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ibyl (庵主), 信区: LilacPark
标  题: "灵丹妙药"之处世篇--浅谈道家之"中庸"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6月08日22:45:26 星期六), 站内信件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尚书·皋陶谟》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上》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
"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其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因是已。……是故
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庄子·齐物论》
    一提到中庸,我们便自然而然地想起儒学,这里却将它与道家相联系,倒是有张冠
李戴之嫌了。既然中庸为儒家之学说已是盖棺论定,在借用"中庸"一词谈道家之前,就
儒学之中庸提上一笔。"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
国古代哲人似乎都没有下定义的概念,这已经成为中西文化的鲜明差异。孔子多次地提
到中庸之意,却从未对此做过任何正面的解释和定义。"中庸"一词究竟何意,两千多年
来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呼声高涨,中庸即折衷主义、
调和主义,随着鲁迅先生的杂文一起深入人心。近为年来为中庸正名翻案的也不在少数
,中庸之道是儒家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是强调一个"度",要求做到无过无不及。个中
的是非曲折暂且不论,首先要指出的是,本文中所谈的此中庸非彼中庸。
    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与背景中会有不同的涵义,因此且不定义道家之中庸的概念
,先来看看道家思想。《庄子·养生主》曰:"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
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意思是说,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
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顺着自然的理路以为常法,就
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身体,可以享尽寿命。庄子的这一思想沿袭于杨朱
,先秦道家认为"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这是保身全生、免受人世伤害的最好的方
法。相反的,如果"为善近名",那么结果很可能是枪打出头鸟;而"为恶近刑",这显然
也不是人们所要的。正所谓"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
之。"(《庄子·人世间》)由此可见"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而在道家
认为"无用"才是全生的方法。善于全生之人,一定不能多为恶,但也一定不能多为善,
他一定要生活在善恶之间,或者如履薄冰,或者游刃有余,这便是一种"中庸",道家之
中庸。老子所说的"曲则全",从委曲求全的角度看,也是一种中庸。道家重自我,却不
张扬"个性",他们的中心问题本来就是全生避害,中庸也就不可避免。从中国古代的道
家转看当代中国,明哲保身之中庸之人并非个别,难怪乎有人疾呼"不能让道德再冷漠下
去"。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更是用她那辛辣的笔锋向华夏民族提出了质问--中国人,你为什
么不生气?!中庸,无为之道的盛行不能说全部承袭于道家,但至少也是受到了此种传
统文化的影响。
    "圣人以言下民,以身后民,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谓不争之德。守柔可
以保身,逞强可以丧命。"……凡此种种若都视为中庸,则道家之中庸又披上了一层功利
主义的色彩,以中庸而获利,以中庸而治天下。如果说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有法家强权
之风范,那么申时行则是道家之中庸的杰出代表。中国人的功利观念流传至今,临时才
会想到抱佛脚。所以说功利的源头,墨、法两家的影响固然不可否认,道家似乎也该凑
上一分子。
    正像儒家的中庸,世人不能确其意,不能正其名,道家之中庸就如老子的"道"一样
,具有不可言说的神秘主义倾向。这里有着相对的绝对性,同时道家之"中"、"庸",是
一个我们很难正确把握的"度"。然而在列举其外延之后,我们或多或少可以近似正确地
把握中庸的精髓。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老子倡"寡欲",庄
子说要"无所待",知足常乐乎? 这样一个辩论命题,在当代中国的辩论赛场上争论不已
。但是无论是正方抑或是反方获胜都将存在片面性。知足若是当作中庸讲,中庸就不能
简单地以好坏加以判断了。从追名逐利和人本身的欲望来讲,当然需要知足,这样方能
常乐,保持良好的心态,所谓的修身养性正是如此。但另一方面,从社会的发展来说,
当然是不知足才能发掘人的潜力,推动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整个世界范围的进步。在以
合作为主要手段的当代社会,老子提出的理想国即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
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世界经济区域化甚至全球化的今天,老子的理想主义的假想,只能
作为空中楼阁来欣赏,只能作为现代人逃避现实的精神慰藉。从这个意义上看"知足",
那就成为缺乏进取心的代称了。而缺乏进取心的结果,毫无疑问的是失败。因此我们要
永不知足,永远前行。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利"字当头之风也该退潮了。追名逐
利的人们也许该学学道家之"无所待",换一种心态面对生活,知足之人方可常乐。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
而不肆,光而不耀。"(《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方正的人,做事必守正不阿,不能容忍
不正当的行为,因此就要伤人。就如同方正的物体必有四角,四角是会割人的。清廉的
人,处世必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因此他不会容忍贪污的人,必欲清除之而后已,如
此必会伤人。清廉的人就像有棱角的物体一样,如显露其棱,自会伤人。正直的人,必
定疾恶如仇,因此他不会容忍邪辟的人,必欲大张挞伐,以伸正气,如此必会凌人。地
位崇高,权势显赫的人,如果显其权威,炫其尊荣,人民就会受害。由此看来,圣人即
使方正、清廉、正直,并有崇高的地位,尚不免伤人,更何况是凡人呢。圣人要避祸,
避祸之法便是来那么点中庸。收棱则不伤人,屈而不伸则不凌人,和光同尘则如俗。如
此说来隐退实为避祸得福的不二法门,道家出世也可说是中庸之道。孔夫子说,"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历代儒生也是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相结合,过犹不及的教诲,其实质就
是中庸之道。常把《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和道家、儒家相比附,而事实上薛宝
钗才是体现了道家中庸的最高成就。既然道家思想的提出也是想要成为统治的一种方式
或手段,那么它的实质就不可能是林黛玉的洒脱自由,"无为"和"无所待"都只是相对的
。个性宣扬,正是因为当代国人缺乏个性,集体主义惯了,人也有了同一化的倾向。锋
芒有刺,刺人刺己,却闪光。多少人埋没于中庸之下,又有多少人折于锋芒之中。中庸
之圣人,失掉了冲劲,国何以进?热血之凡胎,倒于利刃,牺牲之有价?是非成败,无
关乎孔孟老庄;各中曲折,需要自己去品味。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不争即是
中庸,为而不争是为德。为而不争便是与而不取,与而不取便是利而非害。"你不奉献,
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虽然一听到诸如此类的话,就
自然而然地想到教条,但细细体会,意味无穷。道家之中庸也。
    不管道家之中庸是否有人定义,是否也有人争论过,本文所涉及的中庸都需要用道
家的辨证法逐一理解。中庸这一道家的思想传统对于当代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精华与
糟粕并存,如何把握,如何理解这一传统文化遗产,就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永远的中
庸,不息的生命力。


--
     笑看红尘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61.151.56.8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9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