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当DVD铺天盖地应接不暇的时候,我不由地怀念起将全身浸淫于黑暗的电影院中的或
坚硬或舒适的座位中的感觉,不去电影院已经好久了,偶然的一天,整理那一沓沓的票根
,才发现自己竟然流连了那么多的岁月,在那温情四溢的电影院……
这张黄色的票根上草草地写着《生命因你而动听》,我想起了那个顾不得吃晚饭奔向
礼堂的傍晚,吸引我的,就是影片的名字,以及隐隐地对它是《Mr. Holland’s Opus》的
中文意译片名的猜测,果不其然。
阴谋与爱情、忠诚与背叛、现实压力、伦理困境,都是电影工作者乐意表现的主题,
除此之外,我们会发现,师生关系也因其冲突的戏剧性和暗含的道德感也很容易成为电影
人热衷的题材:就个人所知,从《Goodbye Mr. Chips》(万世师表)到《Dead Poets So
ciety》(死亡诗社/春风化雨),从《The Music of Heart》(弦动我心)到《The Empe
ror’s Club》(皇家俱乐部/我的问题学生),教师形象一直活跃在大银幕上,他们或热
情或古板,或冷静或冲动,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于教育本身有着天然的责任
感和热爱,霍兰先生,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摇滚乐的时代,如何传授古典音乐?大概是六七十年代甚至直到现在所有的音乐教师
都会面对的问题,肯尼迪中学的音乐教师霍兰先生也不例外,学生们对爵士和摇滚的热情
让他试图拉近他们与古典音乐距离的努力显得颇为艰辛。霍兰先生本不会跑来教书,他看
中的只是这份貌似轻松的工作可以提供充裕的业余时间,他最为隐秘和强烈的理想,是创
作一首恢宏的交响曲……
显然他低估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工作量,也低估了自己对于教化的责任感和热情,
通过爵士和摇滚,通过格什温和约翰-列农,他一步步地将他的学生们引入了古典音乐的殿
堂,引向巴赫和科普兰。学生交响乐团的演出也越来越成功,他的时间和精力,也因此无
暇倾注在交响曲的创作上。
1965年,那个以一身憨笨打扮踏入肯尼迪中学校门的青年音乐工作者,竟然在音乐教
师的职位上待了三十年。
三十年,全身心地投入,他教会了不自信的女孩吹单簧管;他手把手地教黑人男孩儿
走路,仅仅为了帮助其把握正确的击鼓节奏;他发掘出一个少女的歌唱潜质,并鼓励他走
出小镇,去百老汇开始自己的崭新人生……
他的教化,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无数。
影片的结尾是典型的好莱坞式结局: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们簇拥在老师周围,欢呼雀
跃,霍兰先生颤巍巍地走上指挥台,指挥他用毕生精力创作完成的《美国交响曲》,老套
些,但依然令人感动!
本片诠释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你所成就的未必是你想成就的,简洁点儿,就是所谓
的“无意插柳柳成荫”。无疑,霍兰先生没有如愿成为一个伟大的作曲家,但他三十年的
耕耘和付出唤起了几代人对音乐的挚爱,这份成就,也许并不比成为一个作曲家小,做人
做到霍兰先生这个份儿上,怎么着也应该算是成功了。
无疑,《Mr. Holland’s Opus》是温馨动人的,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
看到他放弃女学生的追求,看到他参加当年连步都走不好的阵亡在越战中的学生的葬礼,
看到他用手语为失聪的儿子唱Beatles的《Beautiful Boy》,看到影片结尾《美国交响曲
》中他强有力的挥臂,任何人,哪怕是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温柔,想必都会被触动……
男主角理查德-德莱弗斯(Richard Dreyfuss)曾获过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凭借本片
,十八年后他又一次获得影帝提名。
不知名版D5,143min,画质清晰,中英法文字幕
2003 08 0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