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ender (fender), 信区: HITNews
标  题: [转载] 北大人事制度改革启幕 大学堂震荡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Jun 27 13:13:20 200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raduate 讨论区 】
【 原文由 fender 所发表 】



这几天,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的办公桌上多了一份材料——《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

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第二次征求意见稿。这是他让秘书专门从北大网站上下载、打印出

来的。“北大真勇敢!”他说,“大学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是必经之路。如果不改革,中国

高校没有希望成为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 


朱清时是当今中国富有改革精神的大学校长之一。但他承认,他在科大推动的人事制度改

革没有实质性进展。“后来都变了味儿,成为一种新的大锅饭。” 


他因此认为,“改老校不如改新校”。目前,中科大正在苏州和上海筹建研究生院,他希

望在那两个地方能一步到位地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新体制。 


就在朱清时为其苏州研究生院刚从美国招聘到一位高水平院长而欣喜的时候,比中科大历

史长一倍还多、中国最老的大学之一——北京大学,启动了人事制度改革。 


这可能是自86年前蔡元培着手改造老北大以来,北大内部发起的最激进的一次制度变革。

批评者称其为“休克疗法”。但北大校长助理、人事改革工作小组组长张维迎不同意:“

最多也就称得上是‘在跑步中动手术’。”“重新评教授才是‘休克疗法’。”张维迎说

。但显然,“重新评教授”没有现实可行性。他明确地说:“改革没有最优方案,只有次

优方案。只要改革措施能保证今后新提的正教授合格就算成功了。” 


也许,若干年后,身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的张维迎会把他亲身参与的这场改革当作一

个管理学案例搬进课堂,不管它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但目前,北大没有一个教师和在读

博士生会把它当成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来对待,因为改革牵涉到了他们每一个人的饭碗。

 


方案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宣称:“北大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北大

每个终身教授都是一流学者。” 


按校方权威解释,北大改革方案提出的新的教师人事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1)教员实行聘任制和分级流动制;(2)学科实行“末尾淘汰制”;(3)招聘和晋升中引入外

部竞争机制;(4)原则上不直接从本院系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新教员;(5)对教员实行分类管

理,教师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岗位和专任教学岗位两类;(6)招聘和晋升中引入“教授会评议

制”。 


这些名堂,博学多识的北大教师们可能一条都不陌生。让他们感到陌生的,是这些在欧美

大多数大学通行的制度如今竟要移植进中国大陆的校园里。校方解释—— 


所谓“聘任制和分级流动制”,是指在讲师和副教授岗位的教员都有定期合同,在合同期

内最多只能有两次申请晋升的机会,不能晋升的将不再续约;副教授一旦晋升为正教授,

则将获得长期教职(类似国外的终身教职)。 


所谓“学科实行‘末尾淘汰制’”,是指:教学和科研业绩长期表现不佳的教学科研单位

,学校将对其采取限期整改、重组或解散的措施;而在被解散单位工作的教员,无论有无

长期教职,都得中断合约,但有些教员可能被重新聘任。这里,“业绩长期表现不佳”的

标准是该单位在国内大学的相对地位,如某学科教研室长期排名在国内10名之后,将可能

被解散。解散后,学校可能建立新的教研室,在此情况下,原来的一些教员有重新被聘任

的机会,但不保证一定被聘任。 


以上两条结合起来,基本上就是美国大学普遍实行的“tenure-track”制度。这种制度也

被称为“up-or-out”(不升即离)合同。 


在方案的第一次征求意见稿中,对“分级流动制”还有这样一项具体要求:“讲师层面的

流动比例控制在总量的1/3以上,副教授层面的流动比例控制在总量的1/4以上。”因为

反对的人太多,在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中被删除。 


方案提出,今后,北大的讲师岗位要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尽量不留或少留本院系新毕业

生;副教授和教授的空缺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晋升两种方式实现。 


方案的第一次征求意见稿为此也定过一个死杠杠儿:“自2003年起,空缺教授岗位1/2以

上对校外公开招聘,对外招聘名额不得用于内部晋升。”北大的许多讲师、副教授认为拿

出一半以上的空缺教授岗位给外人会造成对于自己人的“不公”,因此激烈反对。于是在

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中取消了比例限制,改成了“内部申请人和外部申请人平等竞争”。 




尽管做了许多具体的调整,但方案的大原则没变。校方认为:“这些都是国外大学的典型

做法,无论这些大学是一流的还是三流的。”而北大的目标是世界一流。张维迎说:“作

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北大所有的正教授都应该是相关学科领域内至少是国内一流的学

者,而不能只满足平均水平是国内一流的学者,就像哈佛大学的正教授必须是世界一流的

学者一样。” 


“自从我当校长以来,每年都会收到不少同学的来信。他们说有些老师上课不行。”中国

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告诉记者,“我们给社会的承诺是让最好的学生接受最

好的教育。如果教师队伍不行,这一点很难做到。实际上,学生的良好素质在有些方面掩

盖了教学问题。” 


张维迎进一步解释:“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有些教授在国内学术界也谈不上什么优秀,是

二三流的水平。学校的一个基本判断是,在目前的正教授中,一部分是优秀的,一部分基

本满意,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则是不合格的。在不少院系,80%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声誉是由2

0%的优秀教员创造的。” 


张维迎说:“我们的本科生不是万里挑一,也是千里挑一,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的大学

里也是最优秀的,社会当然有权利要求北大的每一个教师也是全国最优秀的。” 


发起这场改革之前,1999年至2001年,国家财政额外支持了北大18亿元,每个教师都大幅

度增加了工资。又正好赶上了一个退休高峰,许多“文革”前毕业的老教师近几年陆续退

休,腾出了一大批高级职称岗位。尽管许智宏校长有意识地加大了引进外部人才的力度,

但内部有些不该晋升的讲师、副教授,也获得了升职的机会。 


普通教师也许不会认为北大拿国家这18亿有什么不合适。但北大的校领导们却感觉到这笔

钱拿得烫手。“社会上对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反映。一些政府部门的主要官员甚至明确地提

出对我们的批评,说北大教师质量的提高速度和科研水平远远赶不上国家对北大的支持速

度和北大教师的工资增长速度,有些人甚至提出把用于北大清华985计划的经费转投于农村

普及教育的建议。”张维迎告诉教师们学校管理层所面对的巨大压力,“我们可以说教育

是百年树人的事业,不能要求投资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但10年以后我们还能说这样的话吗

?” 


问题的关键可能就在这儿——那18亿已经花完了,以后北大还想再向国家要钱,而继续要

钱就必须先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通过一流大学的建设扭转我们在社

会上的形象,国家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就难以保持现在的势头,我们的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困

难。”张维迎说。 


所以,他们在北大最难改革的时刻——高级学术职位已经基本满员、拿着高薪水的教师们

没有一个人愿走——推出了以鼓励竞争、促进流动为目的的人事制度改革。 


争论 


自5月中旬以来,SARS在逐渐降温,北大校园里却如同开了锅。 


5月12日,许智宏校长致信全校各院、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有关职能部门,把学校管理

层内部已经研究讨论了5个月、先后九易其稿的《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

案》(征求意见稿)交付讨论。意见征集截止日期是5月30日。 


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以后,6月16日,校方又拿出了第二份征求意见稿,再次提交全校教师

讨论。 


“第二稿是在第一稿的基础上修改的,更加符合院系的情况,更具操作性。”许智宏说,

“目前的第二稿会更广泛地听取意见,接下来可能还有第三轮征求意见。” 


各种各样的意见都出来了。 


“与其到处去挖40岁以上所谓‘有贡献’的学者,不如留一些在北大呆了10年或者7年的学

生。”一位青年学子说,“因为只有在这个园子里呆着,才知道什么是‘问学’。” 


一个在北大校园网上回应非常热烈的帖子指责:“为了去掉近亲繁殖的虚名,而把自己辛

苦培养出来的大量优秀学生推到外面,是一种最大的浪费,无异于对北大的犯罪。” 


马上就有人出来反驳:“现在总体来说,北大文科和理科在国内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但

是具体到某个学科和专业,有很多都并不是北大老大,国内一些院校在很多学科方面可以

和北大并驾齐驱。从国内引进人从总体上应该不会降低北大师资的水平。并且过了3年5年

以后,北大今年和明年毕业的一些人开始在其他学校崛起,将这些本土人士(所谓‘100%的

北大人’)再引进回来,就更加不用担心没有优秀的师资了。所谓拒绝本校毕业生留校会导

致师资水平下降,实际上是一种比较狭隘的观点,这种观点的假设是:高考优秀=本科优

秀=研究生优秀=博士生优秀。” 


改革方案的六大项内容,几乎每一项都受到了激烈的批评,也都得到了强有力的辩护。 




反对意见最集中的,是人文社科院系。“难道要把我们的文史哲专业改造成美国大学的东

亚系吗?”一位教师质问道。 


最尖锐的反对意见是:“改革北大,还是阉割北大?这是个中华文化生死存亡的问题,是

中华民族共同面临的问题。”最“上纲上线”的反对意见是,指控现行改革方案违法! 




“尽管第一轮有不少批评意见,但支持一方占主流。”许智宏校长说。 


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最近一个多星期内,北大改革的3个关键人物——许智宏、闵维方和

张维迎频繁露面,答疑释惑,阐述改革的初衷和方方面面的依据。 


6月17日,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公布的第二天,校长助理张维迎受改革领导小组委托,在北大

校园网上发表了长达3万多字的方案说明。 


6月18日,许智宏校长接受北大校园网记者采访,表达改革的决心和集思广益的诚意。 




6月19日,许智宏校长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 


6月20日晚,张维迎在北大校园网“发展论坛”即席答问,一口气解答了校内网友提出的近

20个问题。 


6月23日,闵维方书记专门约见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北大本次改革的

缘起及意义,呼吁社会支持。 


闵维方表示:“改革是要付出成本的,我坚信,改革的收益会大于成本,我们有勇气支付

必要的成本。” 


许智宏对记者说:“如果不改革,北京大学在5年内不会有大问题。凭借原有的基础,我相

信北大的许多学科在国内依然会是一流的。问题是5年后会怎样?10年后又会怎样?” 




“我不怕毁誉参半。”许智宏说,“不是所有的改革都会成功。我没有想过个人的得失,

我主要考虑的是北大的未来。” 


风度 


北大毕竟是北大。即使推进这样一项预期阻力极大的改革,校方也根本不曾设想过密室操

作的可能。并且,面对纷至沓来的意见和质疑的时候,他们没有任何躲闪,彻底做到了坦

诚相见。 


在张维迎代表校方所作的3万多字说明中,甚至没有使用一点外交辞令,什么话都敞开直说

。“现行教师人事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是,”这位著名经济学家条分缕析,“(1)教员队伍

只能进不能出,只能上不能走,没有淘汰;(2)职务晋升以内部提升为主,缺乏外部竞争压

力;(3)职务晋升标准过分注重候选人论文数量和申请者之间的相对水平,过分注重内部平

衡,过多地考虑了资历的因素,而对论文质量水准和候选人在全国学界的地位注意不够;

(4)部分院系新教员招聘近亲繁殖严重,博士生‘自产自销’比例过大,不利于活跃学术气

氛和鼓励学术创新。” 


张维迎不忌讳与清华进行比较:“我们必须看到,北大在国内大学的地位正在受到越来越

大的挑战。清华大学已经向综合性大学迈进。2001年,清华在SCI上发表的文章已超过北大

200多篇,2002年已超过500多篇。我们当然不能惟文章数量而论高低,但数量仍然是一个

重要指标。当我们被别人在数量上远远甩在后面的时候,我们还能有什么底气说自己是中

国最优秀的呢?” 


在进行网上答问的时候,张毫不含糊地指出:“我感到,有一些教员太封闭了。他们根本

不知道国际的学术规则,不知道国际一流的大学是怎样运作的。” 


面对“文史哲应不应该与国际接轨”的质疑,张建议批评者们关注一下香港科技大学人文

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丁邦新教授的学术生活。丁的研究方向是中国音韵学、中国方言学和汉

藏语言学,照样能够与国际同行对话。“当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有几个在国内?”张反

问道。 


这种风度也展现在许多参与讨论的北大教师身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恭庆教授,是当今中国最优秀的青年数学家田刚的导师。以张老的身份

,这场改革,他应该是最“事不关己”的人之一。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仍毫不含

糊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改革的意见。 


“我同意改革的大方向。从长远来说,各国大学都要这样做。北大的这次改革总体按照一

流大学方向进行,一流大学的核心就是有一流师资。问题在于现实情况下能否实现。比如

说,国内能挑选的人才有限,如果得不到更好的怎么办?比如在学校列出的10个人中,最

好的前5名都在国外不能回来,第6个人又不符合要求,那这个人是要还是不要?还比如,

如果要最好的人,要开什么价码?不做具体工作不知道困难。” 


承受改革压力最大的是青年教师。人才流动的规定幅度越大,他们失去北大饭碗的可能性

也就越大。但他们中仍然有人在高声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位青年教师

在网上欢呼:“改革方案是一个好文件,令人鼓舞,我坚决支持文件的方向和基本原则。

北京大学有的教授水平很低,教师中大锅饭、铁饭碗意识牢固。此种状况不变,别说世界

一流,连国内一流位置也难保。”他的批评意见是: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 


表现出如此优雅风度的,还有那些作为北大竞争对手的学校。如果北大的改革如期实施,

这些学校将面临一场剧烈的人才争夺战。但这些学校的领导都在为北大加油,衷心祝愿北

大的改革能够成功。原复旦大学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从美国给本报发来

一篇鼓励北大改革的专稿。他在附言中说:“如果你们觉得这篇文章不好发表,请把它转

交给北大校长办公室,以表达我对他们的祝愿。” 


北大对于改革方案的第二轮讨论,仍在进行之中。 


校党委书记闵维方一生的愿望是做一个教育家,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4年连拿3个学位——

教育学硕士、组织社会学硕士和哲学博士(教育管理与决策)。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当年蔡元培先生就任北大校长,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人事制度改革,解聘一批不合适的

教员,聘请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知名教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在北大任教两

年。他这样评价蔡元培:与牛津、剑桥、哈佛、哥伦比亚等顶尖学校的校长相比,蔡的专

业知识比不过他们;可在教育上,他们比不过蔡。” 


许智宏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坦率地说:“现有方案并不完美,可能到定稿时都不完美。但

是改革只有两条路:或者走,或者不走。” 


“北大真勇敢!”--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 


“北京大学真勇敢!”说起北京大学的人事改革方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

长朱清时这样评价。 


他认为,目前中国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弊病,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一是没有淘汰不称职人员的机制,因而也没有办法让教师队伍在竞争中保持活力。目前高

校教师数量很多,可是效率较低。 


二是有限的资源被平均分配,学校没有办法集中资源支持优秀人才。尽管高校目前有一些

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比如长江学者计划、百人计划等等,但支持强度远远不够,不足以

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一些学校即使看中某位国外教授,并给予其与国外大学同等的待遇

,可还是很难吸引来人才。同事之间的差别巨大,不仅同事会不平衡,也会加大受聘者的

个人压力,他们一旦做不好就没有办法交代。 


“不能用吃偏食的方法吸引人才,应该用体制把学校建成吸引优秀人才的土壤。”朱清时

校长说。 


三是许多部门在武大郎开店。一些三流学者担任了院系或实验室的负责人,他们不愿接纳

优秀人才,希望维持这种不平等的竞争,保住自己的地位。 


“北大的改革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我衷心祝愿北京大学开个好头。北

京大学的改革如果取得成功,后来者可以省去许多力气。” 


但他担心,这样大力度的改革困难重重。“最大的困难是群众心理承受能力是否跟得上。

如果跟不上,改革就容易翻船。学校必须有技巧地掌握一个度,既让群众能接受,又有计

划地推进改革”。 


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潘懋元:大方向与可行性 


我认为北京大学改革方案的大方向是对的。许多规定有理论依据,制度规定相当周密,并

考虑到了可行性。 


现行大学管理体制最大的弊端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利失衡。 


大学是一种社会机构,任何机构运行都需要一定的行政权力,并按照一定的法规条例来管

理这个机构。但大学与一般社会机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个学术性组织,其教学和科研都

属于学术型事业,其管理也必须按学术性组织的特点与规律来运作。具体来说,大学必须

按照教育规律来培养人才,按照科研规律来开展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由掌握规律的

人员来运作。教学科研人员要有学术权利,而总务、后勤都要围绕教学和科研来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权利开始受到关注。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组建了学术委员会

等机构,但是学术权利仍然有限,是在行政权力之下,执行有限的学术权利。比如,大学

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评审条例和评审权力都是由行政部门确定的,评审委员会上面还有

由党委书记、校长、人事处长等人组成的评审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通过的事情,行政部

门不一定批准。而有的人在学术委员会通不过,却可以经过行政特批。 


学术权利来源于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真正的权利。学术民主是办好学术性事业最根本的

东西。在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方向应该是促进学术民主,加强学术权利,使学术权利与行

政权力协调平衡。 


在此意义上,我认为北京大学教师评聘制度的改革大方向基本正确。他们提出试行行政审

批与学术审核并行的体制,这是一条重要原则。方案的第三条是坚持学术标准第一和公开

公平公正原则。许多条例具体体现了这一点。方案中的许多规定都是促进人才流动的,这

点应得到认可。比如为避免近亲繁殖,促进学术民主,鼓励竞争。许多东西与国际经验衔

接,如聘任教师的程序。 


只有符合国情和校情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阻力,得到大家认可。我认为改革方案充分考虑

到了可行性。 


试行方案中有两个争论焦点:一是在有限聘期中有限次数申请晋升,二是不直接从本校生

中聘请教师。 


我认为申请次数不是主要问题,只要在时间限制内晋升就可以,主要是晋升标准问题。改

革开放后,我作了20年评审教授、副教授的工作。开始条条框框不多,凭借整体判断,结

果也比较符合实际。那时还可以不拘一格选拔尖子人才。后来,条条框框越来越多,只能

拿死条条来判断,只要符合要求,比如文章篇数等凑够了,庸才也能上去。但是拔尖人才

却可能因为缺某一项,反而上不去。职称评审评了20年,我越评越没有信心。如何评职称

,标准、条件是最重要的,而这点宜粗不宜细。 


第二点也是有理由的。其他国家也有类似例子。比如日本,本校学生可以当助教,想当讲

师就只能到外校去。 


我希望北大越办越好。但是我有点担心: 


一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如何体现学术民主。真正发挥学术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的作用不是容

易的事情。《高教法》规定,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审议机构。但是很多大学只是在

形式上建立了这个机构,它只是一个花瓶,起咨询作用,而非决定作用。 


二是北大自蔡元培先生开始倡导“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传统,但对教师评聘的种种规

定能否保持传统,怎样不让其演变为浮躁之风,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是其他人事改革必须配套。2001年,北大校部共13481人,专任教师只占33.65%,而行

政、后勤、教务人员占了66.35%的比例。 


四是北大改革对全国高校有重大影响,也应该起到促进作用。但有些规定北大可行,全国

未必可行。我担心其他高校都按照北大模式执行,比如新聘教师都要有博士学位。所以我

想提醒各高校考虑校情,否则脱离实际。(原春琳) 


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育取决于人 


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以下简称UTD)在纳米科技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通

过碳管排列,他们运用纳米管创造出了目前为止,自然界和合成纤维中最坚韧的纤维。该

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2003年的《自然》杂志和2003年6月11日的《科学》杂志上。《纽约

时报》以及其他各大报纸均报道了这一消息。 


通过转变碳管中电子的特性,总有一天,我们有可能将这种纤维织成一种不仅可以防 弹,

甚至还可以储存能量,接受无线电信号或者当作传感器使用的织物。 


为什么UTD在过去的两年中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冯达旋教授26个月前被任命为UTD分管科研和研究生教育的副校长(注:科研与研究生教育

密切相关)。冯教授曾经在位于费城的 D REXEL大学工作了超过25年的时间,在来UTD之前

,他曾是一家大公司的副总裁。冯教授知道将极有才能的人才招纳到大学中是多么重要。

正因为如此,他很快就邀请Alan Macdiarmid博士——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为

UTD的首席教授,并在Macdiarmid博士的帮助下,建成了一个国际水准的纳米科技中心。A

lan Macdiarmid博士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很多有才能的人,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学

生到他的身边来。 


知道了这一背景,你就不会惊讶于UTD今天在纳米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 


Alan Macdiarmid博士曾经说过:“科学取决于人。”我想我们也可以说:“教育取决于人

。”“拥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对于那些想要跨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一个普遍真理。 


这也就是为什么1996年哈佛大学的校长对我说:“我只有两个职责:一个是找到世界各地

有才能的人,一个是设法筹钱。如果我想要在某一领域招募一名教授,我会找到这一领域

里最好的一位教授并努力邀请他。如果不行,就去找仅次于他的。通常,如果请不到最好

的,我能请到排名第二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不会邀请排名第五的教授。”“哈佛的大

多数教授并不是来自哈佛内部的晋升,而是从全世界各地招募到的。” 


人事制度的改革,对于正在朝着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北京大学来说是关键问题之一。它将

被载入中国教育史册。 


北大不仅能从哈佛学到一些经验,同样也可以从香港大学获得一些经验。香港大学(以下

简称HKU)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去年,HKU想找一个人担任生物科学中心的主任,最后

,任命了徐立之教授。后来,校董事会发现徐立之教授非常出色,就任命他为HKU的校长了

!徐教授是世界一流的生物科学家,他是伦敦皇家学会的院士,也是加拿大皇家学会的院

士。 


实际上,北京大学已经做得很好了。比如说,他们聘请麻省理工的田刚教授为特聘教授。

在数学领域,过去20年到过美国的所有中国人中,田刚教授无疑是最好的数学家。田刚教

授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并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了1个小时的发言。他是惟一一个

在如此高级别的科学大会上获得一个小时发言时间的中国人。我真诚地希望有更多像田刚

教授这样的教授被北京大学聘用。 


除了优秀的教授,我们还必须有优秀的研究生。否则,不管教授有多么好,都很难扮演好

他全部的角色。 


中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最大的差距之一就在于研究生教育。 


吴健雄曾经说过:“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你只要周末到大学去,如果看到所有实验楼的

灯光都亮着,这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在灯光下,你总会看到那些研究生! 


不论是在哈佛、麻省理工还是在斯坦福、加州理工,你总会看到上千的研究生夜以继日地

工作在科学技术的前线,而工作环境也是非常棒的。他们的导师都是世界级的教授,他们

每年在最重要的期刊上发表上万篇论文,许多论文成为诺贝尔奖的基础。 


只有好的熔炉才能炼出优质的钢铁!举个例子,在最近纳米技术取得的突破上,几个研究

生参与了其中的工作,其中有两名学生来自菲律宾,一名来自爱尔兰。他们非常幸运,能

参与这项研究并取得突破!中国有多少学生能有这样的机会呢?不管你多么努力地工作,

没有机会,就不会有成就!即使你有机会,你能抓住它吗?SARS是一场危机,这意味着危

险也意味着机会。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很多机会。问题是如何抓住机会!关注全球的问

题,抓住机会,做出贡献,是大学应该扮演的角色!一流的大学必须做好准备,愿意面对

世界,从世界汲取丰富的养分并服务于世界! 


在SARS危机中中国的大学有什么贡献?我很遗憾地说:第一个SARS病例来自中国的广州,

但是第一篇有关SARS的重要科学论文(发表于2003年5月1日出版的《科学》)却没有一个

中国大学的参与。然而,香港大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许多中国大学已经在努力追赶。 




我真诚地希望北京大学尽最大努力招募更多世界一流的教授,创造机会。同时,录取更多

优秀的研究生并帮助他们获得机会。这样,北京大学离她的梦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就

不远了。 


另外,提一些小建议: 


一、希望通过改革,未来北京大学正教授的数量减少到800人以下。我现在工作的诺丁汉大

学有大约2.5万名学生,只有大约300名正教授,包括医学院中的80名。(编者注:北大现

有正高级职称人员1476人,其中专职教授1188人。) 


二、希望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教授少于10%,而不是计划的15%。 


三、通常研究教授(RESEARCH PROFESSOR)比例可以达到15%。 


四、希望以下三个层次——讲师,副教授和正教授都是独立的,不受约束的,在他们之间

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不管你是讲师、副教授还是正教授,所有人都可以申请科研

经费,所有人都可以带研究生。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97.221.201]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97.221.20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5.9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