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ixiou (小叶子), 信区: ECE
标  题: IP电话:中国人比美国人更感兴趣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Jun 14 15:41:10 1999), 转信



"IP电话省钱",这是中国老百姓最关注IP电话的一个方面,
也是IP电话在极短时间内就达到路人皆知地步的原因。 
     这年头,经济实惠的东西最让老百姓心动,"理财"这一名词
最时髦。1997年9月,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的两个"网虫"陈锥、
陈彦两兄弟私人经营起IP国际电话业务,与香港、日本通话每分钟
收人民币7元,与美国通话每分钟收人民币9元,就因为比打程控
电话便宜得多,老百姓趋之若鹜。可是,问题接着出现,福州市电
信局向马尾公安分局报案,称陈彦违反了规定,扰乱了电信市场秩
序,请求立案侦查,马尾分局受理了,此后便开始了陈氏兄弟与电
信部门及福州市马尾公安分局之间长达两年的诉讼纠纷。 
     中国人大多数是从"福州IP电话案"中第一次听说IP电话的,
该案之争是经营权之争,即"私人能不能经营IP电话",为此,双
方大搬各自的依据,但老百姓关心的倒不在于此,而在于IP电话能
不能让他们得到实惠。 
     IP电话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通话成本大为降低。按照国家信息
产业部的规定,IP电话通话资费为:国内长途0.3元/分钟;国际
长途4.8元/分钟。此种资费与现在的普通程控电话费相比便宜得
多,大家心里明白。但若要较真,算起账来,也不尽然。 
     5月17日,北京电信局开始试销IP电话卡,当天上午即告售
罄,记者连卡是什么样子也未见着,直至5月28日,记者终于拿到
一张IP电话卡尝尝鲜,拨了好一通,都未打通,好不容易拨通美国
的一个电话后,听到明显的"嘶嘶"干扰声,特别是说一句话之后,
对方回话速度很慢,双方感到通话很费劲,在一旁的北京市长话局的
一位女士不断地解释,目前IP电话技术还未成熟,不要期望过高,
请多提宝贵意见等等。记者恍然大悟:IP电话尚属试运营阶段,它
可能难打通,而且易掉线,靠它来节省电话费目前还真不行。北京
市长话局沈女士坦言,IP电话在国内长途电话资费方面也不占很大
的优势,因为打IP电话时还要收取市话费。 
     但是,很明显,IP电话有着无穷的魅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市场规律来说,只要能从IP电话中得到实惠和方便,消费者就会
认可它。另一方面,"福州IP电话案"也大大刺激了中国电信部门
发展IP电话的决心。中国网民现在越来越多,技术精通者不在少数,
网民自行打网络电话当然无法阻止,若有人也像陈氏兄弟那样拿它
来经营就会使电信部门越来越尴尬,就像有人利用网上发邮件来牟
利,专门代替客户传送国际电子信件一样,尽管这样做起了邮局的
作用,不合法,但这种事一多,要想禁止就不容易了。为了堵住这
个缺口,国家电信管理部门对IP电话业务的发展很积极,批准中
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吉通这三家公司自4月28日开始进行IP
电话试运营。目前,中国电信率先开通IP电话业务,联通、吉通
也将随后参与进来。 
     记者与消费者一样怀着极大的热情关注着IP电话,但一再被
告知要"冷静看待"。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一位副局长表示,这是一
项新技术,是否最终选择这种产品来全力开发,还要看其发展前景。
北京市长话局负责IP电话业务的沈女士说,很多消费者看到了IP
电话价格便宜,但忽略了IP电话的一些问题,即其通话过程可能
会出现语音迟延、掉话、回音和通话时断时续等通话质量不高的
现象,消费者还应客观地选择它。经营者自己如此说,让记者也
感到纳闷:怎么电信部门一方面积极开发、运作,一方面又低调
处理。看来,IP电话代表通信传输方式上的一种变革和发展趋势,
这是无疑的,但由于技术仍不完善,其发展受到约束。所以,一
方面消费者的建议是:多发展一些这样便宜实用的先进技术吧!
另一方面,经营者的回答则是:冷静点,我们在努力完善,但目
前期望不要太高。 (电脑日报)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5.1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