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victor (☆★那一剑的风情★☆), 信区: WeiHaiCampus
标 题: 一位浙大教授的激情演讲!绝!!!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1月13日21:52:07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发信人: wsk771 (巫山客), 信区: JobAndWork
标 题: 一位浙大教授的激情演讲!绝!!!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ue Nov 12 19:31:35 2002)
面这几个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国需
要什么样的科技?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产业?
一
教育、学习是为了什么?最近,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以及饭店、各个厂矿
企业等单位都邀请我去演讲,这是我应该为社会做的,是我的本份,加上我身兼
数职:院长、系主任,所长等,他们开口就要找博士。其实,这需要共同语言和受教育者
的层次、人格的素质,这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很多人对学生的教育没有注重这个方面。中
小学在搞素质教育,什么叫素质?英语、计算机、钢琴都会一点儿能算是素质吗?我住的
那层楼的孩子都在弹钢琴,我就听到二楼的一个男孩子在弹《致爱丽丝》时,边弹边哭、
边骂他妈妈。爸爸妈妈都是音盲,却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音乐家。这么好的太阳,让孩子
坐在屋里,他能受得了吗?这是何必呢?幼儿园3岁开始学英语,我这个观点不知你们是
否赞同,我在学校讲课时,学生们听了觉得我所说的正符合了他们的心意。我认为:语言
、计算机只是工具。中国的外语教授讲英语还不如美国卖菜的农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日本博士、德国教授说不出英语的多的是!我们怎么能说一个人不会说英语就是文盲呢?
语言就是一个工具!你没有那个环境,他怎么能讲这个语言呢?比如,我35岁开始学日
语,我现在的日语是顶呱呱的。但是,我在国内进修一年,派日本教授来教我,可我就是
学不好,非常紧张。到了日本后,我是在实验室工作,而打工的人2个月学的日语就比我
学得溜,这主要就是因为没有环境。所以说,如果我是教育部长,我要改革二件事:第一
,取消六级考试,你一个研究生连中文一级都不及格,你英文考六级干什么呢?看看研究
生写的论文,自己的民族文化都没有学好,天天考英语──打勾:托福打勾、GRE打勾
,英文考出很高的分,可哪个写的英文论文在我面前过得了关呢?过不了关!这样培养出
来的人能干什么?自己搞的专业一点都没学好!我跟在座的老板们提醒一句,等下我要讲
一下人才使用问题,你们现在的招聘动不动就要英语好,干什么呢?在厕所里讲英语?需
要吗?要计算机好?说不会计算机就是文盲,这又是一个误区!我现在是教授,我顾不上
搞计算机,可是,浙大搞计算机的就特别敬佩我、巴结我:“郑强,你材料搞得这么好,
我给你点计算机,你去用用玩玩,今后搞材料与我们合作合作,我们也可沾点光。”物质
世界不是算出来的,算能把肚子算饱吗?现在我国搞了点软件,很多精英──年轻人都跑
到计算机行业去打工,自己成不了材,可惜啊!不像我一直在做材料的教授,光荣得很!
我们浙大就一个计算机院士潘云鹤,浙大的计算机在全国排在第几呢?浙大最好的学生都
去学计算机系了,我经常呼吁:这是在害人!我的同学现在在美国都在卖菜、卖中药,成
不了
材,他们现在倒是非常羡慕我在国内搞得这么好。他们的钱是稍微比我多一点,
但是我现在在中国过的日子比他们在美国过得好!由此可见,这不是钱就能解决
的问题。我到日本留学时受了许多苦,这次我到英国大学见到了十几个中国留学
生,他们都向我诉苦:每天只睡4个小时!浙大有很多老教授,夫妻两个连走路
都走不动了,孩子却在美国。我认为中国人的民族心理这几年扭曲到什么程度了
!外国人不理解,认为中国人有病:为什么夫妻不在一起,而是一方在国外、一
方和孩子在国内,中国人这是何苦呢?!父母老了,是否需要人服侍?在国外的
,是否想念父母呢?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知是为了撑什么面子?!中国穷得这副
样子,我可以公开告诉大家,我这次是跟浙大的最高人物一起去日本的──因为
我在日本留了这么长时间的学。在日本,我只能请他吃一碗面:一天晚上,请了
8个教授一个人一碗酱油面,就花了我1000元人民币!所以,我在日本就呆不住
,像我这样的人,我现在就不愿出国,去10天可以, 去1个月我就受不了!言
归正传,现在的孩子学英语,但父母都不会讲英语,我的一个朋友的女儿在美国
学了英语,回来就忘记了,这就是语言的特点。语言没有环境,就学不好。所以
,第一,要取消六级,让孩子们放松;第二,大学一年级开始的三个月像军训那
样突击一下英语,马上过关,然后就任其自然。你看我,从高中开始学英语,大
学学、硕士学、博士学,花了我多少精力!你说中国人怎么做得出高科技的研究成果?我
这几天就教训我手下的几位女学生 ,问她们在干什么,看不到人影,一天到晚考这个、考
那个的,到美国去干什么?在国内要干的事多着呢!你整天考英语,美国人连报个名都要
收你们的钱。日本人也是如此,中国学生到日本去要交手续费,到日本留学是为日本人打
工,好不容易挣点钱交了学费,读完博士在日本的公司就职,当劳动力,挣了一笔钱后要
回国了就买了家电,把钱全给了日本人。你们都没有注意这件事,这里面都是经济问题。
这就是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现在有这样一个现象:大学三年级时有42名学生,毕业时只
剩15人了,其他人全部不能毕业。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在大学里玩。这就是中小学
教育的失败!中小学的教育就是听话,老师管干部,干部管同学,孩子们都学会了成年化
的处世方式,这是害人啊!这样强迫性地做了一些好事后,没有把做好事与做人准则结合
起来去培养,而只学会了拍马屁、讨老师喜欢、说成人话。上次电视上就曾经播出,一个
小孩得了个奖,主诗人问他最愿意说什么,他说:“我最愿意跟江爷爷说:我向你报告!
”“江爷爷”是谁?还不是老师教的?!孩子们在中小学活得很累,到了大学就没人管了
,所以就要玩、就要谈恋爱。我们系有个男生,跟四川一个女孩谈恋爱,前几天班主任向
我汇报,上个月跑回去20天看他女朋友,这还得了!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从小教育的结果
!我儿子的班上就有6个女同学有“记录”的特权,记录哪个男同学动了。有了6次记录
后,男同学就得写检查,家长也要跟着写检查。我第一次写时很难受,怎么能做这种事呢
?后来就习惯了。到了星期五就问儿子:“这个星期要不要写?”反正脸皮也厚了,写就
写吧。问题是,实际上他只违反了一次纪律就同时被6个女孩子看见了,这也算6次!但
是,我并不为我儿子担心,我认为:他受这点挫折也好、压抑也好,对他一生的成长有好
处;而我恰恰担心的是那6个女同学,以后怎么能够经历得起打击和挫折!这样的教育是
很令人深思的。所以,我作为一个博士生导师,我从来是看人不看学历的,学历不等于能
力。你们现在的招聘动不动就要高学历,我就是要批判这样做。
二
我提出一个命名,叫“消费学历”──就是滥用学历。现在提拔干部也同样,不
看他的身体,到了60岁,有些身体特别棒且有能力的人也要让他退休;而有的人
三、四十岁得了肝炎,还得让他干,这就是“一刀切”。招聘时也总是看学历。
学历是指一个人读书还可以,并不能代表他能够当你的经营人员、开发人员。我
们有很多同学成绩好,却什么都做不了。在我们大学像我这种程度的人,招博士
生是从来不看成绩的,成绩算什么!现在我从事的这个领域在中国有三个杰出的
人才,当初在读研究生时都补考过,而成绩考得好的几个人却都跑到美国去卖中
药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作老板的可不能这样啊!现在浙大有规定,有博士点
的,留校就必须全部留博士生而不准留硕士生,这样,仪器就没有人去操作。人
才的梯队一定要合理,而不要认为教授就是万能的、博士就是万能的。中国的教
育体系就是让每一个老百姓都充满希望和理想,教育孩子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实际上,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扫地能扫好,也应该受到尊重;打扫厕所能打扫
干净,也应该受到尊重,不能动不动就要高学历。我要提醒的是:在国外可不是
这样,反之,美国、日本的博士就很难找到工作,为什么?因为老板心疼钱,招
了博士要给他高工资,而他能做什么用呢?这是个具体问题。我不知道现在的组
织部长、人事处长在干什么,真的是在“选女婿”吗?找这么高学历的人干什么
呢?现在,中国的大学提出要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我说这话错了,中国现在教育
特点应该是让全民得到教育,而不是去培养少数的专门人才。
上次全国的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杭州举行,是浙大主办的,学校说来了这么多高
校的人挖人才,浙大也要派人去挖,于是派我去了。我去讲了话,我毫不客气地
说:进这扇门,我的心情是又高兴又沉重。你们把孩子们搞坏了!为什么?我国
搞奥林匹克竞赛──中小学叫奥赛班,就是为了得到世界上的一个荣誉!而在美国、日本
、西欧国家就只有一个学校,叫“Play- again”就是“搞着玩”。难道有一个学生得了奥
林匹克的冠军,就说明中国的教育好吗?不是,它不能代表我国的真实情况。在那些非重
点学校里,有多少孩子在外面赌博、打游戏机!这就是我国教育的一种误区。我指出:如
果作为一个教授来做这样的事,在座的人都感到心痛!作为父母,我们绝不能这样宠爱自
己的孩子,把这些孩子当宝贝一样。化学的奥林匹克竞赛,清华、北大的教授来了一大堆
,我们今天是在做一件害孩子的事啊!我的话讲完后,主诗人要下面哪个大学的教授接着
讲,他们都不敢上台讲了。请扪心自问:我们这样做对吗?奥林匹克竞赛的结果在浙大的
一个现象是:在中学学得好的、保送的,到了大学三年级成绩都降下去了。孩子这么小,
怎么能分等级呢?其实,他们根本就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成长的路程还长得很,后天
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始终对孩子、对学生都是鼓励的。我们系里有一个女同学
,我看到她一天到晚没有笑脸,就是为了得到那个高分数、为了得到高额的奖学金,我感
到很痛心!我说:你这是在用青春买荣誉、买光环,你今后的心灵是要受到创伤的!我希
望她不要看重明年从第1名掉到第2名,后年从第2名掉到第3名。我这个老师当得怪吧
,我不是要求她往上走,而是往下走,我这是在救她!昨天,我的孩子参加环湖跑,我对
他说:“你不要去争第1名,慢慢跑。”不是说我不要孩子上进,而是这些老师在干什么
?让5-6岁、7-8岁的孩子跑4000米,为了争得那个第一,把孩子的身体都跑坏了。我
之所以长的矮,就是因为我在5岁时早晨起床跑步,骨质过早钙化了。现在懂科学了,就
知道了,小孩子不能随便大运动量地运动。可求是小学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就是把全校的孩
子弄到街上去跑步,刚刚吃了早饭,能量还没有发挥,能量是要用到脑子上的,要上一天
的课。可早上的跑步就让能量消耗了,这不科学!还有,沿着马路跑步,汽车尾汽对孩子
的健康是很有损害的。这样的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敢讲一点:我们浙大有很多教授就
被小学老师教育得像儿子一样,小学老师每次开会的第一句话就是:“亲爱的家长同志们
:孩子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每次都讲这些话,然后就说
:“你们不懂科学、不懂教育。”我心里就在想:孩子都是你们教育了送到我们手上来的
,我就非常担心,孩子的心灵从小让你们这么一整就麻烦了。我觉得我现在最对不起的就
是我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们。我从小干部当惯了,一直在管人,到现在我心里觉得最
对不起的就是那时被我管过的那些同学,不管他们现在是在开出租车还是在干啥,都非常
有成就。所以,怎样把孩子培养好,从小让他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这比成绩还重要。何况
各位家长,你们由于自己的学历低些,总是希望孩子出头,我也知道有些家长在双休日的
上午、下午、晚上都要安排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把孩子完全拖垮了,其结果孩子是
要厌恶的。过早弹钢琴的人,除非他真正是个音乐家,十有八、九到了中途都会厌恶,这
就是逆反心理学。所以,你们不能这么干,这么干是摧残人才。这是我今天讲的,为人才
的培养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三
科技到底该干什么?高科技到底该干什么?如果我是科技部长,该玩的就玩,就
像陈景润,他就是玩。陈景润如果是处在今天的中国,他绝对是要去讨饭的,因
为他不会去搞产业化,他的英语也不好,他说话都不流利,中文都讲不好,按现
在“标准”,他是个文盲,还谈什么教授!日本人就是喜欢美国人,我跟日本人
说:你们这个民族爱谁,谁就要向你们扔原子弹。日本人就是不喜欢黑人也不喜欢中国人
。现在在日本奖学金最高的是美国人、欧美人;第二是韩国人、台湾人;第三是巴基斯坦
人、马来西亚人;第四是印度人、非洲国家的人;第五才轮到中国人。我就特别对我们的
女教授、女同学说:在日本人面前一句日文都不要讲,会也不要讲;日本人一听说你讲英
文,特别是看到中国女孩讲英文,腿都要发软,这是真的!日本人不知道龙井茶,而只知
道乌龙茶,就因为旭日升乌龙茶的广告宣传。日本人在开始做乌龙茶广告时找了6个最漂亮
的中国女孩,日本人就从这个广告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女性的漂亮是因为喝了乌龙茶。所
以,日本人特别崇尚乌龙茶,而不知道龙井茶。日本就是崇尚欧美,谁能讲英语,谁就是
老大。日本首相森嘉郎不会英语,但为了表现自己会英语,就叫秘书安排了一套程序,准
备在冲绳开政府间合作会议时,见到克林顿用英语问候一下。但是日本人讲英语很糟糕,
森喜郎见到克林顿,将“How are you!”说成了“Who are you?”,克林顿以为这是森喜
郎在跟他幽默:我明明是美国总统,他还不知道吗?他为什么还这么问我?我今天也跟他
来个幽默:“I am husband of Hilary.”(“我是希拉里的丈夫”),森喜郎不管克林顿
怎么说,就忙按照程序回答:“Too me.”、“ Me too.”,克林顿想你这个玩笑开得太大
了,我老婆怎么变成你老婆了?这在日本就成了个大笑话!
最近,我们在办高新科技园区,就国家的投资而言,我们的领导的意见往往是去追世界潮
流:想去建世界一流的国家、达到一流的水平。我非常惭愧地向大家谴
责一下自己:我们中国的教授很多拿了国家的钱就像小孩过家家一样,把钱用完
了,就写点文章,塞在抽屉里,一点用都没有,就向领导报告:我做完了。这很
对不起国家的钱啊!说实话,应该弄清楚哪些是搞着玩的,哪些是对企业有帮助的,这一
点我们没有做好。日本、韩国的科技进步就是在于针对性非常强。
现在有一个现象:所有的企业家到了浙大就问我:“郑教授,现在有什么能赚钱
的项目?给我们吧!”其实,你们太不了解了,教授是完全是远离市场的,根本
不知道市场是什么!他只是在搞游戏,玩家家,想一些新玩意,不要以为教授什
么都有!当然,这不能怪你们,因为今天中国的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到让我们
的老板们具备很高的意识。刚才何先生就讲得很好,在目前的阶段,中国还有假
货的话,就不能指望做假的人有什么超前的科技需求,他赚一把是一把。但是,
当中国的经济秩序真正完善以后,造假绝对活不下去!现在在日本就没有人敢造
假,只要稍微有一点点造假,马上就完蛋。中国总有一天要进入到有序的阶段,
一有序,造假的人肯定活不下去。企业能不能生存,说到底就是看你有没有绝招
。这个绝招,第一是产品的特色;第二是科技的含量。上次我毫不客气地对张德
江书记说:浙江要建经济大省、文化强省,但是“大”不等于“强”,“民富”
不等于“国强”。科威特有的是钱,伊拉克要打垮它就打垮了,这是很简单的事
。我说:经济强省应该有下列标志。我问张书记:第一,浙江省现在的经济总量
中有多少具有科技的含量?第二,浙江省目前的经济有几个是关系到中国国民经
济命脉的、民生的、大的工业?第三,浙江的经济真的有一天在亚洲金融风暴来
临时能抗得住吗?这些浙江省都有问题。浙江的市场发育得很完全,但如果我是
外省人,如果哪一天我自己那里方便了,我为什么还要跑到你这儿买?现在之所
以有市场,是因为浙江市场里卖假货的很多,要么走私、要么卖假,这几年就是
这样发起来的。如果不是这样,再过几年,辽宁的人要货在北京买就行,何必再
跑到你浙江来买,如果不到你这儿买你怎么办?现在浙江称为塑料大省,全国三
分之一的塑料制品产在浙江(上次在余姚,就召开过塑料科技大会)。浙江的西服很多,
像杉杉西服等,还有娃哈哈。但是,请各位注意:西服、果奶不是民生大计!千岛湖的农
夫山泉是好,但水什么地方没有?这就是问题。另外,温州经验好不好?好!但在全国搞
温州经验就不能行得通。温州经验说到底是民族经济。你的资本算什么,温州老板的那点
钱与日本老板相比就不算钱,马上会被吃掉,而且技术含量极低。我去了温州好几次,看
到的都是家庭工厂,与现代企业能比吗?此外,把西部的博士挖过来,用高薪养起来,这
些都不能算是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这些都是危机!但是我们却尽唱高调。那天,我最后
是带着感情与张德江谈的:我是爱浙江的,作为一个教师,我教育学生习惯了,我认为对
待学生最好的方式就是从教育的角度讲他,而不是去夸他“长得好”、“今后要当科学家
”,这都是害人的话。所以我愿意对张书记提点意见。
再进一步,老板会提问:“郑教授,我现在做的这些,你看看结合你的知识能否给我改进
一下?”我认为这样的提问是最好的。上次我们青年教授到天台去,天台是个穷地方,前
面11个教授都讲IT产业,讲得那些企业家第二天都要来搞通讯
行业了。我最后发言:前面的人讲的话又把你们害苦了。你们这么穷的地方怎么
搞得过宁波、杭州?你们应该把本地的东西通过我们的先进思想和技术改造好,
做得更好一点。所以我希望我们的企业家在下次见到教授时提出这类问题,你们
就进步了。真正的科技产业进步的源泉在你们,而不在教授。
我国现在到底需要什么?其实,我们现在的软件搞不印度。美国硅谷一大半的人才是从印
度去的。但印度的国防部长常常惊骇这三、四年来与中国的差距──他是从奥运会得了一
块金牌谈起的。国民总产值才是中国的叁分之一,人口与中国差不多,而粮食产量却连中
国的一半都不到。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材料,是制造与控制。不要以为我们什么都有,我
这次到韩国看了真是痛心。在韩国的街上见不到一辆外国的进口车,绝对没有!我又听说
现代企业的生产量比我国的桑塔纳、长春、武汉、富康的总和还多,而且他们所有制造汽
车的精密仪器全部都是国产的。而我们的这些部分却全部是进口的,没有一样是自己的。
人家想做什么,什么都能做好,我们却是想做什么,什么都做不成。归根结底,不是靠我
们的软件,搞计算机的人什么都会玩。上次到天台演示房子设计的动态,把房地产公司的
人看傻眼了。其实,这都是哄人的,房子要造起来还是要靠材料,靠造房子的人。现在我
国在这两方面是最薄弱的。高等学校投了几十个亿买研究设备,但这些设备90%都是进口
的,没有一样是国产的。买来的时候觉得很了不得,可以哄领导,但是若有哪个学生把仪
器弄坏了,就死了,我们国内的企业没有一家敢修仪器的,即使一个很简单的实验仪器国
内也没有一家工厂能够生产,这就是我国现在整个民族工业的一个缩影!我们不愿意踏实
地来做这些工作,而只是做了很多表面文章,既生产不出材料,也没有先进的制造工艺。
我的这个观点得到了大多数教授的拥护。但是,要求省里的科委主任把钱投到材料和制造
工艺这两方面,他就不干,他要做世界第一流的“纳米”。说到底,这都是些表面现象,
是华而不实的,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人们的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民族已经没有这个
精神了。
这次校长、书记在日本,见到东京名古屋大学的校长,他提了个问题:我们都属于东方文
化,现在就要召集大家来讨论怎样保护东方文化,保护东方文化的特色
。大家知道,生物是多样化的,世界上若只有美国人就没有味道。日本人说:“
我们培养的很多人也到美国去了,当时他们很惊讶,你们的7位中国校长一致认为这种现象
没有关系,这是国际化。”日本人这番话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中国没有一点本钱来谈我
们的人才储备敢与日本比,但是,我们所表现出了一种莫明奇妙的胸怀。比如,日本的许
多大学为什么能得到许多捐款,就是因为捐款的人对母校有感情,对社会有报答。哪一个
日本大学为日本的财团或企业输送的高级人才越多,所得到的奖学金就越多。现在,教育
界有一种反思,清华大学自建校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完全实现了她当初的办学宗旨:
“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预备学校”。如果我是中国的纳税人,我怎么能想得通,我国国民
花那么多钱投入到这个学校,可它培养的人却都跑到美国去了,为他们服务了。可是你有
没有看到美国政府为我国哪个大学捐过点钱?你们体现出这么一种胸怀是什么意思呢?你
们到韩国、日本、新加坡去看看,你们就知道中国人在精神上垮到了什么地步!在日本空
港,日本国民的进港通道有8个,而仅给外国人留一个,你得排队,等日本人全部走完了,
他再转换牌子,让外国人再进来。中国人为什么这些年都往外跑,最重要的是要让国民自
己爱自己国家。在广西,美国人的骨头埋了几十年,还叫中国农民去找,把美国人的骨头
找到了,放在棺材里,送回到白宫,举行隆重的仪式、行军礼,这怎么能让美国人不自豪
?反之,当找美国人骨头的中国农民在寻找时摔了一跤,骨头摔坏了,给200元钱就打发回
家了,连“劳动模范”都没给人家,你怎么能让你的国民爱这个国家,有自尊呢?!这让
我们中国人感到是自豪还是悲哀?所有这些,对教育工作来讲,都是深层次的问题。所以
我经常讲,我作为一位自然科学工作者,我教育我的学生,首先是学会做人,没有这些,
你学了高分子,外语都是花架子,你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四
怎样建立一个科技体系?在国外,这个部分不是大学办的,我坚信,目前“教授+商人”
的这种状态,过20年后会改变。在国外,没有哪个教授是既当公司经理
又当教授的,这种现象极少,只有中国有!这就算是国情吧。一个人的精力是有
限的,既要办公司,又要当教授,能当好吗?我不否认有这类特殊人才,很少见
。关键是把大学教授神化了,让他们全部面向产业界,缺少了中间地带,这是中
国目前最大的一个缺陷。省里的研究院,部里的研究院一事无成,为什么?他们
是官僚,是企业出钱养的官僚!我认为今后企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把他们直接作
为企业法人结合在一起。日本三菱公司的研究院、富士的研究所在日本是具备最好条件的
研究院,他们不发表文章,就是专门做能与产业结合的项目。有一句口号:“吃着、端着
、看着”,“吃着的”——企业正在干的;“端着的”--产业开发做的;“看着的”-
-前瞻性的东西、超前的学术研究让大学去做,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但是,要做好这件
事,我认为财团和经营界的介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建立一种体系,让这些信息能
够互通与共享。
浙江的企业家现在在做什么?上次省委领导谈话时,我提了个口号:现在是“千
载难逢”。我们浙江有一个优势──有钱,如果浙江的老板们有一点前瞻性的话
,你们应该考虑到科技的投资和投入,就是为你们的子孙后代也要做这个事。表
面上看你把好不容易赚的钱投了一点,但也许在5年、10年后你就会看到实效,这就是怎样
确立一种“高瞻远瞩”的观念。
一个观念或是一个问题:是不是技术越新越好?今天谈的就都是提醒大家的。大
家注意:大学教授可以玩这个,但企业家就不能玩这个。技术并不是越新越好,
技术要有储备。日本的企业现在卖的东西大都是10年或15年前的技术,好东西他
不拿出来,他要等到现有的技术把成本收回并获得尽可能高额的利润以后才会拿
出来。其次,我的对手什么时候推出新东西时,我才会出手。不要以为你今天好
不容易搞了生产线,明天又有新的了,你的钱还没赚到就换新的,有什么用?我
这次到日本刚好谈到悬浮列车──即使何先生在我也要说,这是中国人又在玩高
新科技。悬浮列车目前在理论上都还不成熟。日本现在最完善、最经济的是新干线。从经
济和市场的概念来讲,越先进的东西,风险越大,有可能得到的回报就越少。日本的住宅
还没有声控电灯,而我们已经有了──我们已经走得够快了,大宇汽车公司的倒闭给我们
中国留下最重要的警示是:大宇丢掉了特色。我们的老板不要包里有了钱就想膨胀,这是
极其危险的!这实际上是投机心理在头脑里作怪。你们就不自信:害怕哪一天吃不上饭,
先找个尾巴、抓根救命稻草。这个心理要解决,为什么不自信?你现在的东西是否在全国
属于数得上的特色?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模仿秀很多,但全是没有生命力的。如同唱
歌能闭得上眼睛听出这是谁的歌声,这就是特色了。这一点我提醒在座的各位企业家,一
定不能丢了自己的特色去学别人,如化工的上水管道PPR,浙江省待批的就有33项!嘉兴的
老板找我说:给你20万,你帮我上马。我想这还得了,排队的就已经有这么多了。这些都
不对,一定要有“特色”这样一个深刻观念。
我讲这些是给大家一些建议。我刚才讲的是机遇,就是我们浙江省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储备
后,能不能在教育、科技上掀起一个投资。我只告诉大家:人活在世上
,钱固然重要,但钱不是最重要的。高分子学科在全国的13个院士中有7 个是从
我们浙江大学高分子学科毕业的。这次我通过省委宣传部同意,准备在浙江大学
建立第一座高分子的科技大楼。校长批给我800万,让我去捐300万,我立刻就从
海外的华侨、华人那儿捐到了。这次我不是为钱,而是想立个丰碑,这也是通过省委宣传
部同意的。这一次他们说我把浙大的牌子给卖了,且卖得太便宜了:一个人捐1000元钱就
可以刻上名字,刻个墓碑都不值这点钱,北京大学100年校庆时,在一把椅子后面刻个名字
还收5000元钱。这次新大楼修好后要刻个碑或在墙上刻名牌,个人收1000元,单位收5000
元。对此,潘校长就很赞成,这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浙江大学,对全国教育的一种支持。这
件事现在搞得很热烈,杭州有好几个企业都是20万、20万的。我们不需要这么多钱,我们
只需要体现浙江的企业家对浙江人才培养的一种真正的观念上的变化。现在出现这种情况
:有的人把自己的儿子、孙子的名字刻上了,他这么做自有理:“你的名字已经留在浙江
大学了,你要努力学习。”我也赞成这样做。今天,我就借此机会把这件事向各位通报一
下。
我今天讲的,一个是高分子的介绍,另外是把我对科技、教育、社会等方面的一
些思考奉献给大家。主要是跟大学一起交流,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在座的各位老
同志、各位企业家、各位领导对我批评指正。希望大家加强联系,谢谢大家!(郑强)
(郑强教授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BS),1988年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系研究生毕业
并留校任教,1990年就读徐僖院士博士生。经导师与学校推荐,被国家教委录取为中日两
国政府联合培养博士生,1994年12月获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曾获浙大“竺可桢”优秀教师和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和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的资助。
)
以上信息来自网络 版权属于作者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17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8.1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