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wen (1), 信区: CIV
标 题: 欧进萍院士的学术和教育成就(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4年01月05日18:20:28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T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Awen 所发表 】
欧进萍院士的学术和教育成就
简 历
欧进萍院士1959年4月生于湖南省宁远县。1978年于湘潭大学大学毕业;1983年于武汉理工
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导师:李桂青教授);1987年于原哈尔滨建筑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导师:王光远院士);1990年在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提升教授并
留校任教;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1995年1月-19
96年1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国家地震工程中心作访问教授。1998-2000任原哈尔滨
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1999年起任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副校长,2000年任原哈尔滨建
筑大学和原哈尔滨工业大学合并组建的新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
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
金评审委员会委员和工程学科组副组长、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海洋
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曾任副组长),以及国际结构控制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中
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国内其它多
个二级学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及《Journal of Structural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Health Monitoring》等多个学术刊物编委和副主任编委。
他培养毕业了博士23人、硕士32人,指导出站的博士后13人。其中,培养毕业的博士已有
三人提升为教授,并担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学术创新成果
欧进萍院士的学术创新成果主要分为四个方面:①结构地震损伤与动力可靠性;②结
构振动控制;③重大工程结构健康监测;④海洋平台结构安全保障技术。
1.1 结构地震损伤与动力可靠性
从1980起欧进萍院士开始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为我国防灾减灾工程的基础理论发展作
出了突出贡献。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理论与应用方面,他提出了结构的主余地震动随机模型、地震
损伤定量分析与性能设计方法,率先使结构地震损伤性能设计进入工程应用。在结构体系
的动力可靠性分析方法方面,他建立了整体极限状态下的结构抗风、抗震等效静力可靠性
分析方法,解决了多自由度结构体系的动力可靠性难题。在结构模糊随机振动的基本理论
方面,他建立了与确定性振动和随机振动平行的模糊振动和模糊随机振动理论。
上述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于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者:王光远、欧进
萍);1998年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1998年出版著作"结构随机振动"(
高等教育出版社,欧进萍、王光远),该书成为我国土木工程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教材
。
1.2 结构振动控制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面向学科前沿和工程需要,他系统地发展了结构耗能减振技术,取
得了结构振动智能控制的多项成果,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结构被动耗能减振技术与设计方法方面,他研制开发出四种新型耗能减振阻尼器,建立
了耗能减振结构抗风和抗震设计方法以及地震损伤性态设计方法。在结构振动的智能控制
方面,他研制开发磁流变和压电-摩擦智能阻尼控制系统以及主动质量磁驱动控制系统,o
创建了结构振动控制系统优化设计的统一理论和方法。他所领导的课题组是国内全面掌握
磁流变液制备、测试装置、智能阻尼器和控制器设计制造,并实现产品定型化的单位。上
述研究成果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请国际发
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部分成果已被新修订的《建筑结构抗震
设计规范》采纳,并正在主持编写《建筑结构消能减振设计与加固规程》;2003年出版著
作"结构振动控制--主动、半主动与智能控制"(科学出版社,欧进萍),该书得到国际结
构控制学会主席、秘书长和著名教授好评,并应邀翻译成英文。
欧进萍院士在结构振动控制的基础隔震、被动耗能减振、智能控制三个领域中的后两个领
域被公认为在我国发挥着带头和牵动作用,鉴于他在该领域的突出贡献,被选为国际结构
控制学会中国分会主席和《Journal of Structural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Health
Monitoring》(《国际结构控制和智能健康监测学报》)中国大陆唯一编委。1.3 重大工
程结构健康监测
自90年代中期他开始研究重大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结构智能监测实验
室;2003年与美国、日本和韩国等五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智能结构技术亚
太协作研究中心"(APNiSST,6成员之一,中国大陆唯一成员);应邀参加"国际结构健康
监测工作组"(IWGSHM,中国大陆唯一成员),牵头申办、并获准在中国主办"第二届国际
结构健康监测与智能结构会议" (SHMII-2,2005)。
在结构监测的智能传感元件方面,他研制开发出光纤光栅系列封装传感器、压电薄膜裂纹
监测传感器、机敏混凝土和碳纤维筋应变传感器,上述部分传感器已经定型化,并正在产
业化。在结构健康监测智能系统方面,他建立了智能传感监测集成系统、无线传感网络系
统和结构实时安全评定方法。
上述研究成果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
欧进萍院士在重大工程结构智能健康监测领域被公认为在国际和国内发挥着带头和牵动作
用,在许多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活动中担任重要职务。1.4 海洋平台结构安全保障技术90
年代以来,紧密结合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工程的迫切需要,他系统地发展了海洋平台结构安
全保障技术。
在海洋环境随机荷载及其组合方面,他提出海洋环境疲劳荷载(风速、波高和冰厚等)谱
的统一模型,海冰动力作用随机过程模型和我国局部海域风和海浪联合概率分布;在海洋
平台结构的安全评定方面,他提出了平台结构损伤的量化处理与演化分析方法,平台结构
安全评定与可靠度评定理论与方法以及平台结构实时安全监测技术;在海洋平台结构的冰
致振动机理与控制方面,他建立了在平台结构海冰自激振动判据,平台结构自激振动和强
迫振动的耦合效应及其动冰力作用的统一模型,平台结构阻尼隔震体系和主动质量磁驱动
控制系统。
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于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技
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2001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在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九五"资助重大项目的24个专题年度考核中连续三年评为第一;已申请国家发
明专利2项;专著《海洋平台结构安全评定--理论、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欧进萍、
段忠东、肖仪青)是我国唯一一部关于海洋平台结构安全研究的专著。
2.工程应用成果
欧进萍院士不仅在基础研究中取得创新性学术成果,还十分重视工程实践,上述四个领域
的学术创新成果均在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目前,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工程应用项目19项,
其中工程总造价超过1亿元的项目有10项。
在结构地震损伤与动力可靠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北京饭店和沈阳市政府大楼等7座
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和山东滨州黄河公路大桥斜拉索振动智能控制中,山东滨州黄河公路
大桥斜拉索振动智能控制是国产磁流变液阻尼器在我国实际工程中的首次应用,也是我国
第一个采用半主动控制系统与方法的工程应用实例,对推动结构振动控制在我国工程中的
应用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在重大工程结构智能健康监测和海洋平台结构安全保障技术方
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深圳地王大厦(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南京三桥和山东滨州黄
河公路大桥以及哈尔滨松花江斜拉桥等7座桥梁工程,渤海8号和渤海JZ20-2MUQ等3座海洋
平台结构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采用欧进萍院士的安全评定方法的研究成果
,渤海8号平台延长服役三年,新增石油产量9万余吨,新增产值和利税1.68亿元。上述成
果极大地促进了重大工程结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与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提升了我国重大
工程结构防灾安全水平,对我国跻身该领域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3.组织和参与国家科技规划和论证
欧进萍院士积极组织和参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规划和论证,对我国土木工程领
域的发展方向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其组织和参与的国家重大科技规划和论证主要有:
l 在专家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执笔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五"优先资助领域-
-"重大工程灾害与防治"的论证报告;
l 在专家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执笔完成了"中国和美国新世纪地震工程与减轻地震灾害合
作研究计划";
l 主持论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五"重大研究方向--"重大工程的灾变行为与健
康监测";
l 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重大工程
结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并获批准;
l 牵头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五"重大研究项目--"重大工程灾变行为与智
能监测";
l 作为主题专家组副组长,协助组织和参与完成了"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和重大专项战略目标论证报告和研究立项与指南"(总计
划经费3.6亿元)';
l 作为专家,完成了国家863计划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智能安全防
护技术"研究基地建设的立项指南。
4.组织与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欧进萍院士因其很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结构控制和结构智能监测领域
赢得了极高的学术地位和声誉,起着牵头和推动作用,也使我国该领域在国际学术界占有
重要的地位。
l 2003年,他与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等五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
智能结构技术亚太协作研究中心"(APNiSST,6成员之一,中国大陆唯一成员);
l 2003年,他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代表应邀参加美国科学基金会和欧洲科学基金会组织的E
SF-NSF WORKSHOP on Advancing Technological Frontiers for Feasibility of Smart
Structures,并任观察员;
l 2003年,他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代表应邀参加"国际结构健康监测工作组"(IWGSHM);
l 2003年,他牵头申办、并获准在中国主办"第二届国际结构健康监测与智能结构会议"
(SHMII-2, 2005);
l 2003年,他牵头申办、并获准在中国主办"国际结构振动学术会议";
l 2003年,在"第一届国际结构健康监测与智能结构会议(日本东京)"上,他代表中国
大陆作"中国大陆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与应用发展"学术报告,并代表中国大陆学者在开幕式
上发言;
l 2003年,他牵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重大工程结构智能健康监测
系统",并获批准;
l 2002年,他参与组织"第一届中日国际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学术会议"(2002,上
海)和"第二届中日美国际结构健康监测与振动控制学术会议"(2004,大连);
l 2001年,他执笔完成了'中国和美国新世纪地震工程与减轻地震灾害合作研究计划'。
l 2003年在国内高校首次推出聘请国际一流大学知名教授兼职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
师,第一批签约35名国际知名教授,并已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9.32.102]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9.32.10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9.7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