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家: kathy (丫丫) on board 'ECE'
题  目: 射频识别卡(2)
来  源: 哈尔滨紫丁香站
日  期: Sun Sep 14 19:17:44 1997
出  处: qiujh@hope.hit.edu.cn

    RF/ID技术是80年代国际上才开始研究的,90年代初有很大的发展,
并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车辆自动识别,简称AVI
(automation vehcle identification),国外关于这方面研究
开展较早的国家有美国、法国、挪威等,国内则刚刚起步,尚未有公开报
导,只有介绍国外应用或综述性文章,并没有详细的技术性论述。
    美国AMTECH公司已把研制出的射频识别系统应用于北美铁路的
机车管理。美国加洲洛杉矶西南的91号国家公路上就设置了公路车辆
通行费自动征收系统,持卡的汽车可以不必停车直接驶过。法国、挪威
也有类似的系统投入使用,它们都工作于微波频段。国内太旧线公路也
安装了国外引进的自动收费系统,但它是工作在高频段,作用距离不超
过1米,用户必须靠近地面收发天线停车来完成识别过程。 
    射频识别卡包含所识别目标的信息,用量非常大,它的性能价格比
关系到整个系统的优劣,因此它是RF/I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它的读
写功能分有只读式和读写式,只读式识别卡只是目标身份的标识,而读
写式识别卡地面设备还可以对卡上的内容进行改写。根据卡上是否带有
电源有有源卡和无源卡之分。从作用距离及使用频段方面来分有两种类
型,一种是工作于微波频段:915MHz、1.8GHz、2.45GHz和5.8GHz,作用
距离可达几十米;另一种类型主要工作于高频段,几十KHz到几十MHz,
主要靠地面设备与卡天线之间磁耦合来完成识别过程,它的作用距离很
小,不超过1米。目前的RF/ID系统应用于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中的多
工作于915MHz、2.45GHz,作用距离4米以上;应用于铁路车辆识别系统
的多工作于915MHz,也有工作于2.45GHz,且多为收发异频工作方式[9]。
异频收发工作方式采用双工器将收发信号隔离,技术难度不大,但设备
复杂成本高,识别卡的体积大。另有一种工作方式是同频工作方式,也
是我们将要采用的工作方式,它技术难度大,但设备简单、成本低,这
种方式下的射频识别卡体积小、功耗低。
    在目前世界射频技术市场上,美国和西欧的产品占绝对优势,其技
术水平也居世界领先地位。由于国外对这方面的技术实行保密,为了发
展我国的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射频识别产品国产化,就需要我们对这方
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
※ 来源:·哈尔滨紫丁香站 bbs1.hit.edu.cn·[FROM: qiujh@hope.hit.edu.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68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