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dc (高个子,大胖子), 信区: CRC
标 题: 全球无线通信发展新走势及中国无线电管理的对策考虑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2月20日18:41:08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全球无线通信发展新走势
不论何时、何地都能与任何人实现信息交流的全球化个人通信,是人类追求的美好
理想。无线通信具有跨越时空进行信息沟通的灵活性,以及连接全球的无缝隙覆盖
普遍性,使它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通信方式,而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也将把人类实现
个人通信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当前,无线通信市场空前繁荣,无线业务日趋丰富,无线技术日新月异。纵观全球
无线通信业,目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有无线市场走势规模化、无线网络走势全球化
、无线业务走势数据化、无线技术走势宽带化、无线接入走势普遍化和无线知识走
势经济化六大趋势。
无线市场走势规模化
近二十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包括移动电话
、无线寻呼、卫星通信等在内的无线通信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并展示
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从全球范围来看,无线通信用户的年增量和增速都在持续逐年大幅度增长,无线通
信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的阶段。如今,快速发展的无线通信已成为信息产业中最为
耀眼的"亮点",并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移动用户数量大幅攀升,移动通信市场空前活跃
(1) 最近两年,全球移动电话用户的年增长数量已超过固定电话;未来十年内,
移动电话用户的总量将超过固定电话 。
据统计,1996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不到1.5亿,且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1998
年底已猛增到2.83亿,用户数量增长了近一倍;而到去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
超过了4亿户。目前,全球移动电话每天在以新增25万户的速度"爆炸式"增长。
据欧洲通讯和视听设备研究院预测,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到2000年年
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将增加到5亿户;到2008年,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将突破10亿
户。而到2010年,全球移动电话用户的总量将超过固定电话。有人还预测,未来五
年,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业务将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十年之内,从传输
接入的方式来看,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将平分秋色,各占"半壁江山"。
(2) 目前,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占全球移动用户的十分之一;今年内,全
国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量将超过固定电话。
近十年来,我国无线通信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增长幅度令人刮目相看。如今,中
国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无线通信市场。到去年底,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
已达4324万户,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三位,约占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十分之一。
目前,全国移动电话网络容量已达7500万门,由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经营的GSM网早
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GSM网。
80年代末,我国正式开办了移动电话业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入90年代
中期以来,我国移动电话发展出现了"雪崩效应",用户年增长幅度大大高于世界平
均水平。1997年7月,中国电信移动电话用户突破了1000万户。而从1997年7月到
1998年8月,仅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中国电信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增加了一千万户
;去年仅仅1至9月,中国移动公司又新增用户一千万户,如此高的发展速度在世界
电信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目前,深圳市的移动电话用户已达140万户,率先超过
了固定电话用户数量,平均每两人就拥有一部固定电话。调查显示,今年上海、广
州、武汉等一批城市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将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总数。
近几年来,全国移动电话增幅逐年递增,大有赶超固定电话之势。去年,全国新增
固定电话用户2100万户,而新增的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了1700万户。今年,全国预
计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800万户,而移动电话将新增2500万户(其中中国移动新增
2000万户,中国联通新增500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的数量将首次超过新增固
定电话用户的数量。
虽然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增幅强劲,但目前的普及率仅为3%左右,未来市场潜力十
分巨大。吴基传部长在去年10月在日内瓦电信论坛上预测,未来十年,中国的移动
电话用户将达到两亿户,接近固定电话用户的数量。
---卫星、寻呼、无线接入等业务持续发展
(1) 卫星通信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
卫星通信由于其一系列独特优势,已成为未来个人化通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
据统计,自60年代以来,全球已发射了约300颗GEO对地静止轨道卫星。80年代后期
,各种具有全球覆盖功能、以实现全球个人通信为目的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设计方
案纷纷出台。目前,在卫星通信领域,已呈现出高、中、低轨道( GEO/MEO/LEO )
卫星系统竞相争辉的景象,卫星通讯发展日趋活跃,未来市场前景总体看好。预计
到2004年,L、S、C、Ku、Ka、V(Q/W)频段的LEO/MEO/GEO卫星总数将达2000颗左右
。[4] 而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在宽带通信领域卫星通信将发挥更大的
作用。然而铱系统和ICO系统的"初师不利",应引发人们深入思考,如何将一系列
LEO/MEO/GEO手段与地面通信,包括市场需求在内进行正确有效的有机集成,充分
发挥其全球个人通信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对此,加速MSS的全球标准化,简化
LEO/MEO星座结构,降低投资成本、缩短研制周期,增加卫星自适应覆盖能力,与
地面系统从市场连接、至各类层面的有机综合等等,已成为促进LEO/MEO卫星系统
走向成熟商业运作的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在GEO 业务方面已显得比较成熟。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到去年,
我国已拥有国际卫星通信站15座,利用国际通信卫星开通国际双向电路一万两千多
条。全国已建成连接省会城市及部分开放城市的卫星地球站37座,已批准设置的卫
星通信网络124个,国内卫星通信网已具备了3万条双向电路的业务传输能力(由"
中星6号"和"中卫1号"两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36个转发器承担信道传输任务),各
类双向地球站5321个。在轨应用的静止卫星12颗,向国际电联申报卫星网络117个
,轨道位置43个。目前,全国通过卫星播出的电视节目35套,通过遍布全国的卫星
电视接收站使约88%左右的人口能够看上电视节目。近年来,邮电、金融、交通、
气象、新闻等几十个部门不断加快VSAT通信发展较快,已建立卫星专用网80多个,
建成各类VSAT地球站一万多个,为国民经济部门提供了有效的数据传输服务保障。
面向未来,卫星通信将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通信手段。
(2) 无线寻呼依然保持稳步增长
据统计,近几年来,世界寻呼用户的总数仍在以每年2500至3000万的速度递增,目
前全球无线寻呼用户总数已达1.8亿户。随着寻呼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未来几年
来无线寻呼业仍将获得持续发展。预计到2003年,全球寻呼用户总数将接近3亿户
。
90年代初,寻呼业务向社会放开经营之后,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寻呼市场充满了前所
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寻呼业务成为电信业务中发展最快的业务之一。自1995年起,
我国的寻呼用户平均每年以800-900万户左右的幅度递增,目前全国无线寻呼用户
已达7500多万户,网络容量已超过了1.2亿户,寻呼用户数量和网络规模均早已雄
据世界首位。近两年来,寻呼业在高速增长之后,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尽管目
前全国的寻呼用户虽然超过了7000万户,但普及率仅为6%,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而从不同的区域来看,目前我国城市寻呼普及率在15%左右,东南沿海地区寻呼用
户的普及率为10%。而中西部地区的寻呼普及率仅在3%左右,未来中西部地区尤
其是农村地区寻呼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决定其寻呼依
然有巨大市场潜力。一些资料预测,在未来5年里,寻呼用户仍将每年增长600至
800万户左右,用户总数有望突破1亿户。
(3) 无线接入、集群通信应用前景广阔
作为一种快速、经济的解决方案,无线接入成为当前接入网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电话普及率不高,无线本地环路应用前景十分看好。随着包括
中宽带无线接入在内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接入的应用前景将更为
广阔。
从80年代以来,集群通信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据有关资料预测,目前,我国数
字集群通信的潜在市场需求在800万至900万部移动台,14至15万个信道,市场价值
达500亿元。到2005年,全国需要135万部移动台、23500个信道;而到2005年至
2010年,则需要380万部移动台、54000个信道。
无线网络走势全球化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和电信市场的日益开放,不仅推动了无线通信网
络的全球化,而且掀起了跨国界的无线通信企业的购并、融合浪潮。从网络合作走
向网络购并,越来越多的无线运营企业希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拓展更大的
网络和市场空间。
---经济全球化推进了无线通信网络的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需求的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从而化客观上
要求无线通信网络能覆盖更大的范围,无线网络之间能互联互通、彼此漫游,封闭
的无线网络将不可避免地逐渐走向衰落,而拥有更为开放技术标准的、全球化的无
线网络将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不同的模拟网络系统之间难以实现相互漫游,这成为模拟移动通信的一大局限。进
入90年代,欧洲开发的GSM数字数字蜂窝移动电话投入商用;而欧洲和日、美制定
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标准。由于采用了开放的标准和协议, GSM得到了前所
未有的普及。经过多年的商用,第二代数字移动电话逐步形成了欧洲的GSM和北美
的cdma One两大阵营。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虽然支持同一制式、不同运营网络
之间的漫游,可是GSM和cdma One网络之间依然难以漫游,因此跨越无线网络制式
的鸿沟,构建一个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漫游的无线通信网络已是大势所趋。如今,
倍受人们关注并即将投入应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可望将地面移
动网、固定网和卫星网联结成为一个综合的、多媒体通信网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
上的网络全球化。
---各国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推动了无线运营企业间的购幷、重组
经济的全球化和无线网络的全球化,必然要求各国扩大通信市场的开放,以形成全
球化的、开放的通信大格局,提供全球化的跨国通信服务。顺应这种大趋势,近年
来,各国政府相继放松了对电信业的管制,市场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而1997年由
世贸组织70多个成员签署的《基础电信贸易协议》,则为电信业走向开放与竞争创
造了条件。
据美国Yankee group咨询公司的市场报告显示,到去年底,全球共拥有近875家无
线通信运营商,而到2000年底,运营商总数将上升到937家。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重
驱动下,全球主体电信企业间的重组、购幷联合頻频发生。仅1997至1999年的3年
里,发生在全球电信、信息业的较大重组、购幷、融合事件就有三十余起。[1] 而
去年以来,无线通信运营企业间更大规模的重组、购幷继续风潮迭起,极引人注目
。例如:
―― 去年9月中旬,AT&T与英国电信(BT)宣布成立一个Advance战略联盟,旨在
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移动电话网,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无缝隙移动电话服务,拓展无
线数据业务。这一欧美电信巨头的跨洲际大联合,引起了世界通信业的广泛关注。
目前,这两家公司的无线业务覆盖了17个国家,用户总数达4100万,两者的资产达
1500亿英镑。此项联合计划意味着两家公司可能最终走向合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移动和固定电话运营商。
―― 今年2月初,经过长达3个半月的讨价还价,英国的沃达丰(Vodafone)公司
与德国曼内斯曼(Mannesmann)公司达成了购并协议,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涉及金额
最大的公司购并事件。此次合幷涉及金额近4000亿德国马克,相当于2000亿美元交
易资本。据估计,合幷后的公司年营业额将达到34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五大上市
公司。沃达丰之所以决意兼幷曼内斯曼公司,归根到底旨在利用其互补优势建立一
个全欧无线通信网,期望在欧洲无线通信领域乃至全球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包括
AOL/Time Warner在今年2月进行的交易额为1840亿美元融合事件在内,其根本目标
是瞄准全球市场,抢占全球三网融合的制高点。
此外,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客观上也要求无线运营企业必
须在更大的范围内提供通信服务。任何企业要想依靠有限的网络提供完整的全球性
业务都会显得势单力薄。因此,购并、融合、互补成为各大电信公司联手拓展国际
市场、获取超额国际市场份额的必然选择。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20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9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