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aughter (讨点酒吃), 信区: HITComment
标 题: 〈走进哈工大〉第八章第一节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13日21:04:33 星期四), 站内信件
8月14日上午,嫩江第三次洪峰与松花江第二次洪峰汇合后进入松花江肇源段,对我国最
大的油田--大庆油田构成严重威胁。危机面前,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抗洪抢险总指挥、
黑龙江省副省长王宗璋闻讯火速乘直升机赶到肇源县,经历了一次难忘的生死考验。
这是1998年洪魔肆虐之际,刊登在人民日报1998年8月20日4版上的一篇文章的开头
一段,这篇由人民日报记者董伟发自嫩江洪水前线的不足千字的特写,标题为《总指挥
遇险记》,内容如标题那样惊险,一段比一段惊险。
王宗璋一到肇源县,就急赴最危险的地段--胖头泡险工段。这里有15公里已是水漫
堤坝,严重的地方甚至超出坝面70厘米,浪花冲撞着堤坝,泥土大块大块地被卷走。
工作人员把前线指挥部定在离最危险地段10公里处的一个高地上,王宗璋坚决不同
意,执意把前指放在最危险的堤坝上,他说:"这样指挥方便。"当时,抢险军民已增至
5000余人,其中部队官兵就达3000人。
晚上23时30分左右,又下起了大雨。
15日凌晨2时许,凶猛的洪水在离指挥部仅400多米的大坝决开一个口子,此时的抗
洪人员再没有物资去填充这个口子,王宗璋总指挥果断下达了沿大坝两端有序撤退的命
令。群众在部队的掩护下先撤了下去,部队官兵也在有组织地撤退。王宗璋总指挥目送
着大家,不管工作人员怎样催促,坚持要走在最后。
天阴得没有一丝星光,雨还在下,指挥部的20多个人靠着两个手电互相扶拉着往前
摸。黑龙江省水利厅厅长冯兆英已经59岁了,走得非常艰难。王宗璋不时地提醒大家:
"照看好岁数大的和身体不好的,不能有一人掉队。"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突然,一段
被洪水冲得只有两米左右宽的堤坝出现在大家面前,所有的人都想起来后怕:如果这个
地方也被冲开一个口子,他们只好留在那段断堤上,水大浪高,船又靠不上去,后果不
堪设想。
过了这段险区,又走了1个多小时,终于等来了救援的防汛艇。这时,天已经大亮。
王宗璋不放心撤走的部队,非要逆水去高地看望部队。大约早上7点多钟,王宗璋和其他
地方领导了解部队情况后,给官兵们安顿好早饭才离去,继续指挥抗洪抢险第二套方案
的实施。
读这篇报道时,我正在离大连60多公里的金州海滨写本书的第9章。7月,我到达这
个寂静的如同另一个星球的黄海渔村不久,看到长江第一次洪峰的报道,我便有些紧张
。1990-1991看连续两年多沿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黑龙江几乎遍及全国所有的江
河、湖泊的水文采访,洪水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今年长江、松花江要出"大事"。水多
了、水少了、水脏了,逢旱必涝,涝后必旱。如同多病者久病成医,与水打了多年交道
,对水的习性有了不少了解,甚至斗胆在《水魂》一书中预言,1991年华东洪水后,再
过七八年,还会有一次。还是南北同步--不过南方不是淮河、太湖,而是长江。并以翔
实的史料再现1931年、1954年长江洪水的"历害"。没想到,言中了。没想到,嫩江、松
花江是超百年一遇。面对长江、松花江洪水的升级,我真有些坐卧不安,真希望那预言
落空,真想放下笔飞到抗洪前线……南北洪水同时发作,相比之下,我更关心嫩江、松
花江,因为我正在写的哈工大就面临松花江,大庆更不用讲了,我曾在采油七厂(肇源)
采访过,看了人民日报的《总指挥遇险记》,我的心砰砰急速跳动,恨不得马上和他通
话道一声多多保重。为什么这么心急?这位总指挥是我的朋友。
和副省长交朋友,又是缘分。地点就在哈工大西苑宾馆。介绍人便是王仲仁教授。
那是话赶话,王教授的最大愿望是希望学生超过先生,扳着手指头称赞机械科学研究院
院长海锦涛、长春光学仪器研究所所长王家骐。我半开玩笑插话:"哟,您的学生有这么
多是厅局级。"他不以为然:"还有省部级的呢,我们省就有一个,副省长王宗璋。""副
省长?能不能见一见?""那好办,只要您想见。"话赶话不几天,王教授便安排了与副省
长的"见面"。因为没通过"组织",加上我一再强调随便聊聊。王宗璋副省长一人来到我
住的房间,王教授介绍了两句,说了声"你们谈",转身走了。说是缘分,与王宗璋一见
面,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位高挑身材肤色白净,温文尔雅的副省长,与其说是
副省长,倒不如说是哈工大的一位教授。50多岁的人,身材这么好,没有一般这个年龄
常有的将军肚,修长的身材为温尔文雅的性格锦上添花--风度潇洒。没有客套,没有寒
暄,开场白约定没有省长,没有作家,一次朋友式的"闲聊"。
这是1998年4月中旬一个双休日的上午,杨柳飘绿,春意浓浓,家事、国事、天下事
,使我永久不忘的是这位副省长的不平凡的经历。
出身贫寒的王宗璋,经历太奇特了。奇特一词似乎不太准确,含有复杂、曲折成份
的那种"奇特"。
他是辽宁营口人。1945年两岁时随父母闯关东,一下子闯到黑龙江东部的牡丹江。
穷人的孩子读书用功,小学保送初中,初中考高中,全市最高分考入省重点中学牡丹江
二中。上高二时,因父母调佳木斯市,便转学到佳木斯二中。1962年高考,以平均82分
的优秀成绩考入第一志愿哈工大(第二志愿清华大学,那年清华的录取线是平均75分)。
为什么第一志愿报哈工大?读哈工大等于出国留学,那时对于出国,连想都不敢想。如
此高的分走进哈工大,开始几年一切都很顺利。1962年入学,机械工程系压力加工专业
,1965年入党,还担任系学生会主席。谁知毕业时赶上"文化大革命",一心想学好专业
毕业后当工程师的梦想一下子破灭了。门门功课全优,成了"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培养的
"黑苗子"。拖到1968年,王宗璋这棵"黑苗子"被送到省军区的"五七"干校。接受无产阶
级的再教育。在解放军这个大学校办的"五七"干校,插秧、种水稻、积肥、铲地、打场
,什么样的农活都干过。东北天气冷,秋末水冷收稻子,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壮
暖。严冬积肥、修水利上山伐木,高唱战歌战天斗地。不知是这株"黑苗子"生命力格外
旺盛,还是大学校的威力,这么苦,这么累的环境,不两年工夫王宗璋摔打成一名准解
放军军人--成了接受改造的学生中最大的"官",副排长。排长是带领章帽徽的现役军人
。称他为准军事人员,再升半格,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了。谁知,在这
节骨眼上,1970年11月,上级提出,学工的下乡,学农的进城。不知上级哪位领导出如
此高招,学工的不干工,学农的不务农,反其道而行之。此令一下,学工的王宗璋一下
子分到牡丹江地区宁安县,还不错,在这偏远的"乡下"的渤海镇农机二厂,当了一名工
人。和本专业对口的打铁匠,抡大锤,传统的、正宗的铁匠。抡大锤要有力气,还要有
耐力,丁丁当当,一锤下来,火星四溅,炙热难忍。这棵"黑苗子"再次显示了其旺盛。
很快,当了厂政工组组长、团支部书记,不久又以工人代表的身份进入领导核心--渤海
镇党委委员。也许,照此锻炼下去,要从工人转成厂领导干部的。天有不测风云,在渤
海镇农机二厂干了不到一年,父亲去逝。为了照顾母亲,王宗璋打报告调到佳木斯联合
收割机厂。在这个全国著名的收割机厂,王宗璋再次显示了其"旺盛"和适应能力。由工
艺科总工艺员,继而工艺科长。在这个重要岗位上干了6年--1976年12月,佳木斯市成立
乡镇企业局,需要一个懂工业的局长,他幸运地当选第一任局长。
一个市的局长,比一个厂的科长,舞台大多了。当了局长,发扬哈工大重视实践的
作风,天天月月年年深入乡镇、大队,干了4年,佳木斯的乡镇企业产值利润翻了两番。
这成绩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王宗璋是一个好苗子。
1980年,中共佳木斯市委成立政策研究室,王宗璋由乡镇企业局长调任市委政策研
究室副主任。
4年的乡镇企业局局长,跑遍了佳木斯市所属的大队、屯子,带着4年的实践、经验
进入研究室,他拥有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作研究。最基层的实践、经验,与
市、省、中央的政策交融,一个难得的飞跃,更难得的,和市委书记市长下去调查,回
到研究室"研究"、写调查报告,锻炼了对工科而言相对薄弱的文字能力,一篇又一篇言
之有物、理论联系实际的调查报告,引起市委主要负责人的高度重视。1982年,这位年
轻的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先后调任佳木斯计委副主任、机械局党委书记兼局长、经委主
任兼党组书记。重要的岗位,频繁的调动,看得出市委领导的对这棵苗子的良苦用心。
每次调动这棵"黑苗子"都很快适应并发出"耀眼的光辉"。
1984年末,地市合并。王宗璋提升为中共佳木斯市委常委并当选佳木斯常务副市长
。
1986年2月,不满43岁的王宗璋调鸡西任鸡西市市长。
这次调任,是一个转折。换一个人,刚刚提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在佳木斯干
得红红火火,肯定不会去鸡西的。何况,鸡西与佳木斯相比,无论是客观的、自然的、
人际的诸多条件,哪一点也比不上佳木斯。佳木斯工业发达,农业富饶,资源丰富,边
贸兴旺。以煤"为纲"的鸡西,此时已混到多产一吨煤多赔几元钱的地步,支柱产业(煤)
疲软,地方工业微乎其微,亏损严重,财政十分困难。这情况,身为佳木斯常务副市长
的王宗璋肯定清楚。去鸡西,真像杨子荣上威虎山,困难重重,危险大大的。他完全可
以找个理由留在佳木斯,可是他像杨子荣似的,听从召唤,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
越向前!
用"艰险"形容王宗璋上任鸡西。一点儿也不过分。
到鸡西之时,几乎鸡西经济面临崩溃边缘之日。情况比想象的要糟十倍。要钱没钱
,有的是几千万元的赤字。工业亏损,农业不景气。百万人的城市,连饮水都成问题,
有两个区常年喝黄水,市中心区每天缺水2.5万吨。每到中午晚上下班时间,忙累的市民
做饭拧开水管不出水,火气怨气便朝自来水厂发,有的气急了在电话中破口大骂。挨了
骂的自来水厂头头忍不住回敬:"你别冲我们发火,我们这里的水管也流不出水来。不信
,你来看看。有种的你找市长去!"大实话,那栋两层小楼的自来水厂,二层的水龙头也
是滴滴嗒嗒的。有较真者不信,实地一看,这座不高的二层破旧小楼,二楼的水管,拧
开龙头呼呼出气半天才滴滴嗒嗒的。自来水厂的水龙头不出水,堪称天下奇闻。水,水
,水是生命之源,一个城市要是三天两头停水、断水,那还不乱了套。
缺钱少水的城市,期盼着新市长。
1986年春节刚过,王宗璋来了。满怀希望的鸡西人对这位第十任市长,第一印象未
免有些失望。瘦高个儿,文质彬彬,西服革履,说话嗓门儿不大,那副眼镜也掩不住真
诚的微笑。和电视剧里的那些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市长比,差远了。单薄的身板儿,
老实巴交的性格,当这"破烂"城市的市长,行吗?
行不行,看行动。新市长一到鸡西,白天,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跑。晚上,听汇报
,财政局、税务局、银行,这些与钱有关的局,详细汇报。之后,在同市政府机关工作
人员见面会上,发表了不算施政演说地"演说":"我们常说'无工不富',我说有工也未必
富,关键看你效益怎么样。比如我们的麻山区,有区办工业18户,却有17户亏损,有工
业净亏损不赢利,能富么?!另外,我们老讲鸡西的优势是煤,我们要发挥煤的优势。
可我们的地煤局7个矿只有一个盈利,其余都亏损没效益,这又怎么算做发挥优势呢?!
"不是施政演说,胜似施政演说。寥寥数语,令人深思。
白天跑企业,晚上听汇报,紧锣密鼓马不停地"折腾"了12天。一付对症的药方诞生
了。在他正式接手工作的第12天--1986年4月15日,在市长办公室召开了一个由经委主任
,财政局长、商委主任、市政府秘书长5人参加的小型会议。亮出这张王牌--以利税为主
要考核指标,在全市开展"进档达标"活动。进档达标,给政策。凡是进档达标的企业,
都给企业、经营者、职工一定的好处。鼓励多增产、多增收、多创利。不到一周时间,
与会的经委主任按着他的意图拿出了具体的达标方案:利税水平为5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
业,每超15万元为一档。200万至500万元间之间的,每超10万元为一档,由此类推共分
7个档。4个台阶,企业实现利税50万元以上者,称"盈利大户",100万元以上者为"百万
富翁",300万元以上者叫"财政支柱",1000万元以上者冠名"千万财团"。4月21日,王宗
璋召开各部、委、办、局的头头参加见面会,见面会很朴实:"今天这个会,是个见面会
。本想尽快和大家见面。后来有些变化,不得不一边抓工作,一边熟悉情况。到今天,
18天了,走了一些部门,听了一些情况……"朴朴实实,借见面会,正式宣布,在全市开
展"进档达标,争做贡献"活动。并强调,为保证这一活动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展开,政府
各部门要以此为中心做好服务工作,要以整治城市为重点,实实在在地办几件群众最迫
切解决的事。各部、委、办、局的头头们,发现新市长脾气真好,如此翻天覆地的改革
方案,声不高、不激动,温情脉脉。可这温良恭俭让的话语,叫人心服口服。
市府各部、办、局的头头们的思想统一了。1986年4月28日,新市长正式向鸡西百万
市民亮相。这天晚上,鸡西人端着饭碗举着酒杯,盯着电视屏幕看新市长演说。男女老
少都记住了"进档达标,争做贡献"!
嘿,这文质彬彬教授模样的新市长真厉害。"进档达标"有那么大魔力。鸡西人乐了
,鸡西的工矿企业在"进档达标"刺激下,经济效益像奔腾的江水一浪高过一浪。实行"进
档达标"的1986年,全市只有6个"百万富翁",一个"财政支柱"。到了1989年,全市"百万
富翁"企业猛增到12个,"财政支柱"达到4个,还出现了3个"千万财团"企业。1989年,是
全国企业大滑坡的一年,鸡西却比形势大好的1988年利税增长27.1%。
奇迹,奇迹。鸡西人乐了。经济学家震惊了。纷纷来鸡西考察。省委书记孙维本也
于1989年底驱车来鸡西,鸡西奇迹使省委书记动情:"我们现在都知道向管理要效益,但
你怎么向管理要效益呢?我们常说物耗降低一个百分点,全省就是多么大的利益,就能
带来多少多少利润;百元产值提高一块钱,百元产值利税提高一块钱,那样全省又是多
少多少钱。讲起来真是这个道理,就是难以具体化,停留在一般号召上无法兑现。物耗
照样不断提高,百元产值利税率依旧不断降低!"省委书记讲这番话的心情很明显,"恨
"喜交加,激动万分。恨那些光号召不兑现的,喜鸡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激动之际,孙
维本索性和秘书长马国良留下来,埋头总结鸡西经验,一鼓作气,写了《关于鸡西市调
整产业结构的调查报告》。1990年1月6日这篇洋洋1.5万字的《关于鸡西市调整产业结构
的调查报告》划上句号,觉得言犹未尽,又乘兴写了6500字的《关于鸡西市实行进档达
标承包制的调查报告》,看来,"进档达标"真的感动了省委书记,激动的书记不顾元旦
春节公务繁忙,静下心来写了两篇沉甸甸的"调查报告"。就在省委书记动笔写第一篇《
调查报告》之际,新华社记者写的《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探索--鸡西市开展"进档
达标"活动调查(上)》和《引导社会经济进入良性循环--鸡西市开展"进档达标"活动调查
(下)》,分两期登在1989年12月22日的《国内动态清样》上。很快,中共中央办公厅主
办的《综合与摘报》,转登了孙维本、马国良合写的《关于鸡西市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查
报告》。一下子,王宗璋的名字随着"进档达标",鸡西经验,进入中央高层。鸡西出名
了,王宗璋出名了,1991年10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关于鸡西市"进档达标"的文
章,引人注目的用了三个标题,主标题:黑龙江大面积推广进档达标承包制,主标题上
下并排两个副标题:把注意力吸引到提高经济效益上来、全省1595个企业实行效果显著
。醒目的标题,头版头条,还配发了本报评论员文章《重要的是改善经营机制》。同时
,在第二版发表了3000多字的《鼓动风帆的劲风--黑龙江省推行进档达标承包制考察之
一》的报道。中共中央机关报在同一期拿出这么多的版面宣传一个地方的"经验",实为
罕见。且继"考察之一"又连续在显著地位刊出"考察之二"、"考察之三"、"考察之四",
"考察"报道对"进档达标"给予高度评价"'进档达标'是个比喻,好比汽车,要想跑得快,
就得一档一档地由低速档不断升成高速档。这个形象化的用语,最初产生于鸡西,是新
上任的市长王宗璋创造的。"
令鸡西人惋惜的是,"进档达标"搞得红红火火之时,1990年2月,他们喜爱的王宗璋
市长调离鸡西到佳木斯当市长。那些因自来水没水、房子漏雨、动手术停电打电话找市
长得到市长帮助的人,真想写"请愿书"留住市长。多好的市长啊,房子漏雨,打过电话
,他脚蹬长筒雨靴身穿雨衣来到你家帮着抢修。节假日煮饺子没水,打市长电话,他笑
呵呵的地安慰"水会有的"。水会有的,这么大的事,说话算数,新市长上任当月,咬牙
拿出500万元,亲任工程总指挥,抢修那拖了8年没干成的青龙山水库引水线。奋战7个多
月,清澈的水来了,鸡西市日供水量一下子增加了1.5万吨。吃水不忘"引"水人,王市长
,您干得好好的怎么说调走就调走了呢?!
挽留王市长的市民不知,他们喜爱的市长心情有多矛盾。他是人民的好市长,平头
百姓遇上难事打个电话他就来。他又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随时听从党召唤。"进档
达标",鸡西的经济上来了。可此时,佳木斯的工业在下滑、下滑。省委书记孙维本在第
二篇"调查报告"划上句号时,就产生了调王宗璋去佳木斯的想法,"进档达标"能使滑到
低谷的鸡西跃上高峰,止住工业下滑的佳木斯肯定不在话下。
除了对鸡西人民的恋恋不舍,王宗璋毫无怨言的到工业"摇摇欲坠"的佳木斯上任。
他揣着写了一半的论文《以"进档达标"活动为主链条引动社会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回到
佳木斯,又是奇迹,几个月工夫,加油升档,佳木斯的工业开始增长。再加油再升档,
要腾飞了,1991年3月,一纸调令,将他调往省城哈尔滨任省长助理兼省外经贸委主任…
…1993年1月,任分管外经贸、商业的副省长,1997年12月任省委常委、主管农林和综合
经济的常务副省长……
这位王副省长的经历太曲折、太"复杂"、太奇特了。"黑苗子"下放锻炼,军区"五七
"干校半军半农插稻秧伐木积肥,边陲小镇农机厂抡大锤打铁。百炼成钢步入"仕途"频频
繁繁地调动,常常是受命于危难加油升档转危为安,又到一个陌生的岗位开辟新天地。
再好的脾气、耐性,如此频繁的调动也要烦也要起急。王宗璋却不以为然:"每次调动,
都不陌生。这和哈工大教育有关。每调动一次,都能很快进入角色,迅速适应角色,马
上就能'开演'。我说的是心里话,求实、务实、规格严格的哈工大,对我影响太大了,
终身受益。"
哈工大的影响有这么大?!一提哈工大,他的眼神都变了,仿佛又回到朝气蓬勃的
大学生活。1962年,正是三年困难的后期。那时,物质匮乏得难以想象。听说儿子考上
了哈工大,母亲高兴的"托门子"买了9毛9分1尺的白色府绸布料,给儿子做了一件衬衫。
王宗璋穿着这件白衬衫走进哈工大。这件1尺9毛9分的白府绸衬衫,一直穿到1968年,破
了,花一毛钱补一补。生活艰苦,学习刻苦。哈工大校风好,要求严格,风气正。不准
吸烟,不准渴酒,不准谈恋爱。一科考不及格降级,4科不及格勒令退学。老师认认真真
地教,严师出高徒。学生朴素好学,你追我赶比着学。连礼拜天都不休息,每逢礼拜天
,更忙--吃早饭时,先把书包扔到教室座位上"占位子"。中饭、晚饭也如此,一直学到
晚上10点半,大家打趣地管星期日叫"礼拜七"。严师出高徒。严师有多严?第一任锻压
教研室主任霍文灿教授,为了培养人才发现人才,搬进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
,同吃同住同学习同生活中发现,担任系学生会主席的王宗璋,繁重的社会活动压肩,
学习成绩还优秀,尤其是数学、外语,全系拔尖。霍教授发现这棵好苗子,马上"加压"
--组织班级交流经验,让王宗璋在交流会上演讲,介绍经验。并许愿收他做研究生。好
苗子谁都喜欢,1965年,王宗璋到克山县参加社教"火线"入党,回校后,年级党支部书
记找他谈话,劝他毕业后留校搞政治工作……
教研室主任许诺收他做研究生,四年级党支部书记抢着让他留校做政治工作。这样
的好事,在别人看来好像是白日梦。未毕业获如此铁的保证,王宗璋的心情可想而知,
兴奋、激动,激动、兴奋不亚于当初收到哈工大录取通知书。谁知,当好事即将成真时
,那场突如其来的"红色风景"将这位专业老师、政治老师都视为掌上明珠的人才判为"黑
苗子"。等待"黑苗子"的先是待业分配,继而是下放省军区"五七"干校劳动锻炼接受无产
阶级再教育。
真金不怕火炼,在这所"大熔炉"里,王宗璋初式锋芒,显示了哈工大严格教育的适
应力、生命力。本来就是无产阶级出身何怕无产阶级再教育?为了证明红与黑,脱下那
件穿了五六年的补了又补的白衬衫,换上没有领章帽徽的绿军装甩开膀子"战天斗地"。
红与黑,此时的奋争,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证明哈工大的教育、霍文灿教
授和党支部书记的眼力。他很快适应了主观上不大情愿的环境并很快进入"角色"。别小
看这个小小的副排长,这说明王宗璋在命运面前把握住了自己。
成功归功于母校的教育,但也说明个人的努力。因为母校的教育对每个学子都是同
样的,就好比命运对每个人而言,也是同样的,看你如何去掌握(包括适应)。王宗璋在
军区"五七"干校的成功包括日后的成功,诚如罗曼·罗兰所乐道的:"命运并不在于一小
时的决定中,而是建筑在长时间的努力、考验和默默无闻的工作基础上;这时的决定大
致是可靠而坚实的,因为它立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这些成绩不但是这个如何
听天由命的人在辛勤的青少年时期取得的,而且是在长期的艰苦劳动和耐心的等待中取
得的。"
春天的事记得最牢。4月中旬的那次"闲聊",至今脑海一闪即现的是一提哈工大,王
宗璋那顿时变样的眼神儿,和对军区"五七"干校锻炼再教育的评价:这个时期,吃了很
多苦,很多想不到的苦。现在看来,这些苦吃得值,增加了不少实践经验。如果说锻炼
,确实得到了锻炼。记得清清楚楚,说这话时,这位又"高升"了的副省长,不但没有怨
气,没皱眉头,反而有某种怀念和感谢之情。到是提到他不久前选为省委常委、省政府
常务副省长时,眉心拧成了川字:"分管综合经济和农林,担子更重了。特别是农业,黑
龙江是农业大省,中央和全国人民对黑龙江的农业寄予很大希望。对这次工作变动,和
以往一样,马上进入角色,很快适应角色。"说到这里,他突然来了个灰色幽默:"有人
祝贺我高升。说心里话,这么多年的频繁调动,几乎都是那么突然。我常对跑官要官的
人讲'我下一步干什么都不知道,每次调动,都不知道'。"接下来,信口开河,大谈如何
抓农业,大农业,效益农业。看得出,他早已进入角色了。还把"进档达标"讲求效益的
"模式"引到农业上。他信心十足,说有中央的重视,今年全省的农业一定大丰收。这信
心来自抗旱保苗的胜利--今年黑龙江省大旱,百年不遇的大旱,天大旱人就得大干。为
了调动人大干他这个黑龙江省农业最高"长官",深入到旱灾最严重的县、乡、屯子,走
一路,看一路,研究一路,掀起全省抗旱保苗的高潮,打了5.9万口井……对这一成就,
王宗璋巧妙地说:"新任农业部长陈耀邦上任首次离京考察便是我们黑龙江,陈部长对我
省抗旱保苗给予高度评价。如果老天爷不再出意外,今年的大丰收,可以说是煮熟的鸭
子……"
春天的事记得最牢。记得清清的,王宗璋兴奋的展望丰收前景和宏伟的效益农业计
划,王仲仁教授两次在楼下打电话催我们吃午饭,谈兴正浓就是刹不住车。13点,王教
授第三次打电话,出于对老师的尊重,他才恋恋不舍的刹住谈兴。在电梯里,他拍着我
的肩膀自信地说:"欢迎你麦收来,我陪你到'北大仓'坐上康拜因体验一下丰收的喜悦…
…"
在离大连60多公里的这个寂静的渔村里,不足千字的《总指挥遇险记》看了三遍,
肇源大堤垮了,他的第二套方案能成功吗?我原计划在这寂静的渔村写两个月,看了这
报道的第二天,我带上的两大箱资料、素材返回北京,在北京向中华慈善总会捐了款,
直奔哈尔滨。到哈尔滨,打听王宗璋的消息,说是王副省长跟着洪峰走,一个多月小俩
月没回哈尔滨了。这真是,在远离大连的渔村想到了哈尔滨一定见到"总指挥",没想到
到了哈尔滨得到消息是这位"总指挥"总在前线,今天齐齐哈尔,明天大庆,后天佳木斯
,只有省委书记和省长知道他的踪影……(未完待续)
--
不醉不归,一醉方休.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xmz621.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3.2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