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ejet (Seals_vib), 信区: Energy
标 题: 科学:猜想和反驳(6)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1月21日22:02:01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六
我们动辄寻找规律性,把规律强加于自然。这种倾向导致教条思维,或者更一
般地导致教条行为:我们期望规律性无所不在,甚至试图在于虚乌有的地方也
找到
规律性,不屈从这些企图的事件,很容易被我们看做一种“背景噪声”;我们
墨守
自己的期望,甚至不恰当时也坚定不移,然后就要承认失败。这种教条主义在
一定
程度上是必然的。它是这样一种情境所要求的:只有把我们的猜测强加于世界
才能
应付。此外,这种教条主义容许我们近似地分阶段地向一种真正的理论接近:
如果
我们过分爽快地承认失败,我们就可能发觉不了我们自己非常接近于正确。
显然,这种教条态度是一种信念坚强的征象,使我们墨守自己的最初印象;相
反;批判态度则是一种信念比较软弱的征象,它随时准备修改其信条,允许怀
疑和
要求检验,按照休谟的理论以及流行的理论,信念的强度应是重复的结果;因
此,
信念应当总是与经验俱增,总是越开化的人信念越强。但是,教条思维、毫无
节制
地要求给以规则性以及沉溺于习惯和重复等如此这般的东西,都是原始人和儿
童的
特征;经验和成熟程度的增长有时养成一种谨慎的和批判的态度而不是教条的
态度
。
这里,我或许可以指出与精神分析学相一致的一点。精神分析家断言,精神病
患者和其他人都是按照一种个人定向模式解释世界,这种定向模式不会轻易被
抛弃
,
常常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童年时代。人生很早就采取的一种模式或图式往往保持
终生
,
每个新的经验都用它来解释;可以说,每个新经验都证实它,提高它的精确性
。这
正是对我所称的不同于批判态度的教条态度的描述。但是同教条态度一样,它
也迅
速地采取一种期望图式——一个神话或一种猜想或假说,不过它愿意被修改,
纠正
乃至抛弃。我倾向于认为,精神病大部可能起因于这种批判态度的发展受到一
定程
度阻遏,而不是自然的教条主义受到遏制,是由于要对某些按图式进行的解释
和反
应加以修改和调整的要求受阻。在有些场合,这种阻遏本身或许也可以解释为
因伤
害或刺激所致,伤害或刺激造成了恐惧,而且更需要有把握或确定性,如同肢
体受
到伤害后我们怕触动它,以致变僵直了。(甚至可以证明,肢体的情形不仅类
似于
教条的反应,而且还是这种反应的一个例子。)对任何具体情况的解释都必须
考虑
进行种种必要调整所涉及困难的份量。困难可能相当大,尤其在一个复杂而又
变化
不定的世界之中:我们从动物实验知道,可以随意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患者
行为
,
只要相应地改变这些困难。
我发现认识心理学和常常被认为与之相距很远的那些心理学领域——例如在美
术和音乐之间还有许多其他联系:事实上我关于归纳的许多思想都发端于有关
西方
复调音乐进化的猜测。不过,这里就不讲这个故事了。
--
--
★◎ 我 是 绿 叶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41q01.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