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ibyl (庵主), 信区: Wisdom
标  题: 文学批评关键词选(25条) [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10日19:53:53 星期三), 站内信件

黄琪 

1. 【村上春树】 
    简称“村上”,日本作家,擅长讲述感伤的青春故事。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已经成
为小资必读书目。200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获得村上春树17种小说的版权,并陆续翻译出
版。他与卡 尔维诺一起成为2001下半年的阅读时尚。(王晓渔) 

2. 【大话】 
    一种流行写作风格,亦称“无厘头文化”,来源于香港影星周星驰主演的闹剧电影《
大话西游》。该片对古典原著进行了反讽式的改写,引发文学青年的狂热追捧。以反讽、
戏拟等搞笑 手法为特征的“大话语体”成为写作时尚。各种仿效“大话西游”的文章在
网上大量涌现, 长篇小说《悟空传》等出版发行,亦成为畅销小说。(凌麦童) 

3. 【德里达】 
    法国著名批评家,“后现代”一代宗师。著有《论文字学》、《播撒》等,其理论有
叛逆性品 格,多有对西方文化理论的颠覆性的解读。其人好作惊人之语,文风诡黠艰涩,
或近乎“天书 ”。国人好奇,欲睹其貌,于2001年9月邀来展览。其与中国学界的姻缘甫
一开始,恰逢“9·1 1”事件,只好草草收场。(基甫) 

4. 【愤青】 
    “愤怒青年”的简称,有戏谑意味,原指那些拥有青春期颠覆冲动的青年。后来词义
逐渐扩大 ,也指愤世嫉俗或目空一切者。与此类似的还有“文青”,系“文学青年”的简
称。这种造词法源自文化大革命时代,当时人们把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简称为“知青”等
。(王晓渔) 

5. 【关键词】 
    专业学术论文或论著,常将核心术语置于文章之前或编制成附录,以供检索之便。这
种做法后 来被带出学院围墙,为大众媒介所借鉴,如“解读小资的26个关键词”。“关键
词”的滥觞, 折射出社会之胃对学院果实的独特消化方式。同时,它也与麦当劳时代对文
化压缩饼干的需 求有关。(王晓渔) 

6. 【宏大叙事】 
    一种与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私人叙事"相对应的历史叙事方式,以群体、抽象和形
而上为基础。宏大叙事中含有未经批判的形而上学成分,它制造叙事霸权。在文化批评领
域,宏大叙事 也成为学院批评所依赖的基本模式。批评家企图绕过私人感受,用宏大叙事
取代对作品的细读分析,导致当代文化批评日益远离艺术经验。(凌麦童) 

7. 【后口语诗】 
    由“口语诗”(参见【口语诗】条)分化出来的一种诗歌写作倾向。其成员大多为2
0世纪90 年代开始写作的年轻一代诗人。他们推崇韩东、于坚等人的“口语化”倾向,但
为了与之有 别,故自称“后口语诗”。其核心人物多属“下半身”群体,其诗作多表现日
常生活中细枝末 节。而因其内容上的琐碎、无聊和语言上的随意、平直以及一定程度上
的秽亵等特点,有人 讥之为“口水诗”。(基甫) 

8. 【话语】 
    “话语”已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例如新批评派将“小说话语”和“
诗歌话语 ”对照来谈,作为鉴定和区分文类的一种方法。“话语”的普遍运用意味着对
语体、文体和叙事的进一步觉醒。(凌麦童) 

9. 【介入性】 
    法国作家萨特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概念,主张文学“介入”现实、“介入”政治。
鉴于当下文学对现实的反应无力和失当,批评界开始重提写作的“介入性”概念,引发争
论。其争论 的要点在于:1,文学是否需要“介入”;2,文学以什么样的方式“介入”。
(基甫) 

10.【卡尔维诺】 
    意大利作家,著有《看不见的城市》、《树上攀缘的男爵》等作品。21世纪文化小资
将他的 著作当作高级精神饮料,尽管他有时会被小资们讹称作“维尔卡诺”。卡尔维诺
风格诡异,主 题玄奥,是艺术上的极端主义者,属于不易消化的文学结节,经过小资的孱弱
的文化之胃,最终 的结局只能是当作“维尔卡诺”被排泄掉。(基甫) 

11.【口语诗】 
    诗歌写作倾向之一。最初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生代”诗歌群体当中,如“《
他们》 群体”中的韩东、于坚、丁当、于小韦等人,以及“莽汉群体”中李亚伟等人的
诗歌。90年 代末,这一类诗歌重新引起关注,并作为“民间写作”的样板,与“知识分子
写作” 在语言上 的书面化和欧化倾向相对立。(基甫) 

12.【酷评】 
    一个含义广泛的媒体用语,既可用以形容峻切严厉的骂派批评,也可用以赞美批评的
到位与贴 切。与之相关的另一语词是“酷评家”。(凌麦童) 

13.【媒体批评】 
    或曰“传媒批评”,通常是指由大众传媒策划主导并在大众传媒展开的文艺批评。随
着媒体批评的日益兴起与强盛,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引起更多关注,也引发了大量质疑的
声音,人们 担忧媒体霸权对大众的误导会产生严重后果。2001年,除报刊发表署名文章评
说传媒批评外, 一些文艺单位还召开有关传媒批评的专题研讨会,从而令传媒批评问题成
为争议焦点。(凌 麦童) 

14.【民间批评】 
    与主流批评和学院批评相对的批评方式,蔑视权力话语,反对单调灰色的形而上知识
和逻各斯 精神,注重个人化的艺术经验与话语建构,其中大部分批评家都有作品原创背景
,充分掌握写作技巧。民间批评的其它特征还包括:强烈的自由主义精神、文化颠覆立场
、游离变化的视 点和充满歧义的隐喻式写作。民间批评的西方范本是本雅明的《发达资
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凌麦童) 

15.【民间性】 
    近年来学术界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可能与近年来民间文化空间相对扩大有关
。但其意 义边际模糊。在文学上,一般认为“民间性”指的是作品中所包含的非官方立
场和民间形式要素,如对日常口语的使用,对民间艺术形式(歌谣、曲艺等)的借用,等等
。但由于其含义 的模糊,故比较容易堕落为标签。另外,又由于其在道义上的天然优势,
最容易为学院知识分子所征用,作为掩盖自己特殊社会身份的面具。(基甫) 

16.【70年代后】 
    一个写作群体。在写作上目前尚看不出有多少特别值得一提的地方。也就是说,出生
年代是 他们唯一显著的标志。此外,也就是自称为“美女”的作家相对比较多一些。(
基甫) 

17.【全球化】 
    近年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过程中官方媒体最常见的语词之一。该词最
初由《 韦氏大词典》在1961年收录,次年又被收入《牛津大词典》,初步确立了其在语言
学领域的合法地位。此后,发达国家迅速进入资讯化和后工业社会,加之冷战终结,跨国资
本谋求建立世 界新秩序或全球体系,“全球化"终于成为炙手可热的全球化口号。在加入
WTO之后,中国社会 亦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而由此带来的利弊,就成为文化思想界的争论
焦点。(凌麦童) 

18.【现代性】 
    2001的中国知识分子已经到了言必称“现代性”的程度。农业社会向工业以及信息
化社会的飞跃,引发个体心灵状态和话语状态的改变。这是人类史上最剧烈的变动之一,
中国知识分子 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双重话语焦虑:反传统与维护传统的冲突和中西文化
体系的冲突。在现代化语境中,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决断已经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一边
是超载的民族化(个 体化)承诺,另一边则是超载的现代化(全球化)承诺。现代性探
究就是企图在这两个诉求之间找到一条两全的价值出路。(凌麦童) 

19.【小资】 
    即“小资产阶级”的缩写,由列宁首先提出。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6年)将中国的自耕农,手工业主,小知识阶层(学生界、中小学教员、小员司、小事
务员、小律 师,小商人等)划归此类。以后则被经常用以描述具有浪漫激进气质的城市
知识分子,并作为一种非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而遭到长期批判。90年代后期,“小资”重新
成为流行文化的褒义关键词,以取代过于激进的“前卫”,用来指称起源于上海的都市青
年白领(准中产阶级)及其优雅趣味,成为流行趣味的最高代表,并与白领丽人、旗袍、
个性时装、酒吧、卡布季诺咖 啡、孤独、忧伤、经典、格调等语词密切联系。某个网站
在其主页上这样描述小资群体:“ 他们享受物质生活,同时也关注精神世界;他们衣食
无忧,同时也梦想灵魂富裕;他们追求情 调,另类,高雅,他们钟情品位,精致,浪漫;他们
是时尚的先行者,是文化消费的主力军。”而批评者则认为,小资不过是后商业主义时代
的消费群体,精心玩弄身份和面具,却从不创造什 么。(凌麦童) 

20.【学院批评】 
    以学理或理性主义为基础的文学批评。重视宏大叙事和理性分析,忽略或不具备艺术
经验。 学院批评擅长利用西方各种分析理论,形而上地解读叙事性文本(尤其是以宏大
叙事为特征的长篇小说)和文学史,而对于非叙事性文本、尤其是采用了原创性话语的诗
性文本(如“ 后朦胧诗”之类的先锋诗歌),则变得束手无措。在中国,学院批评就是“
无诗批评”的同义词。(凌麦童) 

21.【网络批评】 
    作为发生于第四媒体的一种批评,网络批评是媒体批评的扩大和延伸,但网络批评的
领域更加 宽泛,对热点话题的反应更加敏锐快捷,表现出强烈的互动性和娱乐性特点。由
于匿名状态, 它还显示出更加自由和真实的特点。而它的“负面”因素则是在“戏说”
精神支配下的任意性,此外,层出不穷的话语暴力也使它遭到普遍非议。(凌麦童) 

22.【文化多元主义】 
    又称“多元文化主义”,与“同质化”、“全球化”和“文化霸权主义”等相对应,
是90年代 西方最盛行的语词之一。该语词强调区域、地缘、民族、家族、阶层、社群、
团体乃至个人 的共时态多元性,捍卫文化的个性空间。在国际范围内,它被用以抵抗文化
普适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而在各集权国家内部,它则成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寻求个人自
由发展的基本理念。( 凌麦童) 

23.【知识分子写作】 
    一种写作样式。最初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一般诗人首先提出。主旨是主张写作的纯
粹性和独 立立场,强调理性和批判性。近年来开始风靡诗歌界。其特点是:耽于沉思和
冥想,经常出现一些理性的格言和不乏机智的反讽,语言比较欧化。由于知识来历和成分
比较可疑,这种写作 逐渐观念化,诗中往往有外国的事物——尤其是西方著名诗人、作家
的名字——频频出现,大 约是企图暗示与这些诗人、作家在精神上的联系。此种倾向最
近遭到另一写作群体(所谓“ 民间写作”派)的猛烈抨击,个别极端的被斥之为“殖民
化写作”。(基甫) 

24.【杜拉斯】 
    法国女作家,全称“玛格丽特·杜拉斯”,简称“杜拉”,但与弗洛伊德《少女杜拉的
故事》无关。代表作《情人》,《广岛之恋》均被拍成电影,通过书写性爱,表达了对生命
偶然性、 时空以及暴力的思考。(王晓渔) 

25.【盗版文化】 
    在知识产权尚未得到重视时,生产商未经原作者同意,即私自仿作该种产品,以牟取暴
利。这 种现象,既存在于书籍、影像和电子软件,也存在于服装、饮食等方面。从法律上
来说,它是对专利所有者的侵犯。但“大话”、“戏说”现象的出现,使得盗版具有阐释
学上的意义,它 打破了话语专制的牢笼,同时,又会有话语无政府主义的危险。(王晓渔
) 

    *以上词条选自朱大可、张闳主编之《中国文化批评年鉴》2001卷,该书由京华出版
社推出。 


--
            笑看红尘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21.59.8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