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outhlake (沉睡的余乡), 信区: Humanity
标  题: 爱的忧思与爱的呼唤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29日22:16:35 星期天), 转信


  毕淑敏在为自己最近出版的散文集命名时强调了两点,一是用了“心理散文”这个
概念,二是用《爱怕什么》做书名,来表达作者对于现实生活中爱的尴尬处境的忧思。
作者的意图其实是很明显的,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她一定是想提醒我们,在这本书
中,爱将以一个作家思考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且,这种思考将以现代心理学为其理论背
景。
  毕淑敏是个作家,又是个医生,这两年一直在攻读心理学博士,我们对她有更多的
期待也是很自然的。不过,《爱怕什么》不是一本关于爱的心理学论著,它绝对没有学
究式的学术面孔,也并非深刻而艰涩的理论表达。在这本书里,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
是作家和她的朋友推心置腹的谈话以及作家自己的自言自语。但是,爱所拥有的广大包
容性以及它的价值和意义,它给人的成长和完善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就在这种娓娓动人
的叙述中渐渐地显现出来了。
  我们对爱并不陌生。人们已经讲述了太多的关于爱的神话,比如爱情的神话,母爱
的神话,父爱的神话等,我们还被告知,爱可以使孩子无忧无虑,可以给年轻人带来快
乐,也可以给老年人送来安逸的晚年,它还有治疗疾病的功效,能激发音乐家、画家和
诗人的灵感。一个名叫乔治·查普曼的英国人说:“爱是自然界的第二个太阳,所照之
处美德萌长。”我们希望这是一种真实的、现实性的存在。
  不过,毕淑敏直接体验和感受到的爱,和上述爱之种种还不太一样。制片厂、唱片
公司和出版社可以利用这种爱生产大批的“爱的甜点”,来赚取大众口袋里的钞票,但
作家感受到的却是爱的缺失和苦涩。就在不久前,我为那个在雪地里冻死的老人采访她
,她还担忧都市人的心灵可能面临着沙漠化的危险。这在当今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德
裔美国人埃里克·弗洛姆表述得比较乐观,他说:“爱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众多问题中的
最后一线希望。”我想,他之所以这样说,是他相信我们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通过模仿我
们所爱的人,就可以学会爱。
  毕淑敏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她在书中一再提到,要让更多的人学会爱。她说:“爱
是需要学习,需要钻研,需要切磋,需要反复实践,需要考验,需要总结经验,需要批
评帮助,需要阅读,需要讨论,需要提高,需要顿悟———总之,需要一切手段的打磨
和精耕细作的艺术。”也就是说,爱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后天培养的。而所谓学
会爱,她所指的其实是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和胸怀,这也是弗洛姆说过的:“如果
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性地爱他人,那么
,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爱是无处不在的,有时又是不可理喻的,它自有其神秘莫测的一面,用理性的分析
方法,我以为是很难穷尽其意义的,倒是作家的这种直接体验和感受,有可能抵达爱的
海洋的深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PR-AI.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