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edrain (小雨), 信区: Humanity
标  题: 卖书经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01日20:42:35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在我们学校,大四生卖书应该算是一个传统了吧。每次都是三舍门前的
那条路,每次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热热闹闹的场面,唯一不同的是,卖书
的时间一年比一年早,就好像考研大军一年多于一年一样,给人好强烈的紧
迫感。我想每个卖书人的背后都有个不同的故事吧。
    我是四月初开始卖书的,大概可以算是第二拨。我只是想给自己去北京
复试挣点路费而已;或许因为我太不善于经营,也可能因为我一本专业课书
都舍不得卖,所以我根本没有卖到多少钱。不过,这样的经历,还是让我得
到了很多东西。很多很多。
    第一天出来卖书的时候,我们还在实习。忐忑不安的摆上摊,我知道去
统计局的校车一会儿会停在我的摊前。同学们一个个来了,在我的摊前,帮
我助阵,我却胆怯的站在他们身边,没有卖书人的坦然。我以为老师会默许
我的这种逃离,可老师还是下了通牒:让别人给你看摊,你必须和我去(统
计局)。
    所以那个上午,是一个朋友帮我看摊,卖了40多块钱,包括很便宜的处
理了我的一些英语磁带,也包括很出乎意料的高价卖掉我一些自己看不上眼
的旧书。
    终于只有一个人站在摊前的时候,我真的有些不知所措。面对买书的人
群,我自己不知道怎样应对。很多人问,却很少有人买。我心里有种淡淡的
孤单和自怜。忘掉了怎样卖掉第一本书,但是,当我用了将近半个小时卖掉
一本书以后,我终于开始坦然于我的身份。
    朋友常说,卖书要看人,人好的话,送给他都行,人要不好,多少钱都
不卖。隐约也知道这样还是不够理性,不符合做"生意"的规则,但是,既然
卖一份经历,所以我对书的定价一直都因人而异。有个小姑娘,大概是高中
生,甜甜的笑容,很可爱,所以当她买了我一本《复活》以后,我送她一本
散文集。而有些人,明明给的是底价,我也拒绝了。或许只是因为我的固执
吗?
    那两天,我和另几个同学遥遥相对,相呼应。在吹着风沙、冷冷的那两
天,我卖到了去北京的单程车票,还帮别人卖了半张车票钱。那晚,他们带
我去吃饭,也许我们这般辛苦就为了此时的温暖吧?
    复试回来很久以后,班里有个同学要卖书。我托她卖磁带,所以也时常
去为她助阵。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卖掉了所有的磁带,认识了邻摊的男
生,炫耀了我的"车技"。自行车是班长推来的,那辆破破的自行车竟成了我
们欣喜若狂的玩物。我骑车带着老大绕学校美美的转了一圈,也坐在小熊的
车后让我飘动的长发随着微风轻舞。那天下午,我很快乐,很幸福……
    窗外是周末的喧嚣,来自卖书人,买书人;来自那些组织活动的人。我
也曾经在那里扮演过我的角色,品尝过我不同的心情……

--
       
         我最想的,是忘记。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120.9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