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dc (高个子,大胖子), 信区: CRC
标  题: 第三代移动通信进行曲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2月14日18:50:32 星期四), 站内信件

两个制式

——如果一切都能按计划进行,日本将于明年5月率先开通3G(第三代)移动电话
服务,瑞典爱立信公司将于明年10月向市场推出3G手机,欧洲大陆可望于2002年春
全面推广。

——3G移动电话的优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高速数据通信;另一个是可以在全球任
何地方均可使用手机的国际漫游。90年代以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CDMA系
统成为3G移动通信的最佳选择。由于全球使用统一频率即2GHz频带,而且进行了标
准化,因此按理来说3G系统能成为全球统一的通信系统,在全世界范围内无缝使用
。但不幸的是,就像2G系统无法统一一样,3G系统还是不能统一,3G移动电话标准
(IMT-2000)实际上还是分裂为两个制式。

——一个是由日本NTT DoCoMo。J-PHONE以及欧洲的通信商推动的W-CDMA制式。该
方式最高可以达到384kbps的高速数据通信,具有很高的先进性。另外一个是由美
国高通公司推动,日本KDDI ( DDI、IDO、KDD将于2000年10月合并成立的公司)
以及美国的各通信商计划采用的cdma2000。这一方式是将目前正在提供服务的
cdmaOne加以改进,数据通信速度最高为144kbps,其特点为可以应用现有的
cdmaOne设备与技术。

——在过去的10年里,以爱立信、诺基亚为龙头的欧洲移动通信业之所以能迅速发
展,并超过美国日本等国,GSM通信网立了一大功。据统计,目前全球共有375家
GSM运营商,其中90%都是爱立信和诺基亚的主顾。199O年,爱立信和诺基亚等联
手推出GSM系统后,它很快成为欧洲的主导移动通信系统,并从欧洲推向亚洲。而
在当时,美国的摩托罗拉等电信商没有加入GSM行列,仍旧专注于自己原先的系统
,它虽在美国国内和南美等地站住了脚,却在欧洲和亚洲失去了竞争力。日本也是
如此,当年选择了自己的系统(PDC),结果其产品被锁在国内市场,很难闯进欧
洲和美国市场。

——“吃一堑,长一智”,日本人吸取教训,开发3G系统时与欧洲人联合,使用同
样的系统。准备在3G时代卷土重来。

竞争越来越激烈

——NIT DoCoMo正在大力推动W-CDMA方式,并将“战线”扩展到海外。 NIT 
DoCoMO正在探讨投资国际通信厂家,加速开发可以在世界上使用的终端的业务。目
前DoCoMo采用的是日本独特的PDC方式,为了达到能够在全球通用的目的,就需要
可以用同一个终端同时利用三种方式的终端。

——今年7月12日,NTT DoCoMo宣布将投资英国的移动电话商Hutchison 3G UK 
Holdings(以下简称Hutchison 3G),金额达12亿英镑(约1944亿日元),取得
Hutchison 3G公司20%的股份。Hutchison 3G是香港Hutchison公司为了提供
IMT-2000业务而在英国设立的移动电话公司。

——在NTT DoCoMo大张旗鼓推动W-CDMA方式的同时,提倡cdma2000的美国高通公司
加强了其全球攻势。cdma2000的第一阶段将采用业界称之为“1x”的技术,把数据
通信速度提高到144Kb/s,这相当于目前cdmaone方式的10倍。

——在全球范围内,宣布采用cdmn2000技术的通信商在不久前还只有寥寥几家,而
今年夏季以来。相继有多家企业表示采用该方式。

——在大型移动电话服务商中,除了日本KDDI于今年5月决定采用cdma2000以外,
韩国的SK Telecom和KT Free Tel也宣布采用cdma2000。而到了今年6月中旬,中国
联通也宣布采用cdma2000。在美国,也有诸如Sprint PCS、Bell Mobile、Beli 
Zone等主要移动电话服务商表示采用cdma2000。此外,澳大利亚的大型移动电话服
务商TELSTRA也基本上决定要采用cdma2000。

——各通信服务商还公布了今后引进该技术的日程表。韩国的两家公司计划在
2000年10~11月相继开始提供商业服务。美国的Sprint和Beli Zone这两家公司将
从2001年上半年开始提供服务。而Bell Mobile则计划在2001年底之前开始提供服
务。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决定采用高通提倡的cdma2000的通信服务商不断增多的最大
理由,是因为“与W-CDMA相比,设备投资只有1/2。”即在于其低成本上。当然也
有意见认为从长远观点来看设备投资额两者相差无几,不过由于可以利用现有的设
备,可以肯定的是大幅降低近期的投资是毫无疑问的。

——在国际漫游方面,高通的技术也领先于W-CDMA,这使得高通的技术锦上添花。
DDI·I-DO联盟已经开始在韩国及香港使用cdmaOne终端的漫游服务,今年夏季该服
务扩大到了美国,9月份则扩大到澳大利亚。国际上采用cdmaOne的通信服务商中也
出现了可以在这些国家使用的终端。

——另外,高通方面正在开发可以同时利用cdmaOne方式和在欧洲以及大部分亚洲
国家得到普及的GSM方式的终端。高通官员指出:“如果拥有可以利用这两种方式
的终端,那么就可以在全球各地都可以通话。这样也就无需等到W-CDMA在全球普及
的那一天。”

——今年8月中旬,美国高通的子公司高QUALCOMM CDMA Technologies (QCT),
利用3G CDMA 1x Multi-Carrier,在全球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在上下行双向同步传送
153kb/s的无线数据传输实验。

——该传输实验是在使用了QCT公司的MSM 5000 Mobile Station Modem(MSM)芯
片组的CDMA无
线手持终端与配备了QCT CSM 5000 Cell Site Modem芯片的基站之间进行的。通过
双向电视会议、同步数据流电视、谈话室、Web浏览以及文件传输协议(FTP)操作
等多种用途确认了其运行状况。电视会议演示是通过接驳放在室内的膝上型电脑与
放在运动中的汽车内的膝上型电脑之间进行的。为了以超过144kb/s的速度同步双
向传输数据包。使用了高通公司的3G CDMA 1x试制的手持终端。

——在FTP文件传输试验中,以59秒成功发达了1MB的文件(相当于约140kb/s)。
这个速度相当于一般28.8kModem的约4.8倍。

——目前OCT公司正在韩国进行3G CDMA 1x方式的商用化试验。根据其结果计划在
2001年在韩国、日本、美国等开始提供商用服务。此次的传输试验中采用了QCT公
司开发的最新芯片组,由于得以确认了技术并成功地预见了系统成本,因此具有很
大的实用意义。

——另外高通还宣布,开始提供QCT开发的第3G CDMA 1x手持终端用Modem芯片组
MSM 3300 Mobile Station Modem(MSM)的工业样品及系统软件。该产品是世界第
一个对应多媒体的CDMA芯片组,该产品在手机电话所需功能的集成化方面,达到目
前迄今为止的最高水平。

——同时,高通公司还提供除了多媒体处理功能以外还配备了GPS功能的IFR3300芯
片。MSM3300和IFR3300从8月份开始供货。手持终端以及系统制造商可以开始面向
3G CDMA 1x的设计、试制手机,并进行功能确认等具体作业。

——做为1x的后续技术,高通还在积极推动采用在数据传输速度方面将会超过
W-CDMA的核心技术HDR(High Data Rate)。该技术接收声音及动态图像时的通信
速度,据说最高可达到2.4Mb/s,超过了W-CDMA制式的最高2Mb/s。

——在日本,IDO从7月份开始进行HDR实验,韩国、美国以及澳大利亚的通信服务
商也将开始实验。高通表示对普及HDR充满自信。“cdma2000在成本与技术两方面
都比W-CDMA更加出色。”

——由此看来,两阵营围绕着下一代移动电话的争霸战将会愈演愈烈。

日本将先行一步

——在目前的日本移动电话领域中,“i模式”人气越来越旺,然而业界的目光已
经开始投向第三代移动电话。在“2000’ 东京商务展示会”上,手机制造商高调
展示了第三代移动电话相关产世界上第一个第三代移动电话系统将于2001年5月在
日本现身。这就是由DoCoMo在东京23区、横浜市以及川崎市开始提供的服务。在此
之后,日本J-PHONE也将在2001年12月开始服务。两家公司都将在2003年底之前完
成覆盖日本全国。

——采用cdma2000的KDDI,与采用W-CDMA的阵营在服务地区扩展方法上面具有根本
的差异。KDDI将于2001年内引进cdma2000的主干技术cdmaOne 1X,将数据通信速度
提高到144kbps。使用2GHz频带的下一代规格的服务将从2002年9月开始提供,在此
之前将由cdmaOne提供相当于第三代移动电话电话的性能。

——cdma2000方面强调的是现实路线。日本DDI说:“如果采用与cdmaOne互换性好
的cdma2000的话,那么将能够顺利实现向下一代标准的过渡。”

——用户所关心的问题是,第三代移动电话是否能提供有吸引力的服务。DoCoMo的
战略是将i模式进一步充实改进,将动画及音乐等各种信息内容整合在一起,以“
移动乡媒体”做为第三代移动电话业务的龙头。

——KDDI则通过充实信息内容服务来与i模式对抗,并且试图通过采用低廉的因特
网接驳服务与W-CDMA阵营相抗衡。IDO经营规划部的官员指出:“在提供网络接驳
服务方面,我们正在探讨提供与固定电话相比也同样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作为象征日本IT前景的第三代移动电话受到日本通信行业的广泛关注,而作为
用户,则希望通过竞争获得廉价的服务。

——日本发展3G移动电话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日本发展IMT-2000两种方式概要

项  目 W-CDMA技术 cdma2000 
日本通信商 DoCoMo,J-PHONE KDDI 
数据通信速度 最高384kbps(接收时) 最高144kbps(接收时) 
服务开始时期 DoCoMo:2001年5月
J-PHONE:2001年12月 2002年9月(2001年度扩展cdmaOne功能) 
服务开始时的覆盖地区 DoCoMo:东京23区,横浜市,川崎市
J-PHONE:东京,东海,关西的部分地区 目前IDO提供服务地区的一部分,关西的
部分地区 
服务区域 DoCoMo:到2003年底之前人口覆盖率达到80%。
J-PHONE:2003年底之前人口覆盖率达到90%。 2005年底之前人口覆盖率达到90%
 
服务内容 电子邮件、信息内容服务的扩展版、高速因特网接驳服务、音乐/图像
Java程序传输服务、可视电话 EZweb的扩展版、高速因特网接驳服务、音乐/图像
Java程序传输服务、可视电话、金融服务 

3G移动电话的普及门槛高

——人们对于第三代移动电话的期待甚殷,不过在普及过程中尚存在必须逾越的障
碍。最大的问题是必须唤醒人们将现有移动电话更新换代。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
里,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已经很高。例如截止2000年4月底,日本移动电话的用户数
约5795万人,已经接近饱和。在我国,这几年移动电话的普及速度世界瞩目,我国
的“全球通(GSM)”移动电话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GSM移动电话网。按照目前的
发展势头和电信运营公司的规划,今后两年,我国还将有几千万人成为GSM移动电
话用户。从整个世界来看,相当一部分人是近几年才开始使用移动电话的。如果要
想促使他们更新换代,就必须使他们明白第三代移动电话比现有的移动电话(如
GSM)究竟在哪些方面优越多少。这正是难点所在。

——首先是第三代移动电话的覆盖地区问题。例如在我国,GSM移动电话网已覆盖
到全国城镇。如果换成第三代移动电话系统,其投资非常巨大,现有移动电话网与
第三代移动电话网并存的时间肯定不是短时间的。这势必造成未来的3G手机用户在
实际使用时将会存在着不少盲区。

——消费者对第三代移动电话的兴趣与习惯无疑还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今天,人
们使用手机主要看中的是它的通话功能。集众多功能于一身的3G手机出台后,裸机
价格不会便宜,各种服务也要收费,多花好几倍的钱来更换一台许多功能平时用不
太上的新玩意儿值不值?比如手机的短信息服务(SMS)功能,90年代初生产的
GSM手机就已具备,但被荒废多年,直到最近两年才在年轻人中间变得时髦起来。
再比如WAP手机,根据手机商家们的预测,今年年初以前就能迅速流行,结果手机
上市时间不断推迟,能提供的WAP服务太少,技术上也有许多不能尽如人意之处,
闹得许多买了WAP手机的人大呼上当。

——第三代移动电话的优越性究竟在哪里呢?比现有移动电话(如GSM)的优越之
处实际上在于通话品质及数据通信速度。然而,在通话品质方面,目前的移动电话
消费者还是能接受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有移动电话网中手机的通话质量
还在进一步提高。例如日本NTT DoCoMo公司配备到最新终端中的Hyper Talk技术,
由于采用了全速率压缩方式,将声音数据量扩大到过去的两倍(实效部分8kb/s)
,从而大大改善了通话品质。据说在第三代移动电话中,在Hyper Talk的水平上将
进一步提高1.5倍,通过确保最大12kb/s的实效数据量,使通话更接近于自然音。
不过,目前的Hyper Talk的通话品质做为一般会话实际上也足够了。

——另外一点,数据通信速度的高速化的确是一个很大优点。在目前的GSM移动电
话网的数据服务中,数据通信速度为9.6kb/s。而在第三代移动电话中可以提高到
384kb/s或2Mb/s的水平。当通信速度提高后,就可以发送动态图像等数据量大的
内容。

——不过,这里也潜藏看一个陷阱。那就是究竟如何使用这一高速数据通信功能。
目前考虑的部
分用途有图像传送、影视节目片断服务等,除此之外,各电话公司打算提供的可视
电话的前景究
竟如何,究竟会被一般用户接受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是个未知数。此外,由于数据通
信是按照数据
量收费的。如果认为它高速传输而放开胆子大量读取数据的话,就得付出非常昂贵
的费用。

——第三代移动电话最吸引入的恐怕是它的传输速度快,从理论上说3G手机的传输
速度能达到3844kb/s或2Mb/s。比目前手机信息传输速度9.6Kb/s要快得多,但
手机的速度将受到通信系统容量的限制,如系统容且有限,手机用户越多,速度就
越慢。据有关行家分析,3G手机将很难过到其理论速度。如果速度上不去,3G手机
就要大打折扣。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20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