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yb (凤凰涅磐), 信区: Computer
标  题: 程序人生 --- 中国篇 --- 《过河卒》作者畅谈程序人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Apr 23 14:23:41 2006), 转信

《过河卒》作者畅谈程序人生


嘉宾[主持人]: 

欢迎大家光临CSDN聊天室! 

[2003-8-7 13:40:00] 

嘉宾[主持人]: 

戴习为老师很快就到,请大家耐心稍候。 

[2003-8-7 13:41:00] 

嘉宾[主持人]: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现在提出来,我负责提交给戴老师,待会儿集中回答。 

[2003-8-7 13:42:00] 

嘉宾[主持人]: 

戴习为老师的大作《过河卒》我想大家都已经看过了。对书中的“老D”、“小D”都感到很亲切。今天我们把“老D”请到CSDN聊天现场,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把问题都提出来。 

[2003-8-7 13:49:00] 

嘉宾[主持人]: 

各位,老戴很快就到,请稍候。我是此次聊天的主持人韩磊,很高兴参与。希望和大家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2003-8-7 14:03:00] 

嘉宾[主持人]: 

我的ID是grhunter,请向这个ID提问题。 

[2003-8-7 14:04:00] 

嘉宾[戴习为]: 

大家好!让大家久等了! 

[2003-8-7 14:14:00] 

嘉宾[戴习为]: 

谢谢大家的热情参与!如果我的回答能满足大家的需求,我很高兴! 

[2003-8-7 14:16:00] 

嘉宾[戴习为]: 偶想问问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程序? 

如果逻辑思维清晰,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就可以做,当然自己还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2003-8-7 14:20:00] 

嘉宾[戴习为]: 

中国软件并一定走印度的路子,各国有各国的国情,如果非要走印度的路子,那是拿我们的下等马比别人的上等马。 

[2003-8-7 14:22:00] 

嘉宾[戴习为]: 戴老师:希望您能对刚走出大学校园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一些建议和指导,非常感谢! 

中国的学生在学校教学中计算机实践太少,对于刚出校门的学生来讲,重要的是迅速地跨过从书本到实践的这一步 

[2003-8-7 14:24:00] 

嘉宾[戴习为]: 中国程序员中一直有"三十以下做技术"的看法,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错误的,程序员一直可以做到70岁,美国五六十岁的程序员比比皆是。 

[2003-8-7 14:25:00] 

嘉宾[戴习为]: 想问问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程序?您是怎么认为的呢? 

凡是逻辑思维清晰的,有高中文化程序,就应该可以做程序,最重要的是要喜欢。 

[2003-8-7 14:26:00] 

嘉宾[戴习为]: 老D,当“卒”的乐趣在哪儿啊?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也很难回答。 

这个乐趣在于:一路厮杀,只进不退,死而后已。 

[2003-8-7 14:27:00] 

嘉宾[戴习为]: 在如今的大软件公司已经很多的情况下,还有创业的机会吗? 

绝对有,而且永远有。 

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好处,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好处,灵活,船小好掉头。大公司业务的结合部便是小公司出头的地方。 

[2003-8-7 14:28:00] 

嘉宾[戴习为]: 请问老D假如您刚开了家软件公司在资金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您会选者做系统软件还是做企业应用软件? 

都可以。 

[2003-8-7 14:28:00] 

嘉宾[戴习为]: 戴老,问一下,要撑握哪方面的知识以后,才可以做构架师~? 

概念清楚,对所有新技术要清楚,概念清楚。实际工程经验要丰富。 

[2003-8-7 14:29:00] 

嘉宾[戴习为]: 请问一下怎样看待大小公司的发展情况?小公司晋升的机会大,大公司项目大?如何权衡? 

这要问问自己: 

你是愿意做鸡头,还是愿意做凤尾! 

[2003-8-7 14:30:00] 

嘉宾[戴习为]: 戴老师:怎样才能更快更好的跨过书本到实践这一步呢?您能具体谈谈吗?谢谢! 

从实战出发,带着问题去,即用先学! 

[2003-8-7 14:31:00] 

嘉宾[戴习为]: 在美国硅谷的IT华人趋向做技术?还是管理? 

绝大部分华人是做技术。 

[2003-8-7 14:31:00] 

嘉宾[戴习为]: 在美国硅谷的IT华人趋向做技术?还是管理? 

我的最高水平是曾经赢过系里的冠军。如果要我只能在帅和卒中选择的话,我选择当卒! 

[2003-8-7 14:32:00] 

嘉宾[戴习为]: Linux在企业应用方面的前途是不是比windows更广阔?Linux发展如此之快您是怎么看? 

这是个大问题,连比尔盖茨都不好回答。 

Linux在服务器上的成就已经很大了。Linux和windows鹿死谁手还有待考察。 

[2003-8-7 14:33:00] 

嘉宾[戴习为]: 关于程序员目前的薪资水平,您有什么看法?在目前情况下,程序员的普遍工资是高了还是低了,另外,您认为程序员的工资与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是否必须有高低之分? 

工资水平应该说,基本上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很难评价高低。 

但中国程序员与其他行业的工资比较,这个差距大于美国。 

[2003-8-7 14:34:00] 

嘉宾[戴习为]: 请给年轻的程序员一些“人生忠告”。 

永不服输,永远努力,失败肯定是大多数的,胜利肯定是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 

[2003-8-7 14:35:00] 

嘉宾[戴习为]: 系统分析师一定要从程序员做起吗? 

不一定。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系统分析师可以从来就没有做过程序。 

[2003-8-7 14:36:00] 

嘉宾[戴习为]: 能简单介绍一下您在微软时的开发环境吗? 

当时是在NT的环境下,使用标准C语言。 

[2003-8-7 14:36:00] 

嘉宾[戴习为]: 老D,你的经历可以说富有传奇,请问什么时期对你的如今的事业影响最大? 

高中三年,因为高中时代基本上是一个世界观形成的年代。其实这也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体会。国外的心理学家也有这种说法。 

[2003-8-7 14:37:00] 

嘉宾[戴习为]: 戴老师,你怎么看“不想当将军的的兵不是好兵”? 

将军不是光靠想就可以当的,而一个优秀的卒是每个人都可以当的。 

[2003-8-7 14:38:00] 

嘉宾[戴习为]: 请问老戴:可以透露一下近期的工作安排吗?电视剧拍得如何了?是什么体裁的? 

消息传播的很快啊。 

仍然努力工作就是了。没有浪费时间。 

[2003-8-7 14:39:00] 

嘉宾[戴习为]: “小D”现在怎么样了? 

小D现在工作的非常愉快,也很有成绩! 

[2003-8-7 14:40:00] 

嘉宾[戴习为]: 老D,请谈谈你在美国创业的酸甜苦辣。 

有点像可口可乐,呵呵。 

[2003-8-7 14:41:00] 

嘉宾[戴习为]: 老D,您在最底层的编码做了多长时间呢? 

我软件生涯中的一半时间都是在做底层的编码。 

[2003-8-7 14:42:00] 

嘉宾[戴习为]: 自己开发的软件做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商业化(比如你卖给微软的那样)? 

要看你的用户是谁,如果用户是最终用户,当然要做的很完整,充分的测试,要有充分的DOC,如果用户是公司的话,公司最关心的是算法的先进性和完整性,至于其他的商品化问题,这是由大公司去解决的。 

[2003-8-7 14:44:00] 

嘉宾[戴习为]: 老D,您觉得国内的IT环境,IT文化如何? 

如果实话实说的话,不理想。 

对于个人而言,难以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稍显浮躁。 

[2003-8-7 14:45:00] 

嘉宾[戴习为]: 学历重要吗?假如你开的公司招开发人员,你会把学历放在第一吗? 

不是的,学历不重要。 

无论是XP还是其他微软的其他各个产品的关键人物中,高中生大有人在。 

[2003-8-7 14:46:00] 

嘉宾[戴习为]: 资本与知本您怎么看待他们的关系? 

缺一不可。 

但知本更重要一些。 

[2003-8-7 14:47:00] 

嘉宾[戴习为]: 请您比较一下中美的IT文化。 

这是很好的题目,但题目很大,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讲完的。 

如果一定要我实话实说的话,美国更踏实一些。中国人非常适合做软件,中国要想赶上去,一个踏实的大环境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2003-8-7 14:48:00] 

嘉宾[戴习为]: 技术更新太快,对于这种技术的跟进您有何好的建议? 

软件业恐怕是我所知道的技术更新最快的行业之一,没有好的办法。 

如果硬要说的话,就是要对概念清楚。 

技术更新快是吃这碗饭最大的挑战。 

[2003-8-7 14:50:00] 

嘉宾[戴习为]: 你觉得女生适合做程序员吗? 

可以啊。 

[2003-8-7 14:50:00] 

嘉宾[戴习为]: 我一直想做个好分析师,就是不知怎样朝那里走,请老师指点。 

知识面要宽,数理基础要好。 

对于分析师而言,这比其掌握一门语言或工具更重要。 

[2003-8-7 14:51:00] 

嘉宾[戴习为]: 虽然学历和能力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如果拥有高学历,是否比学历底的人更容易成功呢(假设他们的能力相当)? 

不一定,一个高的学历只意味着你受了较高的教育。拿了博士学位只意味着接受了较完善的教育,但同时他的思想也就有了更多的框框。这就是西点军校的不一定打的过土八路的道理。 

[2003-8-7 14:53:00] 

嘉宾[戴习为]: 戴老师,您多次提到“中国的IT环境浮躁”,怎样才算不浮躁?请您指出要害。 

这个问题很大,但我回答就很尖锐了。 

名和利是每个人都要追求的,但如果我从事某个行业,仅仅是把名和利摆在首位,就难免不浮躁! 

[2003-8-7 14:54:00] 

嘉宾[戴习为]: 您感觉现在国内的软件开发人员的最大误区是什么,最欠缺的又是什么 

最大的误区是放弃了底层,最欠缺是是当年两弹一星的精神。 

[2003-8-7 14:55:00] 

嘉宾[主持人]: 

各位网友,问题请向主持人grhunter提出,我会提交给戴老师。 

[2003-8-7 14:55:00] 

嘉宾[戴习为]: 戴老师,在家里您做饭还是师母做饭?如果是您做饭,那您认为做软件和做饭那一个更容易?那一个能具有挑战性? 

没有客人是师母做饭,有客人就是我了。呵呵。 

哪个都不容易。 

[2003-8-7 14:56:00] 

嘉宾[戴习为]: 请问老D,微软需要哪方面的技术人员? 

首先这个问题应该由微软现役人员来回答。但根据我的经验,只要是优秀的人,微软都希望要,哪怕是还在高中,微软也想要。 

[2003-8-7 14:57:00] 

嘉宾[主持人]: 

请大家把问题提给主持人grhunter,我会负责提交给戴老师。 

[2003-8-7 15:02:00] 

嘉宾[戴习为]: 请问老D,您创业的成功是不是归功于自身融入美国的文化,您觉得美国人和中国人相比在为人处事上有什么优点?假若您在国内重新开张办公司,在当前国内现状之下您选择会做什么? 

不尽然。虽然我认同了美国文化中的大部分,但我基本上是在中国文化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我身上更多的是中国的文化。 

[2003-8-7 15:03:00] 

嘉宾[戴习为]: 戴老师,请问你如何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 

人和人比优秀是很难的定义的,一个人的优秀如果在职业上评价的话,那就是是否他胜任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在于他做了总统还是清洁工。 

[2003-8-7 15:05:00] 

嘉宾[戴习为]: 在国内做软件企业好象人际关系比公司技术更重要,您是怎么看? 

人际关系在美国软件行业也同样重要。 

[2003-8-7 15:05:00] 

嘉宾[戴习为]: 您认为当前的国内高等教育(特别是IT专业)是否束缚了年轻人的思想? 

是的。我回答的很尖锐。 

国内的IT教育基本上大部分是照本宣科,给学生做project的机会太少,教材相对比较陈旧,而把考试放在首位。 

[2003-8-7 15:07:00] 

嘉宾[戴习为]: 您能不能再写一本书,谈谈您在微软的工作,写一些对国内公司有帮忙的东西? 

我有个打算。但因为我以前和微软公司有保密协议,做这件事情一定要得到微软公司的许可。 

[2003-8-7 15:08:00] 

嘉宾[戴习为]: 老D,微软的开发人员是不是都非常出色,如果我们过去的话,能不能胜任,也就是我们的程序员和微软的差在那里? 

在任何一个队伍中,人的能力都会有一个分布,中国人非常适合做软件。你只要能胜任交给你的工作,、make job down,就应该可以在微软这样的公司工作。 

[2003-8-7 15:09:00] 

嘉宾[戴习为]: 当你遇到失败的时候,你是如何处理好你的心态的?? 

你问你自己:你是否尽力而为了,如果是,就不必沮丧了,再来一次就是了。 

[2003-8-7 15:09:00] 

嘉宾[戴习为]: 为什么国外60。70岁的程序员大有人在,而国内就认为30岁以上就不能再当程序员,是国情和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原因吗? 

随着国内对软件业的更深入的了解,相信大家也会认识到六七十岁也可以做程序员。 

[2003-8-7 15:10:00] 

嘉宾[戴习为]: 团队开发要注意什么? 

要有好的计划,二要有好的配合;三,每一个成员在团队中要各得其所,各得其乐。 

全是一流人不一定是好的团队。 

[2003-8-7 15:11:00] 

嘉宾[主持人]: 

等下我们将进行在线抽奖,奖品是《过河卒》。 

[2003-8-7 15:12:00] 

嘉宾[戴习为]: D, 请问在《Boland传奇》里说的MS三大绝招是:1.抄技术,2.斗流血,3。挖墙角你 同意吗? 

这些用语带感情色彩,但也不无道理。 

[2003-8-7 15:12:00] 

嘉宾[戴习为]: 请问您办公司当时,是如何设想的,是不是达到了最理想的成绩? 

不是。 

[2003-8-7 15:13:00] 

嘉宾[戴习为]: 在美国做软件的人都没有把利与名放在前面,请问他们把什么把在首位呢? 

美国人做软件也是首先要考虑吃饭,第二考虑乐趣,找乐。挣的钱多也高兴。 

[2003-8-7 15:14:00] 

嘉宾[戴习为]: 戴老师,请问您怎么看待员工跳槽?谢谢! 

至少在美国,每半年一跳槽的人就很难找到工作。 

跳槽是很正常的,但应该遵守游戏规则。 

[2003-8-7 15:14:00] 

嘉宾[戴习为]: 请问微软开发软件时用UML么? 

至少当年我的部门没有。 

[2003-8-7 15:15:00] 

嘉宾[戴习为]: 有人说中国之所以到今天软件业还是没有大的发展,主要是因为中国没有软件行业的帅才,你怎么认为? 

有一定道理。中国人非常适合做软件,中国缺的是软件工程的管理人才和一个研发一个软件应有的环境。 

[2003-8-7 15:16:00] 

嘉宾[戴习为]: 您认为做某种程序做太多,会不会让自己的思路变窄? 

这话有一定道理,熟练的掌握某种技巧,但要避免成为掌握新知识的包袱。 

[2003-8-7 15:17:00] 

嘉宾[戴习为]: 现在明显感觉到自己能作的东西太少,因为别人都已经在做,在现今的市场环境下做什么有发展前景呢? 

如果说有一个好主意,谁都有,那么要看看谁做的好,如果只有你有,别人都没有,那么你首先想想注意为什么那么慢 

[2003-8-7 15:22:00] 

嘉宾[主持人]: 

各位有没有兴趣看看戴老师的庐山真面目?这个地址:http://www.csdn.net/news/newstopic/12/12445.shtml 

[2003-8-7 15:23:00] 

嘉宾[戴习为]: 您了解微软,但您也应该知道Borland,你认为这两家公司的区别(文化,精神方面)是什么? 

从产品来讲,两个公司都很优秀,现在Microsoft的很多主将当年都是Borland的主将, 

[2003-8-7 15:23:00] 

嘉宾[主持人]: 

到下面这个地址抽奖,有机会获得戴老师签名的《过河卒》:http://www.csdn.net/news/addsalon.asp?id=74 

[2003-8-7 15:24:00] 

嘉宾[主持人]: 

各位网友,聊天时间就快到了,请大家抓紧时间。10分钟倒数。 

[2003-8-7 15:24:00] 

嘉宾[戴习为]: 您认为中国要有一个‘好的软件环境’应该做何种努力?政府政策是否是关键? 

中国政府已经在大力扶植软件产业了,但是,中国还应该能在软件业里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避免急功近利,有些笨功夫一定要下,比如说吃透底层软件技术。 

[2003-8-7 15:25:00] 

嘉宾[戴习为]: 您个人印象深刻的教训有哪些? 

去美国之前,没学好英文 

[2003-8-7 15:26:00] 

嘉宾[戴习为]: 请问您34岁开始创业,如何兼顾家庭? 

从34岁到37岁,基本上把家庭扔到一边,那时候我儿子问我:“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都跟父母在一起,我却不能?”这是我比较遗憾的一件事。 

[2003-8-7 15:27:00] 

嘉宾[戴习为]: 您觉得中国是否在近期内尝试做自己的系统和开发环境? 

要做,非做不可。即使在商业上一时无法盈利,也非做不可。否则,我们连判断能力都没有了。 

[2003-8-7 15:29:00] 

嘉宾[主持人]: 

各位网友,因为时间有限,聊天活动即将结束! 

[2003-8-7 15:29:00] 

嘉宾[戴习为]: 对于别人已经掌握的技术,是拿来主义,还是另辟蹊径? 

拿来主义和研发之间从来不矛盾,拿来主义也必须消化,否则只是在为别人创造利润。 

[2003-8-7 15:30:00] 

嘉宾[戴习为]: 我现在除了软件还在学习心理学和哲学的一些东西,您认为对软件开发有多大帮助? 

有帮助。 

[2003-8-7 15:30:00] 

嘉宾[戴习为]: 软件末学后进请戴老师指点?做了一年程序员,现在找不到发展的方向,不知道该去学习什么东西? 

一个程序员至少要熟练地掌握一门语言,比如说C++,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正是给自己充电的大好时机 

[2003-8-7 15:31:00] 

嘉宾[戴习为]: 请问在MS的上班时间怎样安排? 

上班时间完全灵活,没有任何限制,任何时候都可以来,都可以走,只要能完成自己的任务 

[2003-8-7 15:32:00] 

嘉宾[戴习为]: 您觉得苹果电脑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吗,当年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苹果公司有非常优秀的技术和人才,就我个人的意见,他们在商业上过于封闭和保守,敌不过物美价廉的PC 

[2003-8-7 15:34:00] 

嘉宾[戴习为]: 戴老师,Bill Gates现在不做ceo了,在做什么? 

这应该由唐俊来回答,他在掌握研发方向。 

[2003-8-7 15:35:00] 

嘉宾[戴习为]: 你认为对你帮助最大的人是谁? 

我老婆。 

[2003-8-7 15:35:00] 

嘉宾[戴习为]: 请问你在编程或看书疲惫的时候,是通过什么方法使自己“清醒”的? 

听音乐,古典音乐。 

[2003-8-7 15:37:00] 

嘉宾[戴习为]: 你是否认为政府对民族软件的保护是否对中国软件的发展有影响?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保护是把双刃剑,保护一方面扶植了一些弱小的企业,另一方面也让很多企业失去了经风雨见世面的机会,一个运动员如果能构和其他优秀的运动员同场竞技的话,他的进步会更快。 

[2003-8-7 15:39:00] 

嘉宾[主持人]: 

获奖名单和聊天记录将在稍后公布。请注意查阅CSDN.net。 

[2003-8-7 15:39:00] 

嘉宾[戴习为]: 关于做行业软件,您有什么看法啊? 

中国软件业练兵的好机会。 

[2003-8-7 15:40:00] 

嘉宾[戴习为]: 你认为自己最擅长那一项技术? 

C++。 

[2003-8-7 15:40:00] 

嘉宾[戴习为]: 请问:如何看待做项目对程序员成长的影响,是一个一个做项目好还是专门作一个产品,朝一个方向发展 

尽可能向一个方向发展,一个企业也好,一个个人也好,要尽可能的focus, focus and focus,但是知识面要宽 

[2003-8-7 15:42:00] 

嘉宾[戴习为]: 你在微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知道了一个软件产品是怎么做出来的。 

[2003-8-7 15:42:00] 

嘉宾[戴习为]: 您认为一个项目经理应该怎样把各程序员凝聚在自己周围? 

尽可能的调动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他们的兴趣。然后,按照计划按时完成项目。 

[2003-8-7 15:43:00] 

嘉宾[主持人]: 

各位网友,聊天时间到,戴老师将回答最后一个问题。让我们对戴老师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欢迎!并希望下次能再与戴老师相聚CSDN。让我们祝愿老D一家万事如意! 

[2003-8-7 15:44:00] 

嘉宾[戴习为]: 对于中国的盗版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 

盗版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国自己的软件企业和我们从业人员自身,因为我们的劳动没有价值。、 

[2003-8-7 15:44:00] 

嘉宾[主持人]: 

聊天正式结束!谢谢戴老师!谢谢各位网友! 

[2003-8-7 15:45:00]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6.21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4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