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wz (小甜枣儿), 信区: Humanity
标  题: 论知识经济时代媒介的角色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09日08:18:59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徐 鹏

施拉姆曾经预言:在新的信息时代里,“人类传播的基本性质不会改变,但传播本
身的社会体系,很可能同我们已经知道的各个传播时期大不相同。” “没有需要
,就没有生产。”同样,没有需要,也就没有媒介。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说明一
个道理:传播技术为媒介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并形成有效的传播载体,而不断增长
的政治、经济的需求,才是媒介产生、发展的原动力。

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媒介的角色是否会有改变呢?先看看什么叫媒介。简单的
说媒介就是报社、电台、电视台。媒介一词由media而来。其实,将media翻译成“
媒介”,倒不如译成“媒体”更为贴切。不过, “约定俗成”,便称之为“媒介
”。所谓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
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及其生产、传播
机构。其次看看什么叫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
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模式改变了,便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政治力
量间的较量,加之各种经济集团(包括新闻集团)之间仍存在着利益间的争夺。当
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西文媒介在报道伊拉克及南联盟,以及轰炸中国驻南
大使馆的过程中的所作所为,让世界更加认清了美国及西文国家所谓的“新闻自由
”和“客观报道”的真实嘴脸。所以,只要这两种势力存大,媒介就不可能真正成
为独立的“第四阶级”和“无冕之王”,媒介的角色也不会有所改变,也就是说知
识经济时代媒介的角色仍是政治、经济势力下的宣传工具。

一、知识经济时代真是能消灭“不均”?

数字之父尼葛洛庞帝曾把未来形象地比喻为原子和比特(bit)两个世界。这两个
世界的经济特征完全不同。在原子世界物耗很大;而在比特世界,物耗很小或没有
。“当我把一个比特卖给你时,你拥有比特,我也拥有比特,就像是人的思想,虽
然告诉了你,但我仍然拥有思想。但在原子世界里就没有这种共享,我把东西卖给
你,我就没有了。”这美好的设想大有共产主义即将实现的感觉。然而如此一来,
就能从根本上消灭贫富不均吗?

对于知识经济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知识经济的经济特征有以下几点:

1、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2、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的
基本方向和基本格局;3、高速信息网络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4、知识成为主要
消费品;5、媒介以自身优势,担当终身教育、素质教育、通才教育为特征的全面
教育的重任;6、非纯科技类的知识亦构成知识经济的重要部分,咨询业成为知识
扩散和创新的主要载体之一。7、主流文化价值观由资本主义精神向生态主义转化
;8、经济学由“新古典”走向“后古典”,作为知识产业的一部分,也将被纳入
一个新的关于经济增长和组织管理的坐标一一指标体系。

知识经济确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这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看。首先从需求
方面看,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物质产品极度过剩的阶段。目前随处可见的“金融危
机”在实质上就是物质产品生产过剩造成的:如首先出现“金融危机”的东南亚国
家,正是因物质产品生产过剩,出口出不去,造成国际收支平衡恶化,才给了金融
投机家可乘之机,造成“金融危机”。进入90年代后,我们中国买卖人也终于体会
到了生产什么赔什么,卖什么赔什么的苦涩。有人会说,目前的物质产品生产过剩
是一种假象,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有无数的人生活于物质相当匮乏的条件
之下,怎么能说物质产品生产过剩呢?然而,我们要知道,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只有付得起钱的需求才算得上是需求。就中国的产业而言,首先,我们的出口对象
主要是发达国家,因为只有发达国家付得起钱,而发达国家确实呈现出物质产品极
度过剩,这就预示着我们的物质产品的市场发展空间已经相当有限了;其次,在人
们现在常常谈论的内需方面,我们目前也没有一种安排,把产品提供给那些目前物
质匮乏、却没有支付能力的人们。如果我们再从供给方面考虑一下这个问题,我们
就会发现,即使我们有了一种安排,把产品提供给那些物质匮乏、却没有支付能力
的人们,物质产品生产的发展空间也将是很有限的。从供给方面看,扩大物质产品
生产,是需要很多生产要素的配合的。而相当一部分生产要素属于不可再生的自然
资源,已经近于枯竭,虽然科技的进步仍在提高其利用效率,但在不少方面发展的
余地已经越来越少。 在这个人口越来越多、自然资源越来越少、污染越来越严重
的地球上。人类最终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活、娱乐、工作方式,少消费原子,多消
费比特。这个大趋势是相当明显的——当然,真正的变化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很可能更严峻了。我们常常听到一种说法,就是在知
识经济的时代,发展中国家就和发达国家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这一点,就现在
的事实看,还是没谱的事。就目前而言,如果说在物质产品生产我们还有一定的竞
争能力的话,在知识经济领域则完全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天下。媒介产品,
如电影、电视、报刊、书籍、音乐等,其出口完全是单向的。今后的技术发展会不
会扭转这一趋势?也许会,也许不会,但起码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肯定不会。有学者
认为,如同里根时代的“星球大战”是个骗局一样,所谓“一体化”、“知识经济
”也很可能只是个骗局。不管这种说法是否成立,但越是信息产业发达的国家对知
识经济越是热衷却也是个不争的事实。总之,尽管知识经济或许将改变经济发展的
模式,但能否最终消灭贫富之间的差别却是个未知的迷。

二、知识经济时代会产生“第四阶级”吗?

世纪之交,当世界各国人民迫切希望把一个和平和安全的世界带入二十一世纪、并
正在为此作不懈努力的时候,华盛顿的决策者们却在为如何使下个世纪成为“美国
世纪”而加紧谋划和活动。刚刚正式出笼的北约“战略新概念”和美日防卫合作指
针相关法案,就是美国经过长期谋划和活动的。由美国炮制、以北约名义抛出的“
战略新概念”,对北约战后所奉行的战略作了重大修改。根据其新战略,只要北约
认为出现了需要由它来捍卫“民主价值观”的事态,不管这些事态发生在什么地方
,它都可以在不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出面干预。这就意味着,北约将从一个防
御性组织变成通过以军事手段向外输出价值观来进行扩张的进攻性组织,从区域性
组织变成全欧乃至全球范围的干预组织,从受到联合国制约的组织变成可以自行其
是、为所欲为的组织。这样,北约也就将成为美国推行其欧洲战略的得心应手的工
具。美日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的核心是“周边事态法案”。该法案规定:美日军
事合作的范围将从“日本有事”扩大到共同干预“周边事态”;军事合作的内容不
仅包括日本要向干预这类事态的美军提供基地和各种后勤支援,而且要出动自卫队
帮助美军。不但如此,法案还规定,美日可以“自行判定”哪些事态属于“周边事
态”。这就是说,即便是属于周边国家内政的纷争,只要它们认为必要,也可以出
兵干预。如同北约新战略一样,这些规定意味着:美日军事同盟的性质将从防御性
变成进攻性;军事行动的范围将从日本国土之内扩充到远东和整个亚太地区;采取
军事行动将不受外界的任何约束,而是可以“自行判定”。这样一来,美日军事同
盟就将成为美国干预亚洲事务的重要工具,日本将成为美国推行亚洲战略的忠实帮
凶。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美国采取这两个严重步骤,有其深远的战略考虑。而
这一全球战略的核心,就是从东西两翼齐头并进、包抄亚欧大陆的所谓“两洋战略
”:在东线,以美日军事同盟为依托,辅之以其他手段,逐步扩张,控制亚洲;在
西线,以北约为支柱,并不断东扩,控制欧洲。两个步骤,一个目的,都是为了推
行其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服务。可见,知识经济时代并非一个“风平浪静”的时代


当然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化进一步带来了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法制需
要尽快建立。如有关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的各种法规。教育的观念和体制已到了
不改不行的程度。我们对于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表现在环境意
识等领域)以至科学思想(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许多观念和方法)与五十年
前相比也已经有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能改变不同政治势力总在对
媒介进行程度不同的控制。

 新闻集团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集广播、有线及无线电视、报业、杂志、电影制作
、以及出版于一体的托拉斯。由于它的这一性质,新闻集团必然、也只能代表垄断
资本的利益。把“新闻自由”天天挂在口头上的西文新闻集团是这样“客观公正”
地向世界人民宣传介绍中国的。通过新闻集团等“客观公正”的宣传介绍,在世界
公众的眼里,今天的中国,特别是中国政府简直就是一个实足的恶魔:暴政专制统
治,屠杀自己的人民;大肆污染破坏自然环境,虐待动物;蔑视人权,迫害持不同
政见及有宗教信仰的人士,虐杀孤儿院里的孤儿,强制人工流产,溺杀女婴,残害
妇女;推行种族主义政策,摧残新疆、西藏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压制那里人民的
独立愿望;违背体育道德,政府指使大规模系统地使用兴奋剂;破坏国际准则,穷
兵黩武,对争取民主自由的弱小台湾撒野;共产党官员贪污腐败,人民道德沦丧;
故意在世界上向恶棍国家扩散生化及核子武器,对邻国有无理的领土要求和扩张野
心,对全世界的和平是潜在的威胁;不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对别国进行倾销,抢走
其他国家人民的就业机会;压制新闻自由,任意逮捕驱除支持中国民运、反映人民
呼声的外国新闻记者。就是新闻集团的舆论机器对世界公众鼓吹的论调。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但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不但公然侵略南联
盟,还竟然多次轰炸南联盟电视台。即使在我国驻南使馆被炸后,中国驻南大使李
肇星接受美国CBS和ABC电视网采访中,他们的提问仍是关于美国外交人员在中国的
安全,而置我使馆人员的死伤于不顾。不仅如此,像CNN等媒介还故意夸大中国学
生对美使馆的冲击。前不久,美国媒介还在大肆炒作中国盗窃了美国的高技术,这
当然不符合事实,也没有什么事实根据,但是美国媒介连篇累牍地宣扬和渲染。而
面对中国使馆死伤惨重这一事实,却突然闭上了嘴巴。美国等西方这就是强权政治
下媒介“新闻公正性”的伪善由此可见一斑。

知识经济时代不可能消灭以两党制或多党制为基础的三权鼎立的政治体制,以私有
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市民社会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同样
,世界上还存在着社会主义制度和伊斯兰等多种政治、宗教集团,但完全脱离政治
势力的“第四阶级”的独立媒介却不可能出现。

三、媒介作为独特的经济力量迅速崛起

就目前的媒介来说,媒介作为独特的经济力量已经迅速崛起,而这种崛起就是知识
的含金量渐增的过程在经济领域的表现。“知识经济”起源于美国。在美国,任何
一家媒介都把经营管理视为生命线,而美国的媒介也被誉为“无烟企业”。如报业
利润之丰厚令人难以置信,收入甚至可以抵挡经济衰退的冲击。它是美国的第三大
行业,多年来一直跻身于美国最赚钱的十大行业之列。在我国,尽管媒介产业化理
论目前尚犹抱琵琶半遮面,但在实际中,产业化进程却从未停止地。比如,广告收
入成为各媒介赖以生存的主要财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以报业为例,1998年广告营
业额已突破百亿,是改革初期的130多倍,几乎没有哪个产业能有如此的发展速度
。我国报业集团的实践,事实上成为许多报社会性正在进行的跨世纪工程。媒介产
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媒介已从事业型转向产业型,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公
益型转向经营型,成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经济力量。

媒介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它具有自己的特性。有观点认为:媒介业具有双重性,
即既是事业又是产业。但是,我们要问,是不是强调社会效益的一面就具有所谓的
二重性,抑或“三重性”,“四重性”?许多产业,特别是过去的许多公众服务性
产业,都强调二个效益,即社会效益(公益性)与经济效益。但这并不能排除它的
产业性质。如邮电业、电力业、自来水业等等。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计划经济条
件下,上述产业无不做为公益性产业。由此可见,媒介今后的产业性质应是相当明
晰的,即为纯粹的产业。当然,我们也不排除较之其它产业,媒介产业的政治、经
济、教育、文化功能具有更显著的特性。

媒介产业化发展是世界的发展趋势,它使媒介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使媒介更加重
视传播效果。但这并不是说,媒介可以摆脱政治、经济集团的控制。媒介产业化发
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政治、经济势力对媒介的控制。就西方政治、经济势力来
说,这种控制将变得更加容易,而且更加隐蔽了。媒介为政治服务是根本的,其它
都是为达到宣传效果而服务的。大众传播不能不反映政治、表达政治、服务政治和
参与政治。从媒介服务服务于政府而言,大众传播可以帮助政府收集情况,解释情
报;传播政策,执行政策;宣传法律,传递规范;稳定社会秩序;协调社会行动。
从媒介服务于人民而言,大众传播可以帮助人民了解政府功能,监督从政人员;表
达民情民意,影响政府决策;认识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四、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技术对媒介的影响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媒体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争夺受众、扩大影
响的手段,并在全球范围内酝酿着一场新闻媒体的重大变革。在网络时代,媒介的
内涵、外延、指标体系、采编方式、经营策略、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等都面临着前
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因此,研究和探索网络时代世界性通讯社发展的新问题、新特
点和新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网络信息技术正在引发现代新闻史上的第四次
大革命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杠杆。在400多年
的现代新闻史上,由于技术的创新,曾经发生过四次信息传播大革命,每一次革命
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
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 第一次媒体革命发生在15到16世纪,当时德国人古登堡发
明的机器印刷技术得到推广,促使“新闻纸”问世,从而奠定了现代报刊业的基础
。第二次媒体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以电报的发明应用为标志的技术革新催生
了新闻通讯社,进一步促进了报纸媒体的发展壮大。第三次媒体革命发生在本世纪
30到50年代,电力和电子技术革命导致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诞生、扩展和空前
繁荣,使其成为影响人数众多、涉及面很广、感染力很强的大众传播工具。 当前
,在世纪和千年之交的历史时刻,新闻媒体正在发生着第四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
革命。从本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个人计算机迅速普及,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全球网
络迅猛发展,卫星和光纤通讯技术日臻完善,出现了以因特网为载体的新型媒体。
有人惊呼:“第四种媒体正在崛起。” 

因特网是一种把众多计算机网络联系在一起的国际性网络,它是计算机技术、信息
技术与通讯技术融合的产物。因特网起源于60年代末美国高级研究规划局开发的
ARPANET网。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因特网在全世界的用户估计已超过了1.3亿,
而且还在迅猛地增加。有专家估计,到下个世纪初,世界各地的因特网用户可能将
超过5亿。我国从1995年开始发展因特网业务,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内,上网用户
已增加到117万。 

近两年来,世界各地的报刊、广播、电视和通讯社等传统媒体掀起了一股强劲的“
上网”浪潮。1995年初,因特网上的电子报纸不过130余家,当年年底即发展到
800余家;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500多家新闻机构开始利用因特网传播新闻。一些世
界著名的报纸如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英国的泰晤士报,中国的人民日报
等都推出了网络电子版。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新华社、合众社、俄通社—塔
斯社等主要世界性通讯社也都在因特网上开辟了自己的网站,介绍自己的业务情况
,发布文字、图片乃至声像新闻。 

因特网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到相当高度后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工
具,它拥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已经开始展现出许多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优势。网络
媒体的诞生和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和希望,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1
)因特网可以实现“信息源、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三位一体”,从而使得新闻
信息来源更加丰富,传播渠道更加多样,信息覆盖面更加宽广,为实现大众传播的
“大众化”开辟了道路。这既为世界性通讯社大力发展采编和经营业务提供了良机
,也使它们在国际新闻市场上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因特网将对媒介未来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网络媒体为媒介拓展了全球视野
,丰富了信息资源,扩大了用户范围,增添了服务渠道;另一方面,各种媒体和非
媒体纷纷上网提供新闻,导致媒体的新闻来源多样化,从而对“消息总汇”地位形
成了挑战。因此,各媒介如何主动调整自己的职能和角色,充分发挥本身在信息采
集加工方面的优势,有效利用因特网上的资源,扩大和丰富新闻信息产品,在大力
发展传统用户的同时积极争夺网上受众,将成为21世纪世界性通讯社生存与发展的
焦点。 2)因特网可以减少传播的中间环节,增强受众选择新闻的自主性,从根本
上改变了“通讯社—传统媒体用户—最终受众”之间的分层传播关系,同时削弱了
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地位。这就意味着,网络的发展有可能使“第四媒介”使新
闻信息产品通过因特网直接与广大受众见面;而受众选择的多元化,则增加了媒介
在控制传播进程,引导舆论,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难度。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进一
步提高引导舆论的艺术性,提高时效性,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强化感染力,
已经成为我们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建设更强、更大的世界性媒介所面临的十分紧
迫的任务。3)因特网可以传输文字、图表、图片、广播、录像、动画等多种形式
的新闻,而且能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新闻传播走向“多媒体化”展示了广
阔的前景。 “多媒体复合型报道”是新闻报道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集报纸
、广播和电视报道的优点于一身,为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提供了一个全新的
先进武器。美国传播学家做过试验,研究人在了解外部世界时对各种信息的接收程
度,最后得出结论:人获得的信息中有百分之二十左右来自文字,百分之三十左右
来自声音,百分之四十以上来自图形和图像,因此在传播过程中调动受众的感官越
多,传播的效果就越好。随着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兴起,网上受众已经可
以同时接收到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的多媒体新闻。多媒体复合型新闻报
道虽然在网上出现不久,但已经和正在成为网络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4)因
特网成本相对低廉,成为西方各大通讯社加快发展网络媒体的强大推动力,但也同
时促使许多规模有限的地方性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积极发展内联网、区域网和因特
网,以降低新闻采集的费用,并用较小的代价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扩大影响,开展
新闻和信息的营销。5)因特网能大量储存、检索和利用新闻信息。这为世界性通
讯社及时挖掘利用各方面的背景资料,改进新闻报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
它们向全社会开放自己的数据库,提高新闻信息的再利用率,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
济效益打开了大门。网络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对信息进行方便快捷的
检索,才能谈得上对信息的有效利用。6)网络便于用户的信息反馈,加强了媒体
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使得世界性通讯社能够及时发现受众所关注的新闻热点
、焦点和难点问题,掌握受众对重大新闻事件的不同看法,了解受众对改进报道内
容和形式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为根据,调整稿件结构,提高报道质量,增强报道
的针对性,更好地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ip.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7.0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