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aughter (讨点酒吃), 信区: HITComment
标  题: 《走进哈工大》第三章第一节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13日20:46:06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其实,邓小平为什么在1958年9月15日视察哈工大之谜并不费解。这时的哈工大是全国高
校学习的样板。众所周知,新中国初期,一切都学苏联老大哥。中俄共创的哈尔滨工业
大学,在中苏蜜月时期,自然而然成了样板的样板。1951年4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
代表党中央批准了教育部党组《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改进计划的报告》,刘少奇在批示
中强调:
"办好这样一个学校,很有必要。"《改进计划》确定哈工大的办学方针和任务是:"仿效
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师资。"同年5月,中
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第85次会议批准教育部长马叙伦在会上所作的《教育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要大力加强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其学习苏
联的先进经验。由此,哈工大便承担起学习苏联社会主义教育先进经验,推动中国教育
改革的历史使命。
  大力加强可不是虚的,且建国前便已经开始实施。早在1949年5月,中央就决定松江
省主席冯仲云兼任哈工大校长。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正省级且有抗联将军头衔的人物兼
任哈工大校长,足见其重视程度。1951年4月,派大名鼎鼎的化学专家陈康白接任冯仲云
的校长宝座。1953年10月,中央又决定派年富力强的团中央书记李昌任哈工大校长兼党
组书记。三个"老革命",两个清华、一个浙大毕业,可谓又有革命资历又有名牌大学文
凭。有学问的"老革命",自然爱惜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据说,陈康白任校长时,向中央
打报告,请教育部发文从全国各省选派1至3名年轻教师来哈工大向苏联专家学习,这批
在职研究生来哈工大学习期满后,他精选20名留哈工大工作,据说陈康白对选留20名尖
子的计划成功很得意,以致当时筹办哈军工的陈庚大将私访时,他得意地把这一"杰作"
告诉了陈庚,求贤若渴的陈庚大将得知这一消息连忙向中央打报告,请求中央将留在哈
工大的20名精英分一半给哈军工。据说报告打上去,中共中央副主席朱德大笔一批真的
给了哈军工批了10名。陈康白得知这一消息急忙去问陈庚:"怎么搞的,你们分去10个?
"陈庚抚额一笑:"康白兄,怎么搞的?不是您告诉我的嘛。"陈大将的抚额笑谈,使陈大
科学家有火发不出。据说,这位陈康白校长千方百计又从别处补了10名……
  有关二陈争人才的"据说"令人笑后肃然起敬。披露这一"据说"的是哈工大教授李家
宝。李家宝,云南昆明人。称得上哈工大的"活字典"。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位如青竹般
瘦削的教授,72岁的高龄。竟有那敏捷的大脑那充满青春活力的精气神儿,真令人羡慕
。人生难得老来瘦,这位老教授也未免太瘦了,瘦得令人担心一阵风会把他吹倒。他说
他是地地道道的昆明人,生就一种固执的云南红土高原的宁折不弯的性格。我用"据说"
一词,是有意卖个小关子。对李家宝而言,不仅是亲眼所见,亲听其说,本身就是响应
那一号召由云南省选派到哈工大向苏联专家学习的在职研究生,而且又是选留下的20名
之一。别小看这瘦干巴老头儿,年少时就聪明过人,读中学成绩优秀跳级,考入昆华高
级职业学校,按说一般上职高不能考大学本科,也不知怎么搞的一变通,李家宝硬是在
1943年考入西南联大机械系。读到1946年,西南联大迁回北京,他随校到清华大学机械
系。1947年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后,便回故乡云南大学任助教。同年加入共产党的外围
组织。1949年光荣入党,党龄从1950年1月1日计算。当时处于地下状态的云南大学共产
党员很少,李家宝一入党就任党支部书记,那是个党员少却管得很大的支部,整个昆明
的中学大学就这么一个党支部,党支部书记李家宝又兼任教联主任,他这个支部书记的
直接上级是市委常委。23岁,担任重任,可谓前途不可限量。恰在此时,陈康白以哈工
大名义给中央打的那个报告,经教育部发文下到各省,因李家宝的上级是市委常委,常
委收到电报后,首先选定了李家宝。李家宝被选定后,又推荐两个人。这么大的事情,
定了就动,8月份接电报,9月份,李家宝一行三人便向哈尔滨进发。各省选派的精英到
达哈工大时,当时的哈工大只有144名教师,而其中122名是苏俄教师,中国教师只有22
名,这22名没有一个教大学的。学了一段时间,陈康白校长向中央打报告留下20名,李
家宝不仅是20名之一,还指定由其负责组织哈工大学生会,堂而皇之的当了哈工大学生
会主席。这位经历了冯仲云校长、陈康白校长的"年轻"的元老级人物,到李昌任校长时
,很快被破格提拔为系领导,以至担当系领导重担时,还不到30岁。20多岁的毛头小伙
子当系领导,可见当时哈工大领导是多么重视人才。李家宝记得清清楚楚,他们到校时
各系主任都是苏联人,仅一年半他就被破格任命为系主任助理,李昌当校长,对他更是
破格,把那个"助理"抹去了。
  由李家宝这个哈工大"活字典"身上可以看出,从冯仲云、陈康白到李昌,求才、爱
才、用才,一个比一个开放,一个比一个大胆。冯仲云、陈康白向中央打报告从各省选
派1至3人来哈工大进修,陈康白从中截留20名骨干做哈工大教学管理骨干。李昌到任后
,在提拔重用这些骨干的同时,又做出最早入校的哈工大毕业生大部分留本校工作和向
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借名教授来哈工大工作的决定。一时间北大的马大猷与清华的李
西山、上海交大的朱物华这些名流先后来哈工大任职。称得上人才济济,群星灿烂。如
此神通的李昌搞得如此轰轰烈烈,自然要千方百计地把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请
来看看这轰轰烈烈的场面。
  提到朱物华,业外人有所不知,他是著名电机学家,50年代和马大猷前后从上海交
大支援哈工大,一来就担任哈工大的教务长。1956年10月至1961年10月,任哈工大副校
长,后因身体健康原因调回上海交大,1998年3月12日去世。朱物华老先生以96岁高龄于
1998年3月12日8时55分辞世的当天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党委收到的悼念朱物华逝世的第
一封唁电,竞是江泽民总书记亲笔签发的:
  上海交大党委转陶芹师母:
  惊悉朱老师逝世,甚为悲痛。谨致以深切哀悼,并向您及所有的亲属表示慰问。请
节哀。
  江泽民
  1998年3月12日
  3月18日下午3时,上海社会各界人士千余人,怀着沉痛的心情为这位中国科学院院
士、中国第一代电力学家、水声工程学开拓者、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送行,这天上午11
点10分,上海交通大学党委接到江总书记秘书的电话说,江总书记要给朱物华教授送花
圈志哀。在朱物华教授患病的一年多时间里,江总书记多次派从北京来沪的同志托上海
市委书记黄菊到华东医院看望。江总书记对半个多世纪前他在交通大学求学时教过他的
朱老师十分敬重,师生感情真挚动人。抗战后的1945至1947年,江泽民同志在交通大学
电机系读书,听过在电机系任教的朱物华教授讲授的《电力传输》课和《电视学》讲座
。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根本谈不上电视工业。为使中国紧跟这一科技潮流,1946年朱
教授就开设了《电传真》、《电视学》的课程,形象生动地讲授发送、接收、显示设备
等理论和技术问题。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开天辟地的创举,因为就是在当时国外培养研究
生的课程,对这门学科也未见到任何书面计划。1987年上海交大集会庆贺朱教授85岁诞
辰时,时任上海市长的江泽民同志与会祝贺,一走进会场,他就直奔朱教授面前,恭恭
敬敬地拱手向老师祝贺,并在会上深情的说,我读书时,朱老师就讲电视原理课了,他
敢于创新,给我印象很深……
  被江总书记誉为敢于创新早在40年代就开设《电传真》、《电视学》课的著名科学
家、教育家在五十年代调任哈工大工作,且在1956年10月至1961年10月当了5年哈工大副
校长,足见哈工大的名气和吸引人才的"魅力"!朱物华留给哈工大的不是副校长的"架子
",而是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和孜孜以求的创新精神。有幸到他家串门子的师
生,感到意外,这位学贯中西的科学家、教育家,对于基本功的训练是那么的重视。来
访者一入座,年近花甲的朱副校长常常谈的话题便是基本功。谈到基本功,老先生是那
么形象:文学家要通过写作表达感情,书法家总是从练正楷开始,画家的基本功是素描
,歌唱家要天天练嗓子。我们搞理工的也要重视基本功训练,这就是制图技术、计算技
能、实验技巧。因为在实验工作中,从新产品研究、设计到定型,没有这些基本功夫,
设计研究出来的产品都将成为废品。提到制图,朱副校长坦诚地向来访者"曝光":"我在
中学时很害怕画图,在交通大学念一年级时,老师要求非常严格,自己也下了些苦功夫
,一年后就过了关,打下了好底子。说起来,这倒应该感谢当年的老师啊!很明显,制
图技术看似小事,却一点也忽视不得,一定要严格训练。教师要求必须严格,学生也要
严格要求自己。必须功夫到家。"望着副校长写字台上摆放整齐的白纸、曲形规、计算尺
、装有绘图铅笔的文具盒,和一张张字迹清秀、线条规范的图表,听者无不动情。这些
图表是朱副校长正在研究的控制系统稳定问题的"草图"。朱副校长不谈控制系统稳定问
题的研究如何重要,却借制图大谈特谈基本功的重要,由此引申到工程技术人员要有国
民经济观点,工程设计中常常要计算,这也是技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定要严格
要求。不能急于求成,愈急于求成,愈会形成"欲速则不达"。那些不想下苦功夫而急于
立杆见影的对待科学的人,是永远不会发现真理的。谈小事而兴浓,由制图、计算到实
验,毫不客气地批评某些学生做实验时不计误差大小、不肯花时间处理试验数据的行为
。由此而激动地"上纲":"我们从事科学的人,一定要养成科学的习惯,这就是实事求是
、一丝不苟的精神。一个大学生从走进大学校门开始,就成了未来的国家干部。因此,
在学校里注意基本训练是很重要的!"来访者怕影响他的研究,他却是越谈越有劲:很多
东西,今天是新的,明天就会变样子。我们要建成为第一流的大学,就要培养出第一流
的大学生,首先要把底子打好。这就一定要掌握制图技术、计算技能、实验技巧。不然
,怎么能够顺利地攻尖端、攀高峰……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重视制图、计算、实验
等小事,是为了攻尖端、攀高峰。有趣的是,在朱副校长家中聆听此论不久的一位年轻
教师去北京出差,碰上朱物华的一个老学生--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副主任虞福春教授,谈
起朱先生津津乐道的基本功训练,这位朱先生的得意门生动情地说:"你们的朱副校长一
向严格讲究基本功训练。记得当年我的实验报告就一次再一次的被他打回来。回想起这
些,我真感激他那时的严格教诲。"严师出高徒。在那言必称阶级斗争的特殊的年代,身
为中科院学部委员的朱物华副校长,对来家中拜访的年轻师生,那么认真的大谈看似鸡
毛蒜皮的基本功"琐事",结出的却是意想不到的硕果。令世人意想不到的,这位朱物华
院士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兼教授的朱自清的弟弟……
  李昌校长得朱物华这样的"严师"相助,乃哈工大之幸也。
  1954年3月18日,高教部杨秀峰副部长、周一萍司长(代表第一机械工业部黄敬部长
)、高教部顾问列别捷夫专家、唐守愚司长接见我校李昌校长和专家组长克雷洛夫。周一
萍司长传达黄敬部长的意见说:哈工大4年来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为新型大学
之一,即最好的大学之一。所以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与苏联专家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与高教部的领导也是分不开的。第一机械工业部完全同意决定(草案)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杨秀峰副部长在接见时指出:哈尔滨工业大学已基本改造成为苏联先进教学制度的新
型工业大学,这点应该肯定。哈尔滨工业大学起了旗帜的作用,全国高等学校也承认。
今后要担负起培养忠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工程师,及培养高等工业学校
师资的重任,还应深入地学习和创造地运用苏联高等工业学校的经验,以指导其他高等
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对全国高等工业学校的教学改革也应起指导作用。
  为了开展学术交流,哈工大与苏联包曼高等工业学校、莫斯科动力学院、古北雪夫
建筑工程学院、哈尔科夫工学院、基辅建筑学院、莫斯科航空学院、波兰华沙工学院、
波兰科学院、民主德国科学院、布拉格工业大学建立了相关联系。按照中苏文化交流计
划,1955年至1956年学校派出46人去苏联攻读副博士学位研究生,另有24名教师分赴苏
联和捷克进修或答辩学位论文。1956年6月9日,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评议,授予205名教师
以讲师学衔。1957年7月,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评定,并经上级批准,李家宝等13名教师晋
升为副教授。这些有力措施,都为哈工大成为国家重点大学,培养高质量科技人才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1950年-1957年,哈工大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经历了一个飞
跃的过程。许多师生职工回忆起这个年代,都情不自尽地说,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历史
上的"黄金时代",取得的成绩确实是显著的。
  邓小平来了。曾担任过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李昌,肯定要对他汇报这些成就。邓小
平来了,当着众人讲了那么多有深远意义的话。邓小平来了,寸步不离陪着他的李昌校
长,不知又得了总书记多少"悄悄话"。邓小平来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可他的意味
深长的话音却永恒地留在了哈工大。这些讲话如尚方宝剑,使李昌的胆子更大了,在应
付大炼钢铁、勤工俭学的同时,本着搞尖端的精神,哈工大的专业设置作了重大调整。
陆续创建了航空工程、工程物理、工程力学、无线电工程、自动控制等系和一批尖端专
业。首长一言,快马一鞭,同年便在土木系基础上分建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更名哈尔
滨建筑大学),土木楼划归建筑工程学院,哈工大校部机关迁入复华二道街。1959年3月
,哈工大重型机械学院在富拉尔基成立,1960年更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59年3月,
相继成立了工程力学、自动控制、无线电、工程物理等系。1959年秋,哈尔滨航专并入
哈工大,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航空工程系。仅一年多的时间,学校完成重大科研项目36
7项,至1960年1月,哈工大与107个工厂协作,完成了460多个机械化,自动化项目,对
此,哈尔滨市委书记任仲夷高兴地赋诗赞扬:厂校协作红旗飘,满城都说工大好。
  到1962年,哈工大由民转军的工作基本上完成,全校发展到9个系,36个专业。形成
了门类齐全,学科互相配套的专业体系,成为为国防工业科研服务的多学科性工业大学
,哈工大由此步入第一个"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哈尔滨机联机械厂技术人员和工人合作设计和
运用积木式机床,次年与哈工大机械系一起组成三结合的科研小组,这一由机联厂技术
人员、工人与哈工大机械系师生组成的科研小组,一举研制成功"三化四度"(三化为运转
自动化、用途多能化、部件通用化;四度为高精度、高速度、高刚度、合理刀角度)积木
式机床。这是技术革新的丰硕成果。有关这一成果的文章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引起
了哲学家毛泽东的高度重视,他以《红旗》杂志的名义亲笔给哈工大机械系写了一封热
情洋溢的信:
  中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机床及自动化专业分总支委会同志们:
  看了你们在1960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非常高兴,我们已将此文在
本杂志上转载。只恨文章太简略,对头条结论使人读后有几条不甚明了。你们是否再写
一篇较长的文章,例如1.5到2万字,详细的解释这六条结论呢?对于车、铣、磨、刨、
钻各类机床的特点也分别加以分析。我们很喜欢读你们的这类文章。你们对机械运动的
矛盾的论述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兴趣,我们想懂得多一点,如果能满足我们的(也是一般人
的)要求,则不胜感谢之至。
  红旗杂志编辑部
  1960年12月16日
  这封信值得玩味的是,先署了大名毛泽东,不知怎的,思忖了一会儿,将名字画了
一个圈,在画上圈的名字下改署"红旗杂志编辑部",最令人深思的是《红旗》杂志编辑
部七个字由左而右向下斜着写,尽管下斜了15度,"志"和"编"中还是夹了"泽"字下垂的
一半。而信封的署名仍是毛泽东。作为《矛盾论》的作者,他直言不讳,最感兴趣的是
机械运动的矛盾。为想多读一点儿,慷慨地将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拿出1.5万
至2万字版面。接到这一最高指示,哈工大党委和李昌校长连忙从机械系和自然辩证法研
究室抽精兵强将,写出了《再论机床内部矛盾运动的规律和机床"积木化"问题》的长文
,说是长文,真够长的,大大超过领袖规定的2万字,突破2.5万字大关。这一署名哈尔
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机床及自动化专业教师讨论,侯镇冰、郦明、关士续、陆纪培等执笔
的《再论机床内部矛盾运动的规律和机床的"积木化"问题》的署名长、标题长、文章长
的长文,发表在1961年第9、10合期的《红旗》杂志上。这篇长文前,是占了整整一页的
编者按--
  《红旗》编辑部按:本刊1960年第24期转载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机床及自动化
专业的同志们所写的《从设计"积木式机床"试论机床内部矛盾运动的规律》一文。当时
,本刊编辑部曾经去信要求这个专业的同志们写一篇较长的文章,进一步阐述他们的论
点,并且对车、钻、镗、刨、铣、磨各类机床的特点,分别加以详细的分析。经过他们
四个多月的努力,多次的讨论和修改,写成了这篇文章。现在发表出来,以供对这个问
题有兴趣的同志们参考和讨论。
  这篇文章的论点,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还是他们关于机床研究的初步结果,还需
要做进一步的探讨,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而且文中有些问题、有些提法也不是不需
要反复斟酌和商榷的,有关方面的同志也还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我们认为,哈尔滨工
业大学机械系机床及自动化专业的同志们在研究机床内部矛盾运动问题的时候,是遵循
了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具体矛盾这个正确的研究方法的。我们相信,只要他们继续
遵循这个方法深入地进行探索,并且同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志交换意见和商讨,他们就能
够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使认识逐步深化,而得出完善的结论。
  我们全国有很多大学,每个大学都有若干专业,全国各地有很多科学研究机关,有
很多生产单位,他们在教学、研究和生产的过程中,天天接触和处理各种问题,或者说
各种特殊矛盾。如果每一个科学研究机关,每一个生产单位,都能应用同样的方法,抓
住他们自己业务中的一个特殊性的矛盾,用一定的时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机床内部矛
盾运动的同志,从一九五八年十月开始,到这篇文章的写成共用两三年的时间),进行深
入的、系统的、全面的研究,那就可以预期,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将获得愈来愈多的成
果,将出现更加繁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我们期望看愈来愈多的有内容、有
分析、有见解的好文章。
  "这个编辑部按语,毛泽东肯定看过,有不少地方他一定亲笔修改过!"事经38个春
秋,文章主要执笔者关士续十分肯定地说。这个高大魁梧的东北大汉,虽然年过花甲,
记忆力和他的身板儿那么棒。谈及此事,记忆犹新。一个纯工科大学,为什么涉足哲学
?起因是,1959年于光远来哈工大,于光远与李昌相交甚密,这对密友经过一番"密谈"
,决定在哈尔滨开一个自然辩证法的研讨会。李昌特别强调,这个自然辩证法研讨会要
以毛泽东的哲学为主导。1960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理论研讨会如期在哈尔滨召开,哈尔
滨工业大学成了这次研讨会的主角,在会上共宣读了8篇论文。由于当时中苏已经出现裂
痕,李昌校长要求关士续对8篇文章严格把关,以防泄密。按保密规定审查,这8篇论文
只有1篇可以发表。这便是发表在1960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上的那篇《从设计"积木
式机床"试论机床内部矛盾运动的规律》,此文一见报,立即被同年24期的《红旗》杂志
转载。显然,《红旗》杂志破例转载是毛泽东的主意,毛泽东对此文很感兴趣,以致亲
笔写信约哈工大再写一篇长的。
  作为这篇2.5万字长文的主要作者,关士续当时并没看到信的原件,所看的只是打印
件。李昌校长特意告诉他,信是毛主席亲自写的。毛主席亲笔写出约稿信,可是非同小
可。学校马上组织很多人,组成两支队伍,一支队伍负责查阅国外有关资料,一支队伍
赴全国各地调查研究。两支队伍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最后合成一个"框架"。于是,关
士续和另一位执笔者郦明,带上这个两支队伍合成的"框架",赴京到《红旗》杂志社改
稿。改稿任务艰巨,《红旗》杂志社把关士续、郦明安排在皇城根招待所,整整一个月
,改了8稿。8易其稿后,要发表了,编辑部提出,为了便于争鸣,不能以组织名义发表
(定稿后文章署名哈尔滨工业大学专业委员会),这下关士续可为难了,那时都是群体概
念,根本没有个人署名的习惯,想都不敢想。《红旗》杂志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关士
续只好将此意发加急电报报告李昌。李昌校长很快发回电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机
床及自动化专业教师讨论,侯镇冰、郦明、关士续、陆纪培等执笔。侯镇冰是教研室主
任,陆纪培是党支部书记。党政领导加上郦、关二位执笔者,李昌校长在署名上都是别
具匠心。
  谈到李昌,63岁的关士续对老校长仍然十分敬佩。他称李昌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
好校长。眼见中苏关系有恶化趋势,作为一切按苏联、学苏联的哈工大一校之长,李昌
急于想闯出自己的一条路来,必须走自己的路。如果中苏关系一旦破裂,欧美肯定依靠
不上。走自己的路是必然的。这条路,用毛主席的哲学去闯……
  当时只有20多岁的关士续,为什么如此了解李昌校长所思所想。原来,1958年,李
昌校长把只有23岁的关士续调任自己的哲学"助教"。关士续原本是学电机的,1953年入
哈工大机械系,应当1959年毕业。谁想到这位敢想敢干的李校长"心血来潮",硬是选中
了还有一年才毕业的电机系学生当自己的哲学"助教",说是"助教",倒不如说哲学顾问
更贴切。李昌选人用人培养人的方法可谓独树一帜,看准谁是人才,不管专业对不对口
,强化培养。关士续到校长室报到,李昌校长送给他两本厚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
由此便成了校长的哲学"助教"。
  怪不得关士续了解那么多底细。1959年于光远到哈工大与李昌"密谈"时,作为校长
的哲学"助教",他在座。写出《再谈机床内部矛盾运动的规律和机床的"积木化"问题》
时,关士续作为主要执笔者,更是理所当然的了……
  关士续由对老校长的敬佩,谈及这篇文章在当时的意义。通过由机床内部矛盾运动
规律引发的争鸣,确实收到了《红旗》编辑部按语提到的预期效果。对不久因中苏关系
彻底破裂"走自己的路"起了不少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哈工大的这篇长文的伟大意义
远远超过了"机床内部矛盾运动规律"的争鸣和哈工大本身……
  一个工科大学,获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双重名义约稿发表洋洋洒洒2.
5万字的哲学文章,而且加了将近800字的编者按,此殊荣可谓绝无仅有。
  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个时期,哈工大攀高峰的事迹信手便可拈来。1958年初,在北
京举行的教育革命展览会上,哈工大研制成功的仿型立车、超低频成套设备、动态模拟
系统、高速摄影机、电子计算机在会上展出,得到朱德、陈毅、胡耀邦等领导同志的好
评。
  1960年6月1日,中央召开全国文教群英会,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同北京大学、清华
大学作为先进集体受到表彰。这说明自1950年中国政府正式接管哈工大,到1957年基本
上建成了机、电、仪表专业体系后,已经在教育战线的广泛领域独立地飞翔了。
  1960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校务委员会,评定了27名讲师,并讨论40名教师升
为副教授的问题。结果一致通过这40人评为副教授,其中年仅27岁的数学教研室助教吴
从忻,由于在教学科研上有突出成绩,破格提为副教授。这在严格论资排辈的时代,无
疑爆破了一颗原子弹,不仅在哈工大引起极大震动,在整个高校乃至全社会,震动也很
大,直到1962年5月经上级批准正式公布确认,其爆炸的冲击波还引得方方面面沸沸扬扬
。据说,在确认不久的一次教育部召开的会议上,教育部的某位官员当着哈工大代表的
面,不解地"责问":"你们哈工大怎么搞的,李昌的胆子也太大了,把一个27岁的助教一
下子提为副教授,真是不可理解!"……
  李昌敢于给吴从忻破格,作为党委书记,他当然知道吴从忻被开除团籍的严重处分
。可作为哈工大校长,他更了解吴从忻的学问和为人。
  身为校长,李昌当过吴从忻的学生。这是真正的学生。1956年暑假,李昌一方面鼓
动大家"向科学进军",作为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学习《高等数学》。教校长学《高等
数学》,这任务神差鬼使地落到刚毕业分配到哈工大还没登过讲台的年仅22岁的吴从忻
身上。学习是严密、认真的,每周除周末外,六个晚上都有课,每次四个学时,每周24
学时,相当于本科生一周的课时。时间定得死死的,雷打不动,除周末外每晚6点至9点
半,吴从忻必定按时到李昌的办公室,李昌必定准时坐在硬板凳上听课。这位校长学生
不仅听的认真,学的认真,还仔细完成小吴老师留下的大量作业。一老一少(李昌的年龄
是吴从忻的两倍),一学一教,整整坚持了一个暑期……(未完待续)

--
不醉不归,一醉方休.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xmz621.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3.8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