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ffff (susan), 信区: HITComment
标  题: 标  题: 于祖尧: 中国经济的内忧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Sep  5 09:28:25 2002) , 转信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Wed Sep  4 21:26:37 2002), 本站(ytht.net)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警世之言。本文主要列数当前改 
革与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重要问题。文章侧重实证分析,较少理论剖析。写这篇文 
章的用意在于引起人们对我们前进道路上种种险阻的关注。 

一.奢靡之风——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又一公害 

腐败现在已经是“过街老鼠”。腐败未除,时下又多了一害,这就是势头愈演愈 
烈的奢靡之风。奢靡是寄生性、腐朽性的表现。腐朽和腐败是一对孪生子,仅一 
字之差,岂可熟视无睹。 

“消费社会”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一大公害,它不仅直接危及经济与生态平衡, 
而且威胁现代人类文明和进步。现在它正像传染病一样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和扩散 
。 

回过头来看看咱们中国吧!今日中国 GDP已跃居世界第6位,进出口总额已雄居 
世界第6位。总而言之,中国虽说不上经济强国,但近20年凭着年均9%的增速进 
入了经济大国的行列。于是,在“与国际接轨”的一片叫嚷声中,奢靡之风吹遍 
九州大地,什么“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等等都被当作不合时宜的陈规陋习 
抛进了历史垃圾堆。 

办公楼越建越豪华,南方一个中等城市的办公大楼建筑面积大到17万平方米,气 
魄之大,可与人民大会堂、故宫媲美。办公室越修越华丽,水晶吊灯、实木地板 
。大理石贴面、老板桌、太师椅、空调机、饮水器等等,一应俱全。原本为办理 
公务提供便利的办公场所发生了异化,成为权势和富贵的象征。 

内部招待所纷纷升级为星级宾馆,越修档次越高,住宿、餐饮、健身、娱乐设施 
样样齐全,甚至县城宾馆都专设豪华套间、总统套房。近4年全国星级饭店已陷 
入了全行业亏损困境。被称为“贵族娱乐”的高尔夫球场,遍及大中城市。仅北 
京就有15座,还有17座在建。一个高尔夫球场的投资能建多少座希望小学! 

人工景点,景观,街心花园,城市广场兴建成风,从大城市一直到小城镇,一地 
赛一地,一城盖过一城。外国有的,我们要有;外国没有的,我们要创。 

在招商引资的旗号下,写字楼越建越气魄,越建越高,热衷于建摩天大楼。纽约 
世贸大厦被毁之后,我国某市已决定耗巨资兴建世界第一高楼。不少城市在积极 
筹建自己的标志性大厦。 

步行街、购物城、金街银街、仿古街、娱乐城、美食城、休闲街等,花样翻新, 
名目繁多。有的街道装修之豪华甚至连巴黎的香舍里榭大街也自叹不如。某市花 
巨资兴建的步行商业街,堪称“中华第一街”,最近又计划用100亿元进行二次 
改造。不少中小城市大量挤占农田,耗巨资兴建大马路,有的县城马路宽达五六 
十米。 

城市建设许多市政当局都选定了以世界名城为目标,什么“东方威尼斯”、“亚 
洲芝加哥”、“北方香港”、东方“巴黎”、“中国维也纳”等等,几乎中国将 
成为世界名城的会聚地。 

公款吃喝成风,送往迎来设宴,逢会必吃,美味佳肴中外名酒应有尽有。去年仅 
餐饮业的营业额就达4000亿元之多,还不包括内部招待所开销。法国“XO”酒在 
中国销量之大,令法国老板自叹:“法国人太穷!” 

一些外国友人在中国城市走马观花,深为这些年中国的变化惊叹不已,甚至不相 
信中国人均GDP仅不到800—900美元,还是一个工业化尚未实现的穷国。 

然而,再看看现实中国的另一面,反差之大,令每个爱国志士无不为之忧虑。 

中国GDP总量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居世界第6位,但仅占世界GDP总量的3.6%, 
美国占32.6%;中国人均GDP不到900美元,不到全球人均GDP的1/5。据世界经 
济论坛的报告,在世界75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居第39名 
,美国居第2名。 

中国进出口总额达5098亿美元,为世界第7贸易大国。但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出口 
占5.4%,进口占3.2%。 

中国靠占世界耕地总面积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l/6的人口,解决了13亿人民 
的温饱。但是,现在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如果按照联合国的 
人均每天消费1美元的贫困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则要多得多。在城镇,已经出现 
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人数众多的贫困阶层,包括600多万下岗职工、600多万失业人 
口,还有不能按时足额领到退休金和工资的退休职工和乡村教师。 

中国是5千年的文明古国,它曾以辉煌文化和科学成就在人类历史上谱写了光辉 
的篇章。然而,现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却不能不令人发忧。我国公共教育 
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是世界上最低国家之一,甚至低于最不发达国家。国家虽 
然实行了9年义务教育制度,农村教育却还要靠“希望工程”支撑,政府财政用 
于教育事业的拨款仍未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标准。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仅为 
50%。25岁以上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重仅为2.1%,文盲高达8507万 
人。中国人力资源丰富,但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低下。 

我国是农民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农业大国。农业至今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劳动生产率低下,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印度的75%,美国和法国的5 
%。2/3的劳动力困在人均1.5亩耕地上,由于农业现代化步履艰难,抵御自然 
灾害能力低,每年造成的损失达数千亿元,仅蔬菜水果因缺少保鲜设备一年就损 
失800多亿元。 

现代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是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经过50年建设,我国基本 
上已经建成了较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化已进入到中期阶段。但是,工业总 
体的技术装备水平仍然落后。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严重不足,占GDP的比重不 
到1%,日本为2.88%,美国为2.44%,韩国为2.29%。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 
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据全国 
工业普查资料,1180种专业生产设备达到国际水平的仅占26.2%。机械产品中 
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5%,我国单位GDP的能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 
8倍。劳动生产率低下,如煤矿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2.8%。每年固定资 
产投资所需购置的设备60%-70%依靠进口。许多行业的装备如石化、数控机床 
、大型工程机械、轿车等都被外国占领。设备制造业丢掉了国内市场2/3的份额 
。我国钢产量破亿吨大关,但优质板材仍依赖进口。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和部件 
的研究开发相当落后。离开灯红酒绿繁华喧嚣的街区,人们看到的是另一个中国 
,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脱去华丽外衣的贫瘠瘦弱的中国。如此强烈的反差不能 
不引人深思、发人深省:我们究竟是追随发达国家,在“现代化潮流”、“国际 
接轨”的旗号下,仿效他们的生活方式,赶超“消费社会”,把人民的血汗投入 
到富丽堂皇的楼堂馆所、亭台阁楼的建设上,还是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工业化和 
现代化建设事业上。靠那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能够增强我们的综合 
国力吗?能够增强我国民族产业的竞争实力吗?能够实现民富国强、达到共同富 
裕的目标吗?有人说:“中国已经进入休闲时代!”错了,现在依然要高唱《义 
勇军进行曲》。北京的颐和园这座皇家林园现在成了大众的休闲地,人们不会忘 
记这正是老佛爷的劣迹:兴建颐和园是以牺牲国防和近代工业为代价的!当我们 
在观赏颐和园秀丽景色时,千万警惕慈禧遗风的毒害! 

奢靡之风大行其道,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它不仅为腐败分子骄奢淫逸的生活提 
供了物质条件,而且成为他们侵吞公共财富、巧取豪夺人民血汗的重要途径。这 
正是奢靡之风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二.失业剧增,就业压力空前严重,已经危及到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永恒法则。当今世界各国历届政府无不把 
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施政的重要目标。因此,尽可能减少失业,为 
失业者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是长期制约我国社 
会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难题。据估算,农村至少有1.5亿剩余劳动力 
需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城镇和农村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大约1200多万 
人。安置待业人口,除了开辟就业门路,提供就业岗位之外,还需要相应的投资 
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一方面,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将有约 
3000万冗员下岗进入再就业大军。近几年国企改革步伐加快,为实现三年扭亏脱 
困的目标,推行“减员增效”,约1750万员工下岗。另方面,随着技术革新和技 
术改造,产业结构提升,单位资本吸纳劳动力的数量相对下降,从而加大就业的 
压力。2001年末,城镇职工为13005万人,比上年减少462.5万人。2001年初,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57.3万人,当年新增下岗职工234.3万人。年末,实有下岗 
职1515.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者为6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6万人,登记失业率 
为3.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特别是我国入世后,近期由于外来竞争的 
冲击,今年城镇失业人口将可能增加200万人。2002年,下岗职工未再就业和失 
业人员,将达到1500万人。 

近几年,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实现了GDP高增长。但经济高增长却没能 
带动高就业。相反地,二者比例呈下降趋势:“八五”时期为1:120;“九五” 
时期为1:80;“十五”前几年降为1:40。如果仅看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下降 
的趋势更严峻:从1998年2001年,再就业率分别为50%、42%、35%、30.6% 
。今年3月末,下岗再就业的职工为22.2万人,再就业率仅4.3%。按常规,高 
增长应当带动高就业,扩张性政策通过刺激需求应取得高就业的效应。但我国近 
几年却出现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目前城镇失业和不充分就业人口达到8%以上 
。这是应当认真对待的。就业形势的严峻还表现在农村潜在失业和流动性失业上 
升。一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就业难。据估算,现在进城务工的农民大体上稳定在 
7000多万人的规模上。农民工就业的特点,一是流动性强,稳定性低;二是失业 
率高;三是社会保障覆盖面极小。近几年由于城镇下岗职工大量增加,农民工就 
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有些地方政府对使用农民工作出种种限制,某些工种或行业 
甚至禁止雇佣农民工。其次,关闭“五小工厂”,整顿乡镇企业,导致农村非农 
产业中大量员工返回田间,处于潜在失业状态。再次,入世后外国农产品大量进 
口将可能导致农村减少1000万个就业机会。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加剧了就业形势的 
严峻性。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缓解和减轻就业压力的重要支柱。但是,我国社 
保现状是:一、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没有采取“先挖渠放水”的步骤,以致推行“ 
减员增效”大量职工下岗后,社保才匆匆起步;二、社保覆盖面过窄,主要限于 
城镇国有企业,除二三个省市,广大农民则被排斥在外,绝大多数农民工和部分 
外资企业员工均未参保;三、社保资金缺口大。去年的缺口约400亿元。 

三.扩张性财政政策遏制了经济增幅下滑的势头,却加深了潜伏的财政危机 

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全面“过热”。持续数年 
的二位数超高速增长,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节节攀高。为了遏制通货膨胀 
,给经济“降温”,政府不得不全面紧缩银根。但当时同时潜伏着由于经济“过 
热”酿成的财政和金融危机。“房地产热”。“开发区热”……,一浪高过一浪 
,再加上“反保守”的政治风潮,迫使银行敞开口子放贷,财政敞开国库花钱, 
终于酿成了苦果,政府不得不紧缩银根。尽管在执行紧缩政策过程中采取了“软 
着陆”措施,避免了经济衰退,但1995年以后还是出现了GDP增幅逐年下降的态 
势。在这一背景下,“适度从紧”的政策便被“积极财政政策”所代替,银根由 
紧转松。1998年开始,我国政府财政政策由紧缩政策转而实行扩张政策。所谓积 
极财政政策,就其基本特征而言,因为它是以增加赤字和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 
所以属扩张型财政。但是,目前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 
方面,实行持续5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取得了遏制经济逐年下滑的效应,使 
GDP年增幅在7%-8%之间高速平台上运行。另一方面,此项政策的效应已经在 
递减,负面影响在扩大。近4年GDP年增幅均不低于7%的速度,但扩张性财政政 
策的力度不仅没有减弱,相反继续强化。此项政策出现由反周期的短期对策蜕变 
为长期经济政策的趋势。它在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给财政乃至经济危机 
埋下了隐患。一是财政赤字成倍增长,财政收入对债务的依存度居高不下。 
2001年度财政赤字为1997年的4.24倍,财政对债务的依存度为31.1%,中央财 
政则高达50.2%。扩张性财政政策按照现在的强度继续下去,财政赤字和国债 
规模就可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使财政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困境,导致 
整体财政崩溃。二是近几年税收以超出GDP年增幅1倍以上的速度增长,使扩张性 
财政政策得以继续。但用自上而下地下达税收指标的办法强化税收征管增加中央 
财政收入,并不能增加财源,只不过改变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这一政策引起征 
过头税,加重了企业和地方的财政负担,不是养育税源,而是竭泽而渔。这不仅 
使“积极财政政策”作茧自缚,而且为其日后淡出设置了障碍。在国民收入分配 
过份向中央政府64.4亿吨,占用土 
地5万多公顷。 

——农畜产品污染严重,使人民健康受到直接损害。生态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现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粉尘、噪声、大气等污染,它还通过农畜禽产品污染, 
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由于大量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 
,使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污染物通过蔬菜、粮食、肉、蛋、奶、水产品等大量 
地进入人体,成为威胁人的健康的慢性杀手。 

近几年,当局采取了不少措施,加大了对环境治理的力度,开始显示出效益。但 
是,应当清醒地看到,按照经济自身的发展趋势,我国环境污染还有发展的可能 
。一是城镇化的步伐将加快,原有城镇的环境未根本改善,又面临着新城镇防污 
治污的任务。二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轿车进入家庭,将造成新的污染源。三是 
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展,传统产业发展,经济快速增长,将进一步增加资源和能 
源消耗,增加废弃物的排放量。四是用于生态建设和治理环境的资金难以大量增 
加,使环境治理的力度赶不上污染程度的增加。可见,治理环境,将经济快速增 
长纳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任重道远。 

九.社会信用危机蔓延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以使用法规和诚信商业道德双重约束为基础的信用经济之 
上的。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信用制度是包括法律、规章、司法、信用中介、信用信 
息、诚信道德等在内的完整体系。它是规范市场秩序、约束市场主体行为、降低 
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作效益、防范市场经营风险必不可少的重要机制。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包含二位一体的任务:一 
是制度建设,可称之为硬件;二是市场环境建设,可称之为软件。硬件方面的改 
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比之下,软件建设却严重滞后,突出的表现就是信 
用制度缺位,社会出现了全面的信用危机。 

——政府信用下降。一些党政领导干部热衷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虚 
报浮夸,报喜不报忧,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暗箱操作,改革专做表面文章。更 
有甚者,少数官员头戴“人民公仆”桂冠,滥用手中权力,徇私舞弊,大搞权钱 
交易,贪污受贿,花天酒地,欺压百姓。这些害群之马损害了政府形象,降低了 
政府信用。一些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为制造和贩卖假冒伪劣商品的厂商充当保护 
伞。 

——改革造假,是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失信的一大特色。在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 
,政策走型、机制变味、功能异化等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致使改革也面临 
着信用危机。例如,企业改制新瓶装陈醋、搞翻牌公司;打着上市旗号,干的是 
圈钱把戏;名义上兼并重组、摘牌,实际上逃废债务;会计帐目弄虚作假,欺骗 
股东。又如,实行招投标制,形式上公平竞争,实际上暗箱操作,内定中投入。 


——在商品交易中,不法厂商制造和贩卖假冒伪劣商品,坑蒙拐骗,搅乱市场秩 
序;偷税漏税;虚开增值税发票。 

——在金融领域中,“三角债”累清累欠,累结不清。借企业改制大量逃废银行 
债务,使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据人行统计,2000年末,在四大商业银行开立 
户头的改制企业62656户,欠贷款本息5792亿元,其中经查证被认定逃废债的企 
业32140户,占51.29%,逃废贷款本息1851亿元占31.96%。财政部抽查了 
320户企事业单位,其中,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占57%,资产不实比例在 
1%以上的占50%。 

——中介服务机构造假。健全的信用服务机构是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们专门从事征信、信用评级、商帐追收、信用管理等中介服务。改革以 
来,各地这些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之初,就定位不准,功能扭曲。许多中介组织不 
是以提供客观、公正服务为已任,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宗旨。所以,与客户串通 
一气编造假帐。假评估报告,欺骗公众。 

——伪造学历,买卖文凭,雇人代笔,骗取学位,权学交易,牟取职称。造假之 
风已殃及高校,祸至院所。 

社会信用失缺泛滥成灾,搅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加大了经 
营风险,已酿成又一社会公害。据估计,仅经济领域中信用失缺所造成的损失高 
达6000亿元。 

十.文化沙漠正在侵蚀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令人忧虑的是,在我国社会中涌动着一股暗流浊浪正在逐步地侵蚀和冲击精神文 
明。 

——大兴土木修建庙宇,不惜重金塑造神像。 

——改善企业经营,增加企业盈利,不是从加强科学管理中寻求出路,而是乞求 
神灵保佑。许多商店和工厂供奉神龛,香火不断。有的企业开张时举行参拜天神 
仪式。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受阻,适龄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一是受义务教育经费不 
足所困,二是“读书无用论”抬头。有个经济发达的省,农村辍学率竟高达三成 
。至于校舍破旧,教学设备残缺不全,教师素质低,在广大农村更为普遍。农村 
“普九”教育落后状态已经对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产生负面影响。我国现有文盲 
高达8507万人,大部分是农民。——城市居民重物质消费,轻文化教育。现代家 
庭都注重装璜,各种陈设一应俱全,但不重视文化教育,不愿购置藏书。有个大 
城市对1300多学生家庭进行调查,没有藏书的占9.1%,10册以下的占9.7%, 
10—50册的占32.1%。这种状况表明,家庭的教育功能正在被淡忘。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严重落后,技校毕业生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 
现有技工队伍素质低,高级技工仅70万,占技工总数的5%,而发达国家高达40 
%。高级技工已出现大龄化趋势,人才断档。有的城市出月薪6000元高价招聘高 
级技工,竟难如愿。 

——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专业化甚至产业化的态势。例如,有 
以拼装旧汽车为业的汽车城,有与“一汽”、“二汽”齐名的所谓“第三汽车制 
造厂”。有些制造名牌烟酒的黑窝头,从制商标包装材料,供应原材料,加工制 
造,运输到销售,分工协作,形成一条龙体系。更有甚者,现在造假已经扩散到 
文化、教育、科技领域,有个城市竟公然出现“枪手公司”,公开营业,四处散 
发广告,专门代写论文,提供从写作到发表一条龙服务。 

——一些地方政府,在利润动机的驱使下,打着发展旅游业的旗号,置国家法律 
不顾,公然出卖历史古迹和风景名胜的经营权,有的则让私商承包经营。 

以上对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矛盾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其中,有 
些问题是历史积存已久的问题,有些是基于我国国情产生的特殊问题,有些是经 
济转型过程中的问题,有的是当今世界外部影响下出现的问题,也有些是由于改 
革和发展的指导工作失误引起的。认真地剖析这些问题,采取切实的措施加以解 
决,实是保住改革成果、保持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4期 


(于祖尧    9/4/2002 3:36)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45.24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5.0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