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aughter (讨点酒吃), 信区: HITComment
标  题: 《走进哈工大》第五章第一节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13日20:52:10 星期四), 站内信件

重庆真热,每年有一个多月的气温,气象预报是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39℃。"至今,
孙恩召教授回忆在重庆工业大学的生活,还有些谈热色变。最高39℃,最低39℃,讲这
类似笑话的他没有一丝笑意,而是严肃认真地补充:"真的,天气预报最高39℃。最低3
9℃。实际上最高有45℃,最高只能报到39℃
,过40℃不报,原因嘛,政治……"
  1955年从辽宁海城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锅炉专业的孙恩召,1960
年毕业后留校,当时正逢哈工大民转军,先当助教,不久,哈工大学解放军,抽一部分
教师当指导员,根红苗壮的年轻的共产党员孙恩召成了管辖6个班200多学生的年级指导
员。一直干到1966年,"文革"爆发,首当其冲遭批斗。有次开批斗会,叫喊声中,被斗
者孙恩召鼾声大作。醒来后,听说批斗还要升级,由系里到学校逐步升级,闻此讯,便
和一同挨斗的系团总支书记谭铭文、学生队队长余叔炎商量,三人击掌盟誓,自立红卫
兵组织。随之,三人组成的"红卫兵兵团"开始长征。三人兵团不走大城市,专拣有纪念
意义的地方,黑山、塔山、秀水河子,真正的徒步长征,脚上打了泡,一次车也不坐,
自带行李,背上水壶,像当年的红军长征那样,走了一个多月,一步一步走到北京……
两年后,孙恩召万万没有想到,随着南迁"大军"到了重庆。更没想到的是,这传说中的
"大火炉"比传说的还闷热,七、八月份,简直如入蒸笼,听着那"最高气温39℃、最低气
温39℃"的天气预报,汗流浃背、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脖子与浃背的汗流汇成"汗溪"。闷热
难忍,他不明白,哈工大好端端的为什么迁到这里来?
  一些不明白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哈工大南迁就是为了躲避"苏修"。在毛
泽东的心目中,至少在1958年苏联建议共组联合舰队时,就把虎视眈眈的老大哥列为潜
在的"敌人"。随着1959年中苏联盟的决裂,很快发生唇枪舌战,不久发展到珍宝岛动武
。毛泽东认为"苏修亡我之心不死"。对国民发出"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
"一系列"要准备打仗"的号召。
  珍宝岛"事件"太伤毛泽东的心了。乃至在胡志明主席的葬礼上,苏联党政代表团团
长柯西金向中国党政代表团团长李先念靠拢伸手"言和",遭到拒绝。苏联代表团只好求
越南总理范文同传递会谈信息。直到柯西金飞到塔什干,中国方面才给了"台阶"--9月1
1日柯西金从塔什干飞到北京,在北京机场同周恩来总理会谈。这次没有解决什么实质性
的号称"口头谅解"的中苏两国总理会谈,会谈结束告别时,周恩来对柯西金讲:"我们准
备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当时没把此话放在心上的柯西金,万万没有想到,不久,冷如
坚冰的中美关系突然解冻,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访
华的"事件",毛泽东在接见基辛格博士时,不加掩饰地说:"关于苏联,你们的说法老是
跟我们一样。你们的见解似乎跟我们的大致相同,也就是苏联有可能想要攻击中国。"进
而直言,"假如俄国攻击中国,我现在告诉你们将采用游击战和持久战,我们会让他们到
任何想到的地方。他们想到黄河流域,那好啊!很好啊。假如他们进一步到长江流域,
那也不坏啊。"这位游击战大师继而笑谈:"我们将让他们猛攻一番,而他们将损失许多
资源。他们说他们是社会主义者,我们也是社会主义者,那么苏联进攻中国就是社会主
义者攻击社会主义者。"为了预防苏联攻击"我们只不过像苍蝇这么大的核武力"(毛泽东
语),毛泽东在发动"文革"的同时,同时策划航天、航空、电子、核能等尖端科研院所工
厂内迁,进山进洞,称谓"三线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内迁,凭心而论,公证客观地讲
,说明在中央决策层有其重要的地位,至少是有一定的地位。内迁是为防万一保存实力
。一系列重要的红头文件便是证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1969年12月30日致函黑龙江省革委会、黑龙江
省军区,就哈工大和哈军工内迁问题作了具体安排,其函如下--
  黑龙江省革委会
  黑龙江省省军区:
  遵照军委办事组指示,哈尔滨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要迅速搬迁到内地去,目
前正在组织选点。我们建议两校的内迁工作,在省革委会、省军区的领导下进行。
  两校内迁后,主要培养为尖端服务的技术人员,规模拟各为三至四千人。因此,哈
尔滨工程学院的空军工程系、海军工程系,已经中央、军委批准分别拨给空军、海军领
导。其他各系及实习工厂保留,组织内迁。哈尔滨工业大学,我们考虑到地方的需要和
该校的实际情况,拟一分为二,将尖端专业和为尖端配套的专业、及实习工厂,组成一
个尖端教学单位内迁;民用专业拟留哈,归省革委会领导。
  两校多余的干部、教员、职工、最好先组织起来,办"五七"劳动学校,抓革命,促
生产,然后再逐步分配工作或分批处理,做到委省安排,各得其所。
  学校的设备、仪器、器材、物资、图书资料等,均根据尖端教学需要和生活需要,
随校内迁。哈尔滨工程学院的房屋和附属于房产的固定设备,拟报军委办事组处理。哈
尔滨工业大学如一分为二,原校舍和民用专业的设备、仪器、资料均请你们接收。
  为加强对搬迁工作的领导,建议驻两校的宣传队的领导骨干随校南下,做一段工作
后再撤回。
  以上建议请省革委会、省军区考虑。两校的内迁工作,请就近加强领导,解决搬迁
中的有关问题。如何请函复。
  1970年1月22日,中央军委办事组和总理办公室批示:哈尔滨工业大学搬到四川省重
庆市西南师范学院;哈尔滨工程学院搬到湖南省长沙市矿冶学院。
  如此庞大的迁移,能够那么顺利那么快捷地进行,说明哈工大(包括哈军工)在共和
国的棋盘上是何等重要。至今,曾参与选点的八人小组之一的张云汉老人,回忆当时选
点时的一路绿灯、通行无阻仍觉得无尚风光。当时接到组织通知,参加由中央军委、国
防科工委组织的哈工大哈军工南迁选点团时,时任基建处长的张云汉,激动的说不出话
来。哈工大4人,哈军工4人,打着中央军委、国防科工委的旗号,多气派,多荣光。到
了长沙,去重庆、贵阳,更气派,乘坐专机,飞越三峡、大巴山……哈工大选中重庆西
南师范学院,简直是说一不二,西南师范学院乖乖地迁到一所中学,那所被占的中学,
迁进一所小学。"哈工大占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学院占中学,中学占小学。人家是敢
怒不敢言,也有愤怒者写信告状的!"提到那段风光,张云汉老人无尚荣光之中显得有些
内疚,这位憨厚耿直的老人内疚得有些负罪感,仿佛是他下令占了人家的校址似的……

  张云汉,祖籍山东掖县。1934年从海上闯关东,在大连呆了一年,后到沈阳,1937
年从沈阳到哈尔滨,以木匠谋生。1947年进哈工大,从木工到技术员,从技术员到科长
、支部书记、基建处长。李昌当校长时他当过工程大队队长。干了一辈子木工、基建的
张云汉,1983年离休。离休后在哈工大旁边开了一个小小的饭馆,这个只有一大间铺面
的饭馆,取名滨城小吃店。这位又是服务员又是半个厨师的离休干部,对哈工大一草一
木一砖一瓦了如指掌。哈工大院内有两条主要街道,司令街、法院街,问了许多人,谁
也说不出街名的由来。问张云汉,这位不善言谈的老基建处长却滔滔不绝:"司令街原来
是苏联的军营。西头那一排黄色的平房,就是原来苏联军人住的房子。那时很荒凉,车
队旁边的专家院,是个乱葬岗子,埋了不少死人。后来驻过日本的马队。司令街对面那
一片,当时哈工大花了120亿元买的,120亿,东北流通券……"木工出身的离休干部,记
忆力极好。话题又回到哈工大南迁上,这位盖了一辈子房子的"木工师傅",对哈工大占
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学院占中学、中学占小学的房子,还是十分遗憾:"占了人家西
南师范的地盘,谁想到,西南师范学院的房子承受力轻,设备比房子还大,大部分设备
没有开封,扔在院子里任凭日晒雨淋。有个原子铀罐,只好放进山洞里……要不是林彪
事件,哈工大就扔在重庆了!"
  对于哈工大南迁重庆,"木工师傅"张云汉和孙恩召教授一样的心情。不幸万幸又迁
回来了,要不,哈工大这块金字招牌就没了。他不理解当初那个帮着建哈工大的国家为
什么要打中国。他们都认为苏联专家在哈工大是一心一意地把真本事使了出来,连教材
都留下了,无私地教中国学生,可以说哈工大首届本科生、研究生和年轻教师,都是苏
联专家教出来的。他们的国家会打中国吗?退一万步说,要是真打,哈工大迁到重庆就
安全吗?
  一提南迁,就出来一系列的不明白、不理解。"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39℃。"在
闷热难忍的山城郊外,孙恩召守着那些没开箱的设备仪器,度过了4个春秋。成了名副其
实的"看堆工"。相比之下,"木匠师傅"张云汉,显得舒服潇洒,和中央军委、国防科工
委的要员一同选点后,成了驻北京办事处的搬迁委员。哈工大迁重庆,特意在北京的中
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四招待所设了办事处,在这个常设机构,张云汉一呆就是两年

  "退一万步说"……那个退一万步说不无道理。用今天的眼光回视"内迁"(三线建设)
,确实劳民伤财。现代化战争,先进的武器,分不出前线后方、一线、三线。对苏美两
国的远程轰炸机、巡航导弹来说,一线和三线,哈尔滨和重庆,都是一样的"坐标"。其
实,在当时,一些人理应明白这一常识,原本简单明了的常识人为的复杂化玄奥化了,
从而上演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悲喜剧",有趣的是,笔者有幸经历了这特殊的一幕……
  1966年4月,我鬼使神差地随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内迁到秦岭以南的崇山岭中。毫不夸
张地说,这里是最理想的三线,用林彪的"山、散、隐"衡量,可谓"上品"。一条山沟弯
弯曲曲近100里。这条百里山沟,最宽处有2000米,最窄处仅几十米。用弯弯曲曲形容,
大多呈S形。更妙的是,不少地方沟中套沟,呈连环的沟中沟。最妙的是,两边青山,大
都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林密山高,即使站在最宽处仰望空中,也是一线天。绝妙的
是,随着逶迤的山沟,有一条蜿蜒潺潺的小河,沟有多长,河流多远,清清的河水,可
见鹅卵石。如此天然屏障万般隐蔽、动用包括工程兵在内的由多家国家级建筑公司组成
的上万名员工苦战数年的工程,谁想到,产品试车时,消息很快出现在外国报纸上。庆
功会的喜兴劲儿未消,迎来的是中央军委派员乘直升机来调查泄密者的"森严",如此严
重的泄密,理所当然的政治事件。调查者的森严、严厉,弄得人人自危。自然,最紧张
最害怕的是从事试验的有关技术人员。很快,两名关键的技术人员被戴上手拷押走,紧
张的气氛才平静下来。说平静并不平静,表面平静中掩藏的是人们激烈的窃窃私语:"这
党一手培养起来的又红又专的专家,怎么一夜之间成了特务、间谍了呢?""他们不像特
务呀?他们参与设计、试验,为什么要告诉外国呢?再说,他们有什么先进手段几个小
时的工夫把消息和照片传到外国呢?"很快,窃窃私语变成三一群俩一伙地议论:"人不
可貌相,特务就是高明,他的高明就是善于伪装。""就算他是特务,他有什么高招把试
验的照片发出去?""嗨,你们真是科盲,你们知道,美国和苏联的间谍卫星有多厉害?
说出来吓一跳,这么说吧,把一张人民日报平放在沟里的马路上,间谍卫星能把报头清
清楚楚地拍下来!"啊!这么神?!""真的吗?""你,你,你长美帝苏修的威风"!一下
子,说美国苏联间谍卫星神奇者大惊失色,一边掌嘴一边说:"我胡说八道,我胡说八道
?"万幸这胡说八道者没打成美帝苏修特务,有俗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用在这位留苏
的自称胡说八道者身上最合适,不几同天这位老兄在知已中翻案:"美国和苏联的间谍卫
星就是厉害,把人民日报平放在沟里的马路上拍下报头来,百分之百地清清楚楚。"他拍
着胸脯,如同亲眼所见。再次肯定美苏间谍卫星的厉害。言外之意,试验的消息、照片
次日登在美日等国的报纸上,是间谍卫星所为。遗憾的是,不几天沟外发生的一件事令
这位老兄哑然不解,有眼尖者深夜发现,离沟约50里左右的东北方向,有信号弹升起。
此发现很快得以证实,次夜同一时刻,又有三颗信号弹升空。于是断定,肯定是美苏特
务所为。于是在第三天黄昏,组织精悍的民兵小分队开进打信号弹的地区。不解的是,
第三天夜间的同一时刻,信号弹没再升起。民兵们蹲了一夜,就是不见信号弹升空。一
连守了三天三夜,还是不见信号弹的踪影。奇怪的是,民兵撤离后的第三天夜间那个时
刻,又有三颗信号弹划破夜空。奇怪真奇怪,这个谜一直困惑着我。1985年,我以此谜
写了一篇纪实小说,取名《鬼火》,收入漓江出版社出版的《今人奇闻录》--
  张卫东极其严肃地向军管会反映:"昨夜,青岩峡有火光,一闪一闪的,很像鬼火"

  鬼火?要是别人跑到军管会散布鬼火,非立即办学习班批判不可。可张卫东不是一
般人,历任总装车间的班长,工宣队长,"五七"干校校长,革命立场是极坚定的。他是
馒头山"五七"干校的创建者。这所干校虽然迁到了100里外的亮马滩,他还戴着校长的桂
冠,独自留守在馒头山,自耕自种,从不下山,连探亲假也放弃了,惹得在天津郊区的
妻子,三番五次写信要和他离婚。
  军管会最了解,张卫东是出了名的老实汉子,从未说过谎话。他的档案,清白得像
蒸馏水。更可贵的是,四十岁的人,不迷信。连中秋节、春节,都被他破除了。在总装
车间时,他最喜欢的徒弟用扑克牌给他算卦,他给了徒弟一记耳光,把扑克牌撕了个粉
碎。
  鬼火?望着心急火燎紧紧张张的张卫东,一号首长和二号首长用目光交换了意见,
询问:"卫东同志,你是不是看花了眼?青岩峡那么密的林子,怎么会有火光呢?"
  "我怎么知道!"张卫东闷声闷气,"我的眼不花!"
  "好,我们记住了。这事,就别张扬了,要不,你搬下来住吧?"
  "不!"张卫东执拗地走了。
  张卫东要是不来,军管会几乎忘却了他的存在。他有两年未下馒头山了,四个月前
,派人上山向他传达林彪摔死在温都尔汗的消息,他右手去堵宣讲人的嘴,左手一举一
落的,呼喊:"……永远健康!永远健康……"
  张卫东走了,谁也没把那"鬼火"的事放在心上。
  半月后,××号发动机试验,随着那地动山摇的响声,有人发现,青岩峡方向有火
光,一闪一闪的,说是信号弹吧,见过信号弹的军人说是不象。说是手电光,那光束消
失得极快,且带有火花的感觉。是火光?灯泡发的光?还是药物(硝、碳)发的光,就连
那些亲眼见到的电气和化学专家们,也难以断定。
  一时,青岩峡火光的出现,成了111研究所家家户户的话题。警惕性高的,说那是特
务放的信号弹。要不,为什么单单发生在发动机试验的时刻。在农村生活过的人认为那
是鬼火,肯定是章总工程师的冤魂在作怪,章总曾在青岩峡散过步。消息灵通人士立即
反驳:"章总被铐到北京,判了死刑,没有执行枪决。再说,即使真的死了,那鬼魂岂能
跑回这几千里之外的峡谷?神了!"
  提起章总,又有人发表高见:"看来,章总是冤枉的。发动机试验泄密的原因,就是
这神秘火光作怪。可怜的章总,一代航天专家,冤枉,太冤枉了!"这高见一出嘴,立即
遭到讥笑:"嘿嘿,马后炮。老兄当时的嘴粘上胶了,不替章总辩护?"讥笑之余,又止
不住叹息:"唉,他妈的,这火光要是在章总被捕之前出现多好!"
  两年前的这个时节,一行车队旋风似地驶进111研究所的公路,十几个荷枪实弹的军
人,闯进章总的办公室,不由分说,把一副亮铮铮的手铐套在章总的手腕上。随即,两
个大汉连推带搡,扔麻袋似地把章总塞进囚车里。没等军管会和研究所的领导醒过味来
,那位领头的厉声宣布:"姓章的是外国特务,他把发动机试验的情况用微型发报机发给
了外国情报局,那微发报机就装在他的牙齿上!你们要批判他的罪行,肃清他的流毒…
…"
  章总被铐走了。大批判掀起了高潮。"五七"干校是大熔炉,批判之火比别的部门燃
的要猛,要烈。怪不得我们的发动机每试验一次,两三天后外国的报纸就发消息,那么
灵,原来是姓章的发的电机。张卫东校长人粗心细,在干校批章核心小组会上,他拿出
精心保存的《参考消息》(他是馒头山"五七"干校唯一享受着《参考消息》的领导),给
核心小组成员们看。他想起来了:章总常剔那颗金牙,原来是给发报机上机油!人面兽
心,狗特务……张卫东比谁都气愤,写批评文章,打草稿时就咬纰了三支中华铅笔。他
还把《参考消息》连同批判文章一块寄给中央首长,要求对姓章的从严处理。
  111研究所,一提章总事件,人人不寒而栗,个个浑身起鸡皮疙瘩。神秘火光的出现
,又给人们增添了几分恐惧。
  第二天晚上,没有试验。太阳一落山,天一擦黑,人们仍然不约而同地注视着青岩
峡,怪,等到午夜,那神秘的火光不肯再现。
  "第三天晚上,试验,随着发动机的响声,那神秘的火光又出现了,游游离离,若隐
若现。闪闪烁烁,鬼鬼祟祟。红黄色火光的外环,裹着一层幽幽光晕。眼尖的人数了,
闪了三次。耳尖的人听到,隐隐有一种怪声,好像哮喘病人喑哑的抽泣。人们未经商量
,一致认定那是鬼火,和张卫东的论调一样。直至次日警卫排搜查青岩峡谷一无所获,
人们越发相信鬼火的论调了。
  鬼火的再次出现,军管会又想到了张卫东。派人上馒头山询问,回答令人失望:"火
光?没看到。你们是不是看花了眼?真的,我的眼睛好好的,夜里睡得很晚,什么也没
有看到!"
  这可奇了。馒头山和青岩峡,与111研究所厂区,成犄角之势。馒头山距研究所厂区
五里,青岩峡距研究所厂区也是五里。三点之中,馒头山与青岩峡地势高,它们相距二
里。青岩峡与馒头山相比,奇而险,瑰而丽。系传说中的春秋时期秦文公梦黄蛇自天而
降之处。黄蛇巨大无比,头如车轮,下属于地,其尾连天……此峡历尽苍桑,几经战火
,依然峰峦叠叠,草树萋萋,流水潺潺,鸟儿啾啾。奇就奇在,馒头山比111研究所厂区
高,离青岩峡又近,如果在研究所厂区看到青岩峡一点点闪闪烁烁的火光,那么,在馒
头山上看,应该是清清楚的火团了。张卫东说什么也没看到,可能吗?可他是从不说谎
的,又口口声声向毛主席保证。只得嘱咐他:"卫东同志,每天夜晚,你要严密监视青岩
峡。"
  "是!"张卫东像战士接受命令一样,虽然没戴帽子,却行了个举手礼。他十分认真
地答应着,还高兴地给大家沏茶,执意留大家吃午饭。这伐树开荒的馒头山顶,植被剥
去之后,土层极薄,做大熔炉是上乘的,庄稼播下去却收不回种子。赶上风调雨顺,只
能收些玉米。砍了树,雨也少了,连吃水都成了问题,要到二里外的青岩峡去挑(要不,
干校改迁了)。这困难,人人皆知。所以,茶,每人喝了半杯。饭,谁也不忍心留下吃的
。张卫东见大家不肯赏光、把盛到搪瓷盆里的面粉全部倒回缸里,两道浓眉在眉棱骨下
打着旋,厚嘴唇噘得能拴头驴。酒糟鼻子又添了三成赤色,呼呼地喷着怒气。那黑白分
明的眸子,巴巴地、失神地望着人们下了山……
  半个月没试验发动机,那鬼火也休息了15天。
  再次试验。发动机一响,那鬼火又灵灵地复活了。依旧,示威地闪了三次。军管会
急了,派了一个连,对青岩峡实行地毯式搜索。
  这青岩峡林木布局格外的奇、松、柏、杨、柳加上珍贵的冷杉、银杏,树冠交错,
够密的了。偏偏藤萝飞挂,简直遮天蔽日了。树下更丛生着一团团荆棘,一片片竹子,
一簇簇野兰和剑麻。100多名全副武装的战士,从日出查到日落,什么也没查到。
  111所研究所人心惶惶,三分之二的人相信章总的灵魂显圣,三分之一的人说是要发
生特大地震。
  为了稳定人心,军管会下令:"伐!"
  一百多名战士,外加二百多名健壮的年轻工人,奋战两周,终于把青岩峡的树、荆
、竹伐了个精光。林中的活物儿,能飞的飞了,能跑的跑了,在那裸露的根上滋长出茂
密的枝叶的梓树墩旁,发现一具完整的骨,雪白,长长曲曲有五尺多,都说那是蛇骨。
视力极好的三排长,在蛇骨北边一株芬芳的剑兰下,找到了一支派克金笔。不少人断定
,这支派克金笔是章总的,他在美国留过学。又有人进一步作证:章总来这儿散过步,
不止一次。
  张卫东得到消息,风风火火跑到军管会认领那支派克金笔,说是去青岩峡担水时丢
的。哪年哪月哪天,连几时几分,都说得一清二楚。这还不算,就连那派克金笔的颜色
、形状甚至笔尖的磨损程度,也说得不差分毫。更让人信服的是,他说笔的尾部,有用
嘴含过的牙印儿。经修手表用的寸镜观看,果真,隐隐两记门牙的印痕。接近张卫东的
人都清楚,他写字有咬笔屁股的习惯。
  军管会经过认真地研究,把派克金笔还给了张卫东。
  唯有青岩峡凄凄然,它比馒头山还秃,象一个剥光了的佳人,羞羞答答的无地自容

  后来,人们发现,张卫东从馒头山搬到了青岩峡,草棚就搭在找到派克金笔的地方

  有个星期天,军管会主任的儿子,持双筒猎枪追赶一只野兔。追到草棚附近,兔子
失踪。小伙子便好奇地从草棚的窗子向里张望,顿时目瞪口呆:只见张卫东跪在一张报
纸上,双手捧着派克金笔,两眼微闭,嘴里念念有词,像在祷告,又像是说胡话。柱子
上挂着雪白的蛇骨,冷森森,令人悚然……。(未完待续)

--
不醉不归,一醉方休.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xmz621.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4.7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