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roust
标 题: Re: 今天出去买到红白蓝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n 25 09:28:25 2002) , 转信
很抱歉这么久才给你回信。
最近把自己的CD大致整理了一下,Mazzel的东西还真的不多,一张斯卡里亚宾的《狂喜之诗》、一张马勒的《第四交响曲》,还有一张韦伯的《安魂曲》,再就是两张斯特劳斯的圆舞曲。总的来说似乎与你的期望有些距离:即从中感受出某些快乐来。
《The Rock》曾经在哪里看见过,一时又想不起来了,印象中应该是James Hornor的作品,哈尔滨应该还是会有的,有时间的话,我会为你留意的。
至于CD的品相,这我可说不太好。虽然逛CD店也有些时候了,经验也不是说没有,但诉诸语言,却多少觉得有些困难。
CD的盗版往往是分期分批地进行,不同时期盗版的质量从盘面质地、说明书的印刷质量、包装盒的选择上都有所不同,至于音色和音量,也会有一些差别。从包装到盘面设计风格上来看,一般情况下一批盗版的不同品种是比较一致的,因而在买了某一系列中的一两种感觉还不错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选择该系列的其他品种,大致是不会错的。
以你的《三色》原声为例,我是一年多以前买的,当时出了一大批电影原声,真是把我高兴够呛,不过当时的市价是18元每张,我砍到一半,以九元每张弄到手,出价很高了。
为什么接受这个价位?一方面因为这几张碟是自己心仪已久,另一方面从外观上看几张碟的质量也不错,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CD盒的厚度较一般盒为厚,大约11mm,而一般的CD盒只有8-9mm,拿在手中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另外这几张碟的封面印刷比较精美,没有一般的纸质外壳,booklet的封面非常清晰。这一套的CD一个共同特点是承装盘面的材料呈灰色且在CD正面左侧边缘的约一厘米处的中间部位用阴文印着HDCD,虽是掩人耳目,也不失为一个特征。
我不知道你买的是不是这一版,这一版我曾拿到的最低价位是六块钱,当然是个别,大部分以七到八块的价格拿到了。
这一版出的原声还真不少:《走出非洲》、《与狼共舞》、《探戈》、《1492》、《阿甘正传》、《勇敢的心》、《空中监狱》,《壮志凌云》、《职业特工队》、《钢琴师》、《廊桥遗梦》等等,还有两张《电影中的古典》,很后悔当时没有收回来。
你用三十五块买了这四张CD,是否贵取决于你是否能够接受,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几张非常好的碟子,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应该算贵。
Ellery作版主了,是应该祝贺的事呀!只是做版主时间很耗时的事儿,以学长的身份善意的提醒你,别耽误正经的学业,那可是得不偿失的。
读了你的几片影评,在通畅的行文之下,感到了一种表达的努力和对电影的热爱。对于评论而言,文字的锤炼和表达的真诚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后者,似乎更为重要。很希望能继续读到你的文字并分享你对电影的喜悦和感悟。
你在上一封信中提及了古典音乐,提及到了我的“准”专业,我不得不佩服你措辞的谨慎,但即便是“准专业”这个提法儿我也是不敢接受的。对于古典音乐,我一直给自己定位于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角色。我也曾扪心自问为什么喜欢古典,思索的结果就是我确是从古典的世界中体会到诸如平和、宁静、激动、喜悦、悲怆、甚至绝望等诸多情感体验,他们是那么真实、那么清晰,他们是我与世界接触和沟通的途径之一,我无法放弃。
话扯的太远了。
期末临近,总要有些考试吧?祝愿你取得好成绩!这不是客套。
另外,代我问候你的猫猫,她该不会也叫ellery吧?
【 在 ellery (九年·三天) 的大作中提到: 】
: 终于……
:
: 本来是想找
:
: the Rock的,
: 可惜没找到。
:
: 还买了四本蛮便宜的字帖,不错。
:
: 问个问题,那些CD的品相如何分辨啊?
:
: 好象蛮深奥的。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WWW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