校里的大师给人的只是敬畏却没有了教
诲。
2教学被很多老师当成了负担。如果说大师们很少讲课是因为繁忙,普通的
老师也不愿意给学生讲课了。这也难怪,少得可怜的讲课费哪比得上黄金
万两的工程项目。有的老师上课千篇一律,几十年没换过讲义了。甚至有
的老师让博士生硕士生给他代课,自己出差拉项目。高校老师完成必要的
工程项目是学校发展所必需。但是,既然专职搞科研为什么还要站着教学
的编制?更有一些领导站着本来稀少的教学编制。评职称发工资的时候变
成了老师,教学的时候却又变成了研究院和领导。
3教学中学生地位太低,对不负责任的老师学生只能被动承受。我和一个
去加拿大做过访问学者的老师谈过。在加拿大当老师非常困难,有很多课
是按选课学生的多少来给老师发工资的,讲得不好就一分钱也拿不到。即
使是必修课,学生对老师的要求也非常严。对老师工作不满学生随时可以
投诉,而且被投诉的结果往往是老师被解雇。
4老师待遇太低。真正认真对待教学的老师得不到应有的补偿,清贫的生
活让本来很敬业的老师也不得不将自己的重点放在科研上而不是教学上。
甚至心思从来就没有到教学上过。
5教学方式呆板,教学设施落后。我们大学的教学一直的方式就是老师在
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没有动手,没有交流。学生坐在下面昏昏欲睡,
老师当然也讲得没有劲头。似乎老师和学生只是在履行义务。讨论的过程
实际上是老师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的过程,没有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学
有什么意义呢?学校的课程千篇一律,很多跟不上科技的发展,很多有没
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学一些学生可能再也用不到的东西学生怎么会有兴趣
呢?学校教学设施落后,还停留在粉笔黑板的时代。这样更加大了交流创
新的难度。
6必修课太多,而选修课少得可怜。这一条本来和上面一个是类似的,但拿
出来以示强调。在中国的高校本科生教学中可以说就是没有选修课了。象
征性的几门选修课几乎都不考试,不去上也可以拿学分,而且即使没有拿
到学分也可以毕业。学校为学生选了大量的课程,可这些课程中有多少有
真正的意义呢?有多少学生愿意学呢?必修课中政治课的课时比专业课还
要多,而人文课程几乎就是0。缺乏人文关怀和教育难怪会发生伤熊的悲
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却把这样的老师给开出了。这样的教学会有
什么成效呢?
7我们的考试更是没有意义,没有实行学分制让老师不忍心去做“名捕”
害了学生的毕业,而很多学生利用老师的同情心而过关。考试的考察方式
非常呆板。有的老师的考试题甚至几年都没变过。还有大家记忆最深的可
能就是开卷考试了,大家复印了厚厚的一堆笔记资料,考试后变成了演草
纸,这样的考试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不改成写一篇小论文呢?当然这上
面老师也有难处,改称写论文抄袭现象就来了。而又使我们体制问题,抄
袭成风,法不责众。抄袭不只是因为学生品质败坏,更多的是因为多年的
教育已经让学生不会独立思考了。看看国外一个初高中学生的可后作业,
真得很让我们汗帻。
8高校选择人才方式的落后。一分定终身,18岁前优秀就优秀的选拔方式一
直使高校招生的主要方式。其实即使这样的方式也没有被贯彻下去。公开
的地域歧视从开始高考就有,“封妻荫子”的“非典”子女优先录取闹剧。
这些公开的不平等已经不算什么了,高校的条子生后门生也已经不是什么
秘密。连一个高考都做不到公平,更不要说改革成按素质招生了!
9高校官僚作风严重。学校把学生一直放在对立面上,学生的呼声总是得
不到重视,主管的部门甚至还怕听到学生的声音。对待学生官僚气十足,
甚至对学生不择手段。西交大处分学生的闹剧各位可能已经听说了,这只
是高校官僚作风的一个缩影,不只是西交大是这样的,我们又何尝没有受
骗过呢?一个没有诚信的学校也只能教育出没有诚信的学生,看看各个高
校学生会干部的作风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了。官僚作风还带来的机构
臃肿,人浮于事。更带来真正干工作的老师的心寒。
10学校的工作人员作风问题。单单共大学生老师和门卫的争吵就是有发生,
门卫搬出的理由往往都是:按规定办事。学生老师们的投诉最终大都不了
了之。按规定办事没有错,可规定是为学生和老师服务的,如果这些规定
成了影响正常教学科研的东西不要也罢。实际上这不只是几个门卫的问题
使整个管理层上缺乏必要的意识,把自己放在和学生老师的对立面上。这
也是官僚作风使然。
11用人单位只看学历的用人方式。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找工作只要有
文凭就行,谁还会费那么大的力气去苦读呢?
【 在 mks (木克水)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没有人有时间有能力把所有他感兴趣的甚至仅仅是某一
: 专业/方向的知识都学懂学通,一块方寸大的磁盘便可远远超过个人的有限的记忆
: 能力(至少在今天看来是这样)。因此,单纯的拥有知识已经不再成为一个人智慧
: 的尺度,更不可能再是他的价值的判据!而创造,或者说创造力的大小,才成了决
: 定一个人能否成功,能够成就多大的功绩的重要准绳!
--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50.10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