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oonvalley (月光), 信区: HITNews
标  题: 中国科技的盛世危言(4)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Apr 25 15:03:11 1999), 转信

 
                   科学家身体状况堪优
    
       危及我国科技发展的另一根本因素是我国科技人才的流失、出现人才
     断层、科学家英年早逝等现象的存在。
                   
       多年来,尽管党和政府一直为改善科技人员的待遇而努力,但自蒋筑
     英、罗健夫以来的十多年间,中青年科学家中仍不断上演着英年早逝的悲剧。
                 
       大约在1991年至1995年的5年时间里,中科院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
     专家教授去世134人,这些人平均寿命仅53.3岁。1995年,中科院自动化
     所科研人员患病率高达80%;动物所体检未见异常者仅5%;数学所患高
     血脂症的高级知识分子占71%。5年中,有近50%的职工体质状况不尽人
     意,其中患有影响工作疾病的比例达到36.8%,中老年职工患病率高达
     58.4%。
               
       1996年6月20日,蔡诗东——这名在国际等离子体物理学界著名的科
     学家、中科院院士匆忙地走完了他的生命旅程。去世时,他只有58岁,正
     处于他创造力旺盛的黄金年龄。
                 
       蔡诗东是给累倒的。为了工作,蔡诗东可以说是废寝忘食,从不顾惜
     自己的身体。由于长期的艰苦工作,他早已积劳成疾,但仍坚持工作,很
     少请假,曾多次放弃一年一度人事部专家司为他安排的休假。当了十几年
     政协委员,他却没有参加过一次视察活动,不是工作忙就是出差在外不得
     不放弃。他把晚上和节假日都用在工作上,有几次,因为劳累体力不支而
     晕倒在办公室。为了节省科研经费,他去城里办事总是自己骑自行车或乘
     公共汽车,很少打车。
               
       杨晓升对采访蔡诗东的夫人曹俊喜女士和他的同事时的情景和心情至
     今仍然记忆犹新。在蔡诗东家中,除了满面墙壁的图书、资料,一切都简
     单到了极点,没有什么家具,更没有什么装饰物,甚至可以说缺乏某种生
     活的气息。蔡诗东睡过的床静静地躺在那里,蔡诗东用过的电脑也不再有
     人打扰……他们的主人已经在另一个世界了。
                
       蔡诗东的早逝,给他所在的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室罩上了浓重的阴影。
     而更令人扼腕的是,这个20余人的研究室,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失去了
     包括蔡诗东在内的3位科研人员,另两位去世时年龄只有40多岁。
             
       杨晓升用“压抑”两个字形容他采访时的心情。面对此情此景,谁又
     能不压抑呢?搞科研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总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他们
     唯一思考的就是如何让我国的科技水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可社会给了他
     们多少回报?他们早逝的消息哪里比得上文体明星的一个花边新闻“轰动” 呢?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pe1.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5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