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atdog (评论员), 信区: Wisdom
标  题: “智者疑邻”,谁为智者?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7月04日18:06:26 星期五), 站内信件

高考快过了一个月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却没有对高考作文的批判!难道今年
高考作文出得很好么?
首先,我不得不怀疑出题人到底看没看过《韩非子》呢,或者没有看懂吧!我们
一起来看看高考作文中“智者疑邻”的来历。该段选自《韩非子·说难第十二》,
那么这一篇是干什么的呢?这一片非常特殊,不同于以往《韩非子》的风格。
《韩非子》很多的篇章是大力抨击游说善辩之士的,而偏偏这一章讲的是怎样迎
合君王而进言。说得难听点就是教别人怎么溜须拍马、阿谀奉承、顺风推船、装
聋作哑……。例如,开篇提到了说话最难的不是“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不
是“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也不是“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
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也就是说,进言最困难的在于知道听者的心理,
怎么迎合他的心理。而进言的目的大致也是出于“厚利”、“名高”。我们再看
看和“智者疑邻”在同一段的另一个故事:“郑武公想要伐胡,先把自己的女儿
嫁给胡人的君主。一天他问群臣:“我要出兵,应该先打谁?”大夫关说:“可
以罚胡”。武公大怒杀之,说:“胡是我兄弟之国,怎么能伐他?”。因此胡人
就没有防备,后来被郑国轻易灭掉了。胡乱说话的人就这样成了苦肉计的牺牲品。
文中从来没有提到过什么认识论那么高层次的东西。作为一个高考作文,有意的
曲解文章的意思会使学生对古文化的造成非常大的误解。高考出题者是不是该提
高一下自己的知识水平,才不至于一再的犯这样的错误呢?
其次,我们抛开《韩非子》本身,单就这个故事来谈谈。就是有这样一个故事,
Cat家墙倒了……于是他怀疑邻居Dog。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
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显然这是一个哲学上重要的分支——认识论的问题。出题者的目的很显然不是只
是为了两个问号的答案了。因为答案很显然: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
正误深浅有关系,关系就是我们愿意相信亲的。这样做是显然的,人的认识本身
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既然CAT被盗了,经验往往告诉我们小Cat不可能是小偷。那
么小偷是谁呢?经验又告诉我们邻居Dog的嫌疑最大。这是人类正常的认识事物
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往往是正确有效的。当然你可以信奉怀疑主义,首先怀疑
自己的儿子。你甚至可以因为信仰怀疑到自己身上。但是这些判断都来自经验,
或者是自己的经验,或者是借鉴他人的经验。我们无法证实到底是谁偷的,但是
即使Dog是无辜的,怀疑他的Cat也不可笑。警察破案的时候也是类似的过程,难
道我们要嘲笑说有的警察么?那些嘲笑Cat的人其实自己更可笑。谁是智者呢?
难道会说话的人是智者,懂得“辨才无碍、巧舌如簧、装聋作哑、胁肩谄笑、溜
须拍马”的人才是智者?或许高考选拔的就是这样的人才吧!或许这篇《说难》
献给高考出题者和阅卷者更是适合些。也希望我们高考选拔的不是那些“知所说
之心,可以吾说当之”,为了功名利禄不惜阿谀奉承的人。可是看了所谓的满分
作文,真得让人失望!要么搬上什么岳飞来作幌子,要么弄个“诗歌”却也掩盖
不了立意的空洞。高考作文什么时候能脱离弱智的样本段子呢?出题者还是好好
读读《说难》吧!
--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50.103]
※ 修改:·catdog 於 07月04日18:49:33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50.10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