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gl (老顽童), 信区: ECE
标  题: IC卡芯片以及IC卡的制造和发行(5)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Oct 12 14:58:28 1998), 转信

IC卡芯片及IC卡的制造和发行--05

    2.芯片制造
    (1)在单晶硅圆片(Wafer)上制作电路
    设计者将设计好的版图或COS代码提交给芯片制造厂。制造厂根
据设计与工艺过程的要求,产生多层掩膜版。在一个圆片上可制作几
百~几千个相互独立的电路,每个电路即为一个小芯片(die)。小片上
除有按IC卡标准(8个触点)设计的压焊块外,还应有专供测试用的探针
压块,但要注意这些压块是否会给攻击者以可乘之机。
    (2)测试并在E2PROM中写入信息
    利用带测试程序的计算机控制探头测试圆片上的每个芯片。在有
缺陷的芯片上做标记, 在测试合格的芯片中写入制造厂代号等信息。
如用户需要制造厂在E2PROM中写入内容,也可在此时进行。
    运输码也可在此时写入。运输码是为了防止卡片在从制造厂运输
到发行商的途中被窃而采取的防卫措施,是仅为制造厂和发行商知道
的密码。发行商接收到卡片后要首先核对运输码,如核对不正确,卡将
自锁。
    烧断熔丝。
    (3)研磨和切割圆片
    厚度要符合IC卡的规定,研磨后将圆片切割成众多小芯片。
    3.微模块制造
    将制造好的芯片安装在有8个触点的印制电路薄片上,称作微模块

    4.卡片制造
    将微模块嵌入卡片中,并完成卡片表面的印刷工作。
    5.卡初始化
    先核对运输码。如为逻辑加密卡,运输码可由制造厂写入用户密
码区,发行商核对正确后改写成用户密码。
    对于智能卡,在此时可进行写入密码、密钥、建立文件等操作。
    操作完毕,将熔丝烧断。此后该卡片进入用户方式,而且永远也不
能回到以前的工作方式,这样做也是为了保证卡的安全。

    6.个人化和发行
    发行商通过读写设备对卡进行个人化处理,根据应用要求写入一
些信息。
    完成以上这些过程的卡,就成为一张能唯一标识用户的卡,即可交
给用户使用。
    以上仅提供了大致的工作流程,在执行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予以
调整。想进一步了解IC 卡技术的读者可参阅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智能卡技术》一书。

--

        老顽童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wb502.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