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LearWave (大浪淘沙--剩下的才是金子), 信区: Exam
标 题: 考研漫谈(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4年03月18日21:38:54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我的考研之路也算尘埃落定了,并没有预想的放松,相反的对自己的未来仍然无从把
握,人这一辈子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正如今年的英语作文题目《终点又是起点》...我的
面前延伸开来一条路,我看不到远方的风景,可不管怎么说,要比当下一望到底的安逸吸
引我。从小就不够上进,总是逃避到最后才肯付诸努力,考研也不例外,大学快毕业了,
才开始觉得惶恐,史无前例的渴望自己能够优秀起来,当然不仅是特指学业,是从各个方
面,希望自己和生活都能充实起来...考研对我无疑是个转折与出口,也许有些跑题,不
过考研之前需先弄清楚考研的目的,单纯的跟风,很难坚持下来。
下面就谈谈我对考研复习的一些经验教训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复习开始的比较晚,所以复习过程中感觉很仓促,时间也很紧张,压力也就像
对大一些。我正式开始是在七月末,到九月份才真正进入状态。七月之前只是大概的
浏览了一遍单词,听过《LISTEN TO THIS》的初级听力,对考研的复习方法和教材多
方咨询,有个总体的了解。七八月份也没有怎么学,主要是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给数学
英语打个基础。
任何一门课都需要分几个阶段来学习(之间可以是互相交叉的),简单的来说就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我报考的是本校本专业,专业课在11月份会开班划范
围,所以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数学和英语上。
数学:我在七八月份把同济教材的课后习题细细的作了一遍,对大体内容有个了解,
更重要的是熟练基本计算,免得考试时由于基本计算错误白白扣掉分数。我的数学基础
不好,还曾经补过考,当然有很多基础扎实的同学可以直接开始看《复习指导》,我考的
是数二,比较再三,选的是李永乐版的《复习指导》,的确很经典,紧扣考试,对于基础
知识和解题技巧的总结细致翔实,强烈推荐,尤其是线代部分。陈文灯版的个人认为哗众
取宠以及宣传炒作的成分比较大,里面的很多题的难度是完全超纲的,而且他所出的几本
书,里面重复的内容非常多,李永乐的书虽然也不少,但分门别类,风格相对朴实多
了。其实这也只是个人的喜好,任何一本书都有它的价值,只要你看透了,都能起到作用
。我毫不夸张地说,李永乐的书我从头到尾至少看了五六遍,而且自己做过好几本总结,
头一遍看了有将近一个月,看的时候就有好多问题不明白,第二遍第三边的时候所耗时间
就渐渐少了,而且思路脉络渐渐清晰起来。接下来在十月中旬左右开始做历年真题,等
真题做完,小结了一下觉得基础还不够扎实,又看了一遍书,这时候复习一遍李的指导
大概就三四天,因为自己之前用笔把不熟练的地方都做了标记。然后开始做李永乐的400
题,本来以为自己复习得很好,结果一做模拟就傻眼了,我个人比较懒,喜欢懂眼看动脑
想多过于动手,所以当时备受打击,坚持做了六套题后情况慢慢好转,后来为了不偏废,
买了一本陈文灯的数学最后冲刺,那上面大概就是他指导教材的精华浓缩了吧,以看为主
还是没怎么动笔做,这是个很大的教训!!还是应该多动笔算算!!我在做模拟的过程中
穿插着浏览《复习指导》,一般是带着问题回去有所侧重看的。本来打算做陈文灯的模拟
题,因为时间来不及了,只看了他的最后两套题,我当时做过的模拟题,应该说陈文
灯、李永乐的都比较难,题目相对经典些,其它人出的模拟题也做一些,当作补充。印象
中到时候会出现各种版本的最后几套题,买一下盗版的做作就可以了。我属于很没自信的
人,在考试前压根就没有完整地用三个小时刹下心来做过模拟,一直都是做几道对对答案
,好了就接着做,错了就很难过自责。这是一个十分不好的习惯,以至于到考试时很紧张
,分数虽然还可以,但并没有体现出真正的水平。平时做些模拟练习主要是对时间的大体
分配形成一个惯性,还可以锻炼一下心理素质。当然,量不在多,贵在精,做一道题就要
有一道题的收获,把解题方法消化到自己脑子里最重要。
待续ING
--
--
去留无意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35.106.162]
※ 修改:·CLearWave 於 03月18日21:44:03 修改本文·[FROM: 219.235.106.16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