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ampaign (原野), 信区: ECE
标  题: ATM的技术优势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Dec 15 20:15:43 1999), 转信

发信人: rockhair (巴比龙★梦幻几何王子), 信区: Commun       
标  题: ATM的技术优势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Dec  3 17:44:37 1999)



ATM的技术优势

 

  ATM的成功,固然取决于微电子等高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需求的驱动,
而ATM其自身的优势,使它在交换技术中独螯头。

  众所周知,到上前为止通信网主要采用两种交换方式,即电路交换
方式和分组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是在收发端之间建立起具有一定速率的信道,且不论双方是
否在传送信息,此信道则一直被双方所独占,直到双方拆除信道为止。因
为信道是按时隙周期性分配的,时隙的插入、分解比较简单,用高速度的
硬件可以实现,更重要的是时延时,处理速度快,可提供高速的、实时的
、信息连续传送的通信业务。由于存在速率固定及网路资源利用率低的缺
点,即使技术上可以实现多速率、高速的电路交换,但是难免造成处理、
控制的复杂性,量也使硬设备成本提高。 

  分组交换克服了电路交换的缺点,采用统计复用技术,用可变比特率
传送信息。即把所传送的信息分成“组”,以“信息组”进行复用和交换
,动态分配网路资源,因而网路利用率高,适合于像CAD和CAM的中
心计算机与远程工作站间非连续性突发性低速信息的传送。但是协议
(X.25)复杂、处理时间长、时延大、速率受到很大的限制。尽管分组
交换的改进型--帧中继简化了协议,提高了速率,但帧长度过长且可
变,虽然带宽效率高,但同时造成了装拆、传送长帧的时间长,因而又
不适合于实时性要求高的信息传送,如语音、图像信息等。

  ATM是在分组交换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快速分组交换。它综合吸取了
分组交换高效率和电路交换高速率之优点,针对分组交换速率低的弱点
,用电路交换完全与协议处理几乎无关的特点,通过高性能LS1的硬
设备来提高处理速度,以实现高速化,因此也可以说ATM技术是在克服
了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方式局限性的基础上产生的。


--
                       人类失去通信,世界将会怎样
                        ....巴比龙闭关修炼中....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166.111.54.161]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hampaign.bbs@bbs.ne]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