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ZoneII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itliu (mikeliu), 信区: HITZoneII
标  题: 中国女博士打破牛津大学800年记录 功课全满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1月17日23:29:24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久负盛名的英国牛津大学,是举世瞩目的国际超一流学府,建校800多年来,它培养出6
0多位政要精英和3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000年6月28日,牛津大学颁发校长令,把博
士学位和6万英磅的最高奖学金的殊荣授予中国女孩吴杨,以表彰她在数学和计算机两个
专业11门功课全部名列第一所取得优异成绩。
吴杨,1980年生于黑龙江省中国齐齐哈尔市。1997年6月在齐齐哈尔一中就读的吴杨只身
来到英国莱斯顿私立学校,经过一年的拼搏,于1998年10月,以优异的成绩被牛津大学
录取。在异地他乡求学的吴杨,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
19岁的吴杨是牛津大学二年级惟一穿博士服的学生,在牛津校史的大榜册上,赫然写着
:吴杨——来自中国。
前不久,笔者专程赴齐齐哈尔市,对吴杨进行了专访。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天生丽质,
气质不凡,1.80米的窈窕身材,婷婷玉立,玉树临风,浑身洋溢着青春气息,让人打眼
一瞧,便是一位清纯脱俗的阳光女孩。谈到成功时,她显得既谦逊又平静,娓娓向笔者
讲述了她走向成功的心路历程。激流勇退
还是在吴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十分注重培养她自强自立的品质,因此上初中时,她争
强好胜的个性便显露出来,她对语文情有独钟,刚开学就毛遂自荐向老师请缨,想当班
级的语文科代表。语文老师不十分了解她,就让她拿两篇作文过来,看过之后认为她的
文章挺有思想,文笔也不错,就推荐给《鹤城晚报》中学生版编辑,没想到竟发表了,
她终于如愿以偿。她说:“我什么都想试试,我也相信自己的实力,勇于尝试是迈向成
功的第一步,不试试怎么能知道自己不行。”
吴杨不是那种一天到晚死啃书本的女孩,她性格活泼开朗,兴趣爱好广泛,齐齐哈尔市
一中给她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给了她许多亮相机会。她的钢琴水平已达到六级;在
学校“五四”青年节合唱比赛中,由她组织指挥的班级合唱队拿回了优秀奖;在校运动
会上她获得800米冠军;她16岁的时候,还在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
绩。她的班主任曲老师胸有成竹地对她说:“好好努力,凭你的实力,上清华不成问题
。”
吴杨的父母曾是下岗职工,他们从卖茶蛋开始,白手起家,经过一番顽强打拼,生意越
做越大,现固定资产已达到上千万元,家境虽殷实,但吴杨从不奢侈浪费乱花一分钱,
她知道父母挣钱不易,每一分钱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正是驰聘商海的父母身上
那种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毅力和勇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吴杨,成为推动她奋然前行走
向成功的原动力。
正当老师、家长把吴杨当作将来名牌大学的学生来培养时,每天三点一线节奏紧张的学
习生活使她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来,她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生存
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退学,对,退学!”她被脑海里突然萌生这个大胆的想法吓
了一跳,她认为,这倒不是迫于学习的负担和压力,而是感到现有的课程设置已远远满
足不了她强烈的知识渴求。
吴杨去意已定,回家把心里的想法对母亲讲了,母亲感到十分惊讶,说啥也不同意:“
关键时刻退学,这不是半途而废吗?”吴杨说:“井底之蛙怎能知道天高地广,我想出
国留学!”母亲还是不同意,十分担心地说:“你从小到大从未离开过家,真要是独自
到国外,人生地不熟,我们怎能放心得下!”吴杨说:“我不想做温室里的花朵,更不
想在你们蔽翼下过一生,趁年轻,我想出去闯闯。”经过一番软磨硬泡,吴杨终于突破
父母心里防线,她兴奋得手舞足蹈,像一只冲出樊笼的小鸟,开始自由自在在蓝天上振
翅高飞。独闯英伦
吴杨开始为出国做准备,她很快进了一家出国培训班有针对性补习英语和数学,经过一
段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凭着良好的功底和实力,吴杨的双科成绩令补课老师大为惊讶,
并建议她可直接出国。经老师协调,吴杨很快收到英国莱斯顿学校发来的英语和数学试
题,没想到吴杨都打了满分,不久,她便拿到入学通知书。在去北京办理出国签证时,
母亲不放心想陪她去,她拒绝了:“如果国内我都不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出国后一旦
遇到困难怎么办?”
然而令吴杨意想不到的事还是发生了。在英驻华使馆办理签证时,她一米八零的个头和
一口流利的英语,使得签证官怀疑她出国目的不纯,有移民倾向,遭到拒签。吴杨沉着
冷静,据理力争,与他们进行交涉,充分展示了她善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交际才能和
不俗的表达能力,经过一番周折和坚持不懈地努力,吴杨终于如愿以偿拿到来之不易的
签证。
1997年6月16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只有17岁的吴杨肩背行囊,坐在候机厅的椅子上,
母亲拉着她的手,眼角泛着泪光。此时此刻,离愁别绪潮水般不停地撞击吴杨的心房,
她拼命控制泪水,不想让父母看到她落泪的样子。登机回首那一瞬间,她一边面露微笑
,一边咬住嘴唇,挥手向父母告别。
吴杨进入莱斯顿私立学校就读,这是一所贵族学校,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可谓群英荟萃
,学校采取封闭式教学,一向以管理严格著称。吴杨记得上第一节课时,老师讲完课,
用怀疑的目光打量这位来自东方的女孩:“你能听懂我讲的课吗?”吴杨肯定回答“我
能听懂”,并当众十分流利地用英语复述他讲课的主要内容。听完,老师那蓝色的目光
竟放射出异样的惊喜,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位中国女孩英语讲得如此流利出色,很快
崭露头角的吴杨渐渐引起了老师注意。
这所学校给吴杨感受最深的是把学生从被动填鸭式的呆板教学中解放出来,注重个性培
养,提倡动手能力,鼓励创新,为学生创造各种登台亮相展示自我的机会,这宽松的育
人环境,使得吴杨如鱼得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杨渐渐开始引人注目,她热情开朗心地善良,因此不少同学都愿意
与她交往,她那种不卑不亢,带有适度矜持与脱俗的气质,折服了不同种族的同学们,
他们亲切地把吴杨称之为“东方美神”。
然而,吴杨也遇到了几双不服气的目光,欲想改变别人看法惟有凭自己真才实学。她知
道这里学业并不轻松,其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国内高三备考冲刺,因此,吴杨来到这个
学校第一天就意识到,想在这里出类拔萃不会是轻而易举的事,她暗暗给自己打气:“
竞争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寝室管理员发现,每晚她都是最后一个就寝的,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休息,她就到走廊
里去看书,走廊灯光暗,还是声控灯,因此,每隔五分钟,她就得跺一下脚,否则灯就
灭了。后来寝室值班人员不让她在走廊看书了,她就只好躲进厕所里看……吴杨就是凭
着这样坚韧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在1998年英国高考中,她三科学业都是A,当吴杨把这
个好消息告诉母亲时,电话那端的母亲听到了女儿的喜极而泣声。扬威牛津
成功总是青睐那些心怀梦想并不懈为之奋斗的人。
当牛津、剑桥两所世界一流大学同时向她寄来面试通知时,这非同寻常的举动,令吴杨
激动万分,这是她始料不及的。现在,由梦想到现实只一步之差,如果这一步顺利的话
,她的命运将从此改写,因此吴杨全力以赴志在必得。
牛津大学的面试题目是《谈谈牛津大学的前景和发展》。面对神态严肃的众考官,吴杨
沉着冷静不怯场,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考官们从她从容不迫的神态看出吴杨心理素质特
好,有自信心,特别是她的观点新颖独特,将问题阐述得淋漓尽致。这些都证明吴杨的
创造性思维、智力前景、成熟程度及人格的完整性、独立性、领导潜能。众考官对吴杨
的精彩表现相当满意。当二面试即将结束时,其中一位考官冷不防对吴杨说:’你的身
材不错,是否想过成为世界名模,像辛迪·克劳馥一样。”吴杨说:“如果条件允许,
我什么职业都想试试。”幸运女神特别垂青吴杨,不久,她便收到了牛津、剑桥两所大
学的录取通知书,最后她选择梦寐以求心仪已久的牛津。
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上写着:“我们之所以从众多考生中选择你,是因为您具有与众
不同的优秀素质,以及出类拔萃的综合能力……”
走入牛津,美梦成真,19岁吴杨的人生画卷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那一年,牛津大学只
录取吴杨一个中国人,她感到身上多了一种责任感,兴奋激动之余,压力也随之而来。
牛津规定,大一新生第一年为试读,如果成绩不佳就辞退。
牛津大学学风浓郁,具备扎实功底和优秀素质的吴杨,很快适应了牛津快节奏的学习生
活,她又开始重新振作起来,除了吃饭和睡觉外,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梅
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一番拼搏,很快又有了喜人的收获,2000年6月,当终考成绩公布时
,她的数学和计算机两个专业11门功课全都以满分100分的成绩名列全校第一。双科第一
,这在牛津800年的校史上还是第一次,这骄人的成绩令沉闷的校园立刻掀起一股冲击波
,吴杨一夜成名声誉鹊起,并通过互联网名满天下。她的导师戴里克教授十分自豪地说
:“吴杨是他从教以来教过的最出色的学生!”

--



我始终坚信我是在真诚的表述我自己的观点!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58.132.127.5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6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