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ega (Green Fields), 信区: Humanity
标  题: 新闻真实性是新闻采访的灵魂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19日14:21:57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新闻真实性是新闻采访的灵魂
—谈体验式采访的采访原则
徐鹏
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媒体间的竞争越趋激烈。体验式采访(包括隐性采访)做为一种
“非常采访”而越来越多地被各大媒体所采用,成为提高收视率,扩大发行量,出奇制
胜的“法宝”,大有喧宾夺主之势。然而,它也引起新闻理论界的利弊之争。我以为,
任何事物都有其利弊,而且利弊之间的转换往往取决于对事物度的把握。由此,要充分
发挥体验式采访和隐性采访的独特作用,关键是把握好新闻真实性这个度。
一、 “体验式采访”的几个基本问题
何谓“体验式采访”?尽管在新闻学工具书找不到“体验式采访”这个条目,但中外新
闻史上却屡有出现。新闻学上最著名的个案便是美国《纽约每日新闻》记者威廉谢尔曼
乔装成感冒患者,在一名伪装其表兄的摄影读者的陪同下,去几个福利院就诊,亲自体
察了医生弄虚作假的实情,写出了《一次感冒?一个小时看了三个医生》的调查报道,
帮助纽约市追回了100万美元的医疗补助费,并因此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新闻奖。1998年
4月8日,钱江晚报记者通过隐性采访的手法采写的《“特维达”做工七日记》报道刊
登后,在广大读者和新闻界引起较大反响。许多新闻界同仁对这名记者卧薪尝胆式的、
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界定“体验式采访”:记者在某一事件或者一行当中扮演或充
当其中的一个角色,或亲自参加事件的全过程,或亲身体验某一行业的感受,然后将自
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当报道形式的叙述角度为第一人称,则称之为“体验
式报道”。如果在“扮演或充当其中一个角色”的时候记者隐瞒真实身份或采访目的,
则称之为“隐性采访”。可见,“体验式报道”一定来源于“体验式采访”,而“体验
式采访”不一定全部采用“体验式报道”的方式;“隐性采访”一定是“体验式采访”
,而“体验式采访”不一定全部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
不同的报道形式以及不同的采访方式会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做为受众,期望新闻真
实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体验式报道”和“隐性采访”能够使记者与被采访者处于同
样的生存状态(工作状态),便于与被采访者打成一片,可以了解到其他采访方式得不
得的情况。亲自干过,亲自体验,才有深切的感受,写出来的文字更有真实感、可信度
。所以,如果运用恰当,确实能够使受众更真实地“得到”新闻。但如果操作不当,较
之其它报道方式和显性采访,更容易给读者传达一种虚假的新闻印象,贻害受众。
二、“体验式采访”的价值
“体验式采访”的价值就在于新闻真实性。
社会认同。《“特维达”做工七日记》中有一个细节颇能引起我们新闻工作者的细细品
味。由于记者是以一名普通打工者的身份在杭州“特维达”公司进行隐性采访,几天后
,有的工人对记者的身份提出疑问:“你不会是记者吧?” 有意思的是,虽然这位工人
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但随即却又被他自己否定了,其理由很简单:“要真是记者,来半
天就行了,不会跟我们一起干这么多天。” 由此看来,记者的日常采访模式已被广大读
者所熟悉,不就是找领导、有关当事人谈谈,或者开个座谈会,再认真点的,到现场去
转转看看,这样的采访模式半天时间是差不多了。许多读者希望记者随时出现在人们身
边,随时可以褒扬正气、揭贬丑恶,报道身边发生的新闻事实。隐性采访的新闻报道之
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在于广大读者对那些通过人为“包装”、“拔高”的新闻报
道的疑虑被消除了。完全的造假新闻报道,这在我们的日常报道中尚不多见。但许多新
闻报道,尤其是一些经验性、典型性的报道,新闻事实的“影子”尚有,但“水分”、
“夸大其词”的成分更浓,致使许多读者对新闻报道抱有一种“说信也相信,说不信也
难信”的心态,对新闻报道的信任多少打了折扣。而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新闻,读者欣
赏它、喜欢它,是因为这类新闻没有了“水分”,没有了夸大其词的东西,“新闻外包
装”完全被剥离,再现了新闻事实的真相。 这样的新闻报道,不仅广大读者喜欢看,领
导干部也是喜欢看的。曾有位领导谈了对这一类采访形式的看法。他认为:暗访这种形
式很好,既真实反映情况,干部群众又喜欢看,震动也大。要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
工作,抓住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抓住与经济发展和老百姓关系密切的一些服务等
部门和行业进行暗访,好的就理直气壮表扬,差的也要实事求是批评……我想可以开设
一个暗访的栏目……经常有些暗访报道,这样干部群众喜欢看,党报的威信也提高了,
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工作,收到了宣传效果。
事实真相的暴露无遗。隐性采访是新闻采访的一种方式,是相对于通常所采用的公开采
访而言的。它适用于估计采访对象会拒绝与记者合作的采访项目;不宜公开记者身份的
采访场合。新闻采访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了解新闻事实的全部真实情况。而在日常生
活中,有些新闻事实却被人为地遮掩起来。例如,前几年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国道上设
卡乱收费问题,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采访组介入了这一新闻事实的调查。假设,
采访组的同志事先与当地政府联系,告知某月某日前来采访此事,其结果如何,大家可
想而知。而当采访组的同志隐去记者的真实身份,坐在专跑这条国道线的货车司机身边
,通过现场暗拍、暗录,将当地交警乱收费的真相再现在广大观众面前。这里不妨将其
中一个精彩的实录(暗拍)片断展示如下:某国道线上,一名戴墨镜的交警挥手示意一
辆货车停下。司机探出脑袋想问什么事,只见该交警撕下一张50元面值的罚款单递了
过来。货车司机小心翼翼地问道:“这是罚啥款呀?”交警歪着头,在看后面有没有车
过来,随手又撕下一张50元的罚款单递上。货车司机楞住了。这时,交警才口气蛮横
地掷过一句话来:“这50元是罚你刚才问了一句话。还问不问?”手中又作准备撕第
三张罚款单的样子,把司机吓得乖乖地掏出100元递上,还强作笑脸与交警道别。这
组逼真的电视新闻画面震撼了许多观众,国道乱收费乱到这步田地,而且无可置疑。有
人不由得赞叹道:“这才叫是真正的新闻报道!”隐性采访在批评性报道中能显示出一
大优点,那就是细节逼真,感染力强。通过隐性采访而刊播的批评性报道,由于其真实
性、公开性所产生的强大舆论效应,使被批评方已无遮掩余地,只能走“承认错误,及
时改正”一条路,有助于问题的彻底解决。这种社会效应,也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的一系列批评报道回访录中得到了验证。凡被“焦点访谈”专栏所披露的问题,绝大
多数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时间之快,效果之好,令广大群众拍手称赞。
3、“体验式采访”正面题材的运用 。由于隐性采访在批评类报道中作用明显,许多人
由此认为,隐性采访只能适用于批评类的新闻报道,而正面的新闻报道则不能用这一采
访手段。其实并不尽然。这是因为,有些客观事实虽非有关人士故意掩盖,但包括记者
在内的局外人看不到的,记者只有转换角色,方能知其详情。1994年,杭州市为了
广招人才,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公开向全社会招聘10余名副局级干部。这在当时是一
大新闻,且也不属批评类新闻报道范畴,许多新闻媒体对此都作了报道。但更多的群众
心里又产生了一个疑问:这种向社会“招官”的做法,会不会人选早已内定好了,现在
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给百姓看,走过场而已。广大群众对这种干部招聘制度的关切热点,
不仅在其表面形式,而是在于关心政府部门是否在“真戏真做”(“面向社会、公开、
公平、公正、竞争招聘干部”),能否真正做到“没有内定的公正招聘”。一名记者以
普通应聘者的身份,用隐性采访的手法,介入了这次干部招聘活动。在这次招聘过程中
,一一过关;最后,当杭州市委组织部门前来报社商调时,才得知这是一次隐性采访活
动。这篇报道刊登后,不但使读者了解这次招聘的全过程及其内情,“内定”之疑得以
消释,连报社内部都有好评。它采访手法独特,对新闻事实的思考、挖掘、写作的方式
均给广大读者有一种全新的感觉,都说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有益尝试。
三、体验式采访的局限性
“体验式采访”确实具有许多优点,但也不是万能的,它有许多局限性。
1、“隐性采访”的局限性。并不是任何事物都可以运用“隐性采访”。比如,羊城晚报
记者为测试上海警方的快速反应能力,冒充外地来沪出差的旅客,以在西康路被抢去一
条项链为由向“110”报警。报案后仅二分钟零十秒,前后便有四辆警车呼啸而至。据此
,他们在头版刊出一篇“体验式报道”一《本报记者在上海街头报警》。这里只存在二
种可能和结果:一是假如记者的行为未经上海警方的允许。那么,记者虚构身份,谎报
案情,行为上就违反了有关治安法规。而且它传达出的“隐性”新闻信息似乎是“不信
大家都可以去试试报警电话灵不灵”;二是假如记者的行为经上海警方允许。那么,上
海警方在事先知道测试的情况下,哪怕不知道确切的时间地点,这种测试环境得出的结
果也是不真实的。可见,有违国家法律,有违客观真实性的“隐性采访”就不适合采用
。其实,通过其它方式,比如街头守候等是可以得到警方快速反应能力,只不过这需要
记者具有更强的敬业精神罢了。
2、“体验式报道”的局限性。并不是任何体验式采访都可以运用“体验式报道”的形式
。比如,某报曾组织多名记者深入一些辛苦行业“体验生活”,身临其境地当一天普通
劳动者,并根据各自的体验经历,写下他们所充当的那个角色的“札记”。从巡警、交
警、护工、导游、殡葬工,到钟点工、环卫工、搬运工、卖花女居委主任,真可谓五花
八门。然而,有的记者一旦由旁观者变成了“当事人”,就“有一种终于把舌头伸出来
的自由感”(新民晚报某记者的“体会”),于是,记者可以自由地阐发自己发主观感
觉,感情色彩充溢整个报道。而这种报道过份渲染了这些行业的辛苦和困难,而未写出
他们的甘甜和幸福,有悖常理,又十分容易误导受众。这不仅仅是因为采用了第一人称
的叙述方法(用第一人称也可以写出很客观的报道来),也不在于所报道全是记者的感
受,而在于这种报道往往是主题先行。一旦先入为主,记者便丧失了客观标准,其报道
自然也就无客观性而言。需要指出的是,问题并不出在记者身上,而是这种报道形式本
身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当记者放弃旁观者、记录者的身份介入其间去份演一个角色,那
么,其一、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认同感和亲和力;其二、记者适应能力的差别而感觉
不同;其三,一二天的“体验”如何能真正体验到真实的感受,并能写成洋洋洒洒数千
言的“体验式报道”?其四、凡此种种,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记者的判断力,因而也就难
以用客观、公正的尺度加以衡量和评判。
3、新闻价值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体验式报道”都具有是新闻价值。众所周知,大
千世界变化万千,然而真正成为新闻的,却并不算多。而判断一件事是否具有新闻,并
非可以用“体验”二字来搪塞。记者应正确对待自己所处的角色,自己并非重要人物,
去体验生活当然也算不上新闻,更何况新闻还有个新闻价值的问题。这就是说,当我们
判断是否需要“体验式采访”时,我们就要判断一下,这种“体验式采访”的报道是否
具备新闻价值。我们不能以迎合很小部分受众的接近性、趣味性,而丧失大部分受众的
信息量利益。也就是说要不但要注重大部分受众的接近性和趣味性,还要注重于显著性
和时新性。比如,某栏目一名男记者去体验一名幼儿园阿姨的工作,结果当然是洋相百
出。然而这又有什么新闻价值呢?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受众都可以想像出这种“体验”的
结果的。从本质上说,不具备新闻价值的新闻,不管它是不是“体验式”的,都不具备
新闻真实性。
四、新闻采访基本特性的要求
体验式采访作为新闻采访方式之一,是主观认识客观的特殊的调查研究,即模糊到清晰
的过程。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知情人物的社会
活动,它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首先,它
是调查研究。记者是专业的调查研究人员,告知受众欲知而未知的信息是他的本职工作
。第二,新闻采访不仅要调查还要研究。第三,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新闻
采访特殊性的表现在于采访的目的是为了传播信息。基本任务是迅速了解,典型的有新
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活动方式是一种社会活动的式具有社会属性的活动,它既区别于
私人活动,也区别于行政活动。因此不能强调通过对方接受采访,只能适当参与。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14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291毫秒