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ywang (遥指美利坚), 信区: HITComment
标  题: 工大发展之我见(上海校友写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1月20日14:18:53 星期天), 转信

虽然离开工大已经有些年头了,但是工大的一举一动总是时刻牵动着我的心,看了这么
多关于工大的讨论,不免也有些想法,拿出来和大家讨论讨论。
   记得93年看东方之子采访杨校长时,杨校长说哈工大既无天时也无地利,能发展到今
天这个程度靠的就是人和。工大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和地处
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高校相比发展难度确实较大。看看和哈工大同处一城的船院,现在已
今非昔比,还有地处西北的兰州大学等。越是人才天生不足,就越是要学会培养人才,
挖掘人才,使用人才和惜才。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工大英雄不问出处的氛围确实比较开
放,在北大清华复旦等院校,非本校本科毕业的通常得不到重用,甚至受到歧视。而在
工大,有很大一批学术带头人都是非本校毕业甚至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学校的毕业生,
在新崛起的批中青年教师中尤其明显,比如18系的王彪(军械工程学院),韩杰才(哈
理工),四系的段广仁(东北重型机械学院),21系的吕志伟(厦门大学),毛志刚(
清华),五系的张中兆(黑大),3系的李建中(黑大),王小龙(电工学院),还有马
兴瑞(阜新矿院)。现在高校间人才竞争已进入白热化,这种开放的人才氛围在工大以
后的发展中显得更是重要。
   要和其他大学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竞争,就要走不一样的路,就要有勇于创新的开拓精
神。在这一点上,校长的作用非常明显。杨校长在这上面做得很不错,比如说远的一校
两制,近的深圳研究院,国际科技城等,当然不排除像水变油的失误。我觉得杨校长更
像是一位企业家型的校长,对于下一位校长的人选,在学术型和企业家型之间,如果鱼
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话,我更倾向于企业家型的校长。同时校长的国际背景也是很必须的
(杨校长在美国和前苏联都留过学),尤其是现在这种大环境下,校长必须要有全球化
视野,这一点可能正是马兴瑞所缺乏,高文在这方面比较强。
   另外学校的定位问题,是定位成一个准军工类院校还是别的。学校的定位问题决定着
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问题,如果学校定位成一个准军工院校的话,以后的发展在很大程
度上会受到政策的影响,不利于学科的对外交流,同时学科发展路子走不宽,五系就是
一个例子。现在学校的军工项目比较多,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不要作茧自缚,眼光应
该放的在开阔一点,利用经费上的优势,加速一些前沿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
   尽管工大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其发展势头还是很猛,对这一点我还是深信不
疑,工大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3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