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E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elle (欣然), 信区: HITEA
标 题: 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8月23日15:40:04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转载
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点滴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博士生教育的核心,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必须有所创新。下面
是我在攻读学位期间和毕业后工作中就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体会。
一、导师起着关键作用
博士导师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导师要有很强的责任
心。一方面,导师要对国家负责,招收学生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另
一方面,导师要对学生负责,除了让博士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
研究的方法,不能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如果让学生参与一些项目的研究,
要尽量让博士生参加研究性的项目,避免让他们参与开发性的项目。有的导师
招收博士生后,让博士生做大量的开发工作,直到毕业前一年甚至半年才让学
生开始看文章,这是培养不出好学生的。
导师既要给学生创造自由的研究环境,又要给学生必要的压力。在我攻读学位
期间,我的导师夏培肃院士经常告戒我,一篇博士论文一定要有明显的创新,
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否则,即使有很大的工作量,可以算若干篇硕士论文,
也算不了一篇博士论文。我的博士学习生涯中,有近两年的时间就是在怕毕不
了业的压力下度过的。直到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对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研究有了
深刻的了解,自然地就有一些新想法。
对于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导师不能不管,但也不必管得太细,以免限制学生本
身创造性的发挥。导师应该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
向,让学生自己去选择题目。在研究工作中,导师要注意对博士生研究方法和
能力的培养。我在1995年6月完成博士论文的初稿,一直到1996年2月29日才答
辩,中间根据夏老师的要求修改了二十多稿,历时8个月。夏老师对我的论文从
它的学术内容,到章节的安排、单词的用法、甚至标点符号,都进行了仔细的
推敲和修改。一个在我看来是理所当然的结论,夏老师却要求我给出严格的证
明。到答辩时,我的论文与其初稿相比已经是脱胎换骨、面目全非。在这8个月
的论文修改中,我受益非浅。可以说,是导师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如何做学问。
如果有可能,导师可以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国内外领域的一些权威人
士和学术带头人。这对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我的导师夏培肃院士
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是国内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的泰山北斗,我
也受益非浅。
二、大量阅读文章,把握国际研究前沿
创新是对人类现有知识的拓展。博士论文的创新必须基于对所研究领域国际同
行工作的全面了解。这就需要阅读大量论文,了解本领域现有的工作基础和需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甚至了解国际同行工作的特点。应该达到这样的程度:在
谈到所研究方向的情况时,一般来说,这个过程需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我自
己以及我的师兄唐志敏和马余泰,都花了一年半以上的时间来阅读论文。根据
我自己的体会,我很难相信,那些被导师的与论文无关的项目占用了大量的时
间,只在毕业的前一年(有的只有半年)才开始做论文的学生能作出合格的博
士毕业论文。有些博士论文,连所研究领域的综述都写不好,更谈不上创新。
阅读文章是一个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需要经过几个阶段。刚开始是了解阶段,
了解自己所要研究的领域国际上同行的一些工作,有一些点滴的了解,还没有
全局的观念。随着阅读文章的深入, 慢慢地会产生一些问题和迷惑,一方面,
对国际同行的工作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觉得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另一方面,觉
得自己能想到的别人都想到了,无从下手。这时候再看别人的文章时,不仅要
了解,而且要注意领会,对一些核心的文章,可能要反复地看,同时结合自己
的迷惑和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终于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觉得自己接触到了一些问题的本质。这时再回头看别人的工作,就能够发现其
中一些不足的地方或值得改进的地方。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创新性研究工作
对工学学生来说,下一步可以进行实验和模拟。由于已经对别人的方法有了透
彻的了解,在实验中就可能提出自己的方法或对别人方法的改进。即使自己的
方法不如别人也不要灰心,而是要分析原因。在实验过程中,对于碰到的问题
再去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章,这种有针对性的阅读会对别人工作的细微之处有更
深的了解。如此反复,不断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用认识指导实践过程[1],就
能不断认识,发现问题,创新的火花也会从中迸发。从而对本研究方向的发展
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当自己对所研究的领域有了系统的了解和创新后,再看论文时,就会觉
得虽然文章多如牛毛,但很难看到让人眼睛一亮的好文章了。同时也觉得自己
以前发表的文章大部分是垃圾。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才能避免为了文章而写
文章的情况。我产生这种认识和体会的时候,是在博士毕业若干年之后了。
四、要有献身精神,注意学术道德的培养
在读书期间,应逐渐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如果觉得自己不适合做学问或对金
钱十分感兴趣,趁早离开做学问的地方。
做科学研究是要有献身精神的。 在生活中,不仅要准备过比较清贫的生活,而
且要容忍各种社会压力和误解。在工作中,要全身心的投入,没有上班和下班
的区别,即使在走路或吃饭的时候,脑袋里还常常萦绕着一些问题,半夜也会
为了一个新想法的产生而兴奋得不能入睡。
做学问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工作,需要长期的积累,不能有浮躁的心理。创新思
想的产生,常常是在长期平淡的工作之后,因此,需要非常的耐心和持之以恒
的决心。做学问最讲究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写文章的正确态度是在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之后,觉得自己的工作已经
到了可以总结一下的时候,不要为了文章而写文章,更不要为了文章的数量而
涉足抄袭以及一稿多投这些禁区。论文的署名更要实事求是,须知论文的作者
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近年经常看到一些知名者由于学生的虚假论文
而受到连累的报道,我们要引以为戒。现在学术界有一种认识,就是在学生完
成的论文中,都要把导师作为作者之一。这即使在国外的许多地方也是天经地
义、无可厚非的。但我的老师夏培肃院士却不允许这样做,除非论文中确实包
括她的实质性的工作。在我入学之初,我的师兄就告诉我,如果不经夏老师同
意而把她列为论文作者之一,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后来,夏老师说,她在英国
爱丁堡大学的博士导师也是这样要求的。在这方面,作为老师的弟子,都是十
分小心的,并且我们也同样地要求我们自己的学生。
五、不要自高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经常接触到一些老科学家,他们是国际的知名学者或
是某个领域的泰山北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谦虚得很。越是谦虚我越
觉得他们厉害,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遗憾的是,这种普遍存在于老科学家身上
的谦虚精神在年轻人中已经严重地淡化了。我接触到不少这样的人,他们确实
在某些领域有所建树,却总是怕别人不知道他的成绩,怕别人不知道他在国外
知名的大学呆过。其实,一个人越是谦虚,别人越是觉得他深不可测,这一点
我在当夏老师的学生的过程中体会得非常深刻。
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觉得土博士不如洋博士。于是在有
些研究机构国内培养的博士待遇就不如从国外回来的博士。于是不少年轻人为
了出国而出国,甚至把出国当作人生目标。诚然,从总体上说,西方国家的博
士总体水平要高于我国,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都如此。一般说来,出国求学
的学生由于受到很大的压力,都非常刻苦。现在,国内的研究环境有了很大改
善,如果我们立足国内,静下心来刻苦钻研,没有理由比洋博士差。其实,对
个人来说,国内的机会更多。
六、我国博士生的教育体制需要改革
一般说来,要在三年内完成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是非常困难的。博士生从学习
到创新心态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创新能力的形成也需要一个过程,掌握国际
研究前沿以及做出创新性的工作需要积累和实践。此外,博士生不可避免地需
要做一些与研究方面关系不大的事情。因此,三年的时间是十分紧迫的。而且,
不同的研究领域所需的时间也不同,博士生的个人素质也有所差异。因此,一
概以三年而论是不科学的,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教育部门做一定的规定
的基础上(如基础课的有关规定),由导师确定毕业时间。同时,逐渐形成对
导师的监督机制。
此外,应该克服博士生“只要呆够年头,就一定能取得学位”的心理,改革博
士生的答辩体制。表面上,答辩能不能通过在于老师,其实导师也有苦衷。普
遍的问题是,博士生三年时间一到,教育部门就开始给导师压力,如果不能及
时毕业,那么学生以后的宿舍、助学金以及其它的一系列问题都会成为导师头
痛的问题。有的研究生教育部门甚至以以后限制招生为威胁。因此,导师必须
在三年内让博士生毕业,否则就是导师的过错。这是引起导师把关不严的重要
原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人才哪有那么容易的。最近开始实行的
硕博连读制度很受导师的欢迎,但也存在管得太死的问题。因此,我国博士生
教育体制需要改革。
导师简介
夏培肃,女,1923年7月出生于重庆。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50年获
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计算技术
创始人之一。1956年参加建立我国计算技术的规划。规划后为我国计算技术的
起步培养了数百名专业科技人员。1959年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专业。
先后培养了约40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50年代,曾设计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
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在60年代,解决了数字信号在大型高速计算
机中传输的某些关键问题。在80年代,负责设计研制的高速阵列处理机使石油
勘探中的基本地震资料处理速度提高10倍以上。并负责研制成功多台不同类型
的高性能计算机。曾先后创办《计算机学报》和《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并担任第一任主编。1985年被英国Heriot-Watt大学授予
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作者简介
胡伟武,男,1968年11月出生于浙江永康,1991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计算
机系,随后免试进入中科院计算所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计算机专家夏
培肃院士,1996年3月博士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结构、并行处理、集成电路设计等。目前已
在国内外杂志及会议上发表论文40多篇。曾先后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全国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中科院盈科优
秀青年学者奖”等奖励。
通信地址:北京2704信箱25分箱(邮编:10008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电话:10-62559641
传真:10-62567724
Email:hww@ict.ac.cn
http://www.ict.ac.cn/chpc/hw
--------------------------
Promise me
that you'll never give up no matter how hopless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25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