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E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sa (热心人), 信区: HITEA
标 题: 从教师角度看一系选导师的公平问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Dec 3 14:26:19 2003), 站内信件
大家吵了很久了。我不是一系的,但是我赞成一系的做法。
这里从教师公平的角度看看这个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硕士/博士导师每年招收的硕士生都是2个人以内,
不可能出现那个大牛招了十来个硕士,而其他年轻硕导一个没有的状况。
大家都是平均地分配学生。这是符合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无论什么样的
牛人,都不可能同时带好几十个学生的。反之,职称高的反映了他的历史
比较突出,而成绩不可能都是一天做出来的。其他导师评上了硕导,证明
具备了同样的能力。成绩少些可能只是跟时间有关。同样的时间里成绩
也许差不多。所以不见得博导在带硕士的时候就要强多少。
延续到本科,由于扩招,前一百名都有机会保送或者考上研究生,
为了教育的延续性,为了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在本科生就跟硕士时
的导师是个比较理想的主意。这样来看,从对学生负责的角度,每个
博导限报两名A组,实际上意味着这两个人都会保送。这是绝对可能的。
A组其他学生都可能读研,还是选择其他导师更有利于培养。
从教师的角度,谁都希望学生比较优秀。这样可以帮助做一些事情。
以前名博导利用名气垄断了资源,完全是浪费,引起了年轻的硕导
的不满。这样做显然有些找平衡的味道。
在前100名的学生既然都有读硕士的可能,还是按照选硕士导师的
原则比较好。
谁都知道不用功的学生难带,等于增加了工作量。虽然
名次在后面的学生也不见得就不好,同时都应该具有相同的受教育权利。
但是每次都是老大难问题。这也牵涉到教师之间的公平。
以前没有选导师的制度的时候,就有博导主动承担排名最后的本科生的事情,
或者优劣搭配,这样从教学量的角度,也体现了一些公平。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166.111.60.1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08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