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ps (木头), 信区: Wisdom
标 题: 毛泽东主义与人间天堂(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8月06日21:18:27 星期一), 转信
发信人: Redflagman (点香斋之汉人行正), 信区: ProAndCon
标 题: 毛泽东主义与人间天堂(2)
发信站: 饮水思源站 (Sun Aug 5 17:07:20 2001) , 转信
毛泽东主义与人间天堂(2)
王力雄
五、修正主义
说到毛泽东主义中创造新人的理想,不能不同时看到另一个与之行影相随的
组成部分,即 “反对修正主义”,那也是晚年毛泽东一直高举的旗帜。后来被称
为“文化大革命”之灵魂的“斗私,批修”四个字,就是同时对这两个方面的概
括。
大跃进在中共内部引起了分歧,庐山会议是一个爆发。现在的主流看法是毛
泽东出于帝王喜欢奉承、听不得批评的心理,或是恐惧权力受威胁而打倒的彭德
怀。毛的个人品质肯定有问题,但是仅仅从品德或权力角度解释庐山会议是不够
的。那时担任毛泽东秘书的李锐写过这样一段话:
“大跃进”运动一发动,毛泽东就把对阶级斗争的注意力
逐渐移向党内……斗争的范围逐渐以党内为主,矛头日益指向
党内领导层,最终出现“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中
党内领导层,最终出现“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中
央出修正主义”的判断。在这样一种理论的指引下,庐山会议
——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自是当代历史合乎逻辑
的发展。【27】
以这样的眼光看,庐山会议就不能仅仅解释为毛一时的恼羞成怒,而是有着
深刻的思想根源。随着大跃进恶果的显现,共产党内的反对意见越来越多,毛泽
东上庐山,原本是为了做一些让步,平息反对意见。但是他所听到的抱怨和彭德
怀的上书使他看到了这样一个现实:当年在战场上跟着他出生入死的战友,已经
开始跟他分道扬镳了。彭只是个开端。赫鲁晓夫鞭尸斯大林使他联想到自己。权
力斗争并非主要,因为没有谁在权力方面能是他的对手。他和当年战友的分歧是
根本性的,那就是打下了江山以后,下一步该怎么走?打下江山就是目的吗?如
果只是为了坐江山,当统治者,治理国家,那同封建帝王和资产阶级总统有什么
区别?又如何能满足他书写历史的大胸怀呢?对于他,打下江山只是个开头,大
跃进是为创造新人间迈出的一步,即使急了一点,出了一点问题,不也是为了实
现美好理想的必要代价吗!为什么要用枝节否定主流、用“一个指头”去否定“
九个指头”呢?
他后来把当年的战友统统抛弃,把他们轻蔑地称为“同路人”,道理就在这
里。对实现他造就新人和人间天堂的目标,那些战友已经变成了最大的阻力。他
们在打江山时是左膀右臂,英雄好汉,一掌握了权力就蜕变成俗不可耐的官僚,
成为继续革命的绊脚石。他们充其量只能为帝王夺天下,却不可能成为追随圣贤
改天换地的圣徒。
改天换地的圣徒。
之所以在庐山会议后,毛泽东就把阶级斗争的矛头指向中共党内领导层,如
果熟悉他以思想划分阶级的逻辑,就不会感到奇怪。大跃进的失败导致中共务实
派对毛的乌托邦产生怀疑,他们明智地看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私”的作用。
尽管他们的说词相当含蓄——“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但说穿了就是要给
劳动者以私利。而在毛看来,那种以私为本的做法是必然与资本主义道路殊途同
归,所以不管披上多少马列主义伪装,本质上都是修正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方向
南辕北辙,因此离共产主义只能越来越远。
毛决非某些人想得那么荒唐,他出身农民,哪里会不明白对人的“私”加以
利用,肯定能得到高得多的效率。正因为“私”是他要消灭的,“宁要社会主义
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对他才不是荒谬。一时的物质所得不过是蝇头小利,
怎么能为小利失掉建立新世界的伟大理想!
毛泽东把庐山会议从一个原本在政策层面上检讨冒进的工作会议,中途变成
了一场党内“反右倾”的路线斗争,在他的颐指气使背后,要看到当时的中共内
部的确是有路线斗争的。至于彭德怀成为靶子,与其说是毛的蓄意安排,不如说
正好被彭踩上了引信。彭只是一个质朴军人,为民请愿而已,而真正的中国赫鲁
晓夫——“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们还在后面。毛和他们的战斗刚刚开始。
六、中共务实派
中共高层领导人虽然都被称为革命家,多数却只有就事论事的素质,缺乏大
鹏展翅的幻想。对他们而言,做了统治者就该好好治国,国家的根本是在经济,
那就应该怎么促进经济发展就怎么做,反之就不做。中共政权中那些主持日常工
作的人——刘少奇、邓小平、陈云……包括周恩来,实际上都是这种思路,都长
在一条根上,只不过有的公开一些,有的隐蔽一些。无疑,只要每天面对治国的
具体事务,就一定会明白毛那一套的虚幻,并在心理上和他拉开距离。
大跃进的惨败使务实派地位上升。毛不得不同意按照务实路线去挽救危局。
毕竟先得保住政权,才可能再做继续革命的考虑。大跃进使务实派和毛一样看出
了 “公”与“私”的矛盾,然而他们汲取的教训却相反。他们要的不是“无产阶
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而是正视现实。因为在他们看来,“私”即使不是绝对不
能改变的人之本性,也是相当长时间内不可消灭的,因此只有对“私”加以迎合
和利用,才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务实派治国的基点是要立足“小
家有私”,与毛泽东的“大公无私”正好背道而驰。
务实派当时推出的“三自一包”政策,核心就在刺激和调动人的“私”。取
得的效果非常明显,迅速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热情。大跃进导致的危机很快被
遏止,困境也随之解除。这一乱一治的成败对比,使务实派更加不相信毛的一套
,从此不再跟着毛去“升虚火、发高烧”。当然,他们不会正面与毛对抗,采用
的方式是阳奉阴违,嘴上继续吹捧毛,实际把他架空成无所事事的太上皇。既然
是他们主持日常工作,毛的任何决策都只有通过他们把持的行政系统才能执行,
他们就可以在那个过程中暗自对毛的荒谬进行修正。
他们就可以在那个过程中暗自对毛的荒谬进行修正。
那是被毛称为“大权旁落”的时期。不过毛的地位仍然始终高居于务实派之
上。那绝非仅是太上皇式的貌似尊贵,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中,毛追求理想的彻
底性使其始终占据着理论和道德的制高点。只要务实派在思想上不敢逾越共产主
义的教条,那就不管其在实践方面如何有效,也不敢理直气壮地贩卖“私”的货
色(例如陈云用这样的理由: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分田有利于动员农民保卫自
己的土地【28】),从而就无法与毛那气势如虹的一套抗衡。因此,一旦与毛发
生碰撞,务实派往往就立刻改变自己去附和毛,并自卑地对毛进行吹捧。
他们那时还没有意识到,那些似乎只是权宜之计的附和与吹捧,其实正是在
为他们自己挖掘坟墓。
七、“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一九四五年夏天,黄炎培在延安向毛泽东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
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
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
“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
总之没有能跳出过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
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毛泽东接而答道: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
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
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29】
后人把毛这一回答看作是在当时条件下为争取民意所许的轻诺。我相信做表
面文章的成分会有,但是内里有没有真实的成分?“民主”一词歧义较多,暂且
不提,而“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从毛泽东掌权后的脉络看,应该说是一直在进
行摸索和尝试的。
一九五七年的“鸣放”因为很短时间就变成了“反右”,现在人们普遍认为
那从一开始就是个定计设局的“阳谋”。没有证据可以反驳这一点,但我也并不
因为毛自己说过“引蛇出洞”就完全相信。他是个辨证专家,从来都一箭数雕,
为各种前景予留出转折可能。我之所以相信他的最初动机中有“让人民来监督政
府”,是因为那次“鸣放”和后来的“四清”、“文革”含有相似的基因,不会
全属偶然。
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中共,没几年就繁衍出一部庞大的国家机器。被毛厌恶的
官僚体系换汤不换药地再现,官僚主义开始盛行,等级和特权也堂而皇之地重新
出笼。黄老先生预言的“周期率”似乎正在发生。革命把旧官赶下了台,上台的
出笼。黄老先生预言的“周期率”似乎正在发生。革命把旧官赶下了台,上台的
新官和旧官区别在哪?古代有官阶十八品,现在有干部二十四级。那么革命的意
义又是什么?这对一心要再造新人间的毛泽东,肯定是个一直苦恼于心的问题。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揭露进一步触动他,社会主义如何走下去的问题更迫切地提
出。他的理论助手胡乔木后来有这样的回顾:“苏联揭露的斯大林的统治,其黑
暗不下于历史上任何最专制暴虐的统治。毛主席日思夜想走出一条比苏联好的路
子来”【30】。赫鲁晓夫做秘密报告仅三个月,毛就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稍后又提出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显示出他要以党外力
量监督政权的想法。一九五七年春天,中共内部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整风运动;
四月三十日,毛约见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鼓励他们给中共提意见,帮
助中共整风,在全国推广“大鸣大放”。
有一种观点认为,毛那时过高地估计了他与知识分子的联合【31】,以为知
识分子可以成为他的同盟,能够用他们置身局外的监督批评帮助他克服权力滋生
的官僚主义。几年以前,不正是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投向他,骂得蒋介石成了独夫
民贼,使他顺利地夺得了政权吗?然而他应该知道,知识分子总是批判现实的,
并且要探究本质,不会只停留在他所希望的批评官僚主义上。五七年的鸣放热潮
一旦真被推动起来,很快就超出他能容忍的界限,直捣“党天下”的专制基础。
他由此恼羞成怒。
毛善于化被动为主动,用他的话说是“把坏事变成好事”。仅半个月的时间
——从四月三十日约见民主人士到五月十五日他写出《事情正在起变化》的党内
秘文,他就从“鸣放”转为“反右”,并通过国家政权开始有系统地实施“引蛇
秘文,他就从“鸣放”转为“反右”,并通过国家政权开始有系统地实施“引蛇
出洞”的“阳谋”。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介绍,不必多说。需要提一下的倒是另
一个关注较少的方面。
“鸣放”结果使毛泽东得到一个教训——知识分子不会和他成为一股道上跑
的车,因此知识分子是不能被包括在“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中的那个“人民”之
中的。不仅如此,由于知识分子占据着意见中枢和教育传火的地位,历史上一直
受工农大众的尊敬乃至迷信,他们的存在会使人民变得“思想复杂”,甚至离心
离德,这对他以自己思想去“占领一切思想阵地”的打算显然是威胁。为此,必
须把知识分子作为一个阶层整体地打入另类,让他们变成受唾弃的卑贱者,才能
消除他们对群众的影响力,再通过对他们的“改造”,让他们永远为“原罪” 忏
悔,不再产生任何独立思想,而只以他们的专业知识充当“驯服工具”。
“反右”运动不过是他这个总构想中的一步。对划为“右派”的五十多万知
识分子的残酷斗争,目的是打断整个中国知识界的脊梁,让他们从此噤若寒蝉。
其后二十年,“知识分子工农化”是毛的知识分子政策之不变核心,目的就是让
中国从此不再有真正的知识分子,而人民没有了知识分子,就可以摆脱蛊惑,只
接受他一人的思想,成为围着太阳转的向日葵。
毛用自己思想“占领一切思想阵地”,除了出于帝王情怀,也该是他整体战
略部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与务实派分歧的发展,在他心目中,政权体系已
经演变为革命的怪胎,“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和“党内资产阶级”正在形成
。他相信人民,只要他带领人民坚定地向新世界前进,走一步就会近一步,总有
。他相信人民,只要他带领人民坚定地向新世界前进,走一步就会近一步,总有
一天能到达理想的天国。然而障碍却是在他和人民之间的官僚集团。他们把持着
管理国家的日常权力,眼里却只有治国方便或经济小利,动辄就把“私”当作解
决问题的法宝祭出。消灭人的自私本来就如愚公移山那样困难,在他带领人民向
无私境界艰难攀登的途中,每一次官僚集团进行“私”的勾引,都会导致社会重
新落回“私”的泥潭,从而使他的努力前功尽弃。他为此而痛恨官僚集团,在考
虑如何打破这种胶着时,“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就越来越不是空话,而成了他头
脑中对付官僚集团的唯一可能。但是在真正实施这种“监督”之前,他不会忘记
“鸣放”的教训,因此必须先用他自己的思想统帅人民,而不让人民受其他思想
干扰,才能保证人民按照他的要求对政府进行他所希望的监督,不会成为新的“
右派”。我想这种战略考虑,也是毛一定要把产生异端思想的源泉——知识分子
彻底搞垮的原因之一。
从这个角度看,毛整知识分子只能算做一个步骤,他的最终目标是在解决官僚
集团。
然而,官僚们可是不像知识分子那么好摆布。
八、“四清”——不成功的尝试
一九六三年二月,鉴于毛泽东指责中共干部“绝大多数不懂社会主义”,中
共决定开展一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半年前被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搞得很
被动的刘少奇,也许是出于希望以顺应毛取得谅解的目的,起初非常积极地推动
运动,大讲阶级斗争,派夫人王光美亲自下乡蹲点,并把一百八十多名正副部长
运动,大讲阶级斗争,派夫人王光美亲自下乡蹲点,并把一百八十多名正副部长
和一千多名司局长派下乡搞运动。运动逐步具体化为“四清”——即清帐、清仓
、清财务,清工分(后升格为清政治、清思想、清组织、清经济),简称“四清
运动”。
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毛泽东不只一次地指示:根子在上面【32】。然而主持
具体工作的刘少奇、邓小平和彭真却将运动搞成了自上而下派工作队清查农村基
层干部,目标放在打击多吃多占和贪污浪费上。这两种对运动完全不同的态度与
期望,导致了毛和刘当面发生冲突。
针对刘少奇所说主要矛盾是“四清与四不清的矛盾”,毛斥责道:
我们这个运动,叫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不是“四清”“四
不清”运动……所谓“四清”、“四不清”,什么社会里都能整……
没有说明矛盾的性质!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的教育运动,是社会
主义教育运动,重点是整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33】
这段话非常清楚地表明了毛泽东的观点。以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等人的政
治头脑和对毛的了解,不会不明白含义是什么。但他们不能按照毛的路子搞,那
样就会搞到官僚集团和务实派自身,甚至自己都可能成为运动对象。这一点在刘
少奇检讨对毛不够尊重的时候已经看得出来,毛当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是
尊重不尊重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的问题。”【34】
当时中共的组织体系掌握在以刘少奇为首的务实派手里,毛因此空有至高无
上的地位,却没有层层贯彻推行的权力。务实派明着不跟他争,却是一个“拖”
字定乾坤,反正权力在握,毛的意志只能通过他们贯彻,他们就给他搞走过场,
形式化,抓而不紧,不了了之,消解于无形。对此,当代研究刘少奇的学者何家
栋有这样看法——“四清”时毛泽东就想搞一场类似文化大革命的运动,只是因
为刘少奇的抵制才未能实现。【35】
何家栋的看法有对的一面,也有不对的一面。对的是“四清”比五七年的“
鸣放”更接近文革。五七年“鸣放”只有人民监督政府,“四清”运动又加上了
教育人民,组成文化大革命之核心的“斗私”和“批修”两个因素,在“四清”
时都有了萌芽,并且组合在了一起;不对的是毛在“四清”时还是想通过党政体
系贯彻他的构想,而到文革时,他已经是要以打碎党政体系贯彻他的构想了。因
为“四清”的经验使他明白,盘根错节的党政体系已经整体地成为了他的敌人。
他对党政体系的态度,可以从这样一个变化反映出来——“反右”时,由他
审定的人民日报社论讲:反对一个基层单位的领导,就是反党,因为党的领导不
是抽象的,“是由一个一个具体的基层组织组成的”。而九年后的文革,同样是
他审定的决议和社论却说:反对县委书记或省委书记都不是反党,也不是反对党
中央,因为省委就是省委,党中央就是党中央。【36】
九、毛如何解决难题
总结起来,毛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要面对的问题有这样几个:一
、只有造就“一心为公”的无私新人,共产主义才能最终实现;二、不打倒“私
”字当头的党内务实派及其权力体系,造就新人的进程就无法取得成效和最终成
功;三、如何持续地“反修防修”,彻底杜绝党内产生新的特权阶级和官僚主义
;四、怎样做到“让人民监督政府”,实现人民管理国家。这四个问题他都曾分
别地尝试过解决,但都没有成功。实践使他认识到,四个问题是不能分别解决的
,必须把它们放在一起,相辅相成,一并解决。
文化大革命至今被多数人认为只是匪夷所思,似乎全是毛的糊涂和疯狂所致
,唯有称其为“浩劫”。然而透过表象,文化大革命的因果关系和内在逻辑其实
相当完整,那是毛泽东主义一次空前集中的综合体现。(声明:我决不否认毛有
阴暗和暴虐一面,以及文革对中国人民是一场浩劫,然而那些方面只要摆事实就
可以无穷罗列,理清毛泽东主义则需要不带价值判断的分析。)
毛立志把人民带向美好的无私社会,但人民是一个巨大群体,他只是一个人
,一个人不能直接带领几亿人,因此他和人民之间就不能没有一个官僚集团。只
有靠那个官僚集团的日常运作,他才能和人民保持沟通,管理人民,发展经济和
维持秩序,才能谈到带领人民走向未来。然而问题也就出在那个官僚集团上——
他们是与他的理想背道而驰的,是修正主义者、特权阶级、既得利益集团,是不
要革命的和不想前进的!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那个官僚集团不是仅靠更换就能改变的。按照毛的道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那个官僚集团不是仅靠更换就能改变的。按照毛的道
理,人有私心就是资产阶级思想,资产阶级思想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形成资产阶
级实体,权力恰恰就是那种土壤。因此不管换上什么人进入权力集团,腐化变质
都是在所难免,而在他们成为新生资产阶级之后,又会利用权力继续强化他们个
人的和集团的既得利益,结果就只能使官僚集团日益远离人民。
问题就这样集中到官僚集团身上了——带领人民离不开官僚集团,官僚集团
又是带领人民走向理想目标的障碍,毛该怎么解决这个相悖的关系呢?不错,他
有无上权威,官僚集团怕他,但是只要他一看不见,他们就另搞一套。靠他一个
人的眼睛,怎么能看得住几百万官僚呢?累死他也是防不胜防。这时,“让人民
来监督政府”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如果全体人民都跟他站在一起,六亿“舜尧
”的十二亿只眼睛都盯住官僚集团,数量和力量的对比不就发生了变化吗?再多
的官僚岂不也可以看得死死了吗?
那么,怎样才能让亿万人民来跟他一块监督官僚集团?毛有这样的反思:
过去我们搞了农村的斗争,工厂的斗争,文化界的斗争,
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但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没有找到一
种形式,一种方式,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群众来
揭发我们的黑暗面。【37】
五七年的“鸣放”应该算一次尝试,只是没几天就走向了反面。他在其后又
思考和等待了近十年,并在这期间努力地用他的思想去“占领一切思想阵地”—
思考和等待了近十年,并在这期间努力地用他的思想去“占领一切思想阵地”—
—正如前面所讲,这是他心目中保证他和人民能够成功结盟的决定因素。他的“
亲密战友”林彪在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八日陪他接见百万红卫兵时所讲:
我们要让亿万人民掌握毛泽东思想,让毛泽东思想占领
一切思想阵地,用毛泽东思想来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人民群众掌握了毛泽东思想,就变得最聪明,最勇敢,就能
发挥无穷无尽的力量!【38】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毛把当代意识形态的手段利用到极端。整个六十年代,
“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高潮一个接一个,“活学活用积极分子”不断推出。他期
盼只要他的思想统一了全中国人民的大脑,就如同孙悟空嚼碎毫毛可以变出千万
化身那样,亿万人民群众就都成了他的化身。那时,一切修正主义、特权思想、
官僚作风、腐败行为如何还有藏身之地,官僚集团从此也只能老老实实服从他的
意志,否则就会被火眼金睛的革命群众立刻揭穿和打倒!
在他的设计中,掌握“毛泽东思想”和批判修正主义的过程,又是人民群众
自身“改造世界观”和“实现思想革命化”的过程。这种“斗私,批修”的关系
,林彪的阐释是:
斗私,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自己头脑里
的“私”字作斗争。批修,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去反对修正主义,去同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作
化身那样,亿万人民群众就都成了他的化身。那时,一切修正主义、特权思想、
斗争。这两件事是互相联系的,只有很好地斗掉了“私”字,
才能更好地把反修斗争进行到底。【39】
摆在毛泽东面前的几个世纪难题,相互之间构成了复杂的关系,在理论上梳
理明白已属不易,一并对其解决更是难以想象。然而毛的天才又一次得到了空前
表现,他把那些关系互为利用地组合在一起,令人叹为观止地搞出了一个集毛泽
东主义的大成——“文化大革命”。
--
※ 来源:.饮水思源站WWW bbs.sjtu.edu.cn. [FROM: 210.52.2.11]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yy.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9.7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