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gl (老顽童), 信区: ECE
标  题: 在帧中继骨干网上传送话音的技术(2)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Oct 27 13:53:58 1998), 转信


三、克服帧中继网上话音传送障碍的技术
1、话音压缩技术
    64kbpsPCM是PSTN的国际编码标准,另外还有32kbps
ADPCM(G.726)8kbpsACELP{G.729}和6.4kbpsMPML�
{G.723.1}。由于大多数帧中继的接入速率为56/64kbps,
因此公用网的VoFR(帧中继网上话音传送)标准要求采用低速率的话音
压缩算法以实现尽可能多的话音信道。现在的MPMLQ算法已经可以提供
与32kbpsADPCM相同的话音质量。但目前帧中继论坛还没有确认缺
省的压缩算法。有一些国外的厂商已经提供了带有MPMLQ算法的帧中继
接入设备。
2、减少通信时延
    话音质量对通信时延极为敏感,因此帧中继网的通信时延是一个关键参数。
有各种不同的参数对时延产生影响,其中包括:交换机间的中继段数{经验表明
最佳的中继段数为4};通信距离(地区性,全国性,国际性};网络的阻塞程度
和业务灵活性(业务量类型,用户数量};话音压缩算法{编码,解码时延}。过
长的通信时延会导致类似卫星通信的时断时续的对话。极端情况下会导致"重叠
讲话"(Double Talk}的现象。另外由于分组交换的特点会使不同
的话音分组有不同的通信时延,也即差分时延现象会造成不完整语言和话音质量
的恶化。
    在专用网上时延的影响比较小。如果这个专用网租用专线且没有网络交换机,
那么时延主要来自FRAD的接入优先级机制和话音压缩算法。这样的时延一般

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这个专用网中有中央交换机,那么网络管理者可以让话音分
组在交换机中优先通过。由于象交换机间中继段数、距离、和阻塞程度这些参数
是已知或者可以控制的,因此通信时延的变化不大,从而不构成关键性的影响。
    在公用帧中继网中,由于以前所论及的因素的影响,端到端时延在于25毫秒
至250毫秒之间变化,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和阻塞的出现,差分时延将变得十分严
重。出于这些原因,电信服务商无法保证通话的质量。
    一种解决方法是在FRAD设备中加入回波消除器以补偿端到端时延。差分
时延用FRAD的抖动缓冲器来进行处理,缓冲器可以通过测试及纠错方式以人
工设置,也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后自动设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帧中继网络是为传输
数据而设计的,在帧中继上传送话音只是对PSTN的一种补充,这种系统设计决
定了VoFR并不能一严格的数学公式加以描述,对于抖动缓冲器和回波消除器只
有经过反复测试和调整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而且这种调整也并不能保证有恒定
的效果。
3、优先级技术
    为了减少端到端时延并减少差分时延,我们将数据帧和话音帧划分优先级,按
优先级的高低次序顺序进入帧中继网络。现在的做法是给用户加入DLCI(数
据链路连接标识符)来确定优先级次序(通常是1到4或1到8)。但这并不是
理想的解决方案,因为数据帧和话音帧的长度相差很大:典型的数据帧为1500
字节,而话音帧的长度为30~80字节。所以需要一种办法能使话音帧有和数据
帧同等的进入网络的机会。
    一种简单的方案是在FRAD上的每个端口分配一个DLCI,并为各种话音
端口和数据端口设定不同的优先级。从经济角度考虑,在专用网上这是可行的,但
在公用网上,这种方案比较昂贵。因为公用网的用户是以PVC(永久虚电路)为
基础来计费的,因此用户必需在减少PVC数的同时实现按优先级接入。
    如果能把所有的数据和话音业务量都组合到一条单一的PVC中(即一个单一
的DLCI)则最为理想,问题是网络交换机只是按PVC来安排优先等级;为了避
开这个限制,用户可以通过在一条PVC(一个DLCI)上发送话音和其它时间
敏感的业务(如SNA),而在另一条PVC上发送LAN业务。这一点是可以有
效的进行的,通过采用子寻址技术可以实现这一点。这种技术基于帧中继分组的双
层封装,话音或数据信道会接收他们本身的DLCI,但对帧中继网保持隐蔽。这点
类似ATM的环境,每个物理端口都有一个虚拟信道标识符,但是,每个终点和每个
WAN连接只有一个单一的虚拟路径标识符。这种方案的好处是可以节约用户的开
支,在必要时,让每个子DLCI成为一个单独的电话号码。
    电信服务商并不愿意采用子寻址技术,因为这样做对基于PVC数的计费的收入
会减少,并且设备的成本也会增加。同时,他们也不愿意提供与ATM的CBR,
ABR,VBR相类似的服务质量公式。当前,骨干网设备供应商提供的交换机已经
能支持按每条PVC安排的各种优先等级,并且其中有一些已在帧中继论坛中提议建
立供SNA业务用的优先PVC服务。如果这种作法获得正式批准,对话音也可以同
样对待。


--

        老顽童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51.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9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