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S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tartend (小小程序员,呆待电脑前。), 信区: HITSY
标 题: 清华曾蓓: 大四3篇论文发表在美国权威物理研究刊物(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1月25日10:57:17 星期二),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mputer 讨论区 】
【 原文由 lantian 所发表 】
她是“天才女孩”
她在就读本科的学习过程中,显示出惊人的智商和非凡的学习才能,成为清华学生
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引起学界的关注。在前不久清华大学评选的“清华十杰”
中,这位女孩成为“十杰”中惟一入选的本科生。她就是曾蓓。
1杨振宁班的“冠军”
曾蓓刚走进清华园不久,全国的媒体都报道了这样一个消息:世界著名的美籍
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为帮助加强我国的基础物理和数学研
究,培养高级研究人才,在清华办“杨振宁班”,人们誉称为“诺贝尔班”。该班
从当年新生中选拔,选拔的条件是:高考物理、数字两门的成绩都必须在140分
以上。
曾蓓决心要成为该班的成员。但是,她的数学成绩没达到140分。她找有关负责人
和教授争取,显示了极强的进取意志和决心。她解释说,她的数学高考考140
分以上本无问题,可考数学前一天晚上,她家楼下“鬼饮食”摊的吃客发行斗殴,酿成
杀人事件,她全家和邻居都被闹腾得几乎整夜没睡。第二天上考场,她头脑不
清,一不小心,就看错了两道题……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关负责人被她的决心所动,破例吸收了她。
“杨振宁班”选了55人,其中6位女生。在集中了许多省、市“理科状元”的这个
班上,曾蓓进这个班的成绩排在末位。然而,这个身高仅1.56米,体重仅42公斤
的不起眼的小女孩,开始踏上了她刻苦而又专注的学习征程。
“杨振宁班”要求学生在两年内,修完清华大学物理和数学两系的本科专业课程,
即是要求该班学生两年学完8年的功课。在两年中,这个班确有30多人无法承受
这样的学习重负,先后退出,回到原有的系学习。
曾蓓进班后第一学期考试,排位为33名,第二学期上升为16名,到两年学习期
结束时,这个瘦小的成都女孩便登上了冠军的宝座,令人瞠目。她的一篇物理论文
令导师赞叹不已。一个大二学生能写出如此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这位清华有声望
的导师还从未见过。他提笔破例给了曾蓓100分,还决定给这位小女孩期末免考物理
的特权。
2大学二年级开始科研
曾蓓顺利地完成了“杨振宁班”的学习,作为该班的最优秀学生,她被学校视作基
础科学研究的高精尖苗子。她的物理、数学都具极高的才能。物理、数学两系都
劝说她转入。如此具有物理、数学“两栖”才能的“天才”在学校并不多见,曾蓓
一时在清华和北大引起极大的关注。北大请她去给数学系学生讲物理专题课,清华则
安排她给物理系学生讲数学专题课。
曾蓓决定专攻物理,她说,她的兴趣在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信息科学研究上。她最
终转到了物理系,一边学习,一边开始科研。
就是这个成都小女孩,以巨大的热情和专注开始在物理学抽象而又严密的逻辑思
维中驰骋,她的论文也一篇篇写出。如今上大四的她,在国际权威的学术刊物上发
表的高水平论文已有3篇,全刊登在美国权威物理研究刊物上。
2001年夏天,在西安召开的一次全国物理学论文研讨会上,导师带去的曾蓓一篇高水
平论文遭到了置疑,但置疑的不是论文的内容和观点,而是一个大三学生怎
能写出如此高水平的论文?是不是有人越俎代庖?
事后,曾蓓只觉得有趣和好笑。她本是一个性格开朗而活泼的小女孩。她开玩笑
对父亲说,我要成为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那时,别人就不会把我说成“这是曾子
林的女儿”,而应说你是“物理学家曾蓓的父亲”。
成都“天才女孩”的潜能已引起学术界和物理学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已有加拿大
和美国一流的大学向她承诺,随时欢迎她去留学,而清华大学希望留住她。清华已
给她开出了优厚的条件:给她扬振宁奖学金,每年2万元,外加研究生的现有待
遇,在清华直读博士,而曾蓓自有她的打算。她说,眼下市场经济的发展,使
社会和人都变得浮躁,人们做事都不易静下来,考虑问题则总是太功利。她只想去
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学习和研究中获得快乐。至于今后,一切会水到渠成。
3下棋练出超强思维能力
俗语说:“虎父无犬女。”曾蓓的父亲曾子林是我国著名的国际象棋高级教练,
曾担任过国家队主教练,我国的第一个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刘适兰就是他的“得意
弟子”。从小耳濡目染,曾蓓下国际象棋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1993年、1994
年连续两年,她摘下了全国青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13岁到14岁年龄组冠军的桂
冠。
对曾蓓在国际象棋上取得的骄人成绩,曾子林十分感叹。他说,曾蓓8岁才开
始学棋,学了半年就有小成,是个下棋的好苗子。对曾蓓最终没有选择职业
棋手的路,曾子林并不遗憾,他说:“下棋给她的不仅仅是冠军的荣誉,而
且还有超强的思维能力的训练。”
曾蓓4岁时父亲给她测智商,她得了110分,属中上水平,也就是说100人中大
约有10人有这样的智力水平。但为什么她却如此“聪明”,曾父把它归功于后天的
训练和培养。曾子林说,下国际象棋主要训练3种思维能力:一是逻辑思维,学
生要熟练掌握归纳、演绎法;二是发散型思维,学生要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和联想的
能力;其三,逆向思维在国际象棋中特别突出。这些思维方式表现在学习中就
是现在学校提倡的“创新能力”。
曾蓓4年级时,老师曾出过这样一道题:一个直角,从圆点划1条线可分成3个角,
划2条线可分出6个角,划3条线可分出10个角……以此类推,划100条线可分出多少个
角呢?老师并没指望有学生能算出来,因为他还没有讲过做这道题常规的方法和公
式。但这时曾蓓却一口说出了答案是“5151”。老师很惊讶,要她讲出计算方法,
曾 礞告杆 来:“1+2=3、1+2+3=6、1+2+3+4=10……1+2+……+100=
5050,5050再加101就等于5151。”事实上这就是“高斯定律”。但只有曾蓓把这
道题做出来了,她凭的是直觉和联想。
曾父自豪地说,曾蓓从来没有上过奥数班、作文班,但下棋却令她具有了“超强的
思维能力”。
4全神贯注的“内功”
曾蓓从小做事、学习就特别专注,特别能集中注意力,她无论做什么都想做好。6岁
时,父亲送她去学拉小提琴,两年后,她在班上50多人中学得最好。她上过书法班,
有一次父亲去接她下课,发现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一边闹,只有她跑到第一
排专注地听老师讲。8岁时,曾蓓请父亲教她下棋,曾子林要求她每天6点钟起床
“打谱”,她果然每天准时起床坚持练习半个小时。曾子林说,很多小孩子很聪明,
但却不能有所作为,问题之一就出在不能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心无旁骛。能集
中精力,我认为是智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棋训练了曾蓓这一“内功”,让她做什
么都可以小有所成。
因为跟着父亲下棋,经常有训练和比赛,在学校里曾蓓有些“特权”。经常一个学
期她就有一两个月在下棋,不上课、不做作业。考试前,她会向成绩好的同学借
来笔记,闭门自学,并且很爱与同学交流,最后考试都能名列前茅。但是只
要在课堂上,曾蓓就特别专心,她说,如果上课不听讲,回去就要自学,花了两倍
的时间也未必有效。也许,这就是曾蓓的聪明之处吧。由于国际象棋的书籍大部
分是英文书,为了读懂,曾蓓买了专业的英汉词典,自己“啃”英语。小学时去
了一趟俄罗斯,回来写了11篇游记,写作前还专门查阅了俄罗斯的历史资料。曾
蓓的这股“钻”劲令她养成了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
5“减负”让她飞得更高
曾蓓从小就在一个“民主”的家庭中长大。父亲由于工作长期在外,她5岁时母
亲得了肌无力症,生活环境让她很早就学会了自主自立。说起家庭教育,曾子
林自豪地说:“现在国家提倡‘减负’,其实我早就在家教中奉行‘减负’政策
了!”曾蓓小学时毕业于并非重点的成都酱园公所小学,本来有机会保送进“一
类重点”石室中学,但曾蓓放弃了,因为害怕学习压力太大没有时间下棋,她去
了“二类重点”盐道街中学的普通班。平时以下棋为主,学习为辅,但年年学习
成绩优秀。
读小学时有一次曾蓓自然考试没考好,只得了70分,很不开心。曾子林当即公
布了一条奖励政策:奖金与分数倒挂,考不及格得100元,考90分以上不得奖。
曾父对女儿说:“你太爱面子了,这样就经不起失败和挫折。”
曾子林相信匈牙利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波尔卡的父亲说的一句话:“任何一个健
康的婴儿都是一个天才。”他认为,重要的是家长是否能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
兴趣和志向,肯定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成功。家长不妨让孩子多一些尝试,多一
些选择的权利,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必须要求他们“投入和专注”。
--
他们给我一对翅膀
他们给我一个方向
他们说那就是幸福
于是我满怀希望
我朝那里甜蜜地飞翔
然后看到了真相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166.111.160.162]
--
※ 修改:·startend 於 11月25日11:09:41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43.241]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24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1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