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odyguard (北极熊), 信区: ECE
标  题: 谈谈ATM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1月04日15:53:50 星期六), 转信

谈谈ATM      异步传输模式(ATM)是一项高速网络技术,问世于1994年,现在已相当
成熟。它有许多优点,是一项十分可靠的技术,是服务器互连和网络骨干的良好选择。
    从速度方面看,它是无可挑剔的:几乎可以以各种速度运行。一般可以设定在25、
155、622Mbps,而最近其速度已达到2.488Gbps。作为一种交换技术她可以以全双工模式
运行,也就是说,ATM交换机和网卡(NIC)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实际上是用户
享受的速率是其标定速率的两倍。例如,一快622Mbps的ATM网卡的理论吞吐量实际上为
1.2Gbps。 迈向千兆位     以ATM的技术水平,其产品的理论和实际吞吐量之间的差距
比千兆位以太网的相应差距要小的多,这足以使ATM增色不少。而且对于UNIX系统来说,
这种差距要比基于Windows NT的主机要更小。前不久,一家独立的测试和咨询公司Toll
y Group对Fore Systems公司的622MbpsATM网卡进行了测试。测试证明了在传送扩展包(
大于以太网包的最大长度的包)时,UNIX客户基于服务器之间的双向(或全双工)吞吐
量超过了1Gbps。然而,同样的网卡在使用基于Windows NT的计算机时,只能达到一半的
性能指标。(在这次测试中使用了两对计算机:一对是一台Sun Microsystems的Ultra3
0工作站与一台Ultra Enterprise 450服务器相联;一对是用Windows NT4.0操作系统的
DEC公司的Alpha计算机。)    测试还证明,使用更大的包长度增加了应用的吞吐量,
大大减小了网卡对CPU的占用率。ATM通过其局域网仿真功能支持使用扩展包。    在以
上测试中,ATM无论是连接UNIX系统或NT系统的计算机,与千兆位以太网相比就像一朵盛
开的玫瑰大放异彩。千兆位以太网网卡的厂商公开承认其产品的吞吐量一般要小于500M
bps,同样是UNIX系统的性能要优于NT系统。当然网卡驱动程序的改进以及NT5.0的发行
可能会改变这种情况。不仅仅是速度上的优势     尽管ATM在速度上明显优于千兆位以
太网,但其服务质量(QoS)和传输流量管理特性也是很值得一题的。因为ATM是一种宽
带技术,并且数据是通过虚拟通道传输的,所以ATM的QoS能够控制网络上传输流的带宽
、延时和精度水平。例如,网络管理员可以将一个622Mbps的ATM服务器连接"分割"为三
个200Mbps的块,每块可以用于三种不同应用。对于相电视会议这类对时限和时延敏感的
应用,网络管理员可以选则能够将时延保持在最小程度的QoS。同样你也可以规定准确性
,即规定当网络发生拥塞是哪些包应当被丢弃以及规定哪些包永远不被丢弃(银行交易
、证券交易)。为帮助减少拥塞,ATM还具有许多传输流量管理特性,这些特性包括以控
制的方式允许传输流进入网络的机制和当拥塞发生时禁止进行传送的功能等。选择ATM 
    众所周知,路由器在Internet上运行远比在多数企业环境中运行复杂。你应当先问
问自己:在我的机构中,一个网络工作人员可以支持多少个路由器?由于网络传输流无
休止的增长,我是否需要不断重新设计路由或交换网络?    千兆位以太网无疑是以太
网深受欢迎的进步,快速、廉价的第三层设备大大方便了各型企业和ISP这样的用户。不
过这并不是一种唯一的选择,不要忘记我们还有ATM技术。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riee.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5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