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ain (江南好), 信区: CRC
标 题: 数字无线本地环路(三)
发信站: 紫丁香 (Mon Sep 29 16:46:07 1997)
除了上述三个基本部分之外,可以单独设置网络管理系统NMS(Network anagement
System)来负责网内设备的监测,故障诊断和维护,并对网内业务量进行分析和预测。一
个NMS可以为多个控制器提供管理服务。NMS可通过专线与控制器连接,也可以通过市话
网或其它数据网与控制器连接。GGGG-613c0530.g00T3:
三、多路传输的三种基本方式
从无线用户环路的构成可以看到,基站要和若干用户终端同时通信,所以基站通常
是多路的,有多个信道。而用户终端一般只供有限用户使用,所以无线用户环路与移动通信类似,有一个多址连接的问题。
目前,在无线通信中应用的多址方式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
址(CDMA)。不论那一种多址技术,其实质是必须存在一种具有某种相关性的物理量,利
用相关性实现系统的多路传输而互不干扰。如频分多址技术利用的是无线信号频率的
相关性,实现不同频率信号的多路传输,而时分多址则是利用时间域内的相关性实现多
路传输。
由于频率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有限的频率资源难以满足用户容量无限增长的要求。
而时域与频域是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的,所以频分与时分的多址传输在容量的增长上
都存在有无法克服的困难。目前为无线通信领域备受关注的码分多址(CDMA)技术,是
通过提供自相关特性好的码序列作为地址码来实现多路传输,常用的地址码有M序列
、Gold码和Walsh函数正交码等。由于地址码并不是一种资源,不受资源有限的制约,
所以CDMA系统在容量上要比FDMA和TDMA具有天然的优越性。
T5:(一)频分多址(FDMA)方式
频分多址的方式是将固定用户(或手机)发出的信息调制到无线特性频带内的不
同载频位置上进行传输的一种方式。这些载频在相应的频带上依次分布,互不重迭。
基站可以根据载波频率的不同来识别发射地址,从而实现多址联接。图二是频分多址
方式的示意图,其中B为无线通信所占的频带,f1、f2、f3......fn为载波频率,代表N个
互不重迭的频道。
一般情况下,频道宽为25KHz,N个频道在频率轴上严格分开,但在时间和空间上是
重迭的,这样在接收端可以利用不同的频率滤波器就可以选择出所需频道的信号。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都可以采用频分多址方式传输。对于数字通信来说,在发送
端,模拟话音必须转换成数字信号,在接收端,数字信号又必须还原来模拟形式。通过话
音编码就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转换。T5:(二)时分多址(TDMA)方式
在时分多址方式中,分配给用户单元的不是一个特定的载波频率,而是一个特定的
时隙。每一个固定用户或手机只在规定时隙内向基站发送信号(突发信号),基站接收这
些顺序发来的突发信号,处理后转送出去,也就是说,这些信号在时间上严格分割,互不
干扰。
时分多址只能传送数字信号,话音信号必须先通过数字话音编码变换成数字信号,
再送到调制器对载波进行调制,然后以突发信号的形式发送出去。一般若干个固定用户
或手机的信号使用一个载波。与FDMA相比,TDMA可以有效地提高频谱利用率,同时可以
利用时隙监测从周围基站发来的接收信号电平,判别移动手机的跨区状况,容易进行频
道切换控制。
TDMA的定时,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网同步,是TD-MA系统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用户
到基站的距离不等,到达基站信号传输时延不同,基站往往难以按时隙顺序来接收用户
信号。无线通信的这个特殊问题,有时使系统不止使用一种多址方式,例如在系统的上、
下行线路可分别采用TDMA与FDMA方式。T5:(三)码分多址(CDMA)方式
众所周知,CDMA的基础在于扩频技术。扩频技术自5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至今已有
40多年的历史。七十年代以后,扩频技术首先在军事上获得应用,主要用于测距和定位,
如全球卫星定位测距系统(GPS),联合战术信息发展系统(ITIDS)等。八十年代中期,欧
洲CEPT所属GSM工作小组在确定GSM体制时,各国厂商提供的选择系统中,其中CD-900,
MATS-D均采用了CDMA方式。其它如SFH-900和DMS-90也采用了相应的扩频技术。在八
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数字蜂窝通信中的多址技术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这也推动
了CDMA技术的高速发展。
在码分多址(CDMA)方式中,发射载波大都受到两种调制,一种是地址码的调制,另
一种是基带信号(一般是数字信号)的调制,最后发射的信号一般占有极宽的频带。接收
时,对某一地址码,只有宽带噪声。这种每个用户具有特定的地址码,利用公共信道传输
信息的通信方式叫做码分多址的方式。
CDMA采用宽频传输,允许所有用户在相同时间、相同频带内进行通信,因此它具有
较强的抗多径衰落能力,抗阴影效应和抗多普勒效应。
由于CDMA是在低功率谱密度下传输,一般其信号电平要比其它多址传输方式低20
~30dB,因此具有很好的保密性与隐蔽性。在CDMA中,有用信号比干扰信号的功率要低
得多,不易发现,而且大大减少了对人身有害的电磁污染。
因为码分多址具有很强的抑制干扰的能力,可以使频率在相邻小区重复使用,从
而可以获得大的系统容量。从理论上来说,CDMA系统容量可以是FDMA系统容量的20~30
倍。
频分多址系统和时分多址系统分别依据用户占用不同的频率和时隙来区别信号,
而码分多址则是通过地址码解扩,使有用信号功率大大高于干扰信号功率,也就是依
据功率来区别信号。假若所有用户均以相同功率发射,则靠近接收基站的用户信号到
达基站的功率较强,而距离较远的则较弱,强信号将掩盖弱信号,这就是移动通信中的远
近效应问题。由于CDMA系统依据功率提取信号,因此远近效应问题尤为重要。CDMA的远
近效应问题是通过自动功率控制解决的,系统用户必须根据传输环境,自适应调整发射
功率,这是CDMA技术的关键所在。GGGG-613c0530.g01
--
※ 来源:.紫丁香 pclinux.hit.edu.cn.[FROM: sys02.hit.edu.c]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