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Corpus 版 (精华区)
http://chinese.pku.edu.cn/bbs/thread.php?tid=107645
【转帖】谁在塑造中国作家? 看看哪些作家正畅销? ( 2004-4-22 21:09 )
在英语里,
任何一个书写的人都可以自称作家。在维吾尔语里,作家与记工员、记者可以用同一个名词
。——王蒙
著书癖在人群之中泛滥,其中有政治家、出租车司机、女售货员、女招待、家庭主妇、
凶手、罪犯、妓女、警长、医生和病人。这向我表明,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作家,没有
例外,所有的人都有权利冲到大街上高声大喊:“我们都是作家!”——米兰.昆德拉
去年6月以来,余开伟、黄鹤逸、夏商、张石山、李锐等作家先后退出作协,“作家炒
作协”的现象愈演愈烈。年底,广东作协又进行改革,维持了数十年的专业作家体制率先在
广东终结。改革的要点,是不再对签约作家发放创作津贴和出版补贴、所有进入文学院的作
家都要经过选题申报、筛选、签约才能获得聘任、重奖优秀作品等,即所谓“只养选题不养
人”,一些媒体报道说,“本次改革,对原来一直被作协‘养’着、‘吃老本’的作家触动
最大,写不出来就得‘下岗’”。
数字显示,中国作家协会现有团体会员39个,个人会员6128人,其中具有专业作家身份
的全国不到200人。但现在有人退出作协,更多人拒绝加入,中国的作家、作协和文学是怎
么了?
作家的“门槛”
当林宇(化名)向别人介绍自己时,心态总是很复杂。他的名片上印着两行烫金大字:“
中国作协会员、专业作家”。可他说,现在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一身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
林宇是在上世纪80年代所谓“文学疯狂期”投身写作的。他从地方作协、省作协、乃至
中国作协,一级一级往上“爬”。进入地方作协,原则上要求在有公开刊号的杂志或书籍上
发表5万~8万字文章;进入省作协,需要有8万字以上的发稿量;据说当年林宇进入中国作
协时颇费一番周折。按照要求,他必须将两本个人专著提交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组,再由会员
组转交专家组审核通过。
中国作家协会成立于1953年10月。在上世纪50到70年代,能否加入作协,是作家身份认
定的关键。照林宇的说法,那些散落在作协之外的民间写字人,只能称为“写手”、“文青
”,当他成为作协专业作家,确定自己在文学领域、在经济上都受到承认后,他的心才定下
来。
这是仿照前苏联设立的专业作家制度。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是这样剖析的:
作家作为国家干部编制的人员进行写作,他们一旦脱离了作协,就失去了作品的发表权,也
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更谈不上住房、医疗等福利保障。这使作家写作只能体现国家的意志
,难有真正的个人立场。
拿了国家的钱,就要完成国家的任务。过去的专业作家,都有“创作任务”,而今天的
林宇,每个月的工资1200元,每年还有4800元的差旅费、办公费补贴。当然,他必须按年完
成10万字的发稿量。
每到年终,林宇经常为这10万字“作业”发愁。他说他身边很多人都会自掏腰包买书号
。一个丛书书号5万元,几个人分摊。加上印刷费,每个人出万把块钱。这些书的归宿,无
非自产自销,多半拿来送人,但一年的工作量毕竟完成了。
随着时代发展,这一制度的弊病已经有目共睹,但真正动摇“作家”门槛根基的,是社
会的经济体制转型。随着民营资本逐步参与到出版、发行和传媒中去、以及可随意发表作品
的互联网的兴起,铁板一块的专业作家体制开始松动。体制外的作家日益增加,很多写作者
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这跟国外的情形越来越像——今后,作家将不是一种职业,而是对写
作者的称谓。
《黄河》杂志副主编谢泳表示,如果说以前要成为作协会员,必须按规定发表多少作品
,现在已经没有人会认为成为作家还有什么“门槛”。在成熟的市场条件下,作家身份的认
定像其他职业一样,主要依靠市场的认可。而现在,作协与作家基本上不存在矛盾,即使有
,作家可以选择辞职,这一自由现在得到了保障。
古今中外,在常态社会中,完全依靠写作就能养家糊口的作家少而又少。在西方,作家
的生活来源不在稿费,而是有其他固定职业的收入。在中国,作家的稿费收入就更不值一提
了。
现在的情况是,作协保证了专业作家们生活的最大开销,比如住房和医疗,然后作家依
靠稿费调节日常生活。如果没有这些基本保障,中国大部分专业作家将难以生存。
据悉,广东作协的改革,是在有前提的条件下进行的。所有在广东作协供职的人,可以
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中自由选择。所谓公务员体制,就是保持比较低的工资水平,但其
他的保障比较稳定;而事业单位编制,则比公务员体制工资水平高,但各方面保障不那么稳
定。有了这种选择的前提,改革才能进行。因而在目前的现实条件下,广东作协的改革不具
有普遍意义。再过十年,等最后一批专业作家退休终老,这一体制将自然终结。
事实上,现在其他地方作协都是只出不进,不再吸纳新的专业作家。
面对市场:“向下飞翔的快感”
谢泳认为,最近十年,有一些不要单位的作家,他们在经济上是独立了,也没人再强迫
他们为意识形态服务。但他们面临另外一种困境——必须向市场低头,“而市场,我们知道
那是什么东西”。
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表示,作协与作家的关系早已不是权力关系,现在影响一个作家的因
素很多,比如市场,再特立独行的作家涉及到印数都会紧张,出版社让他改他就改,让他炒
作他就积极配合,这算不算一种权力?在这种市场权力下不是很多作家六神无主了吗?大家
都在享受向下飞翔的快感,不知道什么时候砰然落地。
似乎是为这番话做注解。去年被多家媒体炒作的福建籍“性作家”陈希我,有一肚子苦
水要吐。
1997年,陈希我加入省作家协会。按照惯例,他交纳了十年会费,总计200元。他得到
了一本全省作家通讯录,并定时收到汇报作协会员动态和发表信息的免费赠刊。但除此之外
,他没有参加过传言中作协的采风活动、文学座谈会,更不用说经由作协推荐到哪家文学期
刊发表文章了。
2003年,陈希我突然境遇大变。因为他小说中极具噱头的“性”描写,一夜之间,他的
写作突然吸引许多眼球,多家报纸和网站称呼他为“性”作家。文学期刊主动和他联系,向
他约稿,搞他的作品专号;多家媒体对他进行专访,大幅登载;他的一本以“性虐恋”为题
材的新长篇小说即将出版,出版社方面表示有多次再版的可能性……
虽然陈希我坚持认为,传媒和看客都将他的写作简单化了,仅仅抓住“性”,而看不到
他“文字的力量”,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市场的关注给他带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好处。
中国的文化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就像传媒大亨默多克说的,“成功的决窍就是低
估人性,把人性估计得越粗俗越好”。市场要求作品必须以大众能理解的方式,说得一清二
楚,这对作家和文学的损害非常大。
“与体制内作家相比,现在一些年轻作家的成长历程不一定更好。一帮年轻人有点小才
能,写点小说,在城市里泡着,吃喝玩乐。把作家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这很可怕。”
“关键取决于作家的才能,取决于他内心的力量。怨天尤人,在外部因素上大做文章,
可能掩盖了我们在才能上,内心力量上的缺欠”。李敬泽说。
大作品如何可能?
实际上,在退不退出作协、是否主动接受市场包装的问题上较劲,并没有多大意义。李
敬泽说,假设明天中国作协解散了,中国文学就会好了吗?真正需要勇气的不是退出作协,
这只能说明作协现在不受待见。现在让一位作家退出作协,可能比让他停用手机还容易。而
我们的作家,他们怀揣中产阶级的梦想,享受市场带来的一切好处,却在耍这种小姿态。
作家王蒙说过,跟过去相比,中国文坛现在是非常多样,但形成不了一个趋势、一个大
家共同关心的主题,或者共同推崇的一个作家。社会上对文学的关注好像也没有过去那么高
。有人觉得作家不关心人民,不关心现实,在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人民也就不关心文学了
。还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开始再现,文学必然被排挤到边缘去。
陈思和也认为,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知识分子原先所处的文化中心的地位渐
渐失落,而向社会边缘滑行。一方面,在社会理想激情再三受挫后,难以很快重新获得明确
统一的追求方向和动力;另一方面,暴露了精英意识自身浮躁膨胀的缺陷。
李敬泽说,作家不要老是埋怨时代,一会说这个妨碍了他、那个制约了他,而不从自己
的内心找原因。平心而论,最近十年中国作家还是出了一些成果,在文学这件事上也需要耐
心。
上海作家陈村表示,大作品不是计划出来的,只能耐心等待。偌大一个中国,人各有志
,会有人去做一些事情。文化包括文学,本来就是社会的奢侈品,其走向很难确定。如果将
中国文学史上中前面最好的50位作家都去掉,中国文学就不好看了。而这50人的出现总是带
有偶然性。奢侈的含义还在于,社会要养那么多无聊、无能甚至无耻的人,然后才能出一两
位大师。(李剑敏/粲然)
哪种作家正在“畅销”?
影视作家
文学不景气,“触电”成为作家名利双收的捷径之一。王朔、海岩、刘恒、苏童、刘震
云、北村……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家。以擅长历史皇帝题材的二月河为例,《雍正皇帝》
第一部稿费不过千字25元,畅销以后涨到千字45元,6%的版税。1999年,央视同名电视剧播
出后,《雍正皇帝》越卖越火。仅此一部小说,二月河便可拿到150万元的稿酬。
据悉,《二月河文集》每套定价310元,出版社五年内销售不得少于10万套,版税为12
%,仅此就要支付330万元。
少年作家
书卖得好的人其实并不少,而且越来越低龄化。现年21岁的韩寒,一本《三重门》卖了
100万册,赚了200万。20岁的郭敬明紧随其后,去年底上市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一月卖出
了五六十万。不过这位少年作家最近因涉及抄袭惹上了官司。
美女作家
这一头衔大家都不陌生,九丹、卫慧、棉棉……
美男作家
相比美女作家,美男作家属于新制造。长江文艺出版社透露,2004年将以5万册起印力
推葛红兵的新作《沙床》,并宣称葛红兵是他们打造的全国首位“美男作家”。此事在文坛
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提出中文写作进入了男色时代。
性作家
作家陈希我。
网络作家
安妮宝贝、李寻欢、王猫猫、慕容雪村、水晶珠琏……众多网络作家队伍在旦夕之间崛
起,形成了一股写作的洪流,以完全不同于纸质文学的方式存在和恣肆着。“出名要趁早”
,无数文学青年通过网络的跳板蜂拥而至,以各自独特的方式确定自己在网络作家群体里的
地位,并和传统媒介打得火热,将作品搬到网下
--------------------------------------------------------------------------------
心已碎。泪花片片。染红满地枫叶。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