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iki (斑竹给俺M……上), 信区: Movie
标 题: 我们生活在第几层?-评《the thirteenth floor》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un 22 11:08:41 2002) , 转信
从《黑客帝国》到《指环王》,许多人都在抱怨如今的好莱坞大片越来越难懂。不过,幸
亏他们没有看过这部影片。
电影《brave heart》有一个颇为哗众取宠的中文名字《惊世未了缘》,这部片子也有一个
风格类似的译名--《异次元骇客》。不过就像《惊世未了缘》远没有《勇敢的心》贴切
和朴实一样,《异次元骇客》也远不及《十三度空间》来得意味深长。
这部影片的英文原名,叫《the thirteenth floor 》。
故事发生在位于十三楼的一个实验室内,这也是影片英文名字的由来。但是"the thirte
enth floor"真的仅仅指的是楼层吗?
故事,如上所述,发生在"第十三层"楼。几个电脑同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了一个
20世纪三十年代的洛杉矶。他们每个人都在这座虚拟的城市中有一个替身,高兴的时候,
他们会通过思维传输使自己的意识进入到替身的体内,进行一番虚拟的寻欢作乐。而每当
这时候,替身自己则处于失忆状态。
像往常一样,那个老不正经的同事进入到另一个自己的体内去逛窑子。不过这次,他却莫
明其妙的被人刺死了--我是说,虚拟的肉体和真实的意识同时死去。或许当意识和肉体
合而为一后,真亦即假,假亦即真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不过已经超出本文的讨
论范围。
话说他的一个年轻同事得悉这个死讯后,决定冒险前往那个虚拟的世界中去查明事情的真
相。随着一步步的调查,这个年轻人无比震惊的发现,居然是他自己亲手杀死了这个同事
。糊涂了吧?有谁看到这里还没有糊涂的话,他的想象力可真够我妒忌好一阵子的。
后来他碰到了一个酒吧的侍者。依靠老同事临死前留下的一张纸条的提示,这个侍者获悉
了自己和自己身处的世界的一切真相。这个真相对于同你我一样,认定自己从小就是爹娘
生组织养的侍者来说,不啻为一个晴天霹雳。但纸条原本是要给年轻人的,一切的提示也
是留给年轻人的警告。在从绝望的侍者那里夺回纸条后,年轻人刹那间明白了一切。那就
是他们自己,以及他们所处的那个时空,也只不过是虚幻一场,是比他们更"真实"的人
类的电子产品。可怜的老人因为发现了这一秘密,而被他的制造者的意识跨越两层虚拟世
界追杀。当然,杀手意识的替身正是他那位年轻的同事……
这是一部绝对考验你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片子,遗漏一个细节、一个暗示,或者仅仅对计
算机领域中的虚拟现实技术了解不够,都可能使你从头迷惑到尾。事实上,尽管当初有一
个事先看过的朋友在我面前指手划脚,我第一次也只看了个懵懵懂懂,直到经过一番事后
的讨论,才算彻底搞清楚。然后就是心潮澎湃,夜不能寐,深感距欣赏《真实谎言》四五
年以后,终于又发现了一部令我回味的片子。
那个时候,我刚看完《黑客帝国》没多久。应该说,本片和《黑》片所涉及的是同一个体
裁,都是关于虚拟现实的科幻作品。如果没有片中最后一幕的出现,本片不过是一个构思
巧妙的故事而已,当时也就不会在我心里刻下如此浓重的一笔,以至于直到今天还清晰可
见。
影片的结尾,进入到制造出他的那个"真实"空间的年轻男主角,同女主角手牵着手的站
在海边,"从此,两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且慢!还有最后一个镜头。只听"咔
"的一声轻响,一个小亮点一闪而过后,整个画面霎时一片漆黑,好像突然被人关闭了电
源的电视屏幕。是导演无意间的安排吗?还是有谁在幕后关闭了画面?这时,那个几乎已
被忘却的片名"the thirteenth floor"重新浮现出脑海。什么"第十三层"?房间还是
空间?还有第十四层吗?如果有的话,是不是更加"真实"?难道"真实"是分等级的吗
?那么到底什么才算"真实",什么才算"虚幻"?于是,本已平静的思绪重起波澜,而
且再也不会因它而止息。可恶的导演!
在《黑客帝国》的最后,把人们从虚幻中"解救"出来的尼奥冲天而起,俨然一副造物主
的神态。影片以一种强力意志的形象宣布了"此在"即最为真实的存在,同时也剥夺了观
众思索的权力,无苦思冥想之虞的人们于是看得心安理得、心满意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黑客帝国》只是一部商业片,而《the thirteenth floor》却是当之无愧的哲理片。
设想一下,当不可一世的尼奥得知自己也不过是虚拟的产物时,会不会骇得从虚拟的腾云
驾雾中一头栽下来,摔倒在一片虚拟的硬梆梆的土地上?
而我们,又究竟是生活在第几层?
2002.6.21晚
--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