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dc (高个子,大胖子), 信区: CRC
标 题: 无线个人通信发展浅谈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2月20日18:35:28 星期三), 站内信件
——一、个人通信的概念
——全球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随着信息时代的变化
和
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人们又提出了个人通信的设想和概念。所谓个人通信,
是
指利用任何网络在任何时间能向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提供任何方式的通信服务
。
这是集移动通信为一体,以个人信息为服务对象,实现无约束的自由通信。
其
目标是:全球为一村,全球为一网,全球一人一号码。实现个人通信的网络
被
称为个人通信网(PCN)。个人通信网由无线或有线接入网络、固定的宽带
传输
网络和智能网络组成。实现个人通信的业务被称为个人通信服务(PCS)。
个人
通信是人类通信的理想目标,现在研究的各类通信系统都朝这一方向努力。
——二、无线个人通信的特征
——无线电通信作为通信一个分支,在整个通信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无线个人通信是基于无线接入方式的通信系统,有着独特的特征。
——1.无线化。无论在室内、室外、城市、乡村、全球都可以通过无线信
道接
入方式进行通信。
——2.个人化。每个通信者分配有属于自己的唯一个人号码(PTN),即全
球
一人一号,利用个人通信器实现通信到个人。
——3.移动性。移动的人利用随身可移动的多模式终端(即个人通信器)
,随
时随地可接入任何网络与任何人实现通信,这就超越了传输的终端移动性,
真
正实现个人移动性。
——4.大容量。灵活、开放式的体系结构,使任何用户在任何时间、地点
可以
接入个人通信系统,实现全球漫游、多媒体业务。
——5.智能化。用户呼叫寻址、传递、应答呼叫等待等用户业务和网络的
检
测、维护、控制等系统的运行全部实现智能管理。
——6.安全性。高水平安全和保密能力。
——三、无线个人通信的主要系统
——无线个人通信系统是立体的通信网络,天上的卫星通信系统和地上各种
各
样大小的蜂窝通信系统交叉覆盖。无线个人通信的主要系统包括:公用数字
无
绳电话系统、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无线用户环路、
专
用移动通信系统等。
——1.公用数字无绳电话系统
——公用数字无绳电话系统是一种元绳电话网络化、数字化、公用化的独特
系
统,该系统由网络管理中心、基站、手机和附属设备组成,具有双向呼叫、
过
区切换和漫游等功能。目前已投入运营或已制定标准的低功率公用数字元绳
电
话系统有CT-2、CT-3等。
——2.数字蜂窝通信系统
——数字蜂窝通信系统是网络采用蜂窝状数字化的小区制大容量的公用移动
通
信系统,其特点是用户量大、覆盖范围广、功能齐全,通信质量高。目前数
字
蜂窝通信系统已由时分多址(TDMA)系统发展到性能更好、容量更大的码分
多
址(CDMA)系统。典型代表:欧洲GSM时分多址(TDMA)、美国IS-95码分多
址
(CDMA)数字蜂窝通信系统。
——3.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主要分两大类。第一类是同步轨道移动卫星系统,利
用
地球上空36 000km对地静止轨道卫星(GSO)实现移动通信业务。第二类是
中低
轨道的移动卫星系统,这是非对地静止轨道卫星(NGSO)系统。利用距地球
表
面700~1 500km处低轨道卫星(LEO)和距地球表面10 000km处中轨道卫星
(MEO)提供移动通信业务。铱系统是全球最早的低轨道全球移动卫星通信
系
统,移动用户能在全球任何地点可实现直接通信。
——4.无线用户环路
——无线用户环路是利用无线系统代替电话交换局到用户住宅之间有线电路
的
一种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系统。它具有投资少、安装快捷、用户
安
装灵活等特点。
——5.专用移动通信系统
——在现在许多模拟专用移动无线电(PMR)的基础上,正在发展数字专用
移动
通信系统。专用系统适用于家庭、部门或团体的内部业务通信。
——四、无线个人通信的发展动态
——美国 强调个人通信业务,对实现无线个人通信的标准不加限制,即没
有标
准,只要做到服务满意就行,所以是多模式的。目前已有7种无线接入(或
称空
中接口)标准。这些标准主要都是以话音为主进行设计的。
——欧洲和国际电联(ITU)强调用统一的空中接口(标准)和网络结构来
实现
个人通信。它们以满足无线个人通信近期目标进行设计。IMT-2000是由国际
电
联提出并预期2000年建立一个具有全球性、综合化的个人通信网(PCN),
为全
球用户提供多媒体通信业务。分两阶段:第一阶段目标是实现2Mbit/s的无
线多
媒体通信;第二阶段目标是实现10Mbit/s的无线多媒体通信。
——中国 已开始个人通信的研究发展工作,并作为国家“863”计划通信技
术
主题进行研究。通过“八五”、“九五”规划的努力,争取在21世纪初提供
自
己的个人通信网。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20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