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ToFo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信区: HITComment
标  题: 流亡大亨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9月16日10:15:05 星期天), 站内信件

    来自富豪之家的拉登,曾是沙特阿拉伯建筑业巨子,名下资产达数亿美元之多,但
为“圣战”事业,隐身深山,扬言要把美国人装进棺材里送回老家!

    在西方记者眼里,拉登是一个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害羞的恐怖分子,是一个身材瘦
削、留有浓密络腮胡子的文弱书生,平时总爱穿一件白色的阿拉伯传统长袍,讲起话来
轻言轻语,极有礼貌。但在另一些人眼里,拉登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圣战英雄……

    奥萨马·本·拉登1955年出生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父亲是沙特最富有的建筑业大
亨穆罕默德·阿瓦得·本·拉登。他在52个兄弟姐妹中排行17。

    老拉登早在幼年时期,即率整个家庭从也门移居沙特阿拉伯从事建筑业,由于得到
了沙特国王的信任,本·拉登家族的事业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发展神速,赢得了如今的万
贯家财,拉登家族的大多数财富来自于建筑行业。如今,本·拉登家族的财产据估计有
50亿美元,属于奥萨马·本·拉登名下的约有3亿美元。

    拉登的母亲据报道是个巴基斯坦人,同时也是他父亲10个妻子中最不得宠的女人。

    拉登是这个大家庭的20个儿子之一,长大成人的拉登在兄弟中间无论是才学或是相
貌都很一般,未受到父亲的器重,逐渐形成沉默寡言甚至带有几分腼腆的性格。拉登在
吉达接受了中小学教育,之后进入在吉达的阿布都尔·阿济兹国王大学经济管理系学习,

并获得学位。他自己当过工程师,从石油及建筑业赚取了庞大的家产。本·拉登在沙特
阿拉伯和西方国家拥有觎家公司,涉及建筑、石油、制造和宝石等诸多行业,传说还有
贩毒、偷运核材料、化学武器和军火买卖等。这些五花八门的行当为他带来了滚滚财源,

其个人财产估计达数十亿美元。

    据另一种说法,本世纪70年代,本·拉登曾赴英国学习工程学,完成学业后他回国
一度接手了家族的生意,并获得相当的成功。

    在拉登家族下属的建筑公司承揽了圣城麦加和麦地那伊斯兰清真寺的重建和修复工
程后,拉登开始对这些建筑和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注意到,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世界地位无上。但许多国家情形却并非如此,阿拉伯国家要么成为美
苏争霸的一张牌,要么成为美国压制的目标。拉登对此极为反感,决定凭自己的巨额财
产,为阿拉伯人讨回公道。他很推崇暴力恐怖手段,对此进行了精心的研究,逐渐成为
一个狂热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

    随后,他发誓要用暴力手段报复对伊斯兰教不敬的外国人,用炸弹和火箭把对伊斯
兰世界构成威胁的外国人和外国军队赶出“伊斯兰圣地”。

                                    圣战之路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年轻的拉登离开自己在沙特阿拉伯舒适的家庭,辗转
进入兴都库什山脉,参加了阿富汗伊斯兰圣战组织,并聚众树旗,展开了反对苏联入侵
阿富汗的斗争,从此步人“圣战”的道路。

    他先是加入了美国支持的阿富汗伊斯兰圣战组织,展开了反苏联入侵阿富汗行动。
拉登为自由战士提供食物和武器,帮助招募了数千名阿拉伯人到阿富汗与苏联军队作战。

在阿富汗战争初期,许多穆斯林联盟的武装补给人员经常在穿越阿富汗北部山区的时候
遭苏军武装直升机的袭击。天不怕地不怕的本·拉登自告奋勇,带着自己的建筑队伍为
阿富汗的自由战士们在山间开出新的道路来。

    本·拉登过去的一位盟友哈立德·福阿瓦兹说:“本·拉登带去了巨型推土机。由
于害怕苏军武装直升机的攻击而找不到驾驶员,他就亲自上阵,并因此而负了伤。后来,

本·拉登置身家性命于不顾,干脆亲自率领一支阿拉伯志愿军与苏军作战,并且在1986
年的一场关键性战役中取得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拉登显露了他的战略天才。他意识到,阿富汗既缺乏设备,又没有
人力来应付这场持久的战争,于是他立即行动起来,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拉登的第一步便是建立一个有系统的征兵计划。拉登组织了一批来自阿拉伯国家的
志愿者前往阿富汗参加圣战。他向全阿拉伯世界的人宣传,希望年轻人来为阿富汗而战,

为穆斯林而战,而拉登则负责提供他们来阿富汗的路费。

    拉登还建设了一些供这些志愿人士训练的设施,阿富汗政府则提供了场地和资源。
同时,拉登还把世界各地的游击战、破坏和隐匿专家聚集在一起。

    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拉登的私人步兵营里就汇集了数以千计的志愿者。

    很快,拉登便成为在阿富汗参加战斗的阿拉伯人领袖,他领导的军队被称作“阿拉
伯阿富汗人”。

    80年代上半期,年轻的信奉伊斯兰圣战主义的沙特亿万富豪奥萨马·本·拉登与一
名巴基斯坦兄弟会成员阿布达拉·阿扎姆共同创办了一个名为马克太布·阿尔—基达迈
特的组织(或称服务办公室),为阿富汗抵抗组织提供兵源和资金。该组织在世界各地
(包括美国、埃及、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等)建立了征兵中心,最终从约50个国家征
募、输送了数万名战士参加抵抗苏联的战争。该组织也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准军
事训练营地。

    当时,在“伊斯兰圣战”和抵御苏联入侵的旗号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沙特和其他
阿拉伯国家的青年来到阿富汗,加入到拉登经营的霍斯特、坎大哈、贝特安萨尔、贾拉
拉巴德的训练营地进行训练。

    拉登在许多阿拉伯国家开设的公司为这些“志愿者”提供路费。当这些准备献身圣
战的年轻人登上飞机之前,已经有一大把令他们心满意足的钞票拿在手里了。

    80年代未,本·拉登与阿扎姆分手,开始把触角伸向全球每一个角落。阿扎姆则主
要从事支持穆斯林极端分子发动军事作战的恐怖活动。

    阿富汗战争结束后,本·拉登回到了老家。他认为任何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的存在
都是对穆斯林的威胁。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沙特怕自己成为伊拉克的囊中

之物,便邀请美国军队驻扎在这个王国。本·拉登闻讯后,请求与沙特阿拉伯国防部长
会面,为保卫沙特的国家安全献计献策,表示可以不用美国人的帮助击败伊拉克。他在
国防部长面前摊开地图,讲述如何不靠美国人帮助打败伊拉克的计划。当国防部长问他
如何对付伊拉克的飞机。坦克和生化武器的时候,本·拉登一本正经他说:“我们用信
仰来打败他们。”沙特政府自然拒绝了他的极为荒唐的建议。本。拉登对此很是恼火,
一气之下移居也门,在那里过了大约一年的流亡生活。

    1988年,本·拉登选择阿富汗为阿拉伯的圣战者们建立了一个新的组织——名为
“阿尔·伊达”(意为“基地”)的军事大本营,专门训练“圣战者”。

    用拉登的话说,“阿尔·伊达”的目标就是“统一所有的穆斯林,建立按照伊斯兰
教戒律统治的政府。”拉登认为,建立伊斯兰教国家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暴力。因此,
“阿尔·伊达”的目的就是推翻几乎所有的在拉登眼中看来是“腐败无能”的穆斯林政
府,驱逐这些国家的西方势力,最终废除国家的疆界。

    1989年末,阿扎姆在汽车爆炸中被杀,马克太布·阿尔一基达迈特组织分裂,而组
织中的极端主义分子则加入到拉登旗下。

    据国际反恐怖专家估计,从80年代上半期到1995年之间,在阿富汗拉登大本营接受
过训练的人有3万之众。这些人分别来自埃及、沙特阿拉伯、黎巴嫩、也门、阿尔及利亚

利比亚、突尼斯、苏丹和巴基斯坦等国家,这些训练有素的圣战者当时为阿富汗抗苏战
争出了大力。

    那些年间,每一个月就有80人到拉登营地受训。在这些受训者中,有各式各样的危
险人物,例如被埃及政府于1983年判处死刑的埃及伊斯兰极端组织头目穆罕默德·绍基
等。这些“英雄豪杰”时常与拉登会面密谈。

    事实上,“阿尔·伊达”已成为一些阿拉伯国家里那些鼓吹原教旨主义的极端组织
的领导中心。

    阿富汗的战争并不只是种族的仇恨,它是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的长期对抗
和全球争霸的一个部分。当时,美国人和本·拉登的游击队员一样怀着共同的目的:把
苏联军队从阿富汗赶出去。

    因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时的本·拉登不仅得到了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大力支
持,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盟友,甚至还有人将其称为“英雄”。而拉登的许多阴谋诡计
和暴力手法就是从中央情报局人员那里学来的。

    如今中央情报局就奥萨马·本·拉登是否曾作为当年选中的对象培养的事情闪烁其
辞。从80年代初至1985、1986年间,美国给了这些抗苏斗士们大量的援助,其中包括专
门对付直升机的“毒刺”便携式导弹等尖端武器。

    在那时被吹捧为最成功的秘密行动中,美国中央情报局每年拨出5亿美元的军费来武

装和训练贫穷且手无寸铁的游击队员,那些当时最有前途的领袖就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
看中并予以扶持的。

    本·拉登的组织是当时7个主要游击队派别中的一派。美国高科技武器中的不少尖端

产品,包括防空导弹等,都陆续进入了拉登的兵器库。现在大部分武器仍在那里。据估
计,拉登的组织在阿富汗战争期间获得的美国军事援助高达2.5亿美元之巨。

    当然,中央情报局的计划也是成功的。经过10年的残酷战争,游击队员战胜了苏联
军队。当初军容不整的游击队员变成了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军队,他们甚至打
败了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尽管如此,在反对苏联军队的战斗过程中,拉登仍一直有意使自己远离美国的影响,

这场战争使拉登成为阿富汗家喻户晓的人物。

                                    流亡大亨

    1989年苏联撤军后,阿富汗陷入派别之战。拉登似乎无意于这种权力之争,带着他
的“弟兄们”重返沙特阿拉伯,从事建筑业务。

    在沙特阿拉伯,本·拉登及其追随者们开始致力建立一个极端的宗教帝国。苏联部
队的撤离也给阿富汗和游击队留下了一大批装备精良的武器,以及数以千计的来自世界
各地的伊斯兰战士。

    拉登利用自己强大的经济力量和武装力量做后盾,发起了一起针对西方的新“圣战”

并将矛头直接指向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一些亲西方的伊斯兰国家。

    阿富汗战争后,拉登发表声明,对沙特王族进行了严厉批评,他指出,沙特王族允
许美国军队驻扎在沙特的基地,对穆斯林来说是一种犯罪行为。

    拉登频频向广大教徒发出号召,使用暴力手段将美国军队赶出去,将沙特王室推翻。

他领导的游击队也屡屡发起攻击政府和美军的活动。

    拉登的极端主义倾向,引起了亲西方沙特王室的不满。沙特政府不能忍受他过分的
要求,很快作出反应。1994年4月,拉登的沙特国籍因为其“不负责任的行为”而被取消

沙特政府将拉登驱逐出境,并冻结了拉登在沙特的财产,同时在国内外诋毁拉登的声誉。


    打那以后,拉登便四处漂泊。靠着他在建筑业经营中所积累下来的数十亿美元的家
财,开始了他的活动。无论地球上哪一地区的穆斯林陷入争端,他都会慷慨解囊帮着招
兵买马,甚至带兵征战。

    拉登先是流亡到也门,后来带着他的家人和一大帮的追随者,迁入了苏丹的喀土穆。

据说,拉登与苏丹领导人过从甚密。在苏丹,拉登开设了工厂,也建立了农庄,为没有
工作的游击队员解决生计。

    对外,他声称自己承建了一条由喀土穆通往苏丹港的高速公路工程。但西方情报机
构却称,他在苏丹、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地建立了营地,招募并训练恐怖分子。

    对于阿富汗退役兵,他替他们建了训练营地。他还为苏丹政府修公路,建基础设施。

拉登众多的苏丹商业利益包括:加工山羊皮的工厂,一家建筑公司,一家银行,一个向
日葵种植厂和进出口公司。

    他的建筑公司——“流亡建筑和发展有限公司”是与国家伊斯兰阵线以及苏丹军方
合作的。他们修了苏丹港的新机场和1200公里长的从喀土穆至苏丹港的高速公路。

    另一家拉登的著名公司是“绿洲与水”公司。这是一家进出口公司。他同时还经营
着“塔巴投资有限公司”、喀土穆的“西北伊斯兰银行”,这家银行是与国家伊斯兰阵
线合作的,其中拉登至少有5000万美元的投资。

    几年来,本·拉登都居住在喀土穆一处由当地保安部队驻守的居所,同时他安排了
许多阿富汗退役兵迁入苏丹。

    在那些阿富汗退役兵中,有些已经回到了他们的国家,并重新开始了他们的生活。
而另一些人回国后,则投入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活动,他们要为伊斯兰教推翻受西方影
响的世俗政府。他们用自己在阿富汗战争中学到的知识,建立了游击队和恐怖基地。在
埃及和阿尔及利亚,被称为“阿富汗退役兵”的人士帮助伊斯兰极端分子对付政府。

    在大多数的阿拉伯国家,阿富汗退役兵并不受欢迎,政府一直密切注意他们的一举
一动。然而,在另一些国家,这些退役兵却得到了热烈的欢迎。

    除了这批友善的阿拉伯国家的基地外,在阿富汗的大多数游击队员的训练营地仍在
运作,它们为许多正在进行战争的国家提供伊斯兰雇佣军。阿富汗还和从前一样被看成
是游击队员的心脏,从那里受过训练的战士被派至任何他们需要的地方。游击队员退役
兵开始出现在如索马里、波斯尼亚、科索沃和车臣的伊斯兰战斗中。

    然而,一向被美国国务院当做恐怖主义支持者的苏丹,近年来开始倒向美国。1995
年,蛰居苏丹的拉登因涉嫌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谋刺埃及总统穆巴拉克,闹
得埃苏关系行将破裂。之后,苏丹政府迫于美国、埃及和沙特政府的巨大压力,以及作
为苏丹政府向美国致意的一个表示,不得不奉劝拉登离开苏丹另攀高枝,将其驱逐出境。


    1996年5月,拉登辗转返回阿富汗,寻求在那里“避难”。直到目前,拉登一直在阿

富汗定居。在此期间,他依靠卫星电话和国际互联网与外界保持联系。

    拉登在选择阿富汗为最后落脚点之前,常在阿拉伯国家来往。他娶了一个菲律宾女
人,在菲律宾有3家大公司。迁入阿富汗后,身后留下了阿富汗退役兵的巨大网络和数家

工厂及公司。苏丹好几家主要的公司都与他有着联系,他们为拉登的网络提供后勤援助。


    拉登领导的伊斯兰圣战组织也被迫从苏丹转移到阿富汗。受到通缉的一些阿拉伯国
家的恐怖组织头目也纷纷到阿富汗与拉登聚会。这其中包括后来成立的“伊斯兰反犹太
人和十字军国际阵线”的创始者以及该阵线军事部门领导人、策划在亚的斯亚贝巴刺杀
穆巴拉克未遂的主谋穆斯塔法·罕姆宰。

    在阿富汗,本·拉登拥有一套房子,并由目前控制着整个阿富汗局势的塔利班士兵
保护。他很快把自己隐人了靠近坎大哈市的山区。在那里,他受到了追随者的崇敬,他
们尊称他为“教长”,虽然他并没有神职。

    在阿富汗巩固了他的基地后,拉登很快就让他庞大的国际网络投人工作。通过高科
技手段,例如电传、卫星电话和国际互联网,他得以同分布在阿拉伯世界、欧洲、美国
和加拿大的素未谋面的追随者进行联系。

    这期间,拉登曾经发布过3次圣战旨意和宗教命令,号召全体穆斯林拿起武器对付美

国人,包括1996年8月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的针对美国的“战争宣言”。

                                 恐怖分子大聚会

    据可靠材料证明,由拉登亲自指挥的“阿尔·伊达”大本营,已被狂热的圣战者们
视为反对西方势力和反犹太人的核心。

    1998年2月,所有阿拉伯国家的恐怖组织曾在拉登的大本营聚会,宣布成立“伊斯兰

反犹太人和十字军国际阵线”。这一阵线的创立者有:

    本·拉登;

    埃曼。扎瓦赫里——埃及圣战者组织头目,1981年曾策划了刺杀埃及总统萨达特的
事件;

    拉法伊·艾哈迈德·塔哈——埃及伊斯兰团体负责人,1998年11月在埃及南方的卢
克索策划了杀害58名外国游客的事件;

    另外还有两名尚不知姓名的沙特反对派人士,以及分布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两个
恐怖组织头目。这些成员中,不少人在十多年前就活跃在恐怖舞台上。

    阵线成立后,又从中派生出了一个新的军事组织——“伊斯兰圣战解放军”。据报
道,正是这个“伊斯兰圣战解放军”,策划并发动了对两个美国使馆的爆炸袭击事件。

    那么,拉登为什么要建立“伊斯兰反犹太人和十字军国际阵线”?一位拉登大本营
的知情者披露说,拉登想要通过这个途径把各国的极端恐怖组织纠合在一起,置于他个
人的统一领导之下,以便集中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向伊斯兰的敌人美国和以色列等目标
发动袭击。

    另外,尽管拉登有钱,但现在要挑选甘愿实施自杀性攻击的敢死者越来越困难了。
除了加强宗教的敢死说教之外,各路人马聚会后总会有为了一大笔钱而冒死请战的“英
雄好汉”。

    不过,现在拉登一伙财力雄厚,他们尽量减少自杀性的攻击行动,而是在当地物色
和收买敢死者,并想方设法用钱铺路,使策划恐怖活动的主谋们在事发前后神不知鬼不
觉地脱离险境,就像这次他们在两起爆炸前后从坦桑尼亚和肯尼亚逃到阿富汗那样……

    在这次恐怖分子大聚会中,拉登扬言要把美国人“赶出所有伊斯兰教徒的居住地”。


    拉登头上缠着白布,一脸大胡子,穿件黑色大褂,宣称:美国人是全世界最大的
“贼寇”,是真正的“恐怖分子”,华盛顿在中东的驻军是“十字军”,“我们唯一的
办法是以牙还牙”。

    拉登说,他的毕生目标就是使用暴力手段,将所有的美国人赶出伊斯兰的世界,不
管他是穿制服的军人,还是布衣平民;不管他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他是老人,还是
儿童。

    拉登发誓要对美国进行圣战:“无论穿军装还是便服,我们的目标就是美国人…我
们必须让这些邪恶的人远离穆斯林、穆斯林妇女和儿童。”

    ***

    本·拉登说:“如果谁杀死了一个美国士兵,那是比无所事事要好得多的事。”

    拉登的此番讲话不能不令美国人感到“胆战心惊”。

    拉登的“事业”也包括为伊斯兰极端组织训练新一代恐怖分子。

    这些来自阿拉伯国家的恐怖分子,都在拉登的营地依据当今的国际高标准,即以实
现最大规模的杀伤和破坏的要求,接受过高难度的特殊军事训练,尤其对携带和安放炸
弹个个在行。

    这些人办事机敏,具有掌握和使用各种现代化复杂武器的经验。

    拉登大本营的军事教官们多来自埃及和巴基斯坦,训练的重要科目包括如何使用诱
饵汽车制作汽车炸弹,以及怎样在远处用遥控装置引爆汽车炸弹。这些爆炸技术的实际
应用有以下例证:1995年9月,埃及驻巴基斯坦大使馆被炸;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驻沙

特阿拉伯的哈巴尔营房被炸;另外,埃及前总理西德基和前内政部长艾勒菲的遇刺事件
也是他们一手策划的。除了爆破技术以外,受训者还要学会熟练地使用威力强大的各种
新式枪械。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披露,这些在拉登大本营受训的人被称作“阿富汗的阿拉
伯人”。他们对《古兰经》关于圣战和为真主献身的教诲刻骨铭心,并将其作为思想和
行动的准则。

    这些笃信伊斯兰教的极端分子,决意要用战斗、厮杀乃至流血牺牲去捍卫伊斯兰。

    在拉登营地的受训者中,沙特阿拉伯人最多。因为拉登的根基在那里,他在沙特的
公司为他暗地里招兵买马十分积极。

    目前,各国安全部门一致认为,拉登恐怖集团实施爆炸的材料、技术以及爆炸物的
载体越来越新,并且先进和多变,很难预测和发现。这表明当今的反恐怖斗争进入了一
个新的阶段。

    另外,本·拉登还涉嫌是苏丹化工厂的主要投资者。西方情报部门认为这家化工厂
是化学武器生产的一个前线地区。据说此化工厂是在伊拉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做为扩
散伊拉克化学武器的目的而修建的。以色列和美国的消息说该厂的主要产品是生产毒气
的主要成分。

    根据美国报界的最新报道,这一结论的得出部分取自于工厂周围的土壤样品中的化
学成分遗痕。该化学成分是生产致命毒气的基本原料。发现该化工厂生产如此的武器使
得反恐怖主义专家倒抽了一口冷气。因为由这些成分制成的致命毒气是恐怖分子的理想

武器,它运输起来相对容易,而且一般的安检设备难以检测出来。

    ***

    显然,进行恐怖主义战争,其每一步都需要耗费巨额金钱。昂贵的高效能的爆炸材
料和装置、甚至需要用生化武器进行的这类恐怖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后盾。

    在许多阿拉伯国家拥有投资项目、银行和产业的拉登,为资助恐怖活动舍得花大钱。

据1998年的初步调查表明,仅在苏丹一地,拉登就注入项目投资5000万美元!

    无人确切知道拉登究竟有多少财产。有人估计,1991年他接受了前人留给他的建筑
公司,至少继承了25亿美元。然而,光靠遗产难以长期维持恐怖活动所需。拉登通过投
资经商,并从慈善团体和富有的支持者那里不断得到大笔款项。

    尽管拉登为资助恐怖活动舍得花大钱,但据估计他目前能够控制的资金仍在3亿美元

以上。美国反恐怖专家说,拉登一方面为全世界的伊斯兰恐怖组织提供资金,另一方面
也花费巨资建立了自己私人恐怖网络,并利用它展开各种各样的暴力恐怖活动。

    有报道说,拉登在埃及、苏丹、阿尔及利亚、黎巴嫩、巴基斯但和克什米尔等地都
有忠实信徒,组成了一个恐怖分子网络。

    他的“伊斯兰圣战组织”战士除了在世界各地搞恐怖爆炸之外,还被派往北非、车
臣、塔吉克斯坦甚至波黑等地参加保卫穆斯林的战斗。

    拉登还在其中一些国家开有银行账户和金融机构,用来资助恐怖活动。

    美国联邦调查局披露说,拉登设立了专门用于恐怖活动的基金。伊斯兰极端分子一
方面可以从这个基金中提取资金开展恐怖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获得酬劳。

    根据西方掌握的情报,在过去5年里,拉登在全球织起了一张巨大的恐怖活动网,准

备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打一场十字军战争,以雪900年前十字军东征给伊斯兰世界所带

来的切齿之恨。

    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黑名单上,拉登早已成为头号人物。

                                    慕后主使

    1998年5月,全美广播公司的记者约翰·米勒在阿富汗的深山中采访了拉登。拉登说

美国陷入黑暗的一天将会很快到来,不久将有震惊世界的暴力事件发生。拉登做此宣布
之后,美国设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风声鹤唳,一片紧张。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时隔不久,美国驻东非国家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两个使馆
竟然同时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爆炸事件。美国情报机构目前已将拉登视为这两起爆炸
案的幕后最关键人物之一。

    8月7日,内罗毕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院内的一声巨响,使馆主要建筑被爆炸掀起的
冲击波削去了一半。几乎与此同时,达累斯萨拉姆的美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也遭到了炸
弹袭击。

    两起爆炸使数百人死亡,数千人受伤,美国朝野为之震惊。“山姆大叔”挨的这一
“闷棍”着实不轻,白宫发誓要将打闷棍的“流氓”绳之以法。

    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调查,对所有在案恐怖分子和组织
逐一筛选。

    于是,拉登——这个藏身于阿富汗山洞之中的神秘人物被挖了出来。

    爆炸事件发生后,网上很快就出现了数十个关于拉登的网站。国际互联网,这个全
世界都在参与经营的虚拟媒介,从各个侧面对拉登其人进行了介绍,使这个影子一般的
人物一下子走到阳光之下。

    网上消息说,拉登的追随者遍及全球,而阿富汗强硬派武装塔利班则是拉登坚定的
支持者。这支由神学院学生组成的武装不仅能征善战,而且不乏玩新技术的高手,网上
的“塔利班热线”成了拉登布道的讲坛。

    美国国务院的官员们应该感谢上帝,拉登在网上只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要是他
在网上发动一场“圣战”,情况又将如何?

    来自网上信息透露,美国军方曾考虑发动一次小规模行动,重演推翻海地政府、擒
拿诺列加将军那一幕,将拉登捉拿归案。但无奈阿富汗北部山高水险,而拉登的部下又
装备精良,加上有塔利班的保驾,因此只好作罢。

    据8月16日被引渡到肯尼亚的、参与此次内罗毕使馆爆炸案的萨迪克·欧登透露,目

前本·拉登的组织至少有4000~5000人,仅他在阿富汗的贴身保镖就有近百人。每逢本
·拉登出行,拎着AK一47冲锋枪和火箭筒的保镖们前呼后拥,煞是威风。在他遍及阿富
汗各地的军火库中,从迫击炮、火箭、坦克直至先进的“毒刺式”地对空导弹都一应俱
全。

    萨迪克称,本·拉登的军力足以与任何一个小国相媲美。

    然而,拉登的存在无疑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然而,面对拉登
的恐怖威胁,美国方面似乎有些技穷。

    实际上,美国情报部门从1995年开始就对拉登进行跟踪。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当时
发现,他与索马里美国士兵受袭有关,他甚至还计划在海湾绑架美国的军事人员。1993
年10月,美国特种部队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遭到伏击,损失惨重。数架美军武装直升
机被火箭击落,共有18名美军官兵遇难身亡。

    更重要的是,美国还发现本·拉登自1993年起一直在寻求购买核武器。一开始,拉
登想在黑市上购买俄罗斯的核弹头,但是没有成功。

    接着,拉登的手下开始在前苏联一些共和国内搜罗制造核武器的铀原料。所幸的是,


他们被骗了,买到的只是低级的反应堆燃料,无法用于武器。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1995年底,克林顿总统签署了一个绝密文件,授权中情局对付本·拉登的恐怖体系。

中情局的反恐怖主义中心专门成立了一个本·拉登工作组。这位沙特富翁说过的每一句
话,写下的每一个字都由分析人员解读,他在十几个国家的上千同伙的资料都被输入电
脑。

    在西方记者眼里,拉登是一个阴郁、怯懦的恐怖分子。但在另一些人眼里,拉登却
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圣战英雄”。别的不说,单就他在不到20年里,敢跟两个超级
大国过招儿,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了——立登曾扬言要把美国人装进棺材里送回老家去。


    据曾与拉登接触过的人透露,本·拉登是一个高个子、身材瘦削、留有浓密络腮胡
子的“文弱书生”,平时总爱穿一件白色的阿拉伯传统长袍,讲起话来轻言轻语,极有
礼貌。

    如果不加说明,谁都难以把他和世界头号恐怖主义分子联系在一起。然而就是这个
蛰居在阿富汗深山里的“文弱书生”,却已被证实与下列案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牵连:

    1992年12月,针对驻索马里的美国部队制造了也门旅馆爆炸案;

    1993年2月,策划美国世贸中心爆炸案,致6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1993年6月,谋杀约旦王储阿卜杜勒王子未遂;

    1995年1月,预谋在菲律宾暗杀教皇保罗二世;

    1995年6月,阴谋暗杀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未遂;

    1995年11月,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美军军营爆炸案中炸死5名美国人;

    1995年11月,策划巴基斯坦的埃及大使馆爆炸案,致17人丧生;

    1996年,策划宰赫兰美空军住所爆炸案;

    1997年,策划开罗外国旅游者客车爆炸案;

    1998年8月,策划内罗毕和达累斯萨拉姆美国大使馆爆炸案,致257人死,5000余人
受伤。

    美国情报人员认为,拉登是过去这一系列震惊世界恐怖事件的幕后主要人物。

    另外,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消息,美国驻联合国代办柏里曾告知安理会,本·拉
登近年来涉及18起恐怖攻击。此外,本·拉登的恐怖组织也涉嫌杀害驻也门的美军,炸
毁飞越太平洋上空的美国班机等。

    而且,据美国反恐怖与情报单位的人士说,本·拉登至少两次下令暗杀克林顿,不
过两次都没机会动手。

    第一次暗杀行动原本预定在克林顿1994年11月12日访问菲律宾时下手,不过因为戒
备森严而作罢。《华盛顿邮报》指出,1993年纽约世贸大楼爆炸案嫌疑犯拉姆齐·尤塞
夫奉命执行这次行动。稍后被捕并引渡至美国受审判刑的尤塞夫告诉联邦调查局说,他
原本打算用飞弹、炸药或化学武器暗杀在车队中的克林顿。

    第二次原本计划在克林顿1998年2月造访巴基斯坦之时,不过克林顿取消了该次访问

因此刺杀行动也告流产。

    “情报人员的证据已经足够了,”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缉拿
拉登归案。

    虽然本·拉登被怀疑卷入了数起针对美国的一系列恐怖活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

到目前为止,仍无不可辩驳的证据表明拉登抠动板机的手痕,至少8月15日萨迪克·欧登

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国际机场落入法网前都是如此。

    拉登本人对这些恐怖活动也一概予以否认,声称那些都是“美国大使馆和西方媒体
的屁话”。

    尽管现在很难预测将来起决定因素的证据会是什么,欧登有关拉登的国际恐怖网络
和拉登在美国爆炸案中扮演的角色的供词,将可能会是起作用的证据。

    最近美国一位高级官员说:“目前大部分有关拉登恐怖网络的情报,都是通过美国
的间谍卫星和地面接收设施偷听到的”。美国准备与本·拉登的网络发生直接联系。

    另一位五角大楼的官员说:“东非爆炸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据报道,美国
已经在爆炸案几天后切断了拉登与外界的通讯。

    按照以色列的说法,对拉登的基地实施空中打击是相对简单的事情。“他们只需打
开电子设备从‘接收’到‘发出’便可以了”。

    最近,在接受以色列电视台的采访时,以色列前情报局负责人沙巴太·沙维特在谈
到美国轰炸本·拉登的网络时说:“对美国而言,收集法庭所需要的证据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他补充说:“目前情报人员的证据已经足够了。”

                                    圣战檄文

    (1998年2月23日)

    以下是一篇由本·拉登、埃曼·阿·扎瓦赫里(埃及圣战解放组织的领导人)、阿
布塔哈(伊斯兰教组织领导人)、米·哈姆扎赫(巴基斯坦贾米阿特—乌尔—乌勒玛—
俄组织秘书长)和法兹鲁·拉赫曼(孟加拉国圣战组织的领导人)联合签署的声明。

    感谢真主!他默示了圣书,主宰着天空,遏制着宗派主义。他在圣书中说:“当受
禁的日子过去以后,你们就在任何地方进攻和杀死发现了的异教徒;抓住他们,包围他
们,随时准备在任何战斗中与他们交锋。”和平与先知同在。穆罕默德·本·阿布达拉
说:“我双手带剑而来是为了保证除真主之外没有人可以崇敬,真主让我生活在锋刃的
羽翼下,并且把痛苦和诅咒附加在不遵守我命令的人身上。”自从真主开拓出这块平地,


造出沙漠再以海洋日绕它之后,阿拉伯半岛从没有遭到过像今天这样如蝗虫般分布的侵
略军的洗劫,他们掠夺我们的财富,破坏我们的庄稼。所有这些进攻穆斯林人的国家就
像争夺一盘食物一样。鉴于目前的严峻局势和孤立情况,我们和大家不能不讨论当前的
一些事由,我们应该就如何解决问题达成一致。

    今天已没有人否认人人尽知的3个事实。为了提醒大家,我们列举如下;

    第一,在过去的7年中,美国已经在圣地和阿拉伯半岛占领了伊斯兰教的许多土地,

他们掠夺土地,架空当地统治者,迫害当地人民,威胁临近地区,把自己在半岛的基地
变成了深入对付临近穆斯林人民的前沿地带。

    如果早些时候人们对占领地的事实引起重视的话,半岛的人们就会认识到目前的情
况。

    有关于此的最好证明是美国继续利用半岛这个阵地来侵略伊拉克人民,尽管当地所
有的统治者都反对占用他们的土地来达到美国人的目的,但他们无能为力。

    第二,美国人不顾给伊拉克人民造成的巨大苦难和逾100万人数目的死亡,再次以侵

略军联盟的身份重复着自己的暴行。然而,他们对残酷战争之后的支离破碎和苦难的长
期封锁并不感到达成初哀。

    所以现在他们着手要消灭这个民族剩下的成员和加害他们的穆斯林邻邦。

    第三,如果美国发动战争的企图是为宗教和经济,那也是为帮助犹太人这个小国和
分散人们对其占领那路撒冷和谋杀穆斯林的注意力。

    关于这一点的最好证明是他们摧毁临近最强的阿拉伯国家——伊拉克的急切愿望。
他们努力想把伊拉克、沙特、埃及和苏丹像地图上标志那样地分离开,并且通过他们的
分裂和虚弱以保证以色列的生存和继续他们对半岛的残酷侵略与占领。

    所有美国人犯下的这些暴行和罪恶都是公然对真主和她的穆斯林信徒们的挑战。纵
观整个伊斯兰教历史的乌理玛(穆斯林国家有名望的神学家和教法学家)已一致公认:
如果敌人要破坏穆斯林国家,圣战是唯一的职责。武装斗争的目的是保卫正义和宗教,
这也是公认的责任。再也没有比反击一个攻击宗教和生命的敌人更神圣的事情了。

    基于以上的观点,为了执行真主的旨意,我们向所有的穆斯林倡议发动如下的圣战:


    有组织地杀死美国人和他们的同盟军——士兵和公民,这是每一个任何国籍的穆斯
林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的个人义务。这一行为的目的在于让所有的阿奇萨清真寺和神圣清
真寺不再受美国人的控制并让他们的军队从伊斯兰教的土地上撒出去,一败涂地而且再
无力威胁穆斯林,这也是与全能真主的意愿相一致的:“当异教徒联合起来对付你们时,

联合起来反击他们”和“打击他们直到不再有混乱和压迫,那样真主的公正和真诚永存”


    这也是全能真主的话“为什么不以真主的名义为那些弱小的,受迫害和压迫的女人
和孩子而战?他们的呼声是:‘真主呵!请把我们从这座小镇上解放出来吧!它的民众
是受压迫者,请从你身边派一个帮助我们的人’”。

    在真主的帮助下我们要号召每一个信仰真主和愿意接受真主的命令的穆斯林去刺杀
美国人,随时随地截取他们的钱财。我们也号召穆斯林乌理玛、领导者、青年人和士兵
去发动进攻撒旦的美国士兵和恶魔的支持者们,把躲藏在穆斯林身后的美国人流放,这
样他们也能有个教训。

    全能的真主说:“信仰者,把你的回答放在真主和他的教徒上,当他呼唤你的时候
你就会获得新生。真主存在于人们心间,正是她把你们大家凝聚在一起。”

    全能的真主还说:“信仰者,你怎么了?当你被唤起从事真主的事业时,你是如此
地眷恋尘世。你留恋生前的生命甚于死后的一切,是吗?但是,与死后的一切相比,生
前的生命是如此微不足道。你只有前进,否则你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其他人会起而代替
你的位置,但对于真主你至少不会加害于她。因为真主的神威无处不在。”

    全能的真主还说:“不要失去勇气,不要失去信心。因为你会在真挚的信仰中获得
优胜。”

--
 ∫∫∫∫  ……□□□□□□□□□□□□□□□□□□□…… /……………… □□
□□□□□□□ □生活本来就是一点点幻想、一点点真实□   ★           □□□
□Coffee□  □ □□□□□□□一点点苦涩、一点点甜蜜□         \●○  □□□□
□□□□□□□   ≡咖啡≡  □一点点执著、一点点浪漫□        ^■▲>     □
   □□         宁静的心情 □但100%坚持爱你的心...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1.96.23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3.5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