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st (洛之秋◎盲眼刺客), 信区: WeAreFamily
标 题: Re: Re: 我见识过丑陋的台湾──呵呵,一个发泄的文章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19日17:58:26 星期三), 站内信件
这样才叫讨论嘛,这样的文章我回得也爽。
【 在 seeoff (灰老鼠)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我见识过丑陋的台湾──呵呵,一个发泄的文章
: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19日17:41:21 星期三), 站内信件
: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eeoff 的信箱 】
: 【 原文由 seeoff 所发表 】
: :
: : 文化学者从来就是很看重一个国家和城市
: : 的建筑风格的,这不完全是出于审美的考虑,
: : 而是因为建筑是和历史上的某种传统一脉相承德。
: : 这种见解不是我提出来的,是所有文化学者和
: : 社会学家的共识,是和我阅读中所理解的东西
: : 完全吻合的。
: "所有"文化学者,和社会学家?
: 和你的理解"完全"吻合"?
: 我想你是太急于证明自己的观点,至于其中逻辑上的错误,不用我指出
: 你自己也会一目了然.
: 而且你这里有另外一个偷换概念的地方,就是:其他学者或许对天安门构建
: 上的含义做了论述和批判,但没有对天安门本身提出所谓一见就觉可耻的观点吧?
: 别人对文化的某点,或某面的批判,不是你对文化进行全面否定的理由。
: 从你对问题推导的逻辑错乱和荒谬上,指出你看问题的幼稚,何错之有?
问题是这样的。1)我在锐思曾经读到过一篇专门从文化角度分析
天安门的建筑隐寓的文章,这几天西词服务器升级,暂时无法把
文章转过来。我个人在读过那篇文章以后是受到触动的。2)说可
耻是我个人的言论,我承认夸大其词,我承认错了,这一点,
dongyun,loneman,seeoff都给了我很好的教益,在这里深表感谢。
3)我并没有得出“所有学者想到天安门就可耻”这样一个荒谬的
结论。我所说的共识是:建筑和历史的传统是一脉相承德。
为了证明这样一个观点不是空穴来风,我今天早上特意转贴了贾
玉新教授在论述建筑这个物理文化范畴时的相关段落。4)我并
不是要象文革一样破四旧。事实上,但就天安门而言,它的历史
特殊性不是从明清就开始的,它开始在人们心目中变得重要是在
开国大典以后。我不想重复这以后的历史,我只是认为在建国后
天安门独特的威权意义是和我们专制传统的延续紧密联系的。抱
歉我无法说得更多了。
:
:
: :
: : 天安门究竟只是一个门还是一个代表集权的政治
: : 图腾恐怕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起码我认为是可以
: : 拿出来讨论的。当然,这和帖子原来的论题就相去
: : 太远,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深入探讨。
: 既然见仁见智,若真大度,我的意见不同,批驳你的观点,又何来
: "扣帽子"一说?无非我"见仁见智"罢了.
: 真虚怀若谷?呵呵,我看你应该从自己更深层次反省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 反省自己的民主和辨证思维.
: 若鲁迅先生在此,怕比我的言辞更激烈数倍,你便也说他"扣帽子"?
: 斑竹也要说他"做人身攻击",警告无效则封之?
: 那于国民政府何异?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愿你真的能以那样的角度和气度对我的批驳三思!
: --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204.20.65]
--
"到银河系找外星人解决;到月球上找秘书长处理。”
---农民刘福明因妻女被拐卖找到派出所要求惩
治罪犯而屡遭毒打,刘为此上访十年未果,
其所在县的政法委书记,法院院长,公安局
长分别在刘的上访材料上做了如上批示。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mtlab4.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